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冯芮华 王增武 +5 位作者 王小万 李建 王馨 陈祚 崔月颖 朱曼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5大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行政区域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东、中、西部选择15个省/自治区的2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卫生院,利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中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方案对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由受训的基层医务人员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1年。资料齐全且规范化管理满1年的患者共43 039例,在接受高血压单药治疗且随访期间治疗方案不变(但允许药物剂量调整)的10 456例患者中,有10 277例服用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根据性别、年龄和危险分层分组,按照1∶6∶1∶1∶3的比例进行匹配,最后入选7 03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受训者填写统一设计的管理病历,记录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合并症、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以及抗高血压药物的日用药剂量、规格、价格、实际服用天数等药物治疗信息。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 7 032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的患者中,年人均成本为219.0(553.0)元;收缩压下降率为(10.6±8.6)%,成本-效果比为20.7;舒张压下降率为(10.0±9.6)%,成本-效果比为21.9;血压控制率为75.1%(5 281/7 032),成本-效果比为2.9。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年人均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血压控制率为效果指标时,ACEI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0、5.3、0.9,利尿剂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9.0、18.6、2.5,均较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RB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ACEI和利尿剂具有更好的成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规范化管理 抗高血压药物 成本-效果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人群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情况、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2
作者 杜文民 王永铭 +2 位作者 陈斌艳 范维琥 耿晓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了解实际自然人群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监测系统 ,统计高血压人群中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依从性 ;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高血压病有 2 5 2 ... 目的 了解实际自然人群中抗高血压药物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监测系统 ,统计高血压人群中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依从性 ;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高血压病有 2 5 2 2例 ,未用药 5 39例 (占 2 1.37% ) ,不规则服药 10 5 9例 (占 41.99% ) ,规则服药 92 4例 (占 36 .6 4% ) ,(单一服药 375例 ,联合服药 5 49例 ) ;单独服用复方降压片 173例 ,单独服用硝苯地平10 8例 ,单独服用其他药物 94例 ;复方降压片与硝苯地平联合服用 (复方降压片 +硝苯地平 ) 2 5 2例 ,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服用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 132例 ,其他联合用药 16 5例。结论 社区人群抗高血压药物服药依从性低。吸烟、心脑血管病是主要不规则服药的独立危险因素 ;知识得分、非药物治疗、发病时间长是主要不规则服药的独立保护因素 ;吸烟、心脑血管病是主要未服药的独立危险因素 ;知识得分高、非药物治疗、发病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利用 药物依从性 LOGISTIC回归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云 杨鹏 +7 位作者 吴寿岭 梁洁 刘楠 王砚飞 任琦 武英 赵丹丹 冯福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3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119例)、螺内酯组(126例)和卡托普利组(123例),服用不同药物1年后分析RAAS活性变化与... 目的:探讨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间的关系。方法:3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氢氯噻嗪组(119例)、螺内酯组(126例)和卡托普利组(123例),服用不同药物1年后分析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基线血糖水平(B=-0.200,P<0.001)、服药后肾素活性变化幅度(B=0.144,P=0.020)、血管紧张素Ⅱ变化幅度(B=0.004,P=0.039)与服药后血糖变化幅度相关。结论:服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物1年后,RAAS活性下降幅度与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糖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兼我们对当前国际上一些争议的看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育琴 王辉 +3 位作者 张政 詹思延 王梅 王振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73-1078,共6页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2月在JAMA上公布的ALLHAT研究结果提示 :高血压患者宜用价廉的噻嗪类利尿剂作为一线药物 ,其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方面 ,优于钙拮抗剂 (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此结论马上引起了... 美国心、肺、血研究所于 2 0 0 2年 12月在JAMA上公布的ALLHAT研究结果提示 :高血压患者宜用价廉的噻嗪类利尿剂作为一线药物 ,其在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方面 ,优于钙拮抗剂 (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此结论马上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争议。 5个月后 ,JNC7委员会提出了高血压预防和处理新指南 ,该指南建议大多数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 ,单独服用或与其他任何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但在ASH年会上 ,围绕ALLHAT和JNC7产生了许多分歧。本文结合我国城市和乡村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 ,运用Meta分析方法 ,对 2 0项国内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随机化试验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系统评价了我国人群使用的各类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 ,为高血压药物在我国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建议 :(1)欲确定某类药物优于其他类 ,需要大量长期的、前瞻性的、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2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选择疗效更好 ,副作用更少的药品如长效CCB、ACEI等 ;(3) 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了降压治疗 4项原则 (小剂量、联合、长效、更换用药 ) ,为今后规范和推动临床高血压的治疗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4 )在为患者选用降压药物时 ,医生不仅要注意高血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抗高血压药物 应用现状 ALLHAT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调控机制与抗高血压药物靶标 被引量:10
5
作者 殷晓峰 胡刚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1-975,共5页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影响血压调节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发挥降低血压、减轻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该文从血压的调节机制出发 ,综述了以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缓激肽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 ,其病因复杂 ,并发症多。抗高血压药物通过影响血压调节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环节而发挥降低血压、减轻或逆转心血管重构的作用。该文从血压的调节机制出发 ,综述了以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能系统、缓激肽 -前列腺素系统、血管内皮松弛因子收缩因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代谢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章建梁 秦永文 +5 位作者 郑兴 邱健力 龚莉 毛红娟 刘明 郭冀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0-272,275,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39例),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2组 48例) 及尼...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状态对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胰岛素抵抗 (IR)、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 13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用复方降压片治疗 (第 1组 39例),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治疗 (第 2组 48例) 及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 (第 3组 51例), 平均疗程 14个月。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将每组分为正常糖耐量亚组 (NGT) 和糖耐量减低亚组 (IGT)。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作为IR指标, 观察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1) 3组患者降压效果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2)第 1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提高; 两亚组患者血糖下降的幅度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NGT亚组患者胆固醇升高。(3) 第 2组患者治疗后两亚组的ISI下降、血糖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下降。 (4) 第 3组患者治疗后NGT亚组的ISI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显著下降, 血糖显著升高; IGT亚组的ISI、血脂和血糖虽无显著变化, 但是有改善的趋势。结论 对不同糖耐量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复方降压片治疗能减轻IR和改善血糖代谢, 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联合用药则加重IR、恶化血糖和血脂代谢; 尼群地平和阿替洛尔联合治疗不利于NGT的高血压患者IR、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治疗后 血糖 NGT 糖耐量 血脂 抗高血压药物 ISI 变化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利用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孙菲 方向华 +1 位作者 李宁燕 马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评估北京市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89名高血压患者中有709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复方类和钙通道阻... 目的评估北京市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89名高血压患者中有709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复方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52.9%和41.7%。自费患者使用利尿剂和复方类等价格相对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率高于公费医疗患者和医保患者,而价格相对昂贵的钙拮抗剂和ACEI的使用率低于医保和公费医疗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中服用价格相对较高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逐渐减少。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不仅与其降压效果有关,还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经济承受能力相关,因此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地为其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抗高血压药物注册临床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9
8
作者 康彩练 高晨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952-954,共3页
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既有临床合理联合用药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增加病人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针对不同上市基础的复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具有不同的内容,本文从国内已上市药品、国外上市,国内尚未上市药品、国内外均未上市复方... 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既有临床合理联合用药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增加病人依从性,降低医疗费用等优势。针对不同上市基础的复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研究具有不同的内容,本文从国内已上市药品、国外上市,国内尚未上市药品、国内外均未上市复方抗高血压药品注册临床研究主要的考虑要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注册 临床研究 复方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8例血液透析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耀东 侯霜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和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查阅16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记录表,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有126例(75.0%)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联用≥2种药物治疗占81.0%,但血压达标仅占66.7%... 目的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和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查阅16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记录表,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有126例(75.0%)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联用≥2种药物治疗占81.0%,但血压达标仅占66.7%。CCB使用率为100.0%,ACEI或ARB使用率只有14.3%。结论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应作为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一线治疗药物,该院ACEI或ARB类抗高血压药物在透析患者中使用比例偏低,与透析患者高血压药物治疗选择指南有不符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血液透析 降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0
作者 龚培力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也有明显的缺点。近年来开发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较为活跃,开发能够平稳降压、逆转患者靶器官损伤的新药,努力寻找新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是医药工作者努力的目标。该文根...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但也有明显的缺点。近年来开发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较为活跃,开发能够平稳降压、逆转患者靶器官损伤的新药,努力寻找新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是医药工作者努力的目标。该文根据循证医学结果对各类已上市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进行客观评价,并对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池迎迎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每年的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200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用药金额、DDDs及日均费用。结果5a中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呈...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每年的用药频度(DDDs)及销售金额变化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2003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计算用药金额、DDDs及日均费用。结果5a中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最大的是氨氯地平,5a均名列首位,钙拮抗药使用量居前列。结论应研制和开发更多的国产、长效、不良反应少的抗高血压药,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用药分析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药物应用原则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体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9-373,共5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应用 药物治疗 适应证 血压读数 病死率 心血管 舒张压 收缩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物器官保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6-417,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器官保护 治疗进展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癌症风险: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2-1372,共1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竭、使用他汀类药物、社会经济状况、饮酒、吸烟和历年,用时间更新变异做影响探究。将主要分析中的最强风险决定因素加入卜瓦松模型来预测绝对风险变化。设施英国初级保健诊所为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提供数据。参试者治疗至少1年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新近使用者377 649例。主要结果测量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及使用累积持续时间来校正所有癌症或主要部位某些癌症(乳腺、肺、结肠、前列腺癌)危险比。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开始治疗后4.6年;观察癌症20 203例。尚无证据表明那些曾暴露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者患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03,95%CI(0.99,1.06),P=0.10〕。但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11,95%CI(1.01,1.21),P=0.02;校正危险比=1.10,95%CI(1.00,1.20),P=0.04〕,在基线高风险者中每1 000人年增加病例分别为0.5和1.1。较长治疗持续时间似乎与高风险不相关(P>0.15)。患肺癌风险减少〔校正危险比=0.84,95%CI(0.75,0.94)〕,但对结肠癌无影响〔校正危险比=1.02,95%CI(0.91,1.16)〕。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与总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增加的绝对风险较小,与治疗持续时间关联不足意味着不能排除无因果关系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物 队列研究 WONCA 医学研究 风险 癌症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协和医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15
作者 黄璞 陈东生 刘婧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 :了解武汉协和医院 1 996~ 1 998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 3年中消耗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d- 1 )及日均药费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品种增加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 目的 :了解武汉协和医院 1 996~ 1 998年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对 3年中消耗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d- 1 )及日均药费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品种增加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ACEI)为主 ;美托洛尔、贝那普利、硝苯地平及尼莫地平的DDDs·d- 1 一直位居前列 ;DDDs·d- 1 上升较快或新增品种以口服制剂为主 ,且偏重于缓释制剂 ;应用较广的药物日均药费普遍较低。结论 :该院在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上符合用药的方便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药物品种 用药频度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抗高血压药物与癌症风险:随机试验324168受试者网络荟萃及试验序贯分析
16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9-479,共1页
背景抗高血压药物导致的癌症风险存在很大争议,最近有分析提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使其风险增加。我们对源于随机临床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评价了抗高血压药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比较荟萃、多重(网络)比较荟萃和试验序贯分析... 背景抗高血压药物导致的癌症风险存在很大争议,最近有分析提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使其风险增加。我们对源于随机临床试验数据综合分析,评价了抗高血压药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比较荟萃、多重(网络)比较荟萃和试验序贯分析。对PubMed、Embase及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1950—2010年8月,抗高血压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或利尿剂〕至少跟踪1年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主要结果为癌症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发现共识别出70项随机对照试验(148个对照组),共324 168例受试者。在网络荟萃分析中(固定效应模式),ARBs〔癌症比例2.04%,优势比[OR]1.01,95%CI(0.93,1.09)〕、β-受体阻滞剂〔癌症比例1.97%;OR=0.97,95%CI(0.88,1.07)〕、CCBs〔癌症比例2.11%;OR=1.05,95%CI(0.96,1.13)〕、利尿剂〔癌症比例2.02%;OR=1.00,95%CI(0.90,1.11)〕,或其他对照剂〔癌症比例1.95%;OR=0.97,95%CI(0.74,1.24)〕与安慰剂比较,癌症风险无差异。ACEI加ARBs联合使用风险增加〔癌症比例2.30%;OR=1.14,95%CI(1.02,1.28)〕;然而,随机效应模式中未呈现此风险〔OR=1.15,95%CI(0.92,1.38)〕。未发现ARBs〔死亡率1.33%,OR=1.00,95%CI(0.87,1.15)〕、ACEI〔死亡率1.25%,OR=0.95,95%CI(0.81,1.10)〕、β-受体阻滞剂〔死亡率1.23%,OR=0.93,95%CI(0.80,1.08)〕、CCBs〔死亡率1.27%,OR=0.96,95%CI(0.80,1.11)〕、利尿剂〔死亡率1.30%,OR=0.98,95%CI(0.84,1.13)〕、其他对照剂〔死亡率1.43%,OR=1.08,95%CI(0.78,1.46)〕、及ACEI加ARBs联用〔死亡率1.45%,OR=1.10,95%CI(0.90,1.32)〕与癌症相关死亡率差异。直接比较荟萃分析,除了ACEI和ARB联合用〔OR=1.14,95%CI(1.04,1.24),P=0.004〕及CCBs〔OR=1.06,95%CI(1.01,1.12);P=0.02〕使癌症风险增加外,记录中所有抗高血压类药结果相似。未发现癌症相关死亡率有明显差异。根据试验序贯分析,我们的结果提示,未能获得研究中抗高血压的任何类药物使癌症及其死亡率相对风险增加5%~10%的同样证据。然而,ACEI和ARB联用,累计Z曲线与序贯监测界线交叉,提出了癌症风险至少增加10%RR的有力证据。解释我们的分析有悖于使用ARBs、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CCBs导致癌症或与癌相关死亡率风险相对增加5.0%~10.0%。然而,不排除ACEI和ARBs联用使癌症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相对风险 随机试验 序贯分析 受试者 癌症 WONCA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九十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癌症风险: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中接受抗高血压药物人群队列研究
17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363,共1页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进行调查。设计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患癌风险进行对照定群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高血压、心衰...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进行调查。设计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患癌风险进行对照定群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高血压、心衰、他汀类使用、社会经济状况、饮酒、吸烟等,用时间协变量做影响探究。设施英国初级保健全科医学数据库。参试者377649例患者新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且启动治疗至少1年。主要结果测量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及使用累积的持续时间,所有癌症或主要部位某些癌症(乳腺、肺、结肠、前列腺)校正危害比。结果跟踪中位数为开始治疗后4.6年;观察癌症患者20203例。尚无证据表明那些曾暴露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者总患癌风险增加[校正危害比为1.03,95%G,(O.99,1.06),P=0.10]。某些癌症,有乳腺[校正危害比为1.11,95%C1(1.01,1.21),P=0.02]及前列腺癌[校正危害比为1.10,95%a(1.00,1.20),P=0.04]风险增加的证据,其与那些最高基线风险者跟踪评估增添病例分别为0.5和1.1/1000A.年常数项相符。较长治疗持续时间似乎与较高风险不相关(每例P〉0.15)。而患肺癌风险减少[校正危害比为0.84,95%CI(0.75,0.94)],但对结肠癌无影响[校正危害比为1.02,95%CI(0.91,1.16)]。结论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总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所观察到的乳腺及前列腺癌增加的风险在常数项中要小,与治疗持续时间关联不足,意味着无关联的解释不能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医学数据库 抗高血压药物 癌症患者 高风险 WONCA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的历程 重要的启迪——评抗高血压药物研究40年
18
作者 梅其炳 赵德化 盛宝恒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1期1-3,共3页
40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治疗药物,使抗高血压治疗已从阶梯用药方案发展成针对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并促进了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发展了许多新的学术思路。这些新思路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创制新药也具有重... 40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不仅开发了许多新的治疗药物,使抗高血压治疗已从阶梯用药方案发展成针对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并促进了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发展了许多新的学术思路。这些新思路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创制新药也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新药研究 学术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撤除
19
作者 舒剑萍 《医药导报》 CAS 1989年第6期13-15,共3页
多年来,一般都认为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后,就应一直接受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在发生中风、肾衰和心衰的情况下对严重高血压给予治疗而获得明显疗效时,极少有人会考虑到在高血压早期并非总是确实存在着治疗的可能性。然而近年来,主要... 多年来,一般都认为患者一旦被确诊为高血压后,就应一直接受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在发生中风、肾衰和心衰的情况下对严重高血压给予治疗而获得明显疗效时,极少有人会考虑到在高血压早期并非总是确实存在着治疗的可能性。然而近年来,主要由于高血压与缺血性心脏病之间的连带关系,治疗大量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已形成了常规。因此,当血压仅仅轻度升高,而同时存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对高血压治疗的效应很小时,高血压的诊断可能就出现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血压监测 正常血压 老年人血压 受体阻滞剂 器官损伤 双氢克尿塞 平均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糖尿病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20
作者 贺俊英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3期269-269,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抗高血压药物 降压药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