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被引量:
64
1
作者
张泽明
张金凤
+1 位作者
游振东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基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别是超高压矿物生长成分环带、扩散环带和蚀变作用研究,综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1000-1100℃和6-7GPa条件下,俯冲深度相当于200km,形成年代为240-250Ma。...
基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别是超高压矿物生长成分环带、扩散环带和蚀变作用研究,综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1000-1100℃和6-7GPa条件下,俯冲深度相当于200km,形成年代为240-250Ma。在此基础上,重塑了一个包括八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揭示出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折返阶段,即从200km到100km深度的快速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5km/Ma,冷却速率为10℃/Ma;从100km到30km的快速折返,抬升速率为4km/Ma,或为近等温降压,或为缓慢降温的快速降压过程;从下地壳到近地表的缓慢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1km/Ma,但为快速降温过程,冷却速率可达2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作用P—T—t轨迹
大陆超深俯冲
折返与冷却速率
苏鲁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被引量:
64
1
作者
张泽明
张金凤
游振东
沈昆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7-270,共14页
基金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3CB716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99142和4047203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6606)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基于超高压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别是超高压矿物生长成分环带、扩散环带和蚀变作用研究,综合前人的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提出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发生在1000-1100℃和6-7GPa条件下,俯冲深度相当于200km,形成年代为240-250Ma。在此基础上,重塑了一个包括八期变质作用的P-T-t轨迹,揭示出超高压变质岩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折返阶段,即从200km到100km深度的快速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5km/Ma,冷却速率为10℃/Ma;从100km到30km的快速折返,抬升速率为4km/Ma,或为近等温降压,或为缓慢降温的快速降压过程;从下地壳到近地表的缓慢折返阶段,抬升速率为1km/Ma,但为快速降温过程,冷却速率可达20℃/Ma。
关键词
超高压变作用P—T—t轨迹
大陆超深俯冲
折返与冷却速率
苏鲁造山带
Keywords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P-T-t path, Continental ultra-deep subduction, Exhumation and cooling rates, Dabie-Sulu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588.348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及其P-T-t轨迹
张泽明
张金凤
游振东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