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鲁群 马晓星 +7 位作者 迟翠芳 杨道理 孔凡盛 刘希民 黄宁 徐军 罗南萍 孙文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d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d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其中10例A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生TNF-α和IL-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A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降低或倒置(P<0.001);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增高(P<0.001);血清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PBMNC诱生的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正常,血清TNF-α和PBMNC诱生的TNF-α和IL-2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TNF-α与IL-2等造血调控因子异常分泌在AA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cAb-T能发挥特异性的免疫调节作用,解除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对造血功能的直接或间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细胞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鉴定
2
作者 杨春瑛 崔正言 张玲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96-97,共2页
应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将胎儿胸腺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扁桃体冰冻组织切片免疫酶染色技术作为筛选方法,从两次融合筛选建立了四株分泌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SM,SM2,SM3和S... 应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将胎儿胸腺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以扁桃体冰冻组织切片免疫酶染色技术作为筛选方法,从两次融合筛选建立了四株分泌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分别命名为SM,SM2,SM3和SM4)四次克隆化后,阳性孔率均达100%。经七个月传代培养仍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液氯冷冻复苏后不影响其产生抗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单克隆抗体 研制 鉴定 免疫酶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细胞McAb延长皮肤移植存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贾战生 王文正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0年第3期11-14,共4页
皮肤移植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终因机体的排斥反应,移植皮片不能长期存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是诱导同种排斥反应的主要因素,T淋巴细胞是介导排斥反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目前,抑制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根... 皮肤移植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措施之一。但终因机体的排斥反应,移植皮片不能长期存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是诱导同种排斥反应的主要因素,T淋巴细胞是介导排斥反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目前,抑制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方法根据机理可分为:(1)体外处理移植皮片,降低其免疫原性,如紫外线照射,FA或CSA预处理皮片,表皮细胞培养等;(2)抑制受体免疫功能,延迟排斥反应,如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淋巴结照射等;(3)联合应用。常用的全身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抗胸腺细胞血清(ATS)或抗淋巴细胞血清(ALS)都因特异性差,副作用大,限制了在烧伤临床皮肤移植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移植 单克隆抗体 抗t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