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及其在精馏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
作者 徐之超 俞云良 计建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78-781,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它的核心结构是一对相嵌的动静折流盘组合,动静折流盘均由不同直径的一组板圈构成,特点是可以完成中间进料和设置多组折流盘。冷模和热模实验结果表明,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有良好的操作弹性。...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它的核心结构是一对相嵌的动静折流盘组合,动静折流盘均由不同直径的一组板圈构成,特点是可以完成中间进料和设置多组折流盘。冷模和热模实验结果表明,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有良好的操作弹性。将两层折流盘共20对动静圈的装置用于精馏过程时,环隙气相动能因子在小于14m.s-1(kg.m-3)0.5的状态下,总理论板数大于11.5块。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在工业上已成功地应用于甲醇精制和热敏物系脱溶剂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 旋转填料床 精馏 超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传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成峰 王广全 +3 位作者 高升 姚文 周振江 计建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采用乙醇-水体系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进行了传质性能实验,考察了气相动能因子(F因子)、转子转速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随F因子、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每米... 采用乙醇-水体系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进行了传质性能实验,考察了气相动能因子(F因子)、转子转速对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随F因子、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增大;每米理论板数随转子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F因子的增大先增大后略有降低;与有液体分布器时相比,无液体分布器时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传质效果更好;与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相比,新型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压降降低约70%,每米理论板数降低约40%,转子轴功率降低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 精馏 传质 液体分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旋转床电功率消耗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俞云良 计建炳 +1 位作者 徐之超 李瓯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4年第4期4-7,共4页
转速为 6 0 0~ 1330r/min、液体体积流量为 0~ 12 4 0L/h的情况下 ,以空气 水为物系 ,在转子直径为 6 0 0mm、厚度为 80mm的折流式旋转床内 ,进行了不同气体体积流量下电功率消耗特性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折流式旋转床电功率随着... 转速为 6 0 0~ 1330r/min、液体体积流量为 0~ 12 4 0L/h的情况下 ,以空气 水为物系 ,在转子直径为 6 0 0mm、厚度为 80mm的折流式旋转床内 ,进行了不同气体体积流量下电功率消耗特性的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折流式旋转床电功率随着液体体积流量和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随气体体积流量增大的趋势比较缓慢 ,并且在小喷淋量下有先略减小后增大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旋转床 超重 电功率消耗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水解反应器处理印染前道废水进水pH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慧芳 陆继来 +2 位作者 王世和 夏明芳 邓延慧 《中国沼气》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印染前处理阶段的前道水在印染废水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且难降解。运用折流式反应器(HRT=12h)对其进行了水解预处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的进水pH时,反应器内各格室的COD值及其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反应器出水BOD5/CODcr的... 印染前处理阶段的前道水在印染废水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且难降解。运用折流式反应器(HRT=12h)对其进行了水解预处理研究,考察了在不同的进水pH时,反应器内各格室的COD值及其去除率随进水pH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反应器出水BOD5/CODcr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进水pH值适宜范围为7.6~8.8,COD去除率在29%~40%之间,出水BOD5/CODcr由进水的O.35左右提高到0.45左右,为印染废水的达标排放处理的水解pH条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前道水 水解 折流式反应器 进水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器——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 被引量:1
5
作者 俞云良 徐之超 +1 位作者 王广全 计建炳 《科技通报》 200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性能及其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工业生产表明,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一台直径为830 mm、高度仅为0.8 m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的分离效果与10多米高的填料塔相当,可...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性能及其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工业生产表明,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一台直径为830 mm、高度仅为0.8 m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的分离效果与10多米高的填料塔相当,可达15-20块理论板,而设备的占地面积不足2 m^2,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旋转床 旋转填料床 精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软件的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特性数值模拟优化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新喜 冯承民 +3 位作者 胡旭亮 王凯 邱高 王晨 《净水技术》 CAS 2022年第10期97-106,共10页
进水浓度连续流波动的往复折流式调质池调质机理不明,妨碍了其优化设计及实际应用。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进水波动周期和进水段数下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调质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相同进水波... 进水浓度连续流波动的往复折流式调质池调质机理不明,妨碍了其优化设计及实际应用。应用Fluent软件进行三维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进水波动周期和进水段数下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调质功能变化。结果表明:相同进水波动周期下,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进水段数由2段到16段时调质功能系数(Z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进水段数为14段时的Z值最高,调质效果最好;相同进水段数下,往复折流式调质池的Z值随进水波动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进水波动周期为60 min的14段进水往复折流式调质池Z值最高,为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折流式调质池 进水段数 进水波动周期 调质功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组合折流式沼气池的设计、施工及运行
7
作者 方仁声 黎建华 +1 位作者 李纪桃 李泽球 《中国沼气》 1999年第4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沼气池 折流式 设计 施工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水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冬卉 吴时强 +1 位作者 祝龙 吕学研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2,共6页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处理效果受水力特性的影响较大,而水力停留时间(HRT)又是影响反应器内水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标准k-e紊流模型,对不同HRT下ABR反应器内的多相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从反应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处理效果受水力特性的影响较大,而水力停留时间(HRT)又是影响反应器内水力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和标准k-e紊流模型,对不同HRT下ABR反应器内的多相流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从反应器内水流速度、固含率两个方面探讨分析了HRT对反应器内部流场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HRT变化对各反应室内降流区水流速度的影响不大,升流区内的循环水流速度随HRT的减小而增大;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分布范围受HRT影响显著,HRT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5—8h时为ABR反应器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最有利于去除污废水中的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多相流 水力停留时间 固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及其在精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赖水红 蔡旭槐 +1 位作者 徐之超 计建炳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5期40-4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塔设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折流式超重力旋转由于其结构独创,传质性能好,体积小,高度低,购置和运行成本低,使用维护方...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塔设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折流式超重力旋转由于其结构独创,传质性能好,体积小,高度低,购置和运行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资源节约型气液传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旋转床 溶剂回收 精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动”折流式沼气池建池工艺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永壮 黄永发 杜继澎 《农村能源》 1994年第1期12-13,共2页
“三自动”折流式沼气池建池工艺与效益分析吉林省农业厅能源环保处郝永壮,黄永发,杜继澎我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为2—6℃,从11月到翌年4月,室外温度均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5℃左右。沼气... “三自动”折流式沼气池建池工艺与效益分析吉林省农业厅能源环保处郝永壮,黄永发,杜继澎我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为2—6℃,从11月到翌年4月,室外温度均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5℃左右。沼气池有近半年时间无法使用。为了更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动 折流式 沼气池 建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郭萧 李燕 +2 位作者 赵安娜 潘继征 李文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43-12645,12649,共4页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 [目的]研究折流式表面流湿地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为受污染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在贾鲁河畔建成总面积为7400m2的条带折流式表面流湿地系统,并测定水中DO、TN、TP、NH4+-N、CODCr、SS、SD等指标含量。[结果]折流式表面流湿地能显著改善出水水质,提高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降低SS含量;T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73%以上,初冬TN去除率降到23%;TP去除率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季保持在77%以上,秋冬仍在保持在69%以上;NH4+-N去除率夏季保持在83%以上,秋冬季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75%以上;对CODCr的去除率在14%~50%。[结论]折流条带式表面流湿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表面流湿地净化效果,是可行的生态恢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表面流湿地 湿地植物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人工湿地处理雨水径流的机理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帆 张磊磊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203-204,共2页
针对目前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新型人工湿地——折流式人工湿地床与氧化塘组合,目的是将其用于雨水的处理应用上,通过试验证明其用于处理雨水时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运行效果稳定。
关键词 折流式人工湿地 城市降雨径流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旋转折流式超重力床液相功耗
13
作者 张启亮 王广全 +2 位作者 郑斌 王明伟 计建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0-365,共6页
针对折流式超重力床(RZB)功耗过高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整体旋转折流式超重力床(nRZB)。以水为介质进行实验,考察了液量及转速对液相功耗的影响,并建立了液相功耗的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液相功耗随液量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转... 针对折流式超重力床(RZB)功耗过高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整体旋转折流式超重力床(nRZB)。以水为介质进行实验,考察了液量及转速对液相功耗的影响,并建立了液相功耗的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液相功耗随液量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转速平方的增大亦近似呈线性增大;由实验数据回归得到液相功耗计算模型的参数,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5.3%;在相同的操作条件情况下,n RZB的液相功耗降低了65%~75%,每块理论塔板液相功耗降低了约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超重力床 整体旋转 液相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器——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 被引量:5
14
作者 赖水红 朱星剑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07年第2期33-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特点及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工业生产表明,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一台直径为830mm、高度仅为0.8m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的分离效果与10多米高的填料塔相当,可...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的精馏设备——折流式超重力旋转床的结构、特点及在工业生产连续精馏中的应用。工业生产表明,在相近的操作条件下,一台直径为830mm、高度仅为0.8m的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的分离效果与10多米高的填料塔相当,可达15~20块理论板,而设备的占地面积不足2m2,展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旋转床 旋转填料床 精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厌氧消化装置处理公厕粪便的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仁声 黄锡琼 +1 位作者 胡松茂 黎建华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5,共2页
为了解决城镇粪便的污染问题,加强城市文明建设,优化环境,治理水污染,必须寻求科学而又经济的处理方法。为此,江西省农村能源办和临川县农村能源办共同筹集资金,共同研究设计了“折流式厌氧装置”,并利用临川二中改建厕所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 厌氧 消化装置 粪便处理 折流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式动力电池液冷板流动传热性能强化
16
作者 吴晨辉 蔡烨琳 +4 位作者 陈竞 邱慧燃 李乐 刘昌会 赵佳腾 《新能源进展》 2022年第6期502-508,共7页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助力“双碳”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和热衰减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折流式动力电池液冷板,研究结构参数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局部连通方式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折流...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助力“双碳”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和热衰减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折流式动力电池液冷板,研究结构参数对其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对比不同局部连通方式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折流板长且多的冷板具有更好的综合换热性能,局部连通结构能够同时提升折流式冷板的综合换热性能和温度均匀性,增加连通口数量及最后连通口与流道拐角的距离能够进一步提升优化效果,最大分别可提升25.62%和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 折流式冷板 局部连通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节能的溶剂回收折流式超重力场旋转床
17
作者 钱伯章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8年第6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超重力场 溶剂回收 高效节能 旋转床 折流式 气液传质过程 超重力技术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环形燃烧室流动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玉堂 栗苹 +3 位作者 董晓波 张韬 蔡文祥 张俊威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5-2010,共6页
为深入研究折流式环形燃烧室燃烧过程,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发展了一套可对湍流燃烧进行数值分析的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生成数值研究所需结构化网格,使用混合差分格式对气相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基于SIMPLE算法进行求解,分别采... 为深入研究折流式环形燃烧室燃烧过程,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发展了一套可对湍流燃烧进行数值分析的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生成数值研究所需结构化网格,使用混合差分格式对气相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基于SIMPLE算法进行求解,分别采用RNG k-ε与Wilcox k-ω模型分析不同湍流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近壁区域流动采用三层壁面函数法加以处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引入燃烧室的新鲜空气在扩压器出口流动方向发生折返,在扩压器下侧形成了较大的回流区域,导致较大的总压损失。不同紊流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其中Wilcox k-ω最为准确,更适用于折流燃烧室燃烧过程的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环形燃烧室 热态流场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式厌氧折流反应器生物膜特性初步研究
19
作者 胡小兵 钟梅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研究了厌氧折流式反应器中,以焦炭颗粒为滤料的生物膜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膜中有复杂的微生物相。最佳生长温度为 30~ 40℃,进水 pH值在 6.8左右,微生物生长良好,生物膜最厚达 191.75μ m。容积负荷达 4.43 kg/( m3.... 研究了厌氧折流式反应器中,以焦炭颗粒为滤料的生物膜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物膜中有复杂的微生物相。最佳生长温度为 30~ 40℃,进水 pH值在 6.8左右,微生物生长良好,生物膜最厚达 191.75μ m。容积负荷达 4.43 kg/( m3.d),水力停留时间 22.43 h以后,去除率已基本稳定在 7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生物膜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风井口成雾原因及除雾技术研究
20
作者 康国华 刘家明 +3 位作者 朱志根 崔鹏 余一松 李华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209,共8页
针对井口雾气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井下设备及构筑物严重损害等问题,以云南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对井口成雾析水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 针对井口雾气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井下设备及构筑物严重损害等问题,以云南某铅锌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对井口成雾析水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风流及温度均能引起空气中水蒸气析出,在严冬风流上行越高,雾气越大;井口成雾析水量随回风量增加呈线性增加,随温度及相对湿度增加呈线性降低;温度、相对湿度及回风量平均每下降1℃,1%,1 m3/s,井口成雾析水量分别增加84、17.2、5 g/s,说明温度是井口成雾析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对井口成雾析水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温度>相对湿度>回风量。采用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时,回风井巷道内压降为300 Pa,表明气流通过除雾器时会产生压力损失。与加入喷淋试验相比,不加喷淋的双级除雾器除雾方法经济成本显著降低,并且现场除雾效果更显著,因而推荐该矿采用不加喷淋的Ⅰ级+Ⅱ级折流板除雾器除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风井口 成雾机理 雾气性能 除雾技术 折流式除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