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衍射混合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臻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68,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机械补偿式大变倍比折衍射混合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焦距为50mm到600mm,变倍比为12:1。系统的变焦曲线平滑,图像可一直保持清晰,系统的MTF达到了衍射极限。这种折衍射混合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具有好的成像... 设计了一种基于机械补偿式大变倍比折衍射混合中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的焦距为50mm到600mm,变倍比为12:1。系统的变焦曲线平滑,图像可一直保持清晰,系统的MTF达到了衍射极限。这种折衍射混合连续变焦光学系统具有好的成像质量、灵巧的变倍机构,因此在高性能红外热像仪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学系统 光学设计 折衍射混合 连续变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折衍射混合红外中波摄远物镜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牟蒙 牟达 +1 位作者 马军 李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由于红外具有能识别伪装、可昼夜工作和被动工作的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跟踪和搜索系统。而这些系统要求红外光学系统成像清晰、结构紧凑、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依据光学被动消热差的方法设计了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工作、成像质量优良、... 由于红外具有能识别伪装、可昼夜工作和被动工作的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跟踪和搜索系统。而这些系统要求红外光学系统成像清晰、结构紧凑、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依据光学被动消热差的方法设计了可在较宽温度范围工作、成像质量优良、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红外中波摄远物镜,其摄远比可达到0.6。系统参数如下:工作波段为3~51μm,焦距150mm,F数为3,工作温度为-40℃~60℃。设计结果显示,该系统仅采用3片透镜并利用衍射元件消热差完成了无热化的要求,减少了系统的成本及重量,传递函数在171p/mm处均在0.8以上,与衍射极限十分接近,满足在宽温度范围内工作成像质量高及系统小型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中波摄远物镜 无热化设计 折衍射混合系统 结构紧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折-衍射元件校正人眼色差
3
作者 张梅 耿征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5期525-530,共6页
提出了采用两个折射-衍射元件对人眼系统在14°范围内进行色差校正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基于系统光学性能的评价与单片折射-衍射元件色差校正系统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色差校正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色差校正系统都可以很好... 提出了采用两个折射-衍射元件对人眼系统在14°范围内进行色差校正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基于系统光学性能的评价与单片折射-衍射元件色差校正系统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色差校正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色差校正系统都可以很好地校正人眼的轴向色差。但是,单片折射-衍射色差校正系统引入了横向色差,其由校正前的14.51μm增加到81.4μm,严重影响了边缘视场处的成像质量。而采用双片折射-衍射元件的色差校正系统可同时对轴向色差和横向色差进行校正,使横向色差降为1.64μm。设计的色差校正系统可有效提高视网膜的成像质量,并可用于视觉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差校正系统 波前色差 广角眼模型 /衍射混合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原理与衍射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裴雪丹 崔庆丰 +1 位作者 冷家开 董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6-1131,共6页
叙述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结构、位相延迟表达式、材料选择匹配的研究,使得优化最大光栅高度后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能够实现大幅度提高宽光谱范围内衍射效率的作用.其衍射效率在从g谱线(435.8343nm)到C谱... 叙述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结构、位相延迟表达式、材料选择匹配的研究,使得优化最大光栅高度后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能够实现大幅度提高宽光谱范围内衍射效率的作用.其衍射效率在从g谱线(435.8343nm)到C谱线(656.2725nm)的可见光范围内的任何波长上的理论衍射效率均在99%以上,带宽积分平均衍射效率为99.7%,能够满足高质量成像光学系统应用的需要,并利用该元件设计了长焦距复消色差物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 多层衍射光学元件 衍射效率 光学设计 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车削在红外衍射光学元件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庆京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衍射光学元件 (DOE)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光学设计和制造方法。尤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 ,由于谱段的优势 ,折衍射混合式光学元件的应用得以快速推广。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折衍射混合 金刚石单点车削 DOE 红外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激光直接写入系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光亚 侯西云 +1 位作者 许乔 叶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27-329,337,共4页
本文对极坐标激光直接写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介绍了它的原理及结构,该系统可用于二元光学掩模的制作,具有加工孔径大、线宽小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圆对称的图形。加工此类图形在制作时间、成本、元件质量等方面都优于电子束曝光机。
关键词 激光直接写入 极坐标 光刻物镜 二元光学器件 自动调焦系统 电子束曝光机 音圈电机 声光调制器 光学掩模 折衍射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