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C反应蛋白自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秋钰 于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8-684,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清除受损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在此过程中,五聚蛋白家族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抗C反应蛋白自体抗体与SL...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清除受损是SLE发生发展的关键事件,在此过程中,五聚蛋白家族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抗C反应蛋白自体抗体与SLE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自身免疫 细胞凋亡 抗c反应蛋白自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应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栗安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入院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该院内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共计100例。两组儿童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和hs-CRP检测。比较两组儿童的数据差异;并基于病情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患儿分为重症、轻症患儿,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儿的数据差异。同时分析抗体、hs-CRP两项技术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为1:(172.58±14.58)、IgM水平为(2.55±0.60)g/L、hs-CRP水平为(7.88±1.82)mg/L较对照组高(t=32.1548;t=13.7682;t=26.6882;P值均<0.05)。重症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为1:(200.02±18.44)、IgM水平为(2.80±0.34)g/L、hs-CRP水平为(9.02±2.02)mg/L较轻症患儿高(t=15.8461;t=6.3208;t=5.5748;P值均<0.05)。联合检测敏感度98.00%、准确度99.00%,较抗体、hs-CRP单一检测高(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hs-CRP检测效果理想,不仅可诊出病变,还可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利于患儿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肺炎支原体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斑块不稳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健 罗海明 +4 位作者 杨志健 邓中龙 姚望 周训杰 张寄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96-99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斑块不稳定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ACS,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20例对照者血清CRP自身抗体吸光度(A)值,并以对照组的95%可信区...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自身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斑块不稳定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ACS,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120例对照者血清CRP自身抗体吸光度(A)值,并以对照组的95%可信区间A值作为判断CRP自身抗体阳性或阴性的界点。结果:ACS征组血浆CRP自身抗体A值水平(1.75±1.09)显著高于SAP(1.27±0.61)和对照组(0.88±0.43),P<0.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无相关性(P>0.05)。ACS组CRP自身抗体阳性比例(44.17%)显著高于SAP组(8.84%),P<0.001。结论:CRP自身抗体不是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CRP自身抗体水平可能是随着斑块不稳定而变化的,与ACS患者斑块不稳定相关,但CRP自身抗体在ACS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自身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夹心ELISA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雅楠 宋朝君 +5 位作者 李琦 李娜 董芸 田莹 金伯泉 马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C反应蛋白(CRP)的单克隆抗体(m Ab)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CRP作为免疫原刺激小鼠,获得抗CRP m Ab后,分组进行交叉配对,建立ELISA,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C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获得12株高亲...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C反应蛋白(CRP)的单克隆抗体(m Ab)并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应用CRP作为免疫原刺激小鼠,获得抗CRP m Ab后,分组进行交叉配对,建立ELISA,并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CR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获得12株高亲和力抗CRP特异性m Ab(FMMU-CRP1~FMMU-CRP12)。其中FMMU-CRP7和FMMU-CRP1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其敏感性达1 ng/m L。ELISA检测发现HFRS患者血浆中CRP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结论成功制备出抗CRP m Ab,并建立高敏感性ELISA用于CRP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单克隆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反应蛋白单域抗体噬菌体库的构建与初步鉴定
5
作者 张齐 张星星 +2 位作者 钟发钢 王金泉 张小莺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98,共6页
以CRP为免疫原免疫双峰驼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后经逆转录制备cDNA,通过巢式PCR实验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噬菌体T7载体臂上,构建原始噬菌体库。随后进行4轮生物淘选,通过Phage-ELISA鉴定淘选后的噬菌体库,Bam HⅠ、Hin d... 以CRP为免疫原免疫双峰驼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后经逆转录制备cDNA,通过巢式PCR实验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噬菌体T7载体臂上,构建原始噬菌体库。随后进行4轮生物淘选,通过Phage-ELISA鉴定淘选后的噬菌体库,Bam HⅠ、Hin dⅢ双酶切构建了pET-28a与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转化入BL21菌株中进行低温诱导表达。经过His-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单域抗体,然后再用间接ELISA鉴定单域抗体与CRP的反应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库容为1.08×10^8 cfu的抗CRP单域抗体噬菌体库,基因插入率为96.43%(27/28)。生物淘选获得了4株与CRP特异性结合的阳性克隆,4株阳性克隆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BL21细胞中成功表达单域抗体,分子质量约为22 ku。经ELISA鉴定,4个抗体均显示出高亲和力与特异性,其中V2与V3的抗体效价高达1∶3200,证明该抗体能够适用于实际检测方法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单域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原核表达 生物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模拟Bt Cry1C蛋白抗虫功能的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重新 张霄 +5 位作者 刘媛 仲建锋 谢雅晶 卢莉娜 高美静 刘贤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1-200,共10页
Bt蛋白制剂及其转基因作物长时间推广应用,害虫抗药性等问题日益凸显,探索新型安全抗虫材料已成为竞先研究的热点。基于抗体免疫网络学说的抗独特型抗体技术被证实可用于研发抗原生物活性类似物,有望成为靶向创制模拟Bt蛋白抗虫功能材... Bt蛋白制剂及其转基因作物长时间推广应用,害虫抗药性等问题日益凸显,探索新型安全抗虫材料已成为竞先研究的热点。基于抗体免疫网络学说的抗独特型抗体技术被证实可用于研发抗原生物活性类似物,有望成为靶向创制模拟Bt蛋白抗虫功能材料的新途径。以Bt Cry1C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原,从人源化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获得9个阳性单克隆,其中E8-Anti-Id scFv经鉴定为β型抗独特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Bt Cry1C蛋白多克隆抗体、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刷状缘膜囊泡(brush border membrane vesicles,BBMV)蛋白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BBMV蛋白对E8-Anti-Id scFv的竞争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2.625、3.638和4.605μg/mL。室内生物测定显示,噬菌体展示形式的E8-Anti-Id scFv在滴度为1.2×10^(8) CFU/mL浓度条件下,对供试的小菜蛾和稻纵卷叶螟在72 h内的校正死亡率为58.69%和52.82%,其抗虫活性分别达到浓度为20μg/mL的原Bt Cry1C蛋白的77.87%和73.21%。由此表明,获得的E8抗独特型基因工程单链抗体材料初步具备模拟Bt Cry1C蛋白抗虫功能的特性,为后期深入研究和推进应用奠定了技术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 cry1c蛋白 独特型抗体 噬菌体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对肥胖男性大学生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军 梁晋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分析12周有氧运动(AE)和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AE+RT)对肥胖男性大学生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干预效果,为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36名肥胖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AE组和AE+RT组,... 目的:分析12周有氧运动(AE)和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AE+RT)对肥胖男性大学生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干预效果,为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36名肥胖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AE组和AE+RT组,每组12名。对照组肥胖男性大学生在整个试验期不进行任何规律的体育运动,AE组和AE+RT组大学生进行每周5次、每次60min共12周的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干预前和干预后检测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FM)、体脂百分比(BF%)、肌肉质量(MM)、腰围(WC)和血清CRP水平,采用心血管功能测试仪评估心脏功能[心率(HR)、每搏心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血管功能[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血管弹性扩张系数(VDC)和总周阻阻力(TCR)]和血液黏度(V)。结果:与运动前比较,运动12周后AE组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BW、BMI、FM和BF%明显降低(P<0.05或P<0.01),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MM明显增加(P<0.01),WC明显降低(P<0.01)。运动12周后,AE组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HR、MSP、TCR和V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SV和VDC明显增加(P<0.01);AE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前后MDP、CO和血清CRP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而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12周后MDP和血清CRP水平较运动前明显降低(P<0.01),CO明显升高(P<0.01)。与AE组比较,AE+RT组肥胖男性大学生运动12周后FM、BF%、HR、MSP、TCR和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MM、SV和CO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WC、BMI、MDP、VDC和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周AE和AE+RT均可改善肥胖男性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及心血管功能,且AE+RT的效果优于单纯AE,但只有AE+RT可降低血清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阻训练 身体成分 心血管功能 c反应蛋白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获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与抗磷脂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燕青 陈方平 +4 位作者 解勤之 蹇在伏 王光平 左晓霞 吴彩玲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获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 (APCR)和抗磷脂抗体的发生率 ,探讨APCR与SLE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以及SLE患者血栓形成中 ,APCR与抗磷脂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PC -APTT法 ,dRVVT -LA法 ,ELISA法及P...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获得性活化蛋白C抵抗 (APCR)和抗磷脂抗体的发生率 ,探讨APCR与SLE患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以及SLE患者血栓形成中 ,APCR与抗磷脂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PC -APTT法 ,dRVVT -LA法 ,ELISA法及PCR_酶切法分别对 30例SLE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进行APCR及狼疮抗凝物 ,抗心磷脂抗体和FVLeiden突变检测。结果 :SLE病人APCR阳性率 (14/30 ,46 .6 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30 ,3.3% ,P <0 .0 0 5 )。SLE患者无一例FVLeiden突变。APCR阳性患者中血栓发生率 (6 /14,42 .85 % )明显高于APCR阴性患者 (1/16 ,6 .2 5 % ,P<0 .0 5 )。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中血栓发生率 (6 /12 ,5 0 % )明显高于其阴性患者 (2 /18,11.1% ,P <0 .0 5 )。结论 :获得性APCR和狼疮抗凝物均是SLE患者合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但获得性APCR的发生与抗磷脂抗体的存在无关 ,表明获得性APCR的发生并非抗磷脂抗体抑制蛋白C通路导致凝血异常及致血栓形成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磷脂抗体 血栓形成 获得性活化蛋白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α-1C微管蛋白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赵静 孙峰 +5 位作者 李云 赵晓珍 徐丹 李英妮 李玉慧 孙晓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检测抗α-1C微管蛋白(tubulin-α-1C)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SSc患者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3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 目的:检测抗α-1C微管蛋白(tubulin-α-1C)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入组SSc患者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3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患者24例和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30例,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各组血清中抗tubulin-α-1C抗体水平。同时,用标准实验室技术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补体C3、补体C4、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ies,ACA)、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L)、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Ro-52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着丝点蛋白A(centromere protein A,CENP-A)、着丝点蛋白B(centromere protein B,CENP-B)等指标。记录雷诺现象和改良的Rodnan评分(modified Rodnan skin score,MRSS)等临床表现来评估SSc的疾病状态,分析抗tubulin-α-1C抗体与其他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绘制实验组工作曲线确定抗tubulin-α-1C抗体对诊断SSc最佳截断值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SSc患者、SLE患者、pS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tubulin-α-1C抗体水平分别为81.24±34.38、87.84±38.52、59.79±25.24、39.37±18.7,SSc患者血清抗tubulin-α-1C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S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小于0.001。SSc患者血清抗tubulin-α-1C抗体水平与SLE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抗tubulin-α-1C抗体与SSc炎症和疾病活性标志物ESR正相关(r=0.313,P=0.019),与MRSS正相关(r=0.636,P<0.01)。根据正常对照组表达抗tubulin-α-1C抗体+2s定义阳性阈值为76.77,将SSc患者分为抗tubulin-α-1C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抗tubulin-α-1C抗体阳性组出现雷诺现象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71.4%vs.37.5%,P=0.039);抗tubulin-α-1C抗体阳性组中抗Scl-70抗体、ACA抗体和aCL抗体的阳性率也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为37.9%vs.15.2%,P=0.041;34.5%vs.12.1%,P=0.035;13.8 vs.0,P=0.027)。结论:抗tubulin-α-1C抗体在SSc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SSc的临床诊断和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α-1c微管蛋白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抗c抗体阳性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合并胰源性门脉高压1例报道
10
作者 杨力 周小玉 +1 位作者 徐泽宽 陈国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0-1831,共2页
区域性门脉高压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其中以胰源性门脉高压最常见,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常不为人们所认识.而且此类患者的病理过程、治疗情况和预后与常见的肝炎后肝硬化有很大... 区域性门脉高压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其中以胰源性门脉高压最常见,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常不为人们所认识.而且此类患者的病理过程、治疗情况和预后与常见的肝炎后肝硬化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c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胰源性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3-35,共3页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 作者用人γ球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系融合,并以猪γ球蛋白作ELISA进行筛选,获得两株抗γ球蛋白种间交叉反应抗原的McAb杂交瘤细胞系(1B_(11)和2A_4)。用有限稀释法对1B_(11)和2A_4进行了克隆化。阳性率达到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1B_(11)能识别人IgG、猪γ球蛋白和兔γ球蛋白;2A_4所识别的抗原存在于人Ig和猪γ球蛋白上,但未测出对兔γ球蛋白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反应 Γ球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血清 BALB/c 杂交瘤细胞系 Sp2/0 小鼠脾细胞 ELISA 有限稀释法 McAb 人IgG 试验结果 结合活性 克隆化 阳性率 特异性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3B4的噬菌体呈现的scFv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海宏 付萌 +3 位作者 李巍 夏汝山 王刚 刘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 目的:构建并表达噬菌体呈现的天然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b)3B4的单链抗体(scFv),并测定其活性。方法:分别以pMD18TmAb3B4VH和pMD18TmAb3B4VL为模板进行PCR,扩增mAb3B4的VH和VL基因,然后将其依次插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scMH中。经DNA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用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诱导表达scFv;用ELISA检测其与亲本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的改变。结果:对扩增的mAb3B4的VH和VL基因进行测序,结果表明VH基因与原序列完全一致,VL基因在骨架区FR1有1个碱基发生突变。用VCSM13超感染后能检测到scFv的表达,其与亲本一样具有多反应性,但抗原结合模式不完全相同。结论:成功地构建并表达了天然抗角蛋白mAb3B4噬菌体呈现的单链抗体,表达的scFv与mAb3B4的抗原结合活性有一定的差异,为探讨天然自身抗体的抗原结合模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蛋白自身抗体 ScFV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Bt Cry1Ac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艳红 张维 +2 位作者 林敏 张杰 潘家荣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HD-73中提取Bt Cry1Ac蛋白,电镜观察Bt Cry1Ac蛋白为标准的菱形.用SP2/0-Ag14骨髓瘤细胞与经该Bt Cry1Ac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经3次克隆化,筛出两株稳定分泌Bt Cry1Ac单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株1C3、2F3.两株...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HD-73中提取Bt Cry1Ac蛋白,电镜观察Bt Cry1Ac蛋白为标准的菱形.用SP2/0-Ag14骨髓瘤细胞与经该Bt Cry1Ac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的脾细胞融合,经3次克隆化,筛出两株稳定分泌Bt Cry1Ac单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株1C3、2F3.两株细胞均具有抗Bt Cry1Ac特异性,与Bt Cry1Ab和Bt Cry2A无明显的交叉反应,经亚型鉴定均为IgG1.腹水滴度均为1∶102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蛋白 杂交瘤细胞株 B 分泌 单克隆抗体 克隆化 滴度 cRY1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抗心磷脂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熊员红 郭海香 +2 位作者 张金风 陈倩 裴海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内APCR与ACA的阳性率,并对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与APCR的浓度有... 目的:探讨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心磷脂抗体(ACA)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方法:分析比较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内APCR与ACA的阳性率,并对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与APCR的浓度有明显关系(χ2=7.988,P<0.05),也与ACA-IgG的浓度有显著关系(χ2=14.311,P<0.05),但与ACA-IgM的相关性不明显(χ2=1.118,P>0.05);APCR阳性患者的ACA-IgG阳性率显著高于APCR阴性组(χ2=29.799,P<0.05)。结论:APCR和ACA-IgG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ACA-IgG可能通过引起APCR最终导致高血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浆活化蛋白c 心磷脂抗体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球蛋白血症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抗E、抗c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娟 李丹 +4 位作者 杨世明 崔颖 穆士杰 焦琴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分析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配血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标本在37℃孵育、离心洗涤红细胞后,采用卡式法检测患者ABO及RhD血型,对患者血清吸收冷凝集素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 目的分析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伴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抗体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及配血对策。方法对患者血标本在37℃孵育、离心洗涤红细胞后,采用卡式法检测患者ABO及RhD血型,对患者血清吸收冷凝集素后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血标本采用盐水法、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未经处理的患者血标本在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均为阳性,凝集强度为3+~4+。经常规洗涤处理后的患者血标本,ABO血型鉴定为O型,Rh血型鉴定为CCDee,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自身对照试验弱阳性,冷凝集素效价为1∶4096。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吸收或2-巯基乙醇处理血清冷凝集素,吸收放散试验等血清学检测鉴定,确定患者血清含有高效价冷凝集素和IgG型抗E、抗c不规则抗体。结论冷凝集素为IgM型冷自身抗体,可影响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结果,抗E、抗c为IgG型不规则抗体,可引起抗体筛查阳性、交叉配血不合及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球蛋白血症 冷凝集素 IGM型 配血不合 抗体鉴定 E c IGG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琳 魏华 +5 位作者 杨世明 杜娟 江涛 李丹 谢霞 安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存在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标本采用谱细胞在试管盐水法(NS)和... 目的分析患者血清中存在Rh抗c抗体及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血标本采用谱细胞在试管盐水法(NS)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并采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抗体特异性验证试验,对患者红细胞进行相关血型抗原检测及DAT。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筛查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血液,采用NS、MGT或IAT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7例抗体阳性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0例。抗c抗体16例,抗c联合抗Jka抗体1例。抗体为IgG型,抗体效价为4~16。DAT阴性11例,DAT阳性6例。7例男性患者中4例有输血史,10例女性均有妊娠史,其中5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结论输血和妊娠是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和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是确保输血安全和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鉴定 RH血型 c抗体 IGG型 直接蛋白试验(DAT) 交叉配血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特异性人补体C1q/TNF相关蛋白-2抗体的制备及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洪波 胡兴 +2 位作者 伍贤进 李娜 吴东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77-1478,共2页
人体中已发现13种与脂联素在结构和功能上相类似的蛋白,这类蛋白被称为hCTRP(humanC1q/TNF—relatedpro—tein)。在已发现的CTRP中,CTRP2与脂联素最为相似,
关键词 人补体c1q TNF相关蛋白-2 原肽 血清 亲合纯化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雷 杨荣礼 +2 位作者 李丽燕 卢海龙 李平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氢氯噻嗪组46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4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每片含厄...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血管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氢氯噻嗪组46例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54例,2组患者每日晨起分别口服氢氯噻嗪25mg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每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连续6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生化、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以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氢氯噻嗪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明显减低,尿酸明显升高(P<0.01),vWF、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hs-CRP、vWF明显减低(P<0.05,P<0.01),EDD明显提高(P<0.01)。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的同时可以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药 氢氯噻嗪 c反应蛋白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栓的抗磷脂蛋白抗体与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朝晖 郑艳珍 +1 位作者 唐剑 李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33-736,共4页
为了探讨静脉血栓的病因病理及其与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 ,对 4 7例静脉血栓 (VT)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心肌磷脂抗体 (ACA) ,用凝血法测定狼疮抗凝物 (LA)和抗活化蛋白C抗性 (APCR) ,用多聚酶链反应内切酶法鉴定因子VLeiden ,... 为了探讨静脉血栓的病因病理及其与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的关系 ,对 4 7例静脉血栓 (VT)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心肌磷脂抗体 (ACA) ,用凝血法测定狼疮抗凝物 (LA)和抗活化蛋白C抗性 (APCR) ,用多聚酶链反应内切酶法鉴定因子VLeiden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Ⅲ (ATⅢ )、蛋白C(PC)、纤溶酶原 (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tPAI)等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结果表明 :VT患者中 3 4 %有ACA和 (或 )LA阳性 ,其中以ACAIgG和LA为主 ;9.5 %的Plg缺乏 ,8.3 %的tPAI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0 5 ) ;ATⅢ、PC、tPA缺乏者依次为 4 .5 %、4 .5 %、2 .8% (与对照无差异性 ,P >0 .0 5 ) ;ATⅢ、PC、Plg联合缺乏者 1例 ;APCR未发现相应的factorVLeiden ;抗磷脂蛋白抗体 (APA)阳性和阴性组之间的各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没有明显差异性 ;4例APCR阳性 ,3例ACA和 (或 )LA阳性 ,这 3例血浆和正常血浆混合后 2例APCR并没有完全得到纠正。结论 :抗磷脂蛋白抗体和纤维蛋白溶解异常是VT较多见的相关病理因素 ;LA和 (或 )ACA干扰蛋白C抗凝血途径 ,使之形成获得性APCR ,而此APCR可能是体内导致易栓的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 磷脂蛋白抗体 活化性蛋白c 纤维蛋白溶解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忠军 金玉怀 +1 位作者 戴华 张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 病理 免疫应答反应 统计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