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鲁群 迟翠芳 +7 位作者 孔凡盛 黄宋 刘希民 李嵋 张东红 周兰月 张明珙 宋素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兔隆抗体SMU3(抗CD3),SMU8(抗CD8)治疗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治愈6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75%(24/32)。治疗前T淋巴细胞业群CD4/CD8比例倒置,... 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兔隆抗体SMU3(抗CD3),SMU8(抗CD8)治疗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基本治愈6例,缓解7例,明显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75%(24/32)。治疗前T淋巴细胞业群CD4/CD8比例倒置,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增高;治疗后CD4/CD8比例恢复正常,HLA-DR表达降低。无血清病及血细胞减少等严重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淋巴细胞 单克隆抗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鲁群 马晓星 +7 位作者 迟翠芳 杨道理 孔凡盛 刘希民 黄宁 徐军 罗南萍 孙文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d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dAb-T)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AA患者McAb-T治疗前后周围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其中10例A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生TNF-α和IL-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A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降低或倒置(P<0.001);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增高(P<0.001);血清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PBMNC诱生的TNF-α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正常,血清TNF-α和PBMNC诱生的TNF-α和IL-2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TNF-α与IL-2等造血调控因子异常分泌在AA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cAb-T能发挥特异性的免疫调节作用,解除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对造血功能的直接或间接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细胞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
作者 王鲁群 迟翠芳 +7 位作者 孔凡盛 黄宁 刘希民 李嵋 张东红 周兰月 张明珙 宋素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抗CD3)和SMU8(抗CD8)治疗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结果表明:2例明显进步,5例进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前CD4^+细胞少,CD8^+细胞多,CD4/CD8比值降低或倒置,HLA-DR抗原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抗CD3)和SMU8(抗CD8)治疗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结果表明:2例明显进步,5例进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治疗前CD4^+细胞少,CD8^+细胞多,CD4/CD8比值降低或倒置,HLA-DR抗原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HLA-DR表达降低。T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失调和功能异常是MDS的诱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单克隆抗体 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对口腔癌T淋巴细胞及亚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陆东辉 汪说之 苏倩倩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利用抗人 T 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标记技术,对口腔癌宿主体内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型、定位和计数分析是近年来关于口腔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多数报道显示口腔癌宿主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有... 利用抗人 T 细胞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酶标记技术,对口腔癌宿主体内 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型、定位和计数分析是近年来关于口腔恶性肿瘤细胞免疫学研究的重大进展。多数报道显示口腔癌宿主外周血中 T 淋巴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有增高趋势,在癌灶组织中 T 淋巴细胞占浸润细胞的大多数,且分布于癌巢周围,并与癌临床的分期与组织学分化有关。此外,两类主要 T 亚群细胞计数比较,T 抑制细胞一般多于 T 辅助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单克隆抗体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CD25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微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源化重组CD25单克隆抗体(rhCD25MAb)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加或同时加rhCD25MAb或环孢菌素A(CsA)进行体外培养,或先用PHA刺激T细胞活化后再加入rhCD25MAb继续进... 本研究探讨人源化重组CD25单克隆抗体(rhCD25MAb)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加或同时加rhCD25MAb或环孢菌素A(CsA)进行体外培养,或先用PHA刺激T细胞活化后再加入rhCD25MAb继续进行培养。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25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IL-2R(sIL-2R)水平。结果显示:rh-CD25MAb和CsA均能有效抑制PHA活化的T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总体比较,CsA对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虽然CsA和rhCD25MAb均能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sIL-2R的水平及CD25+/CD3+的比例,但rhCD25MAb的作用明显强于CsA。rhCD25MAb无论是在T细胞活化前还是活化后均能抑制T细胞表达CD25抗原和分泌sIL-2R。结论:rhCD25MAb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它能抑制T细胞活化及抑制活化的T细胞增殖,临床上它不仅可用于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还可用于预防a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CD25单克隆抗体 t淋巴细胞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哒拉滨联合抗CD单克隆抗体和氨磷汀治疗高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洋 朱宏丽 +1 位作者 卢学春 李素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989-992,共4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老年人多发。目前CLL治疗的主要问题是:①治疗完全缓解率低;②CLL伴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治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感染等副作用,高龄患者难以耐受。本研究报告我科成功治疗1例74岁高...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老年人多发。目前CLL治疗的主要问题是:①治疗完全缓解率低;②CLL伴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治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感染等副作用,高龄患者难以耐受。本研究报告我科成功治疗1例74岁高龄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中采用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即氟达拉滨,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方案,按标准治疗剂量给药,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给药时间,运用泛细胞保护剂氨磷汀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表明: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外周血的细胞计数和分类恢复正常;继续应用氨磷汀辅助治疗20天,患者贫血得到纠正,血红蛋白量稳定在120g/L以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老年CLL患者化疗过程中,采用氟哒拉滨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方案,按标准剂量给药,同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给药次序和给药时间,体现个性化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氨磷汀可以有效减轻或克服CLL伴随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以及氟哒拉滨、抗CD20单克隆抗体引起的骨髓抑制、感染、发热等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氨磷汀 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CD20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4-1BB单克隆抗体诱导肿瘤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在体外表达IFN-γ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兴 于继云 程绍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7-70,i001,共5页
目的 研究肾癌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在体外经抗4 - 1B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单克隆抗体诱导刺激后IFN γ的表达水平。方法 以BCG和高聚生作为佐剂,用6 0 Co射线灭活的小鼠肾癌细胞Renca刺激小鼠腹股沟淋巴结,致敏后... 目的 研究肾癌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在体外经抗4 - 1B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单克隆抗体诱导刺激后IFN γ的表达水平。方法 以BCG和高聚生作为佐剂,用6 0 Co射线灭活的小鼠肾癌细胞Renca刺激小鼠腹股沟淋巴结,致敏后的淋巴结(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lymphnode,TDLN)T淋巴细胞在体外联合使用IL 2、抗CD3、抗CD2 8、抗4 1BB小鼠单克隆抗体激活,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内IFN γ(干扰素Ⅱ型)的表达水平。结果 应用4 - 1BB单抗刺激的实验组有抗瘤活性的T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其中T淋巴细胞分泌IFN γ的水平达到4 8.2 3% (P <0 .0 1)。结论 抗4 1BB单抗体外刺激肿瘤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后,T淋巴细胞内表达IFN γ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淋巴 单克隆抗体 肿瘤细胞 t细胞 小鼠 致敏 体外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60Co射线 肿瘤引流淋巴 IFN-γ水平 肾癌细胞 tumor t淋巴细胞 干扰素Ⅱ型 流式细胞 细胞内表达 家族成员 IL-2 联合使用 CD3 CD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40L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大鼠血液和淋巴液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石涛 吴福玲 冯学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抗CD40L单克隆抗体(抗CD40L mAb)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CD40L mAb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的单个核细胞(MN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NCs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的... 目的:研究抗CD40L单克隆抗体(抗CD40L mAb)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CD40L mAb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的单个核细胞(MN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NCs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体外培养72 h后,淋巴液来源MNCs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血液来源的MNCs,末次激发后各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s中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随细胞收集时间距末次激发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s中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抗CD40L mAb组(P<0.05);末次激发后0、12 h收集的血液MNCs培养上清中抗CD40L mAb组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末次激发后24 h收集的淋巴液来源MNCs培养上清中抗CD40L mAb组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抗CD40L mAb促进CD4+ CD25+ Foxp3+ T细胞增殖,并在哮喘激发早期(0、12 h)促进血液来源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分泌TGF-β1,哮喘激发后期(24 h)促进淋巴液来源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分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0L单克隆抗体 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 IL-10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异性
9
作者 张权一 潘荆华 +5 位作者 李秀芝 王丽叶 艾元洪 郝秀智 张贻林 易永林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49-54,共6页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1、M_3、M_4、M_5型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正常人白细胞也呈阴性反应,说明建立的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 M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 特异性 免疫分型诊断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国产单克隆抗体检测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技术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岳式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225-226,共2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进展,特别是意单克隆抗体的问世,医学研究已深入到细胞研究领域。开展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许辉 刘俊彬 +2 位作者 汪美先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6-36,共1页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首先,采取病人外周肝素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按常规方法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用RPMI 1640不完全培养液离心洗一次后弃上清,将沉降细胞重新悬浮后调至0.1ml并加入5%小牛血清.混匀,取约10—30μl加在预置于离心细胞沉淀器的玻片上,800rpm离心5分钟,取下玻片待干燥后加丙酮-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30秒,水洗,吹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 细胞表面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意义 病人 抗体检测 特异 单克隆独特型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淋巴细胞分离液 表面原受体 HFRS病毒 免疫学检测 细胞沉淀器 常规方法 小牛血清 福尔马林 凝血 离心 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肾移植受者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炳毅 王振 +3 位作者 肖漓 钱叶勇 蔡明 王雅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评价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CD4+CD25 high Treg)的影响。方法2007年2-9月接受初次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受者41例,根据是否使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商品名daclizumab)分为抗体组(21例)和对照组(2... 目的评价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CD4+CD25 high Treg)的影响。方法2007年2-9月接受初次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受者41例,根据是否使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商品名daclizumab)分为抗体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抗体组在肾移植术前2h及术后第14天分别给予抗CD25单抗各50mg。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13、17、60天分别留取肝素抗凝外周血15ml。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受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25 high Treg比例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CD25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肾移植术后13、17、60d抗体组的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20%±8%、13%±7%、24%±9%)低于对照组(45%±6%、41%±5%、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组术后第17天CD4+CD25 high 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4.40%±0.26%,明显低于对照组(8.56%±0.36%,P<0.01);而术后13、60d抗体组CD4+CD25 high Treg所占比例分别为7.00%±0.47%、3.75%±0.19%,与对照组(分别为8.04%±0.32%、3.66%±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组CD2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给予第二次抗体前(术后第13天)为1.65±0.22,术后第17天为1.84±0.2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7天CD2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0.23,与抗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剂共100mg抗CD25单抗仅一过性地降低CD4+CD25 high Treg,不会影响其活化扩增,无损于术后早期的免疫耐受诱导及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单位 抗体 单克隆 肾移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CD4+CD25high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CD_3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扩增和杀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俞红 黄辉 林云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寻找更有效的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方案,用α-CD3单克隆抗体(单抗)激活FBL-3红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获取肿瘤特异性T细胞,并观察α-CD3单抗对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杀瘤活性及表型的影响。体外实验结... 为寻找更有效的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方案,用α-CD3单克隆抗体(单抗)激活FBL-3红白血病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获取肿瘤特异性T细胞,并观察α-CD3单抗对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杀瘤活性及表型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脾细胞经α-CD3单抗激活后,采用低剂量IL-2即可维持其长期高度的、持续的增殖;又培养过程中α-CD3单抗持续存在可大大促进其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细胞分型分析结果也支持了α-CD3单抗的持续存在对维持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瘤活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肿瘤过继免疫疗法中颇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单克隆抗体 肿瘤 t细胞 过继性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抗IL-6单克隆抗体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中的作用
14
作者 雷钧 陈磊峰 +5 位作者 刘秀霞 方路 胡俊文 黄达 戈进 陈知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anti-IL-6mAb抑制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anti-IL-17mAb治疗组和anti-IL-6mAb治疗...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anti-IL-6mAb抑制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小鼠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移植模型组、移植对照组(注射rat-IgG)、anti-IL-17mAb治疗组和anti-IL-6mAb治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鼠移植术后第7天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分别于anti-IL-6mAb组术后第1、3、5天给予anti-CD25mAb输注,于术后第7天检测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进行组织学检查;Real-time PCR检测anti-CD25mAb输注后第3、7、10天移植心脏中IFN-γ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去增殖的BALB/c或C3H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各实验组受鼠移植物来源的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anti-IL-6mAb组移植术后第7天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表现出同样的趋势,而anti-IL-17mAb组与移植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nti-CD25mAb输注anti-IL-6mAb组明显缩短了小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10.6±1.2)d,伴随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同时移植物中IFN-γmRNA的转录水平升高。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anti-IL-6mAb组受鼠淋巴细胞经刺激后其细胞增殖程度较rat-IgG对照组、anti-IL-6mAb^+anti-CD25mAb组及移植模型组明显下降,而针对来自第三方C3H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则无此抑制效应。结论 anti-IL-6mAb延长小鼠移植心脏存活可能是通过促进移植小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而实现的。使用anti-CD25mAb降低CD4^+CD25^+T细胞水平抑制了anti-IL-6mAb的抗排斥效应,并且伴随着移植物中IFN-γmRNA转录水平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心脏移植 IL-6单克隆抗体 CD25单克隆抗体 调节性t细胞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鉴定、免疫活性测定及其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
15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4 位作者 陆丽英 沈茜 黄强 王文仲 朱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等方法对双抗的双向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表型的作用进行测定 ,并观察 T淋巴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经洗脱证实该双抗相对分子质量为 11万 ;经双抗作用后 ,胶质瘤细胞和淋巴细胞阳性染色率分别 >80 %和 >90 %;免疫活性测定显示双抗不仅可与 T淋巴细胞结合 (结合效价为 1∶ 32 0 0 0 ) ,还可结合胶质瘤细胞 (结合效价为 1∶ 80 0 0 ) ;在细胞表型方面 ,被双抗活化时 ,CD3+细胞数占绝大多数 ,CD8+细胞比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 :所制备的复合物确系具有双向结合能力的双抗 ,有双向免疫活性 ,并可活化 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活性 t淋巴细胞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诱导B淋巴瘤细胞株凋亡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张红雨 陈红涛 +3 位作者 管忠震 黄岩 张星 林桐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83-887,共5页
本研究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外诱导B淋巴细胞株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Daudi、Ramos、Namalwa和Raji细胞,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Daudi、Ramos、Raji和Namalwa细胞经Ri... 本研究探讨抗CD20单克隆抗体体外诱导B淋巴细胞株凋亡情况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Daudi、Ramos、Namalwa和Raji细胞,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Daudi、Ramos、Raji和Namalwa细胞经Rituximab20μg/ml作用24小时后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Raji和Namalwa淋巴瘤细胞有轻度的抗增殖作用,对Ramos细胞无抗增殖作用,抗增殖作用与单克隆抗体作用浓度无关。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4株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抑制率在3%-10%之间波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抗CD20单克隆抗体作用24小时后,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单药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Namalwa和Raji细胞株有轻度抗细胞增殖作用,但与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无明显相关。单药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Daudi、Namalwa、Raji和Ramos细胞株有微弱的诱导凋亡作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抗CD20单克隆抗体作用24小时后Bcl-2表达下调,这可能是抗CD20单克隆抗体增敏细胞毒药物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0单克隆抗体 B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单克隆抗体激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吕秀珍 沈斌 +2 位作者 赵志泉 徐顺福 孙宏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观察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对抗 CD_3单克隆抗体(CD_3McAb)+IL-2联合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发现 CD_3McAb 能单独激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浓度范围广泛。IL-2与CD_3McAb 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经 CD_3McAb+IL-2刺激后,细胞... 观察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对抗 CD_3单克隆抗体(CD_3McAb)+IL-2联合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发现 CD_3McAb 能单独激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浓度范围广泛。IL-2与CD_3McAb 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经 CD_3McAb+IL-2刺激后,细胞类型主要是 CD_8^+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 IL-2R 表达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单克隆抗体 外周血 淋巴细胞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T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18
作者 缪怡 董坚 +4 位作者 角德灵 宋倩 高嫦娥 赵恒 孟小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7-413,共7页
目的:在初步分析人、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同源性的基础上,建立利用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方法:从NCBI查询获取人类、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和... 目的:在初步分析人、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同源性的基础上,建立利用人源性CD3抗体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技术。方法:从NCBI查询获取人类、食蟹猴和猪CD3蛋白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并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Western blotting检测三种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离健康食蟹猴PBMC,分为3组,A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单刺激、B组加入IL-2单刺激、C组加入抗人CD3抗体和IL-2共刺激。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4、CD8的表达。结果:食蟹猴、猪的CD3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类的同源性分别为86.9%、65.6%,T细胞膜上CD3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人的79%、17%。A组细胞不增殖;C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性及CD3表达率[(93.8±3.6)%vs(70.3±4.7)%,P<0.01]均显著高于B组,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C组T细胞高表达CD3,T细胞纯度较高,且CD8+T细胞占比较多。结论: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膜表面能表达和人同源性很高的CD3蛋白,在人源性CD3抗体、IL-2和1%PHA共刺激下能诱导食蟹猴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纯度较高的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性 人CD3抗体 t淋巴细胞 食蟹猴 诱导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鸭胸腺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洪涛 马波 王君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研究鸭胸腺细胞表面标志。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鸭胸腺细胞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反应阳性细胞的组织分布和发生。结果:单克隆抗体C12反应阳性细胞在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组织中均有分布,阳性细胞类... 目的:研究鸭胸腺细胞表面标志。方法: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鸭胸腺细胞单克隆抗体,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其反应阳性细胞的组织分布和发生。结果:单克隆抗体C12反应阳性细胞在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组织中均有分布,阳性细胞类型不同。结论:C12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所反应的阳性细胞是成熟的T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配体是两者的共同表面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单克隆抗体 t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抗人T淋巴细胞McAb(WuT_3)功能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可芳 封江南 陈善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评价治疗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WuT3和OKT3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兔皮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研究。对试验方法的有关因素:如胎牛血清(FCS)和环磷酰胺对GVHR的影响,淋巴细胞浓度和局... 为评价治疗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WuT3和OKT3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兔皮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研究。对试验方法的有关因素:如胎牛血清(FCS)和环磷酰胺对GVHR的影响,淋巴细胞浓度和局部反应大小的关系,以及反应出现高峰的时间等进行了观察。建立和稳定了试验方法,并用此方法对WuT3和OKT3的免疫抑制作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McAb均可抑制GVHR,并对WuT3和WuT4两种McAb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单克隆抗体 移植物 宿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