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D泵浦高效率折叠腔YAG/LBO蓝光激光器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权 赵岭 +1 位作者 檀慧明 钱龙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4-146,共3页
介绍了一种 LD泵浦的高效率 Nd∶YAG/LBO蓝光激光器。采用 LBO代替 KN晶体进行腔内倍频 ;采用 V型谐振腔结构。实验证明 ,该设计具有倍频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产品化等优点。在注入泵浦光功率为 1 .2 W时 ,获得 TEM0 0 模蓝激光输出达... 介绍了一种 LD泵浦的高效率 Nd∶YAG/LBO蓝光激光器。采用 LBO代替 KN晶体进行腔内倍频 ;采用 V型谐振腔结构。实验证明 ,该设计具有倍频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产品化等优点。在注入泵浦光功率为 1 .2 W时 ,获得 TEM0 0 模蓝激光输出达 63m W,偏振比超过1 2 0∶ 1 ,2 4 h功率不稳定度优于±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泵浦 折叠腔 LBO倍频 蓝光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KTP晶体、三镜折叠腔内倍频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士华 侯学元 +2 位作者 孙渝明 李宇飞 刘恩泉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利用改性KTP晶体,进行了纯连续激光倍频实验。根据光束传输矩阵,用计算机数值法计算了三镜折叠腔不同谐振腔参数所对应的稳定区,对Nd:YAG/KTP进行腔内倍频,实验获得了3-5W 纯连续绿色激光输出。其实验结果与... 本文利用改性KTP晶体,进行了纯连续激光倍频实验。根据光束传输矩阵,用计算机数值法计算了三镜折叠腔不同谐振腔参数所对应的稳定区,对Nd:YAG/KTP进行腔内倍频,实验获得了3-5W 纯连续绿色激光输出。其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KTP晶体 折叠腔 内倍频 连续激光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折叠腔自由振荡TEA CO_2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曲彦臣 任德明 +3 位作者 赵卫疆 陈春雨 胡孝勇 刘逢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2-634,655,共4页
分析了TEA CO2激光器和差分吸收雷达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双通道放电激励折叠腔TEA CO2激光器。详细分析了折叠腔TEA CO2激光器的结构及其设计特点。对影响气体快放电过程的各种因素,如储能电容与峰值电容的比值、工作气压、充放... 分析了TEA CO2激光器和差分吸收雷达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双通道放电激励折叠腔TEA CO2激光器。详细分析了折叠腔TEA CO2激光器的结构及其设计特点。对影响气体快放电过程的各种因素,如储能电容与峰值电容的比值、工作气压、充放电电感及输入电压的范围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充放电谐振回路的最佳参数,实现了双通道的稳定辉光放电。对激光器输出能量与激励电压、混合气体工作气压等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最大输出能量约为722m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CO2激光器 折叠腔 双通道辉光放电 谐振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腔参数对内腔倍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鹏飞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8-330,共3页
使用矩阵光学方法分析了V型折叠腔内腔倍频激光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分析了腔几何参数包括腔的尺寸、反射镜的曲率半径以及倍频晶体的热焦距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并作了数值计算和讨论。
关键词 V型折叠腔 倍频激光器 谐振稳定性 矩阵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He-Ne激光器中角锥棱镜直角误差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谈宜东 张书练 刘静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5-350,共6页
首次研究了应用空心角锥棱镜的折叠腔免调试He-Ne激光器系统。根据矩阵光学理论分析了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对其光路反射特性的影响,并应用于折叠腔免调试He-Ne激光器系统,定量给出了返回光线偏角误差与棱镜直角误差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免... 首次研究了应用空心角锥棱镜的折叠腔免调试He-Ne激光器系统。根据矩阵光学理论分析了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对其光路反射特性的影响,并应用于折叠腔免调试He-Ne激光器系统,定量给出了返回光线偏角误差与棱镜直角误差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免调试激光器系统中角锥棱镜直角误差的临界值。这一结果对控制折叠腔免调试激光器中的角锥棱镜加工误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棱镜 直角误差 折叠腔 免调试He-Ne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泵浦Nd:YVO_4折叠腔倍频激光器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怿谦 金天峰 +2 位作者 孟红祥 缪同群 郑海洋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2-163,共2页
报道用激光二极管泵浦的Nd:YVO4-KTP折叠腔内情频激光器,实现了532nm的激光输出,功率130mW,光—光转换效率11%,激光阈值<90mW。研究了倍频光的输出特性,讨论了腔内基波光对倍频光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折叠腔 倍频 LD泵浦 绿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内腔倍频激光器抑制绿光噪声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鹏飞 吕百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174,184,共4页
使用Jones矩阵法详细研究了V型折叠腔内腔倍频激光器抑制绿光噪声的条件 ,并用计算结果作了说明。给出了一些典型的V型折叠腔有效调整偏振态以消除和频的配置方式 ,并与有关实验作了比较。
关键词 倍频激光器 绿光问题 折叠腔 Jones短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角内圆锥面全反镜折叠腔激光器的输出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棋 程祖海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为简化高功率激光器谐振腔结构,提高激光谐振腔的稳定性特别是热稳定性,增加基模体积,改善光束质量,采用直角内圆锥面反射镜作为全反镜,平行平面镜作为输出镜组成新型激光谐振腔。实验结果表明,在圆锥全反镜失调角小于37.3′时,圆锥折... 为简化高功率激光器谐振腔结构,提高激光谐振腔的稳定性特别是热稳定性,增加基模体积,改善光束质量,采用直角内圆锥面反射镜作为全反镜,平行平面镜作为输出镜组成新型激光谐振腔。实验结果表明,在圆锥全反镜失调角小于37.3′时,圆锥折叠腔激光器的单脉冲输出能量下降小于5%,且近场输出光斑没有明显变化;经模式仪分析表明,圆锥折叠腔激光近场光强分布均匀。圆锥反射镜折叠具有非常强的抗失调能力,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调整,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下的强激光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直角内圆锥面全反镜 折叠腔 抗失调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内的偏振效应对绿光输出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鹏飞 吕百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将Jones矩阵法与耦合波方程结合起来分析折叠腔腔内倍频中的绿光问题。在用Jones矩阵法分析折叠镜的偏振效应基础上 ,通过数值求解耦合波方程讨论了这一效应对绿光输出稳定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 ,合理设计的折叠... 将Jones矩阵法与耦合波方程结合起来分析折叠腔腔内倍频中的绿光问题。在用Jones矩阵法分析折叠镜的偏振效应基础上 ,通过数值求解耦合波方程讨论了这一效应对绿光输出稳定性的影响 ,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 ,合理设计的折叠腔可以比线性腔更有效地抑止绿光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腔 输出稳定性 偏振效应 内倍频激光器 绿兴问题 耦合波方程 Jones矩阵法 数值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腔失调灵敏度随腔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亚雄 《激光技术》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本文讨论了所有元件都失调的折叠腔的失调灵敏度,并用数值计算研究了失调灵敏度随谐振腔参数的变化。
关键词 灵敏度 折叠腔 失调 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双端端面抽运Nd:YVO_4折叠腔主振荡器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军燕 汪岳峰 《红外》 CAS 2009年第1期36-40,48,共6页
对双端端面抽运的Nd:YV_4Z型折叠腔主振荡器的设计进行了模拟,采用ABCD传输矩阵理论详细分析了各腔参量对谐振腔稳定性的影响。由模拟结果推断,稳区的范围可通过谐振腔各分臂臂长的和来调节,而且应在臂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小角度。... 对双端端面抽运的Nd:YV_4Z型折叠腔主振荡器的设计进行了模拟,采用ABCD传输矩阵理论详细分析了各腔参量对谐振腔稳定性的影响。由模拟结果推断,稳区的范围可通过谐振腔各分臂臂长的和来调节,而且应在臂长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小角度。利用相同的光学元件设计了两种腔长的热稳定腔,比较了长短腔型各自的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端面抽运 MOPA Z型折叠腔 谐振稳定性 ND:YV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微晶玻璃折叠腔线偏振He-Ne激光器
12
作者 张斌 龙兴武 +2 位作者 刘贱平 赵洪常 刘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48-1452,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微晶玻璃折叠腔线偏振He-Ne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与制作工艺。该激光器的腔体材料采用一块外形尺寸为159 mm×80 mm×45 mm的极低膨胀系数微晶玻璃,采用W形折叠光路形式,总腔长为636 mm,增益长度为454 mm。新型激光... 介绍了一种新型微晶玻璃折叠腔线偏振He-Ne激光器的基本结构与制作工艺。该激光器的腔体材料采用一块外形尺寸为159 mm×80 mm×45 mm的极低膨胀系数微晶玻璃,采用W形折叠光路形式,总腔长为636 mm,增益长度为454 mm。新型激光器在结构设计上结合了全内腔与半外腔He-Ne激光器的双重优点,所有反射镜均采用石英镜片光胶连接,电极与布儒斯特窗片采用无应力超高真空铟封形式,激光器工作于低电压、小电流、低功耗的工作模式,谐振腔稳定性好。实验测试了工作电流与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该激光器的高阶模最大输出功率为14.9 mW,TEM00模最大输出功率为9.65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氦氖激光器 微晶玻璃 折叠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激光折叠腔稳定特性研究
13
作者 刘红斌 万大平 +1 位作者 胡德金 王裕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2-434,共3页
利用谐振腔的失调量作为参数,对典型的折叠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出谐振腔的稳定判据。在不考虑像散的情况下,从基本的往返变换矩阵出发,推导得到直接以失调量1δ,2δ作为参数的三镜折叠腔的稳定判据,通过传统的g*参数方法加以... 利用谐振腔的失调量作为参数,对典型的折叠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出谐振腔的稳定判据。在不考虑像散的情况下,从基本的往返变换矩阵出发,推导得到直接以失调量1δ,2δ作为参数的三镜折叠腔的稳定判据,通过传统的g*参数方法加以验证,并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以失调量为参数得到的稳定区为两个,并不是通常认为的一个。该结果与传统的g*参数等价法表示的稳定区是等价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的g*参数判定方法物理意义不清晰的缺点,使折叠腔稳定性判别更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腔 稳定性 失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器折叠腔中反射镜对激光输出光束偏振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衣汉威 付英姿 叶长君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2-55,共4页
本文研究了折叠腔中平行仿据和垂直仿振的CO2激光反射率的差别;证明了折叠腔中特别是U型折叠腔中CO2激光器是垂直偏振的;并指出应设法将线偏报激光转化成国仿振激光,以改善激光加工质量。
关键词 二氧化碳激光器 折叠腔 偏振 输出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_2激光器近场失调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廷光 李育德 +3 位作者 肖丰霞 刘现魁 高柯 封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2-405,444,共5页
为了研究小角度失调对二维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近场分布的影响,在利用矩阵理论确定平凹谐振腔和凹-平-凹谐振腔失调后的光轴的基础上,采用光束并和思想,对输出光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取得的数据表明,小角度失调对4... 为了研究小角度失调对二维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2激光器输出光束的近场分布的影响,在利用矩阵理论确定平凹谐振腔和凹-平-凹谐振腔失调后的光轴的基础上,采用光束并和思想,对输出光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取得的数据表明,小角度失调对4 cm以内的近场强度影响不大,光强仍具有高斯状分布;对4 cm以外的近场强度影响较大,光强分布轮廓发生相应的变形,且随着失调角度变大而变大。研究结果表明,在4 cm以内的近场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轴对称-折叠组合 失调 高斯光束 并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腔内折叠缝合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承荣 黄留业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7期83-83,8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镜下腔内折叠缝合术 (ELGP)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无服药情况下每周出现3次以上烧心或反酸、反食症状 ,并且 2 4h食管pH监测证实胃酸异常者 10例进行ELGP。缝合器为美国BARD公司二代缝合器。术前检查 ,常规胃... 目的 :探讨胃镜下腔内折叠缝合术 (ELGP)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无服药情况下每周出现3次以上烧心或反酸、反食症状 ,并且 2 4h食管pH监测证实胃酸异常者 10例进行ELGP。缝合器为美国BARD公司二代缝合器。术前检查 ,常规胃镜检查后 ,在齿状线下方 1~ 3cm缝合 ,记录手术前后烧心、反流症状改善情况、2 4h食管pH监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10例患者中烧心及反流症状改善总效率 80 %。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胃镜下腔内折叠能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且手术安全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_2激光器原理性实验研究(英文)
17
作者 闫廷光 肖丰霞 +2 位作者 王金平 崔维群 李育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80,共6页
报道了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2激光器原理性实验研究,激光器能在CW模式下成功运行。研究得到了激光器最佳的气体比率和气体压强。通过研究CO2激光器的不同方面,如激励门电压和输出功率等,发现它们随着放电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验得到... 报道了轴对称-折叠组合腔CO2激光器原理性实验研究,激光器能在CW模式下成功运行。研究得到了激光器最佳的气体比率和气体压强。通过研究CO2激光器的不同方面,如激励门电压和输出功率等,发现它们随着放电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验得到了激光光束的光斑和聚焦的实验光斑,并模拟了光强分布。激光器已经成功的组建、运行和调试,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为58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器 轴对称-折叠组合 输出功率 光强分布 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背腔微穿孔结构的宽频吸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令晗 朱海潮 侯九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拓宽吸声带宽,提高低频吸声效果,提出新型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建立单个折叠背腔微穿孔吸声单元的理论模型,通过传递矩阵法求解其吸声系数,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不同背腔深度单元组成的折叠背腔... 为拓宽吸声带宽,提高低频吸声效果,提出新型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建立单个折叠背腔微穿孔吸声单元的理论模型,通过传递矩阵法求解其吸声系数,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由不同背腔深度单元组成的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垂直入射吸声特性。随着组合单元数目的增加,吸声带宽得到进一步拓展。结果表明,整体厚度仅为30.3 mm的10单元组合折叠背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在450 Hz~1 600 Hz内的吸声系数大于0.6,在1 200 Hz~1 550 Hz范围内的吸声系数大于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折叠 宽频吸声 微穿孔板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腔衰荡技术测量镜片的反射率 被引量:10
19
作者 高丽峰 熊胜明 +2 位作者 李斌成 张云洞 蔡邦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根据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原理,建立了测量镜片反射率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测定了一对反射率相等的高反射腔镜,反射率测试结果为(99.925±0.001)%;以22.5°将直腔变为折叠腔,测得的反射率为(99.992±0.003)%。重复测定反射镜... 根据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原理,建立了测量镜片反射率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测定了一对反射率相等的高反射腔镜,反射率测试结果为(99.925±0.001)%;以22.5°将直腔变为折叠腔,测得的反射率为(99.992±0.003)%。重复测定反射镜样品的反射率,精度达到10-5。该测量装置可用于超低损耗薄膜高反射镜反射率的精确测量。轻微移动探测器位置,对腔镜的测试结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荡光谱技术(CRDS) 反射率 衰荡时间 折叠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内腔倍频抑制绿光噪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鹏飞 姜东升 +4 位作者 吕百达 赵鸿 杨涛 王建军 赵书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报道了在Nd:YAG棒和腔镜间插入四分之一波片,或在KTP倍频晶体和腔镜间插入四分之一波片,以及使用交叉双倍频晶体用以抑制二极管泵浦内腔倍频Nd:YAG激光器绿光噪声的实验结果。实验研究表明,使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减小折叠腔内...  报道了在Nd:YAG棒和腔镜间插入四分之一波片,或在KTP倍频晶体和腔镜间插入四分之一波片,以及使用交叉双倍频晶体用以抑制二极管泵浦内腔倍频Nd:YAG激光器绿光噪声的实验结果。实验研究表明,使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能有效地减小折叠腔内的绿光噪声。用交叉倍频晶体可使噪声减小18%~25%。实验结果与理论一致,对实验中一些问题和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倍频 固体激光器 绿光噪声 折叠腔 二极管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