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折流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若凡 汪文飞 +2 位作者 王煜钧 孙鹤洲 刘傲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01-2007,共7页
为提升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结合西北地区气温特征,以生物炭为主体构建了折流湿地,并分析其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8~12℃条件下,折流湿地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 d,此时,湿地中污水的化学需氧... 为提升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结合西北地区气温特征,以生物炭为主体构建了折流湿地,并分析其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水温8~12℃条件下,折流湿地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5 d,此时,湿地中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磷酸盐(PO4^3--P)、悬浮物(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51%、72.38%、90.73%、94.57%。此外,各自污染物去除率与其停留时间和沿程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折流湿地经过12个月的运行,对COD、NH4^+-N、PO4^3--P、SS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16%、83.16%、92.55%、96.30%,且出水水质稳定。生物炭作为折流湿地填料对COD、PO4^3--P、SS的去除过程均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1),并且对SS具有较快的去除速率。研究表明,生物炭作为折流湿地填料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对解决西北地区农村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湿地 生物炭 水力停留时间 一级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的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殷楠 王静文 +1 位作者 彭秋怡 李春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9,14,共6页
为研究折流人工湿地的水力特性,构建了一系列不同长宽比和折流模式的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简称装置),通过示踪实验得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图(简称RTD曲线),并计算装置的水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长宽比2∶1的水平推流装置的回收率为远远小于... 为研究折流人工湿地的水力特性,构建了一系列不同长宽比和折流模式的人工湿地模拟装置(简称装置),通过示踪实验得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图(简称RTD曲线),并计算装置的水力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长宽比2∶1的水平推流装置的回收率为远远小于长宽比4:1的水平推流装置,说明过小的长宽比会引起滞留现象。水平折流装置在无基质填充时,水力特性与水平推流装置基本相同,在填充基质后,回收率急剧下降到20%以下,水力特性反而变差。四廊道上下折流装置与其他装置相比显著减少了死区,同时保证较高的回收率(1.5 h内64.56%),具有较满意的水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力特性 RTD曲线 回收率 短路 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厌氧折流-垂直流人工湿地(ABR-VFW)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娟 谢雪东 +3 位作者 张洋 雷平 顾儒馨 倪九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58-1766,共9页
为筛选不同污染浓度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最优基质,选取4种常见的基质:页岩砖渣(YYZZ)、火山岩(HSY)、生物陶粒(SWTL)和无烟煤(WYM),构建厌氧折流-垂直流人工湿地(ABR-VFW),水力负荷统一设置为4.2 m3·m^(-2)·d^... 为筛选不同污染浓度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最优基质,选取4种常见的基质:页岩砖渣(YYZZ)、火山岩(HSY)、生物陶粒(SWTL)和无烟煤(WYM),构建厌氧折流-垂直流人工湿地(ABR-VFW),水力负荷统一设置为4.2 m3·m^(-2)·d^(-1),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污染浓度(低、中、高)下4种基质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COD计)、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3-N)的处理效果,为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最佳基质的选取提供了合理依据。结果表明:YYZZ对污水中COD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8.12%~95.78%(低浓度)、64.05%~84.09%(中浓度)、61.25%~74.07%(高浓度)和51.98%~55.98%(低浓度)、38.52%~50.84%(中浓度)、47.42%~53.22%(高浓度),其次为WYM和HSY,而SWTL最低;SWTL对农村生活污水中NH_4^+-N和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其分别高12%~24%(NH_4^+-N)和13%~23%(TP)。研究表明,对COD和TN含量较高的农村生活污水以YYZZ基质去除效果为佳,而对TP或NH_4^+-N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以SWTL基质去除效果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垂直人工湿地(ABR-VFW) 污染负荷 基质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郭萧 李燕 +2 位作者 赵安娜 潘继征 李文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43-12645,12649,共4页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地能显著改善出水水质,提高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SS含量;T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73%以上,初冬TN去除率降到23%;TP去除率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季保持在77%以上,秋冬仍在保持在69%以上;NH4+-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83%以上,秋冬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7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在14%~50%。[结论]折流条带式表面流湿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表面流湿地净化效果,是可行的生态恢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表面湿地 湿地植物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内部结构的潜流式人工湿地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帖靖玺 郑志宏 +1 位作者 郑正 罗兴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1-53,83,共4页
对3种不同内部结构的潜流湿地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示踪试验的结果表明,3种湿地的HRT为:垂直折流湿地>水平折流湿地>常规湿地。在试验条件下,常规湿地对CODCr、NH4+-N、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6.5%、56.6%、54.4%和93.1%;水平... 对3种不同内部结构的潜流湿地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示踪试验的结果表明,3种湿地的HRT为:垂直折流湿地>水平折流湿地>常规湿地。在试验条件下,常规湿地对CODCr、NH4+-N、TN、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76.5%、56.6%、54.4%和93.1%;水平折流湿地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88.8%、72.6%、65.8%和96.9%;垂直折流湿地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4.1%、82.6%、79.2%和99.6%;对4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为:垂直折流湿地>水平折流湿地>常规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 常规湿地 折流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人工湿地及其在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强 万杰 +1 位作者 翟俊 梁建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126,共5页
针对中国小城镇的水污染特点,开发了1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由处于厌氧环境的竖向折流湿地滤池和处于兼氧环境的侧向潜流湿地床组成,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自然复氧区以及粒径为叩8~30mm的碎石填料,实现了系统内溶解... 针对中国小城镇的水污染特点,开发了1种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该工艺由处于厌氧环境的竖向折流湿地滤池和处于兼氧环境的侧向潜流湿地床组成,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自然复氧区以及粒径为叩8~30mm的碎石填料,实现了系统内溶解氧的合理分区,并优化了污水流态,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低温和常温条件下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进水流量300~450m^3/a,COD、NHg—N及TP分别为60~250mg/L、4.5~23mg/L、1.5~8mg/L条件下,低温出水中COD、NH4+N及TP的浓度分别为20~30mg/L、2~4mg/L、0.3~0.5mg/L,常温出水中的浓度分别在30mg/L、4mg/L、0.43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竖向折流湿地 侧向潜湿地 小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