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光学方法测量大气折射率起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斗国 王沛 +4 位作者 鲁拥华 唐麟 袁仁民 饶瑞中 明海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精确测量大气的折射率起伏,对于研究大气的光学性质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了用近场光学方法测量大气折射率起伏的模型:采用全内反射方法激发金属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在金属-空气-金属组成的平面波导中形成振荡的导模... 精确测量大气的折射率起伏,对于研究大气的光学性质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立了用近场光学方法测量大气折射率起伏的模型:采用全内反射方法激发金属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在金属-空气-金属组成的平面波导中形成振荡的导模,选取衰减全反射曲线中变化最快的一点的角度作为入射光的角度,测量相应的反射光光强的变化,就可以得到相应空气的折射率的变化。初步数值模拟了该模型的测量精度,折射率变化的精度可以达到百万分之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近场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 折射率起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实测大气折射率起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程显海 孙方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8,共6页
利用微波测距机,在南澳岛海域的跨海路径上两点之间进行连续测距,由所测两点距离的起伏变化,反算出测量路径海面上大气折射率的起伏变化。结合岸边梯度仪测得的陆上大气参数,提出了建立陆海交界海域海面上大气折射率起伏预报模式的初步... 利用微波测距机,在南澳岛海域的跨海路径上两点之间进行连续测距,由所测两点距离的起伏变化,反算出测量路径海面上大气折射率的起伏变化。结合岸边梯度仪测得的陆上大气参数,提出了建立陆海交界海域海面上大气折射率起伏预报模式的初步构架,并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海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计算,为研究海上湍流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环境参数测量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测距机 折射率起伏 折射率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潘中伟 刘成国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89-95,共7页
详细叙述了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对流层折射率的测试及处理方法。绝对折射率仅飞行测量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知折射率起伏在空间某一高度上较强;就同一地区而言,尺度和强度都是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春秋两季相仿... 详细叙述了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对流层折射率的测试及处理方法。绝对折射率仅飞行测量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知折射率起伏在空间某一高度上较强;就同一地区而言,尺度和强度都是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春秋两季相仿并处于夏季和冬季两者之间;折射率起伏随地区存在着量值上的差异,然而起伏的基本规律一致,起伏强度和尺度均随取样长度增长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起伏 结构常数 功率谱 对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光学湍流光纤测量技术中的解调算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郝磊 梅海平 +2 位作者 钱仙妹 朱文越 饶瑞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92-2295,共4页
介绍了直接调制光源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测量大气光学湍流的原理,并对其中的载频调制和解调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计算机对光学湍流随机相位起伏、载频调制与解调过程的模拟证明了直接调制光源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测量... 介绍了直接调制光源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测量大气光学湍流的原理,并对其中的载频调制和解调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计算机对光学湍流随机相位起伏、载频调制与解调过程的模拟证明了直接调制光源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测量大气光学湍流的可行性,提出大气光学湍流光纤测量技术中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湍流 折射率起伏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调制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大气中传输光波的波相位结构解析函数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逸新 陶纯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在湍流大气对传输光波调制的双尺度湍涡 (大尺度湍涡和小尺度湍涡 )近似下 ,研究了用于计算描述湍流大气中传输光波相干长度变化的核心函数 (互相干函数 )的关键因子波结构函数 (WSF) ,通过建立包含不同尺度湍流因子的折射率起伏谱密度... 在湍流大气对传输光波调制的双尺度湍涡 (大尺度湍涡和小尺度湍涡 )近似下 ,研究了用于计算描述湍流大气中传输光波相干长度变化的核心函数 (互相干函数 )的关键因子波结构函数 (WSF) ,通过建立包含不同尺度湍流因子的折射率起伏谱密度函数 ,导出了可以用于精确理论分析平面波与球面波在湍流大气中传播时所产生的诸如到达角起伏和相干性变化等效应的波相位结构函数的精确解析式 ,同时给出了便于数值计算的近似误差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传播 大气湍流 折射率起伏谱密度函数 相位结构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湍流中温度、盐度对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枢为 王昊 +3 位作者 汪伟 李鹏 康福增 谢小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47,共12页
针对湍流对水下成像系统的影响,基于Yao折射率起伏功率谱,推导了平面波的波结构函数,完善了水下光学成像模型,其优势在于将难以测量的微观参量如动能耗散率和温度耗散率,用平均温度和平均盐度等宏观参量代替。数值仿真了不同平均温度与... 针对湍流对水下成像系统的影响,基于Yao折射率起伏功率谱,推导了平面波的波结构函数,完善了水下光学成像模型,其优势在于将难以测量的微观参量如动能耗散率和温度耗散率,用平均温度和平均盐度等宏观参量代替。数值仿真了不同平均温度与平均盐度条件下水下湍流通过改变波前,进而对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产生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平均温度与平均盐度升高,均会造成系统成像质量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均盐度增加,不同空间频率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线性下降,且下降幅度基本一致;随着平均温度升高,调制传递函数值线性下降,且高频成分的调制传递函数值下降得更快。为验证成像模型的正确性,设计搭建了3 m长的水下光学成像实验平台,利用相机记录分辨率板透过湍流的成像情况,得到不同平均温度与平均盐度条件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对比实验与仿真结果发现,在平均温度10℃~30℃与平均盐度0 ppt~30 ppt范围内,对比度随平均温度与平均盐度变化趋势相同。该研究对水下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优化及水下图像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湍流 折射率起伏功率谱 波结构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 温度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