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立军
张德培
+5 位作者
周树恩
王晓强
王旱祥
赵升吨
刘永红
林敬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4-260,共7页
针对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尖端应力分布的复杂性,提出采用折线形截面假设法计算型槽的应力集中效应。建立了基于折线形截面假设法构建的棒料几何模型,通过分析棒料中微量细长单元,获得了棒料V型槽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了V型...
针对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尖端应力分布的复杂性,提出采用折线形截面假设法计算型槽的应力集中效应。建立了基于折线形截面假设法构建的棒料几何模型,通过分析棒料中微量细长单元,获得了棒料V型槽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了V型槽底角半径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公式的准确性,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了棒料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V型槽底角半径在0.3~0.5 mm时,理论计算数据与Ansys仿真结果有较高吻合度;当底角半径在0.2~0.3 mm时,通过加入影响因子也能使理论计算数据与Ansys仿真结果较好吻合;并指出V型槽张角对其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较小,考虑到加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取张角为60°。低应力弯曲下料试验进一步证明,基于试验得出的实际应力集中系数与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应力集中系数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小于8.4%,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应力下料
应力集中系数
折线形截面假设法
底角半径
临界力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立军
张德培
周树恩
王晓强
王旱祥
赵升吨
刘永红
林敬学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55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CX08007A)
文摘
针对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尖端应力分布的复杂性,提出采用折线形截面假设法计算型槽的应力集中效应。建立了基于折线形截面假设法构建的棒料几何模型,通过分析棒料中微量细长单元,获得了棒料V型槽的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了V型槽底角半径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公式的准确性,采用数值仿真技术建立了棒料力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当V型槽底角半径在0.3~0.5 mm时,理论计算数据与Ansys仿真结果有较高吻合度;当底角半径在0.2~0.3 mm时,通过加入影响因子也能使理论计算数据与Ansys仿真结果较好吻合;并指出V型槽张角对其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较小,考虑到加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取张角为60°。低应力弯曲下料试验进一步证明,基于试验得出的实际应力集中系数与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的应力集中系数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小于8.4%,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低应力下料
应力集中系数
折线形截面假设法
底角半径
临界力
断裂
Keywords
low-stress cropping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polygonal section assumption method
bottom comer radius
critical force
fracture
分类号
TH138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应力下料中棒料V型槽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
张立军
张德培
周树恩
王晓强
王旱祥
赵升吨
刘永红
林敬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