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IL-1β和TNF-αIgY抗体治疗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涂威 向勤 +4 位作者 胡微煦 陈元宜 胡国柱 何丹 文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抗IL-1β和TNF-αIgY抗体雾化吸入治疗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方法:Hartly豚鼠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的正常对照组(C组),以及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OVA)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哮喘模型组(M组)、1.0%抗IL-1β和... 目的:探讨抗IL-1β和TNF-αIgY抗体雾化吸入治疗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机制。方法:Hartly豚鼠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的正常对照组(C组),以及雾化吸入卵清白蛋白(OVA)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的哮喘模型组(M组)、1.0%抗IL-1β和TNF-αIgY模型豚鼠治疗组( Z1组)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模型豚鼠治疗组( Z2组)。各组豚鼠末次治疗结束后2、4、8、24 h心脏穿刺取血;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美蓝及伊红染色计数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ELISA法测定血浆和BALF中IL-1β、IL-4、IL-6、IL-8、IL-13、IL-16、TNF-α、TGF-β1、IgE的含量。结果:Z1组嗜酸性粒细胞在2~8 h低于M组。 Z1组血浆IL-1β(4、24 h)、IL-16(2、4、24 h)、TGF-β1(4~24 h)、IgE(24 h)较M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BALF中IL-1β和TNF-α(2~8 h),IL-4、IL-6、IL-8和IL-13(4~24 h),IL-16(8 h)、TGF-β1和IgE (4~8 h)显著降低于M组,尤其是IL-1β和TNF-α在2 h就开始显著降低( P<0.05)。 IL-1β及TNF-α与IL-4、IL-6、IL-8、IL-13、IL-16、TGF-β1、IgE等呈正相关( P<0.05)。结论:抗IL-1β和TNF-αIgY雾化吸入减轻OVA诱导的豚鼠过敏性哮喘炎症可能是通过降低多种过敏性炎症因子浓度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抗il-1β和tnf-αigy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TNF-α、IL-1βIgY抗体抗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国柱 李国华 文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抗TNF-α、IL-1βIgY抗体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卵清白蛋白雾化吸入制备Hart-ley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A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组(B组)、0.1%抗TNF-α、IL-1βIgY(C组)和1.0%抗T... 目的:探讨抗TNF-α、IL-1βIgY抗体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卵清白蛋白雾化吸入制备Hart-ley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A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模型组(B组)、0.1%抗TNF-α、IL-1βIgY(C组)和1.0%抗TNF-α、IL-1βIgY雾化吸入治疗组(D组)。各组豚鼠治疗结束后2、4、8、24小时处死,肺组织切片H.E.染色;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Wright’s染色计数炎症细胞。结果:①肺组织病理改变:B组各时间点可见肺泡管和肺泡壁结构受损,肺泡腔内充满渗出液、上皮细胞和白细胞,肺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扭曲或扩张淤血、有效血流的毛细血管显著减少。C组和D组肺泡管和肺泡壁结构受损轻于B组,肺泡腔内偶见少量炎症细胞,支气管腔及肺泡中的粘液栓较B组明显减少,支气管周围少见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粘膜上皮修复现象明显。②BALF细胞学变化:与B组相比,C和D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下降(2、4、8小时,P均<0.05);巨噬细胞显著上升(2、4、8小时,P均<0.05)。结论:抗TNF-α、IL-1βIgY抗体雾化吸入治疗豚鼠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能够显著减轻炎症病理反应。0.1%与1.0%的抗TNF-α、IL-1βIgY抗体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OVA 支气管肺灌洗液 tnf-α il- igy/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舒通胶囊对不育患者精浆中抗精子抗体、IL-10、TNF-α的作用
3
作者 张俭 闫丽辉 +4 位作者 杜运杰 周明 胡文雅 乔哲 郭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572-1573,共2页
目的就前列舒通胶囊对不育患者精浆中抗精子抗体、IL-10、TNF-α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263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115例).治疗组采取口... 目的就前列舒通胶囊对不育患者精浆中抗精子抗体、IL-10、TNF-α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263例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115例).治疗组采取口服前列舒通胶囊,而对照组采用强的松片.结果:对照组精浆抗精子抗体变化有效率为69.57%,而治疗组精浆抗精子抗体变化有效率为91.21%,2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治疗后精子活动力、精子密度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精子活动力、精子密度也与对照组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IL-10、TNF-α的变化幅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舒通胶囊可明显提高精子活动力及密度,降低精浆抗精子抗体,还能够较好地改善精浆中IL-10、TNF-a的水平,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精液质量,促进炎症吸收,促进受孕,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舒通胶囊 不育患者 精浆 精子抗体 il-10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IL-1β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4
作者 李琦 张新海 +1 位作者 刘雪松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87,共1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制备 il-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mAb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中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志军 刘懿 +5 位作者 王磊 蒋晓芸 陈坚 孙旭 钟良 孙大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TLR4单克隆抗体(toll like receptor4monoclonal antibodies,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黏膜的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影响。方法30... 目的探讨TLR4单克隆抗体(toll like receptor4monoclonal antibodies,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肠黏膜的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分为A-E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低、中、高剂量干预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d;B-E组小鼠仅饮用5%DSS水溶液7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开始的同时,3组干预组小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TLR4mAb腹腔内注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以观察TLR4mAb的干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PS)。造模及干预7d后处死小鼠,RT-PCR法检测各组肠黏膜TNF-α、IFN-γ、IL-1β的mRNA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DAI及HPS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干预后低、中、高剂量组DAI和HPS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2)与模型组相比,在使用TLR4mAb后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在小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IFN-γ、IL-1β的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TLR4单克隆抗体 tnf-α IFN-Γ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NF-α 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喜德 张金禄 +4 位作者 郑汉光 李召东 蔡龙 刘风云 陈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996-997,共2页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 目的:研究蜂针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等影响,以初步探讨蜂针疗法治疗RA的机理。方法: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蜂针疗法加西药治疗组50例,西药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改善TNF-α、IL-1β、抗CCP抗体、RF、ESR、CRP、PLT、Ig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蜂针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蜂针疗法具有抗炎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R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 TNF—α il- CCP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瘤苗与^(131)I-1E2协同抗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晓玲 赵银晶 +3 位作者 杨彪 何芳 杨小琼 梁后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30-932,940,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IL-12的小鼠Lewis肺癌瘤苗LLC/mIL-12;评估尾静脉注射^(131)I-1E2(^(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抑瘤效果及LLC/mIL-12对^(131)I-1E2靶向治疗增效作用。方法:制备LLC/mIL-12;Na^(131)I标记1E2;建立C57BL/6小鼠移植...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IL-12的小鼠Lewis肺癌瘤苗LLC/mIL-12;评估尾静脉注射^(131)I-1E2(^(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抑瘤效果及LLC/mIL-12对^(131)I-1E2靶向治疗增效作用。方法:制备LLC/mIL-12;Na^(131)I标记1E2;建立C57BL/6小鼠移植瘤模型,比较单纯尾静脉注射^(131)I-1E2或联合瘤内注射LLC/mIL-12时^(131)I-1E2在小鼠体内分布。成瘤小鼠随机分组。为GT、LLC/mIL-12)、RIT(Radioimmunotherapy,放射免疫治疗)、PBS和GT+RIT组,治疗后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检测CTL和NK活性。结果:^(131)I-lE2能有效靶向肿瘤组织,尤其联合LLC/mIL-12。与单用GT或RIT比较,GT+RIT能有效地上调IL-12表达、抑制肿瘤生长,GT及联合组有大量CD4^+、CD8^+淋巴细胞浸润,NK和CTL细胞活性增强。联合组。^(131)I-1E2更多积聚在肿瘤组织。结论:^(131)I-1E2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痛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瘤苗 肺癌单克隆抗体1E2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COS抗体体外对哮喘大鼠血液和淋巴液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其功能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磊 冯学斌 +2 位作者 王跃嗣 崔晴晴 曹茵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9-1032,1036,共5页
目的:研究抗ICOS抗体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来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ICOS抗体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单个核细胞(MNC),流式细胞仪检测MNC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研究抗ICOS抗体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来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ICOS抗体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单个核细胞(MNC),流式细胞仪检测MNC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NC培养液上清IL-10和TGF-β1含量。结果:末次激发后各个时间点收集MNC,体外培养96 h,各组淋巴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血液(P<0.05),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ICOS抗体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末次激发后0 h收集淋巴液来源和血液来源MNC培养上清中抗ICOS抗体组IL-10显著低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末次激发后不同时间点收集MNC培养上清中各组TGF-β1无明显差别。结论:用抗ICOS抗体阻断ICOS/ICOSL信号通路加重哮喘大鼠Treg细胞缺陷,并在哮喘激发早期0 h抑制血液和淋巴液来源MNC体外培养体系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泌IL-10,但对于TGF-β1分泌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COS抗体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il-10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40L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大鼠血液和淋巴液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9
作者 石涛 吴福玲 冯学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抗CD40L单克隆抗体(抗CD40L mAb)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CD40L mAb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的单个核细胞(MN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NCs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的... 目的:研究抗CD40L单克隆抗体(抗CD40L mAb)对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淋巴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抗CD40L mAb处理血液和淋巴液中的单个核细胞(MNCs),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NCs中CD4+ CD25+ Foxp3+ T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体外培养72 h后,淋巴液来源MNCs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血液来源的MNCs,末次激发后各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s中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随细胞收集时间距末次激发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哮喘组淋巴液和血液来源MNCs中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抗CD40L mAb组(P<0.05);末次激发后0、12 h收集的血液MNCs培养上清中抗CD40L mAb组TGF-β1的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末次激发后24 h收集的淋巴液来源MNCs培养上清中抗CD40L mAb组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抗CD40L mAb促进CD4+ CD25+ Foxp3+ T细胞增殖,并在哮喘激发早期(0、12 h)促进血液来源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分泌TGF-β1,哮喘激发后期(24 h)促进淋巴液来源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分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0L单克隆抗体 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 il-10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抗痛风活性部位筛选及其对腹膜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梦佳丽 马倩 +2 位作者 张芳 王婧 谭晓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2-429,共8页
目的 研究黄柏不同萃取部位抗痛风作用,筛选有效部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钠尿酸盐(MSU)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建立细胞痛风模型,经黄柏不同极性部位给药后,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 研究黄柏不同萃取部位抗痛风作用,筛选有效部位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钠尿酸盐(MSU)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建立细胞痛风模型,经黄柏不同极性部位给药后,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从而筛选出活性部位,最后研究活性部位在小鼠体内抗痛风作用及相关机制。结果 黄柏醇提液各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能降低细胞IL-1β水平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P<0.01),但对TNF-α无明显影响(P>0.05)。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部位各剂量组小鼠腹腔灌洗液IL-1β、IL-6水平和中性粒细胞募集程度均降低(P<0.05,P<0.01),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但各给药组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正丁醇部位为黄柏抗痛风活性部位,其抗痛风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吞噬MSU晶体的能力,从而减少IL-1β、IL-6等细胞因子释放,进而减少中性粒细胞募集程度,改善痛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痛风 活性部位 巨噬细胞吞噬 tnf-α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梅花精油的GC-MS分析及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文敬 罗超 +1 位作者 余惠凡 赵万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8-473,共6页
目的明确十堰地区腊梅花精油的成分并在大鼠弗氏完全佐剂致足肿胀模型中探索其抗炎作用,为腊梅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00 mg/kg)及腊梅花精油低、中、高剂量组(0.1... 目的明确十堰地区腊梅花精油的成分并在大鼠弗氏完全佐剂致足肿胀模型中探索其抗炎作用,为腊梅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200 mg/kg)及腊梅花精油低、中、高剂量组(0.1、0.3、0.8 g/kg),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溶剂,给药容积10 mL/kg,1次/d。于第5天给药后30 min,大鼠右侧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观察并用排水法测量致炎前后1、2、3、5、24、48、72 h足趾体积,计算各时间点足趾肿胀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足部肿胀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腊梅花精油中、高剂量组对弗氏完全佐剂致炎大鼠1、2、3、5、24、48 h的足趾肿胀均明显抑制(P<0.05),各剂量组肿胀足部组织中的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腊梅花精油对弗氏完全佐剂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花精油 弗氏完全佐剂 足趾肿胀率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训练诱导的细胞因子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秋灵 陈连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免疫功能 过度训练 炎性细胞因子 应对 白介素-1Α 前列腺素E2 剧烈运动 急性期反应 il-1Α 肌肉酸痛 组织损伤 协同效应 炎症过程 运动诱导 il-4 运动后 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