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CD3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
作者 张囡 陈明洁 +6 位作者 陈敬 金海陵 张爱华 闭兰 左建民 王志友 史良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08-610,共3页
目的 :抗CD3单克隆抗体 (WuT3)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WuT3杂交瘤细胞总RNA中扩增VH 、VL 片段 ,经酶切后通过链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 ,测序鉴定。结果 :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发现VH 、VL 基因与Ig同源 ,分... 目的 :抗CD3单克隆抗体 (WuT3)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WuT3杂交瘤细胞总RNA中扩增VH 、VL 片段 ,经酶切后通过链接反应构建重组克隆载体 ,测序鉴定。结果 :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发现VH 、VL 基因与Ig同源 ,分别符合小鼠IgVH 、Vκ基因特征。VH 基因属于鼠重链VH 第IIB亚类 ,全长 36 3bp ,可编码 12 1个氨基酸 ;VL 基因属于鼠κ轻链第III亚类 ,全长 330bp ,可编码 110个氨基酸。结论 :成功获得WuT3单抗的重、轻链可变区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b WuT3 基因克隆 DNA序列分析 抗cd3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系的建立
2
作者 彭新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人外周血 抗cd3单克隆抗体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杭圣 王鸿 +2 位作者 孙汉栋 易喻 应国清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确定一条聚乙二醇化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片段的制备工艺路线.以胃蛋白酶酶解并通过凝胶柱分离和纯化得到抗体Fab′,利用PEG-SPA修饰抗体和抗体片段Fab′上的氨基,通过体内和体外T细胞增殖实验,考查修饰后的抗体和抗体片段的免疫活... 确定一条聚乙二醇化鼠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片段的制备工艺路线.以胃蛋白酶酶解并通过凝胶柱分离和纯化得到抗体Fab′,利用PEG-SPA修饰抗体和抗体片段Fab′上的氨基,通过体内和体外T细胞增殖实验,考查修饰后的抗体和抗体片段的免疫活性.较佳的修饰工艺条件为:在pH9.0硼酸缓冲液,反应温度25℃,抗体浓度0.2 mg/mL,抗体和聚乙二醇摩尔比为1∶20,反应3 h.修饰后抗CD3单抗全抗,对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活性下降了32.28%,抗体Fab′下降了7.96%,PEG化Fab′下降了19.92%.利用聚乙二醇修饰抗体和抗体片段,提高了抗体半衰期,且无细胞毒性,活性损失较小,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极大的提高单克隆抗体尤其是非人源性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克隆抗体 聚乙二醇 化学修饰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
4
作者 王金宏 刘娟妮 +3 位作者 高瀛岱 邵晓枫 熊冬生 杨纯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制备可以纯化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方法:纯化的抗抗CD3ScFv单克隆抗体与预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免疫亲和层析柱,采用自制的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由摇瓶发酵获得的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目的:制备可以纯化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方法:纯化的抗抗CD3ScFv单克隆抗体与预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免疫亲和层析柱,采用自制的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由摇瓶发酵获得的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能与Jurkat细胞及K562/A02细胞特异性结合活性。结果:成功地制备了可以纯化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柱,采用此柱纯化的抗体与Jurkat细胞及K562/A02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与带有E-tag纯化标志的抗体基本一致。结论:此介质可以替代价格高昂的E-tag亲和层析介质在纯化Pgp/抗CD3双特异双功能抗体中的应用,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E-tag纯化标志而带来的免疫原性问题,此项研究工作为抗Pgp/抗CD3双功能抗体将来在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ScFv单克隆抗体 Pgp/cd3双功能抗体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殿俊 巴德年 +2 位作者 宋晓明 王文阁 候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3-43,共1页
CD3AK细胞是用抗T细胞表而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新型杀伤细胞,在肿瘤的免疫疗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北医太免疫室提供)和rIL-2(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产品)共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CD3AK细... CD3AK细胞是用抗T细胞表而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新型杀伤细胞,在肿瘤的免疫疗法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北医太免疫室提供)和rIL-2(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产品)共同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CD3AK细胞,系统地研究了其生物特性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并与LAK细胞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肿瘤作用 RIL-2 抗cd3单克隆抗体 LAK细胞 PBMC 体外肿瘤活性 制药 新型 株式会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瑛勋 程绍辉 +4 位作者 于鸣 贺永怀 赖春宁 黎燕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 分析抗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mAb)yCD3的免疫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观察其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yCD3的特异性, 以及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用 3H -...  目的: 分析抗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mAb)yCD3的免疫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观察其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yCD3的特异性, 以及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用 3H -TdR法测定yCD3对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乳酸脱氢酶法 (LDH)测定CD3A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观察静脉注射CD3AK细胞后肿瘤生长的情况、转移灶数量和小鼠存活天数。结果: yCD3与T细胞呈特异性反应, 5μgyCD3可竞争抑制 70%的标准抗CD3抗体与细胞表面CD3分子的结合。yCD3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为 8μg/L, 并与IL- 2、抗CD28抗体有协同作用。活化的CD3AK细胞中CD3+、CD8+和CD25+细胞增多; 产生IL- 2和IFN γ的CD3+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抗CD28抗体协同刺激下分别增加 3. 29和 2. 47倍。当效靶细胞比为 80∶1时, CD3AK细胞对体外肿瘤细胞杀伤的百分率为 57. 54%。分组观察荷瘤动物, CD3AK细胞治疗组的抑瘤率为 33. 17%, 对小鼠肿瘤肺转移的抑制率为39. 70%, 与LAK细胞联合治疗的疗效更显著。结论: yCD3可活化T细胞, 诱导的CD3AK细胞在体外及动物体内显示抑制肿瘤的作用, 在临床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克隆抗体 cd3AK细胞 过继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3AK细胞杀伤人肺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殿俊 巴德年 +1 位作者 起念宁 侯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49-49,共1页
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具有广谱、较高的杀伤活性及低IL-2依赖性的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关于其杀伤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把体外培养中贴壁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与用抗... 抗CD3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效应细胞,与LAK细胞相比具有广谱、较高的杀伤活性及低IL-2依赖性的特点,因而受到重视。关于其杀伤机制的研究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研究把体外培养中贴壁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与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人外周血来源的CD3AK细胞共同培养,电镜下观察了两种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靶细胞被杀伤的过程.藉此对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人肺腺癌细胞 形态学观察 杀伤 激活 抗cd3单克隆抗体 LAK细胞 新型 广谱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KT3治疗移植排斥所致T细胞抗原调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研究了OKT3所致的体内T细胞抗原调变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三色分析法 ,动态监测了19例肾移植术后应用OKT3治疗的患者的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率和CD3抗原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当注射OKT3后 ,CD3+ 、CD3+ CD4+ 、CD3... 目的 :研究了OKT3所致的体内T细胞抗原调变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三色分析法 ,动态监测了19例肾移植术后应用OKT3治疗的患者的T细胞及其亚群的表达率和CD3抗原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当注射OKT3后 ,CD3+ 、CD3+ CD4+ 、CD3+ CD8+ 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相对地出现CD3- CD4+ 和CD3- CD8+ 细胞 ;同时 ,CD3+ 细胞的荧光强度也较注射前下降了 86 %;CD3+ CD4+ CD3+ CD8+ 比值以及CD3- CD4+ CD3- CD8+ 比值波动均很大 ,甚至表现为明显的倒置。当停用OKT3后 ,CD3+ 、CD3+ CD4+ 和CD3+ CD8+ 细胞逐渐回升 ,而CD3- CD4+ 和CD3- CD8+ 细胞开始下降直至消失 ;同时CD3+ 细胞的荧光强度逐渐恢复正常 ;CD3+ CD4+ CD3+ CD8+ 比值也很快恢复正常 ,但CD3- CD4+ 和CD3- CD8+ 比值倒置更明显 ,直至为 0。结论 :OKT3所致的T细胞抗原调变会出现CD3- CD4+ 和CD3- CD8+ 细胞 ,提示使用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克隆抗体 OKT3 T细胞 原调变 流式细胞术 移植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D3A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伟 梁婧 +3 位作者 孙殿水 刘海荣 刘晓琳 李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CD3AK)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55例实体瘤患者和12例淋巴瘤患者,分离患者外周血单... 目的:探讨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CD3AK)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55例实体瘤患者和12例淋巴瘤患者,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抗CD3Ab、IL-2等诱导自体CD3AK细胞,以CD3AK细胞对患者自体回输。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CD16+CD56+)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自体CD3AK细胞1个疗程后,实体瘤组治疗有效率为25.45%,临床获益率为74.54%;淋巴瘤组有效率为83.33%,临床获益率为91.67%;治疗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中CD8+下降(P<0.05),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及NK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自体CD3AK细胞能使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功能低下的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地控制肿瘤,而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 T淋巴细胞 NK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丝裂原和单抗对rIL-2激活的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光金 戴育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探索了PHA-P,PWM、Con-A及CD3McAb对rIL-2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并同合优质新生牛血清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①rIL-2、rIL-2+PHA-P及rIL-2+CD3McAb激活... 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探索了PHA-P,PWM、Con-A及CD3McAb对rIL-2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活性的影响,并同合优质新生牛血清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①rIL-2、rIL-2+PHA-P及rIL-2+CD3McAb激活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毒活性均高于有血清培养;rIL-2+PWM激活的淋巴细胞仅在细胞毒活性方面高于有血清培养。②PHA-P、PWM、Con-A及CD3McAb对rIL-2激活的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CD3McAb可增强其对K562及HL60的细胞毒活性,而PHA-P仅能增强其对K562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抗cd3单克隆抗体 丝裂原 植物血凝素P 淋巴细胞 刀豆球蛋白A 美洲商陆丝裂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OKT_3逆转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护理
11
作者 李贵琴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9期2348-234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排异反应 肾移植术后 预防护理 OKT3 逆转 抗cd3单克隆抗体 肾功能丧失 长期生存率 移植肾功能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对正常人PBMCs产生IFN-γ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迟秀文 杨培增 吴长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环孢素(ciclosporine,CsA)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的产生,以及对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PBMCs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抗CD3和抗CD28(anti-CD28)单...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环孢素(ciclosporine,CsA)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的产生,以及对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PBMCs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抗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IL-12(Th1细胞分化因子)刺激的情况下或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观察CsA对IFN-γ产生和Th1细胞分化的影响。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评价CsA对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及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2产生的影响。【结果】CsA对由不同条件诱导产生的IFN-γ,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关系。此外,CsA抑制IL-12诱导的Th1分化。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CsA可抑制CD4+和CD8+T细胞IFN-γ的表达。【结论】CsA剂量依赖性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抑制CD4+、CD8+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Th1细胞的分化,其抑制机理可能与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PBMCS 环孢素 抑制作用 cd8^+T淋巴细胞 剂量依赖性抑制 正常人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抗cd3单克隆抗体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内细胞因子 cd4^+ 细胞分化因子 单个细胞水平 CsA gamma γ-干扰素 流式细胞仪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