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涛 夏振兴 王前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4,共5页
针对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器饱和问题,将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基于带死区的投影算法建立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针对这2个模型,分别设计一个变结构PID抗... 针对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中存在的执行器饱和问题,将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基于带死区的投影算法建立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针对这2个模型,分别设计一个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器;计算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在不同状态下的运行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指标值较小的控制器用于该状态下的矿井通风机倒机过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器能够保证井下传输风量的平稳,很好地解决了执行器饱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机 通风机倒机过程 自适应PID抗饱和控制 变结构PID抗饱和控制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证误差收敛速率机动滑翔飞行器抗饱和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戴世聪 任章 +1 位作者 李菁菁 曲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42-1547,共6页
在执行机构饱和约束下,针对机动滑翔飞行器高空横侧向大机动姿态控制问题,研究了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提高响应快速性方法.在标准Antiwindup方法中,误差收敛速率往往被忽略,系统快速性常常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提高加入补偿后系统的误差... 在执行机构饱和约束下,针对机动滑翔飞行器高空横侧向大机动姿态控制问题,研究了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同时提高响应快速性方法.在标准Antiwindup方法中,误差收敛速率往往被忽略,系统快速性常常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提高加入补偿后系统的误差收敛速率,对现存的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Antiwindup设计方法进行改进,并运用比较原理证明了改进后受控闭环系统稳定且李雅普诺夫函数收敛速率有确定的下界,从而保证了误差收敛速率下界.与以往方法相比,该方法保证了对系统快速性的最低要求,为解决饱和系统稳定性与快速性的矛盾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较大侧滑角下的倾侧角机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抗饱和控制器可以在恶劣的飞行环境下稳定完成倾侧角大机动的任务,相比于标准Antiwindup设计方法,该方法快速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抗饱和控制 收敛率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导弹的超前动态抗饱和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潘长鹏 赵红超 王亭 《舰船电子工程》 2018年第5期53-57,共5页
针对反舰导弹过载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饱和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前动态抗饱和控制器设计方案。控制器设计采用二步法,首先不考虑执行机构饱和限制,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标准控制器;然后,在标准控制器中加入超前动态抗饱和补偿器,克服... 针对反舰导弹过载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饱和约束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前动态抗饱和控制器设计方案。控制器设计采用二步法,首先不考虑执行机构饱和限制,采用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标准控制器;然后,在标准控制器中加入超前动态抗饱和补偿器,克服饱和因素引起的不良影响。为了对导弹建模中的汇总不确定项进行估计,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作为估计器。仿真分析表明,当不加入抗饱和补偿器时执行机构存在饱和工作状态;而加入超前动态抗饱和补偿器时执行机构完全脱离了饱和工作状态,提高了反舰导弹过载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控制系统 饱和 超前动态抗饱和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失磁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辅助抗饱和滑模控制
4
作者 何静 邹奕月 +1 位作者 张昌凡 贾林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为解决永磁体失磁及控制器输出饱和等问题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构成的威胁,提出考虑失磁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辅助抗饱和滑模的控制方法。采用无差拍容错控制以抑制同步电机失磁现象,通过调节d轴电流使有效磁链恒定,从而输出恒定的... 为解决永磁体失磁及控制器输出饱和等问题对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构成的威胁,提出考虑失磁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辅助抗饱和滑模的控制方法。采用无差拍容错控制以抑制同步电机失磁现象,通过调节d轴电流使有效磁链恒定,从而输出恒定的电磁转矩。建立电流滑模控制器输出q轴电流,设计辅助抗饱和控制算法,以补偿的方式解决滑模输出调节电流过大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未采取此控制策略的电机在失磁后,转速从300 N_(r)/s开始线性下降,且i_(q)的初始峰值达到200 A;采用此控制策略的PMSM能够保持转速稳定在设定的300 N_(r)/s,且q轴控制电流的峰值饱和值被限制在30 A以内,较未采取此控制策略的i_(q)值减小85%,实现电机转速的稳定跟踪。研究为PMSM在包装与食品行业的可靠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包装与食品行业 失磁故障 辅助抗饱和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预设性能抗饱和容错控制方法
5
作者 李海燕 吴佳栋 +1 位作者 董海迪 李静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中所面临的扰动与不确定性、执行机构部分失效故障以及输入饱和问题,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抗饱和容错控制方法。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首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扰动与不确定性,并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然后,设计了...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中所面临的扰动与不确定性、执行机构部分失效故障以及输入饱和问题,提出了一种预设性能抗饱和容错控制方法。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首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扰动与不确定性,并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然后,设计了一种新型有限时间收敛的预设性能控制方案,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解决执行机构部分失效问题;最后,通过加入辅助系统解决了输入饱和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影响,提高跟踪误差收敛速度,限制输入量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预设性能控制 抗饱和控制 容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抗饱和切换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田禾 安昊 王常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9-336,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强非线性及飞行过程中系统参数变化剧烈的问题,提出一种根据飞行包线分区并分别建立独立的子系统的切换系统建模方式和抗饱和切换控制方法。通过缩小子系统模型对应的飞行空域,降低系统线性化以及参数变化...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强非线性及飞行过程中系统参数变化剧烈的问题,提出一种根据飞行包线分区并分别建立独立的子系统的切换系统建模方式和抗饱和切换控制方法。通过缩小子系统模型对应的飞行空域,降低系统线性化以及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使得线性控制理论能够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当中。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执行器饱和问题,本文在切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为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了抗饱和切换控制器。仿真算例验证了提出的切换系统模型的优越性及抗饱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切换控制 抗饱和控制 持续驻留时间(P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的涡扇发动机抗积分饱和PI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磊 王曦 +1 位作者 何皑 程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控制计划中加减速供油线对主燃油限制的控制计划,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的方法,提出了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由于主燃油供油量超加减速供油线后导致控制效果明显变差甚至出... 针对航空发动机控制计划中加减速供油线对主燃油限制的控制计划,基于状态空间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的方法,提出了用于解决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由于主燃油供油量超加减速供油线后导致控制效果明显变差甚至出现震荡问题的抗积分饱和IWP(Integral Wind-up Protection)算法,给出了同时保证闭环稳定性和饱和抑制性的LMI解。以某涡扇发动机为被控对象,基于LMI方法在已有的控制器上进行了IWP的设计,并进行了发动机非线性动态系统性能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已设计的PI控制器结构中嵌入IWP补偿器构成具有抗积分饱和作用的PI控制器,能提高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积分饱和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齐亮 白旭 侍洪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459,470,共6页
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滑模观测器和正弦电压驱动启动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工程应用中低速稳定运行和快速启停的问题,并在系统中采用抗饱和比例积分(PI)控制器以避免系统... 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滑模观测器和正弦电压驱动启动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工程应用中低速稳定运行和快速启停的问题,并在系统中采用抗饱和比例积分(PI)控制器以避免系统出现饱和现象.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所开发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可用性,未来该系统可用于注塑机等机电设备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抗饱和控制 滑模观测器 电机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力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卓平 韩伟 熊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60,共9页
针对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中系统受到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简化了系统模型,并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重点对造成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摩擦力进行分析。然后设计了针对I-EHB系统的抗积分饱和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A... 针对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中系统受到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简化了系统模型,并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重点对造成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摩擦力进行分析。然后设计了针对I-EHB系统的抗积分饱和变结构控制方法,通过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IEHB系统样机和试验平台,进行了硬件在环台架试验,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抗积分饱和变结构控制器后,系统跟踪变幅值或变频率的目标信号的效果良好,控制精度高,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 液压力控制 Stribeck摩擦模型 积分饱和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SC的舰载机着舰自动复飞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凯凯 韩维 +3 位作者 刘玉杰 刘洁 褚达文 崔荣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0-912,共13页
针对理想复飞轨迹已知条件下的舰载机自动复飞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差模型的动态面控制(DM-DSC)算法。基于Radau伪谱法给出了舰载机着舰的最优复飞轨迹;根据得到的最优复飞轨迹及其所对应的控制方案,分别给出了速度子系统和高度子系... 针对理想复飞轨迹已知条件下的舰载机自动复飞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偏差模型的动态面控制(DM-DSC)算法。基于Radau伪谱法给出了舰载机着舰的最优复飞轨迹;根据得到的最优复飞轨迹及其所对应的控制方案,分别给出了速度子系统和高度子系统的偏差控制模型和反演(Backstepping)控制器,并通过引入动态面结构来获得虚拟控制量的微分信号,避免了Backstepping控制律求解过程中的“微分膨胀”问题;考虑到气动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舰尾流场的干扰,采用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对控制模型中的干扰项进行估计和补偿,并设计抗饱和辅助系统来抑制控制饱和的不利影响;最后,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闭环系统信号的有界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着舰复飞 反演 动态面控制 干扰观测器 抗饱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囤金军 宋金香 《山东交通科技》 201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伴随汽车电动化发展和主动安全技术要求,基于真空助力器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设计了一款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首先剖析其工作原理同时针对电动助力和主动压力控制两种工况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思路。然后分别提出... 伴随汽车电动化发展和主动安全技术要求,基于真空助力器的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设计了一款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首先剖析其工作原理同时针对电动助力和主动压力控制两种工况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思路。然后分别提出了基于输出线性化的滑模电流控制和基于抗饱和PI算法的双闭环压力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台架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液压制动助力器 滑模控制 双闭环控制 饱和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深海ROV光电复合缆绞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恒深 吴朋朋 朱小东 《船舶》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针对深海超长距离光电复合缆的收放、张力保护、自动排缆等问题,给出一种采用PLC和S120变频器控制的光电复合缆绞车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可在S120变频器的驱动下,实现牵引绞车双摩擦轮同步和负荷分配,储缆绞车恒张力排缆以及自动排缆装... 针对深海超长距离光电复合缆的收放、张力保护、自动排缆等问题,给出一种采用PLC和S120变频器控制的光电复合缆绞车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可在S120变频器的驱动下,实现牵引绞车双摩擦轮同步和负荷分配,储缆绞车恒张力排缆以及自动排缆装置的联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无人潜水器 光电复合缆 绞车 可编程逻辑控制 S120变频器 饱和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的避障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慧敏 窦培林 +1 位作者 赵世发 李秀 《造船技术》 2023年第4期6-13,共8页
为使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Interactive Water Sanitation Vehicle,IWSV)在进行垃圾收集时成功捕获水中浮动垃圾并顺利规避水域障碍物,提出一种将基于采样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速度障碍模型相结... 为使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Interactive Water Sanitation Vehicle,IWSV)在进行垃圾收集时成功捕获水中浮动垃圾并顺利规避水域障碍物,提出一种将基于采样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速度障碍模型相结合的路径规划算法。利用双目摄像头基于视差定位法获取水域动态障碍物的位置坐标,利用IWSV搭载的感应元件获取其自身与障碍物的相对方位角,基于速度障碍法计算可成功避开障碍物的移动角度调整范围,对更优的RRT算法中的随机采样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改进的避障路径规划算法。考虑实际应用场景,引入抗积分饱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tional Control,PID Control)法使航向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为精准有效。在实景测试时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稳健性,基于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定位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算法比RRT算法和改进前的RRT算法路径规划效果更优,可靠性更好,可在较短时间内避障并得到较优移动路径。在实景测试时基于TOA的Chan算法更加符合定位估计需求,且IWSV本体感应装置的噪声测算宜在10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水域环卫机器人 避障路径规划算法 速度障碍模型 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 积分饱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定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