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磁路设计
1
作者
陆荣生
吴卫平
倪中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7,共5页
基于磁路设计理论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永磁磁路;然后根据磁路磁通折射定理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对设计的磁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单一匀场环磁路性能优化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优化前的磁路...
基于磁路设计理论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永磁磁路;然后根据磁路磁通折射定理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对设计的磁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单一匀场环磁路性能优化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优化前的磁路、单一匀场环优化后磁路和传统的双匀场环优化后磁路.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和采用传统的双匀场环优化后的磁路,采用单一"匀场环"优化后的磁路其性能最优,工作区域内磁场强度和均匀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磁场强度达到0.703 544 T,工作区域内磁场均匀度为14×10-6.因此所设计的磁路能够较好地满足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芯片
单一匀场环
永磁体
折射定理
基尔霍夫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综述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博剑
黄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同于传统重建算法对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属性假设,因为透明物体与光线之间存在复杂的,如反射和折射等,与视角相关的光学效应,将导致传统重建算法无法直接应用在透明物体上.文中简...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同于传统重建算法对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属性假设,因为透明物体与光线之间存在复杂的,如反射和折射等,与视角相关的光学效应,将导致传统重建算法无法直接应用在透明物体上.文中简要介绍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相关研究,围绕从X恢复形状、反向渲染技术、断层摄影技术和直接光线测量这4个方面回顾了近些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分析并指出当前工作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应用环境,展示了这一挑战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未来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物体
三维重建
折射定理
光线与像素对应关系
光线与光线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磁路设计
1
作者
陆荣生
吴卫平
倪中华
机构
东南大学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资助项目(91023024)
东南大学重大科学研究引导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基于磁路设计理论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永磁磁路;然后根据磁路磁通折射定理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对设计的磁路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单一匀场环磁路性能优化方法;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优化前的磁路、单一匀场环优化后磁路和传统的双匀场环优化后磁路.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优化前和采用传统的双匀场环优化后的磁路,采用单一"匀场环"优化后的磁路其性能最优,工作区域内磁场强度和均匀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磁场强度达到0.703 544 T,工作区域内磁场均匀度为14×10-6.因此所设计的磁路能够较好地满足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需求.
关键词
核磁共振芯片
单一匀场环
永磁体
折射定理
基尔霍夫定律
Key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icroscopy chip
single shimming
permanent magnet
flux refraction law
Kirchhoff's law
分类号
TN949.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综述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博剑
黄惠
机构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圳大学可视计算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61146002,61861130365)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18KZDXM05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015A030312015)
文摘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不同于传统重建算法对物体表面的漫反射属性假设,因为透明物体与光线之间存在复杂的,如反射和折射等,与视角相关的光学效应,将导致传统重建算法无法直接应用在透明物体上.文中简要介绍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相关研究,围绕从X恢复形状、反向渲染技术、断层摄影技术和直接光线测量这4个方面回顾了近些年来的主要研究工作,分析并指出当前工作的优缺点以及不同的应用环境,展示了这一挑战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了未来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透明物体
三维重建
折射定理
光线与像素对应关系
光线与光线对应关系
Keywords
transparent objects
3D reconstruction
the law of refraction
ray-pixel correspondences
ray-ray correspondences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子核磁共振显微检测芯片的磁路设计
陆荣生
吴卫平
倪中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透明物体的三维重建综述
吴博剑
黄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