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喇叭藻岩藻多糖的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功效
1
作者
郑逸帆
杨丰绮
+2 位作者
付晓婷
高昕
王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1-447,共7页
目的:探究从喇叭藻分离出的岩藻多糖TO-F10的体外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化学比色法评价不同浓度下的TO-F10对酪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多巴氧化法、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法和...
目的:探究从喇叭藻分离出的岩藻多糖TO-F10的体外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化学比色法评价不同浓度下的TO-F10对酪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多巴氧化法、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TO-F10对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mouse melanoma cells,B16F10)的细胞活力、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以及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的活性氧水平、胶原蛋白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量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100μg/mL浓度下,TO-F10对酪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抑制率分别高达26.98%±1.76%和37.60%±0.60%。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诱导的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上升和酪氨酸酶活性下降受TO-F10处理得到显著回调(P<0.01)。TO-F10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胶原蛋白降解和炎症来保护暴露于UVB的HDF细胞,但仅在50和100μg/mL时细胞活力提升较显著(P<0.05)。结论:喇叭藻岩藻多糖TOF10具有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功效,有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藻
岩藻多糖
紫外线
B
抗黑色素生成
抗
皱
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来源于裂壶藻渣的外泌体制备、鉴定及其抗黑色素生成功效初探
2
作者
欧阳贵锦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杨沈涛
韩大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2-977,9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究来源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外泌体的医美功能.[方法]从提取藻油后的裂壶藻废渣中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流式分析仪(NanoFCM)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中...
[目的]初步探究来源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外泌体的医美功能.[方法]从提取藻油后的裂壶藻废渣中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流式分析仪(NanoFCM)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中的蛋白浓度,并建立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模型测试外泌体抗黑色素生成功效.[结果]TEM结果可见裂壶藻源外泌体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杯状形态,NanoFCM测得外泌体浓度2.96×10^(12)mL^(-1),粒径为(90.8±19.9)nm;黑点青鳉实验证实裂壶藻源外泌体导致黑色素斑数量减少,具有显著的抗黑色素生成功效,且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裂壶藻渣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和抗黑色素生成功效测试模型,为其高值化利用及美白功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裂壶藻
抗黑色素生成
功效
黑点青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酵莲花花瓣美白功效提升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胜男
郭苗苗
+3 位作者
蔡孟浩
洪民华
吕智
安法梁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9-1039,共11页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发酵技术提高草药提取物在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趋势。在本研究中,以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形成为评价指标,对5种益生菌的莲花提取物(LPE)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植...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发酵技术提高草药提取物在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趋势。在本研究中,以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形成为评价指标,对5种益生菌的莲花提取物(LPE)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产物(FLPE)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力;在A-MSH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美白模型中,经50μg/mL FLPE处理的B16F10黑色素含量为模型对照组的86%±4.6%。为进一步阐明FLPE主要活性成分,利用HPLC,NMR和LC-MS对莲花提取物发酵前后产物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49.8%,94.22 mg/g)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13.6%)生物转化为两个生物活性苷元-槲皮素(14.4%,26.43 mg/g)和山奈酚(60.9%,70.76 mg/g)。在这些单体中,槲皮素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发生相关酶(TYR,TRP-1和TRP-2)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调控因子(MITF)的表达抑制黑素形成。总体而言,利用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提高了莲花提取物美白功效,转化生成的槲皮素是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物抑制黑色素合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发酵
抗黑色素生成
植物乳杆菌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喇叭藻岩藻多糖的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功效
1
作者
郑逸帆
杨丰绮
付晓婷
高昕
王雷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州国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41-44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100605)
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2-1-63-zyyd-jch)
青岛市海洋创新项目(23-1-3-hygg-23-hy)。
文摘
目的:探究从喇叭藻分离出的岩藻多糖TO-F10的体外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化学比色法评价不同浓度下的TO-F10对酪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法、多巴氧化法、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研究TO-F10对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mouse melanoma cells,B16F10)的细胞活力、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以及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的活性氧水平、胶原蛋白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量和促炎细胞因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100μg/mL浓度下,TO-F10对酪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抑制率分别高达26.98%±1.76%和37.60%±0.60%。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诱导的B16F10细胞黑色素含量上升和酪氨酸酶活性下降受TO-F10处理得到显著回调(P<0.01)。TO-F10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胶原蛋白降解和炎症来保护暴露于UVB的HDF细胞,但仅在50和100μg/mL时细胞活力提升较显著(P<0.05)。结论:喇叭藻岩藻多糖TOF10具有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功效,有望应用于功能性食品行业。
关键词
喇叭藻
岩藻多糖
紫外线
B
抗黑色素生成
抗
皱
光损伤
Keywords
Turbinaria ornata
fucoidan
ultraviolet B(UVB)
anti-melanogenesis
anti-wrinkle
photodamage
分类号
TQ652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来源于裂壶藻渣的外泌体制备、鉴定及其抗黑色素生成功效初探
2
作者
欧阳贵锦
王海燕
杨沈涛
韩大雄
机构
厦门大学药学院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2-977,98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011369)
厦门市自然科学基金(3502Z202373079)
海洋三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4008)。
文摘
[目的]初步探究来源于海洋微藻裂壶藻(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外泌体的医美功能.[方法]从提取藻油后的裂壶藻废渣中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纳米流式分析仪(NanoFCM)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测定其中的蛋白浓度,并建立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模型测试外泌体抗黑色素生成功效.[结果]TEM结果可见裂壶藻源外泌体呈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杯状形态,NanoFCM测得外泌体浓度2.96×10^(12)mL^(-1),粒径为(90.8±19.9)nm;黑点青鳉实验证实裂壶藻源外泌体导致黑色素斑数量减少,具有显著的抗黑色素生成功效,且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裂壶藻渣源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和抗黑色素生成功效测试模型,为其高值化利用及美白功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外泌体
裂壶藻
抗黑色素生成
功效
黑点青鳉模型
Keywords
exosome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anti-melanogenesis effect
Oryzias melastigma model
分类号
Q-3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酵莲花花瓣美白功效提升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胜男
郭苗苗
蔡孟浩
洪民华
吕智
安法梁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
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9-1039,共11页
基金
上海市宝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No.17-C-1)
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开放研究基金项目(KLC-2019-ZD2)。
文摘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发酵技术提高草药提取物在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趋势。在本研究中,以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形成为评价指标,对5种益生菌的莲花提取物(LPE)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产物(FLPE)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力;在A-MSH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美白模型中,经50μg/mL FLPE处理的B16F10黑色素含量为模型对照组的86%±4.6%。为进一步阐明FLPE主要活性成分,利用HPLC,NMR和LC-MS对莲花提取物发酵前后产物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49.8%,94.22 mg/g)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13.6%)生物转化为两个生物活性苷元-槲皮素(14.4%,26.43 mg/g)和山奈酚(60.9%,70.76 mg/g)。在这些单体中,槲皮素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发生相关酶(TYR,TRP-1和TRP-2)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调控因子(MITF)的表达抑制黑素形成。总体而言,利用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提高了莲花提取物美白功效,转化生成的槲皮素是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物抑制黑色素合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关键词
莲花
发酵
抗黑色素生成
植物乳杆菌
槲皮素
Keywords
lotus petals
fermentation
anti-melanogenesi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quercetin
分类号
TQ658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喇叭藻岩藻多糖的抗黑色素生成和抗皱功效
郑逸帆
杨丰绮
付晓婷
高昕
王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来源于裂壶藻渣的外泌体制备、鉴定及其抗黑色素生成功效初探
欧阳贵锦
王海燕
杨沈涛
韩大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发酵莲花花瓣美白功效提升及作用机制研究
赵胜男
郭苗苗
蔡孟浩
洪民华
吕智
安法梁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