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步串联层析法纯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辉 杨彬 +3 位作者 马旭通 孙文正 林小鹊 谭世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80,共6页
旨在建立从重组CHO细胞发酵培养液中纯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两步串联层析法。将含有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料液经两次离心、一步过滤的预处理后,用protein A填料捕获,阳离子填料Sourec30精细纯化。精细纯化过程中利用Do E的方法,采用CC... 旨在建立从重组CHO细胞发酵培养液中纯化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两步串联层析法。将含有抗TNF-α单克隆抗体的料液经两次离心、一步过滤的预处理后,用protein A填料捕获,阳离子填料Sourec30精细纯化。精细纯化过程中利用Do E的方法,采用CCF(Central composite face)设计,探讨了洗脱p H值及盐浓度对纯化的影响。纯化后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经HPLC以及毛细管电泳,检测其浓度、纯度以及多聚体含量。结果显示,亲和层析的最佳洗脱条件为p H4.0。通过DOE优化,为达到质量目标(回收率90%以上,纯度97%以上,多聚体0.3%),筛选出最佳洗脱范围为0.05-0.13 mol/L Na Cl以及p H5.7-6.0,选定p H6.0与0.10mol/L Na Cl作为Source洗脱条件,此时回收率94.3%,纯度97.3%,多聚体0.3%,其质量与参比制剂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抗体纯化平台 抗tnf-α单克隆抗体 亲和层析 阳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药共管专家共识
2
作者 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呼吸疾病学分委会 广东省药学会 +4 位作者 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 王志鹏 朱政 魏理 李靖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5-1198,共14页
目的进一步规范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和临床经验总结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管理的相关问题,按照证据分级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德尔菲法就共识建议达成共识,形成《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 目的进一步规范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系统检索和临床经验总结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管理的相关问题,按照证据分级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德尔菲法就共识建议达成共识,形成《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医药共管专家共识》(简称《共识》)。结果《共识》以奥马珠单抗为代表,形成了12条建议,涵盖了医药共管的工作模式、工作路径、分级诊疗和培训考核等内容,明确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医药共管的规范化管理路径。结论该《共识》为药师参与奥马珠单抗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实现抗IgE单克隆抗体的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医药共管 IgE单克隆抗体 奥马珠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的疗效探讨
3
作者 习剑鑫 陈玉国 +2 位作者 耿笑辰 邱伟 吕国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的79例儿童受者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免疫诱导方案分为全量激素组60例、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19例。全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全量激素诱导,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半量激素诱导, 术后单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对比两组术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等主要结局, 以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移植物存活率、患者存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与全量激素组相比, 术后AR发生率(4/19比16/60)、感染发生率(12/19比40/60)、激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19比24/60)、排斥反应发生时间[(9.00±6.78)d比(8.50±7.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停留时间[7.5(3.0, 11.0)d比3.5(0.0, 12.0)d]、住院花费[18.99(13.13, 41.45)万元比19.54(15.22±29.32)万元]、移植物存活率(18/19比59/60)、患者存活率(19/19比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住院时间[24.0(17.0, 34.0)d比35.0(27.0, 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安全有效, 能够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实现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 但与全量激素诱导相比, 并不能降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组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红 胡亚琦 +5 位作者 骆园飞 曾志文 刘庆 黄林如 万利娇 吴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6-659,共4页
目的:比较LY01011(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地舒单抗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共850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比例)至试验组(424名受试者)... 目的:比较LY01011(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地舒单抗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共850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比例)至试验组(424名受试者)或对照组(426名受试者)。试验组接受13剂LY01011治疗,对照组先接受3剂地舒单抗治疗,随后再接受10剂LY01011治疗。结果:主要疗效指标第13周尿肌酐校正的尿I型胶原交联N端肽(urinary N-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corrected by urinary creatinine,uNTX/uCr)相对于基线的自然对数变化值。试验组的变化值为−1.740(0.0420),对照组为−1.745(0.0421)。组间最小二乘均值差为0.005(90%置信区间:−0.088~0.097),表明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包括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LY01011是地舒单抗注射液的生物类似药,整体安全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临床可继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LY01011) 实体瘤骨转移 临床试验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淑娴 刘金玲 +1 位作者 何静(综述) 陈志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 抗IgE单克隆抗体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荨麻疹,同时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作为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已引起普遍关注。研究表明,在AIT治疗中或治疗前添加抗IgE单克隆抗体可显著减少AIT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改善症状评分,缩短达到维持剂量所需的时间。目前仍需要更大规模的高质量对照试验更好地识别抗IgE单克隆抗体联合AIT的获益人群,以及治疗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并评估长期效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本文就抗IgE单克隆抗体在AIT中作为辅助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单克隆抗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单克隆抗体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桥斐 张爽 +3 位作者 程阳 邰旭辉 姜玉秋 闫智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0-1273,1285,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和TNF-α抗体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诱导致敏建立AR模型,于鼻腔刺激前滴加TNF-α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对各组小鼠... 目的探讨TNF-α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和TNF-α抗体干预组;采用卵清蛋白诱导致敏建立AR模型,于鼻腔刺激前滴加TNF-α单克隆抗体进行治疗;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鼻黏膜液中TNF-α、IL-1β、Ig E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IκB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NF-α抗体干预组变应性鼻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程度降低,鼻黏膜液中TNF-α、IL-1β、Ig E含量及鼻黏膜组织中NF-κB p65、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水平较AR模型组显著降低,I-κB及Bcl-2表达增加。结论 TNF-α单克隆抗体干预对小鼠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调节Th1/Th2平衡、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单克隆抗体 变应性鼻炎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丁华 李超凡 +17 位作者 牛越 张利 王涌 冯哲 朱晗玉 周建辉 董哲毅 段姝伟 王宏 黄梦杰 王远大 丛硕源 潘赛 周京 孙雪峰 蔡广研 李平 陈香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目的 探究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究重组全人源抗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F61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新型冠状病毒(抗新冠)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抗新冠治疗联合F61注射液。给药后随访15 d,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胸部CT,分析F61注射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共纳入12例受试者(试验组7例,对照组5例),两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临床进展或死亡病例。对照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平均转阴时间为3.2 d,试验组为1.57 d (P=0.046);试验组用药后第3天及第5天的COVID-19相关目标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根据临床分型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0分等级疾病进展量表,两组受试者病情均有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试验组未出现输液相关不良事件,两组受试者表现出不同程度血糖升高、尿葡萄糖升高、尿胆原升高、尿管型阳性及心律失常,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61注射液在治疗COVID-19合并肾损伤患者时初步展现出安全性和临床获益,国产药物的临床可及性好,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61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 肾损害 有效性 安全性 新型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rhTNF-α单克隆抗体F(ab′)_2片段的制备
8
作者 汤燕文 邓宛明 张振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6-79,共4页
采用胃酶消化抗rhTNF-αMcAb制备了其F(ab′)2片段。对胃酶消化的时间,酶/抗体的比例及片段回收率等条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胃酶在pH4.2于37℃消化18h,可制备出完整的F(ab′)2片段;非还原型SD... 采用胃酶消化抗rhTNF-αMcAb制备了其F(ab′)2片段。对胃酶消化的时间,酶/抗体的比例及片段回收率等条件做了比较。结果显示,胃酶在pH4.2于37℃消化18h,可制备出完整的F(ab′)2片段;非还原型SDS-PAGE发现,有90%以上的IgG被降解为F(ab′)2片段;S-200层析柱纯化F(ab′)2片段的回收率达45%;双抗体夹心竞争抑制ELISA法测定F(ab′)2片段的竞争抑制效价为2.6×107。中和L929细胞毒活性试验的结果表明,148ng的F(ab′)2片段可中和1个单位rhTNF-α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nf-α 单克隆抗体 制备 F(a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L20单克隆抗体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相关的结节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9
作者 魏佳 马成星 +2 位作者 郑颖 那雨琪 丁晶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 目的探讨抗CCL20单克隆抗体是否可抑制高水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相关的结节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提取健康人和结节病患者的PBMC,并进行分组。除空白对照组(正常人PBMC)和结节病PBMC对照组(患者PBMC)外,另将结节病组PBMC中分别加入SAA、SAA+抗CCL20单克隆抗体、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或地塞米松,经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作为PBMC+SAA刺激组、PBMC+SAA+NF-κB抑制剂BAY11-7082组、PBMC+SAA+抗CCL20单抗组、PBMC+地塞米松干预组,使用ELISA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7A、IL-23、IL-6、CCL20和TGF-β1的表达,使用RT-PCR测定各组细胞中CCR6、IL-17、ROR-γt和Foxp3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NF-κB和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与PBMC+SAA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的IL-17A、IL-23和IL-6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F-β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BMC+SAA+抗CCL20单抗组相较于PBMC+SAA组,细胞中CCR6、IL-17A、ROR-γt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Foxp3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AA+抗CCL20单抗组中p-NF-κB蛋白表达水平较PBMC+SAA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抗CCL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高水平SAA相关的结节病PBMC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核因子ΚB CCL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跨膜型TNF-α(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功能初探
10
作者 柯杭君 喻明霞 +4 位作者 王晶 石文芳 姜小丹 冯玮 李卓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制备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方法:用表位预测软件选定TM-TNF-α特异的20个氨基酸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鉴定单抗的... 目的:制备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方法:用表位预测软件选定TM-TNF-α特异的20个氨基酸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鉴定单抗的特异性,观察单抗对Jurkat细胞在AICD模型中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6株抗TM-TNF-α的单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6株单抗均特异性结合免疫原多肽,与S-TNF-α等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流式细胞术显示6株单抗均能结合细胞膜表面TM-TNF-α分子,并可区分人源和鼠源TM-TNF-α;Western blot结果证实6株单抗只能识别26kD的人TM-TNF-α,而不识别17kD的S-TNF-α。在AICD模型中,单克隆抗体不影响Jurkat细胞凋亡率。结论:成功制备了6株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且单抗不干扰TNF-α与TNFR结合,为进一步研究TM-TNF-α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又一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型tnf-α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作用对CIK细胞及其亚群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玉 韩娇玲 +7 位作者 张震 王菲 李红 黄建敏 赵璇 杨黎 黄岚 张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目的:探讨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作用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及其亚群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细胞治疗的20例肿瘤患者(肾癌6例,肺癌5例,肝... 目的:探讨CD3和CD28单克隆抗体联合作用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及其亚群增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细胞治疗的20例肿瘤患者(肾癌6例,肺癌5例,肝癌、乳腺癌和恶性黑素瘤各2例,胆囊癌、淋巴瘤和卵巢癌各1例)的外周血,每例外周血均分为4组(对照组,单用CD3单抗组,单用CD28单抗组,CD3和CD28单抗联合作用组)进行CIK细胞的诱导培养。用CFSE染色检测CIK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的水平;磁珠分选CIK细胞亚群CD4+、CD8+和CD56+细胞,然后用ELISA检测对CIK细胞亚群分泌IFN-γ、TNF-α和IL-2能力的影响。结果:CD3/CD28单抗联合作用(PI=59.35)对CIK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与单独使用CD3单抗(PI=64.4)相比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可以刺激CIK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TNF-α[IFN-γ:(384.6±263.1)vs(201.5±271.5)pg/ml,P=0.0361;TNF-α:(4.795±1.251)vs(2.835±0.443)pg/ml,P=0.0265];进一步分析发现,两单抗的联合作用可增强亚群细胞CD8+分泌IFN-γ、CD56+分泌IL-2和TNF-α的活性,从而起到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增强作用。结论:CD3与CD28单抗联合作用不能增强CIK的增殖能力,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CIK细胞的功能,在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单克隆抗体 CD28单克隆抗体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IFN-Γ tnf-α IL-2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华堂 王晓琴 +3 位作者 袁凌云 徐从贞 姚立人 王维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 应用杂交瘤技术,分别以人B血型红细胞,B血型红细胞加纯化的B血型物质和B血型物质为抗原,采用不同免疫程序免疫BALB/C小鼠,从6次细胞融合中筛选建立起3株分泌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人B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3—D_9(IgG_1),3—5—D_(12)(IgG_1)和6—1—G_(11)(IgA),用Takatsy微量血凝滴定法测得它们的96孔板组织培养上清液的血凝滴度分别为4096,4096和16384。经过凝血特异性试验,凝血抑制试验以及抗体稀释试验等广泛免疫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单克隆抗体仅对人B型血特异。杂交瘤细胞在液氮中贮存数月,分泌抗体能力不变。抗体经56℃保温30minA-20℃和37℃反复冻融试验凝血活性保持稳定。这些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B血型抗体结合部位结构的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并且使在临床血液分型试验时用单克隆抗体替代人多克隆抗血清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B血型物质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金晓航 黄威权 +2 位作者 夏永娟 李元 李别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关键词 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疫苗 迟缓爱德华菌 牙鲆 制备 鉴定 败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 Fd及轻链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志南 邢金良 +2 位作者 杨向民 宋斐 张思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克隆抗人肝癌单抗HAb18Fd及轻链基因 ,并对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 :从分泌单抗HAb18的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 ,利用RT PCR扩增抗体Fd及轻链基因 ,连入 pMD18T载体后 ,挑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相应的软件对序列... 目的 :克隆抗人肝癌单抗HAb18Fd及轻链基因 ,并对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 :从分泌单抗HAb18的杂交瘤细胞株中提取总RNA ,利用RT PCR扩增抗体Fd及轻链基因 ,连入 pMD18T载体后 ,挑选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相应的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然后将轻链及Fd基因依次克隆到噬菌体展示载体 pComb3中 ,转化大肠杆菌XL1 blue并利用辅助噬菌体M 13K0 7进行挽救 ,收获噬菌体后利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原特异性。结果 :扩增的HAb18全长轻链和Fd基因大小分别为 6 6 5bp和 6 6 8bp ,序列分析显示 :VH及VL均含有 2个特征性的半胱氨酸 ,CH1属于IgG1亚类 ,CL属于κ亚型。ELISA证实 ,Fab基因表达产物具有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活性。结论 :成功克隆了肝癌单抗HAb18的Fd及轻链基因 ,为下一步构建多种形式的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单克隆抗体 HAb18Fd 轻链基因 克隆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5-FU纳米微粒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开红 王凌云 +3 位作者 赵晓龙 刘建化 陈汝福 朱兆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方法: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5-FU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 目的: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5-FU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方法: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5-FU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VEGF单克隆抗体 免疫纳米微粒 胃肿瘤 MGC80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H-SA单克隆抗体相对亲和力的测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肖毅 梅其炳 +2 位作者 侯颖 周四元 丘小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7-657,660,共2页
关键词 金葡菌多肽 单克隆抗体 相对亲和力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亲和纯化制备基因工程人源抗HBs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栋平 韩焕兴 +2 位作者 尤长宣 罗荣城 毛庆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索亲和纯化人源单克隆抗体片段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片段抗体(Anti-Fab)与链球菌蛋白G亲和胶(Gam m a Bind)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用一步法从工程菌培养上清中纯化人源抗HB... 目的:探索亲和纯化人源单克隆抗体片段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片段抗体(Anti-Fab)与链球菌蛋白G亲和胶(Gam m a Bind)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用一步法从工程菌培养上清中纯化人源抗HBs单克隆Fab 片段。经依沙吖啶沉淀、离子交换、分子筛纯化人混合血清提取IgG组分,木瓜酶处理后分离、纯化出Fab,免疫绵羊制备高效价抗血清。用Gam m aBind 一步纯化出抗血清中的IgG组分,再将该IgG经交联剂与Gam m a Bind 交联后制成亲和胶。人源抗HBs阳性菌培养上清与亲和胶共育后装柱,PBS洗去非特异结合蛋白,再用5 m ol/L氯化锂洗脱特异Fab。结果:聚丙烯酰胺电泳纯化产物显示,纯化后的抗体片段在电泳中形成单一区带,达到电泳纯;用酶标抗Fab 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证明,电泳显示的单一区带为Fab 蛋白区带;抗原特异Dotblot检测表明,该法制备出的Fab 保持了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一步亲和纯化法具操作简便、纯化快速和高效的特点,是人源性单克隆抗体F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 单克隆抗体 FAB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DR5单克隆抗体(mDRA-6)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淑莲 张军 +4 位作者 刘广超 白慧玲 刘英杰 卢峰 马远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抗体——mDRA-6对Jur- kat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DR5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筛选抗DR5杂交瘤细胞,制备抗人DR5单抗——mDRA-6;光镜下观察mDRA-6作用下Jurkat细... 目的:观察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死亡受体5(DR5)单克隆抗体——mDRA-6对Jur- kat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DR5蛋白免疫BALB/c小鼠,融合筛选抗DR5杂交瘤细胞,制备抗人DR5单抗——mDRA-6;光镜下观察mDRA-6作用下Jurkat细胞形态变化;MTT方法计算mDRA-6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Jurkat细胞凋亡率影响。结果:mDRA-6致Jurkat细胞染色质边集、断裂,细胞出芽,凋亡小体形成;MTT法显示mDRA-6具有明显的Jurkat细胞杀伤作用, 0.1μg/ml的mDRA-6即可使Jurkat细胞存活率降至77.2%;25.6μg/ml的mDRA-6作用8小时,可使Jurkat细胞存活率降至 28.4%;Annexin v及PI双染显示1 μg/ml的mDRA-6作用10小时,Jurkat细胞凋亡率达81.82%。结论:抗DR5单抗—— mDRA-6具有高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凋亡 死亡受体5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抗生素C1027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甄永苏 邵荣光 +3 位作者 江敏 李军智 王耐勤 董志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4-98,共5页
抗癌抗生素C1027对癌细胞有强烈杀伤作用,比阿霉素强10000倍以上,C1027与癌细胞接触10min即显示对DNA合成的强烈抑制作用,C1027分子由发色团与蛋白质两部分构成;发色团是烯二炔新化合物,是C1027分子的主要活性部分.C1027分子可拆分与重... 抗癌抗生素C1027对癌细胞有强烈杀伤作用,比阿霉素强10000倍以上,C1027与癌细胞接触10min即显示对DNA合成的强烈抑制作用,C1027分子由发色团与蛋白质两部分构成;发色团是烯二炔新化合物,是C1027分子的主要活性部分.C1027分子可拆分与重建,重建的C1027同样有高度抗肿瘤活性.通过新的交联方法可制备C1027与单抗的强化偶联物.体外、体内试验表明.C1027单抗偶联物对肿瘤靶细胞有很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对移植于探鼠的人体肝癌、胃癌有显著疗效,在可耐受剂量,肿瘤抑制率达85%(P<0.01).研究结果显示,C1027作为高效“弹头”药物,可用于研制新的小型化高效抗肿瘤导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物 生素 肿瘤作用 癌细胞 单克隆抗体 发色团 交联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颖 邹全明 +2 位作者 朱永红 罗萍 毛旭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4,417,共4页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1F5 ,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92条和 90条 ,所分泌的抗体分别为IgG2a和IgG1,轻链均为κ型 ,腹水IgG抗体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度达 95 %以上 ,效价为 1× 10 - 4和 1× 10 - 5,Westernblot显示 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 18 3kD处的rhIL 18蛋白。 1C7单抗的亲和常数Ka=1 7× 10 5,1F5的亲和常数Ka=1 3× 10 5。 2株单抗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制备的 2株单抗为进一步研究IL 18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特性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