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CFRP缆索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结构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梅葵花 毕银博 张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研究大跨度CFRP缆索悬索桥在设计风速下的抗风稳定性,对抗风设计规范中临界风速和颤振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发现提高悬索桥的竖向弯曲基频和扭转基频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风稳定性。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为背景探索性设计了主跨2 000m... 为研究大跨度CFRP缆索悬索桥在设计风速下的抗风稳定性,对抗风设计规范中临界风速和颤振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发现提高悬索桥的竖向弯曲基频和扭转基频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风稳定性。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为背景探索性设计了主跨2 000m的CFRP缆索悬索桥和钢缆索悬索桥,分别计算了采用2种材料、3种吊索方案(交叉吊索、空间缆索、索桁)的不同桥梁的动力特性。经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综合交叉索方案可以显著提高对称和反对称扭转振动频率;空间缆索方案扭转频率提高不显著且施工困难;索桁方案各个方向振动频率均得到提高,但材料用量大,施工工艺复杂;采用CFRP缆索有利于提高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抗风稳定性 有限元法 CFRP缆索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抗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承义 彭志苗 盛可鉴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3-147,共5页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最大单悬臂、最大双悬臂及成桥状态,对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风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主梁位移及全桥的内力分布情况,并且对抗风稳定性能给予了评价。
关键词 抗风稳定性 颤振稳定性 成桥状态 抖振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抗风稳定性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新军 姚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了解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抗风性能,以一座主跨1 400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方案为背景,采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抗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地锚段主梁长度、辅助墩数量、主梁宽度和高度及桥塔高跨比等影响因素对结构自振频率、颤振临... 为了解大跨度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抗风性能,以一座主跨1 400m的部分地锚式斜拉桥方案为背景,采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抗风稳定性分析方法,将地锚段主梁长度、辅助墩数量、主梁宽度和高度及桥塔高跨比等影响因素对结构自振频率、颤振临界风速和跨中处主梁位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地锚段主梁长度、边跨设置辅助墩有利于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但地锚段主梁长度和辅助墩数量存在最优合理值;增加主梁宽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增加主梁高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颤振临界风速,但对自振频率和跨中处主梁位移影响不大;增加桥塔高度可以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和颤振临界风速,减小跨中处主梁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地锚式斜拉桥 抗风稳定性 影响因素 自振频率 颤振临界风速 主梁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移隔震结构的抗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黎 樊爱武 +1 位作者 胡亮 张行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滑移隔震结构要求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安定。应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基本风压作用下滑移隔震体系的抗风稳定性:(1)考虑一阶振型的等效静力法;(2)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近似的具有给定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脉动风,作用于结构上,进... 滑移隔震结构要求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安定。应用多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摩擦系数、不同基本风压作用下滑移隔震体系的抗风稳定性:(1)考虑一阶振型的等效静力法;(2)采用谐波合成法模拟近似的具有给定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脉动风,作用于结构上,进行动力时程分析;(3)根据风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脉动风压的概率法。研究结果表明时程分析法与概率法得到的风荷载相近,大于等效静力法得到的风荷载。摩擦系数为0.1可以满足基本风压小于0.90kN/m2地区滑移隔震结构的抗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隔震结构 摩擦系数 抗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大桥架梁阶段抗风稳定性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蒋杰 徐风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2-33,61,共3页
针对西堠门大桥架梁阶段检验风速过高,且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探讨降低强风危险性的措施。
关键词 悬索桥 架梁阶段 抗风稳定性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跨度人行悬索桥抗风稳定性措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何恺 郭坤 马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为研究各类抗风措施对提高大跨度人行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贡献,以某主跨430m的人行单跨悬吊地锚式悬索桥为背景,利用杆系有限元程序建立模型,对基本结构以及采用空间缆、增大梁重、拓宽梁端桥面、设置抗风缆等措施下,人行悬索桥的动力特... 为研究各类抗风措施对提高大跨度人行悬索桥抗风稳定性的贡献,以某主跨430m的人行单跨悬吊地锚式悬索桥为背景,利用杆系有限元程序建立模型,对基本结构以及采用空间缆、增大梁重、拓宽梁端桥面、设置抗风缆等措施下,人行悬索桥的动力特性及抗风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颤振临界风速是人行悬索桥的设计控制风速;拓宽加劲梁梁端宽度,基本不能提高结构抗风稳定性;同时增大梁段重量150%和设置抗风缆对抗风稳定性的提升效果较好,均可达到30%以上;设置抗风缆后,明显提高了结构的竖弯基频和扭转基频,但也增加了养护和维修成本,影响桥下空间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悬索桥 地锚式 加劲梁 抗风稳定性 压重 空间缆 抗风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抗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鑫炎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4年第2期46-48,52,共4页
为了保证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的抗风安全,通过风洞试验对悬索桥施工猫道进行了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没有采取设置抗风索的措施来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但仍然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能力。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施工猫道 抗风稳定性 风洞试验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摆式动态吸振器改善大跨度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
8
作者 蒋修治 《世界桥梁》 2002年第3期55-58,共4页
空气动力学稳定性是超长跨桥设计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论述了摆式动态吸振器 (TPD)对桥梁颤振的影响 ,并叙述有关TPD有效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对二维桥梁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和风洞试验。与未装TPD的桥梁相比 ,采用质量比 5 %、最佳... 空气动力学稳定性是超长跨桥设计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论述了摆式动态吸振器 (TPD)对桥梁颤振的影响 ,并叙述有关TPD有效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对二维桥梁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和风洞试验。与未装TPD的桥梁相比 ,采用质量比 5 %、最佳频率和衰减比的TPD时 ,颤振风速增加 2 0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式动态吸振器 悬索桥 颤振分析 抗风稳定性 风洞试验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悬索桥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爱萍 陈炳坤 《世界桥梁》 2002年第2期51-55,共5页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其成桥阶段更易出问题。对假设主跨为 3 0 0 0m的箱形梁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改善抗风稳定性的方法。尤其是 ,当逆风面提供的偏心质量未明显引起分析工况颤振... 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比其成桥阶段更易出问题。对假设主跨为 3 0 0 0m的箱形梁悬索桥在施工阶段的抗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在施工阶段改善抗风稳定性的方法。尤其是 ,当逆风面提供的偏心质量未明显引起分析工况颤振稳定极限增大时 ,交替选择非对称施工步骤或采用静态气动附加物似乎更有效。相对而言 ,如果施工阶段的设计风速比成桥阶段低 ,则主跨为 3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抗风稳定性 风速 偏心质量 稳定措施 施工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50341-2014中储罐抗风稳定性及锚固设计的讨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阳 段晋海 许学斌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8年第4期35-42,共8页
结合GB 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中内容对钢制焊接微内压储罐的抗风稳定性计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风载荷作用下储罐罐壁受力特点,建立了抗风稳定性工程计算模型,提出了主要参数的选取方法,对计算步骤进行了详细分... 结合GB 50341-2014《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中内容对钢制焊接微内压储罐的抗风稳定性计算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风载荷作用下储罐罐壁受力特点,建立了抗风稳定性工程计算模型,提出了主要参数的选取方法,对计算步骤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储罐锚固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与国外标准对比分析,发现国标相比国外标准更简化,安全性两者各有侧重;按照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展开工程应用分析,对不同储罐进行了抗风稳定性校核,研究了储罐抗风稳定性随储罐尺寸、设计内压、基本风压变化的规律,并提出小型储罐抗倾倒最优高径比,总结出储罐抗风稳定性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增加抗风稳定性的措施,为储罐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风载荷 抗风稳定性 倾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进 江见鲸 +1 位作者 肖汝诚 项海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桥梁风害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1818年以来世界上主要的桥梁风害情况,然后选取其中一典型的桥梁(Tacoma桥)风毁事例,详细分析了其毁坏的原因.指出了风对桥梁的作用形式及破坏方式;最后,对如何避免桥梁... 桥梁风害是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1818年以来世界上主要的桥梁风害情况,然后选取其中一典型的桥梁(Tacoma桥)风毁事例,详细分析了其毁坏的原因.指出了风对桥梁的作用形式及破坏方式;最后,对如何避免桥梁风害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风害 抗风稳定性 风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猫道抗风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中文 朱宏平 +1 位作者 钟建锋 谭立心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以珠江黄埔大桥南汊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的设计特征、抗风性能和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消抗风缆,增加横向天桥和水平与竖向抑振绳,在不影响通航的条件下,能保证良好的抗风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加快猫道施... 以珠江黄埔大桥南汊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的设计特征、抗风性能和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消抗风缆,增加横向天桥和水平与竖向抑振绳,在不影响通航的条件下,能保证良好的抗风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加快猫道施工进度。最后介绍猫道安装工艺流程及关键安装工序:导索过江、托架支承索架设及承重绳架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梁 箱形梁 猫道 设计 抗风稳定性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悬索桥施工过程颤振稳定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竹钊 何宪飞 陈艾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3-568,共6页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不断增大 ,抗风稳定性成为控制桥梁设计与施工的最主要因素 .尤其是在施工初期 ,结构的刚度比成桥要低得多 ,使得颤振临界风速最低 ,更容易发散 .通过对主梁非对称拼装顺序以及采用临时的水平交叉加劲措施等方法的研究 ...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不断增大 ,抗风稳定性成为控制桥梁设计与施工的最主要因素 .尤其是在施工初期 ,结构的刚度比成桥要低得多 ,使得颤振临界风速最低 ,更容易发散 .通过对主梁非对称拼装顺序以及采用临时的水平交叉加劲措施等方法的研究 ,讨论如何提高桥梁施工过程的颤振临界风速 .分析结果表明 ,当主梁采用非对称施工时 ,会有效提高结构的等效质量 ,从而提高临界风速 .当采用水平交叉索时 ,结构的抗扭刚度显著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踞悬索桥 施工过程 颤振稳定分析 抗风稳定性 颤振临界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刚构桥施工阶段的抗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万水 陈艾荣 +1 位作者 马如进 周志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离散涡(DVM)及风洞测力方法,确定主梁静气动力系数.采用抖振时域方法,计算最大双悬臂状态时的抖振响应,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中阻尼系数由气弹模型实测阻尼比确定;由于气弹模型设计中阻尼比相似不能够实现,故修正计算结... 采用离散涡(DVM)及风洞测力方法,确定主梁静气动力系数.采用抖振时域方法,计算最大双悬臂状态时的抖振响应,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中阻尼系数由气弹模型实测阻尼比确定;由于气弹模型设计中阻尼比相似不能够实现,故修正计算结果,探讨阻尼比对抖振响应的影响;最后采用两种抗风分析方法——阵风系数法和抖振时域分析法,分别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实例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按阵风系数法得到的横桥向响应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施工 抗风稳定性 抖振时域 最大双悬臂状态 阻尼比 阵风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式双主梁提梁机施工抗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永乐 杨怿 +2 位作者 陈杰 蔡剑涛 刘耀强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6-29,共4页
针对门式双主梁提梁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其在强风荷载作用下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抗风稳定性能,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部分防风措施。通过本研究,明确了提梁机的抗风稳定性,为大风情况下的安全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 桥梁施工 提梁机 风荷载 抗风稳定性 防风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在桥梁抗风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会知 李思堂 吴义章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3-55,66,共4页
桥梁应具有抵抗风作用的能力 ,风对桥梁的作用不单纯是平均风的静力作用 ,特别是大跨度桥梁 ,其柔性较大 ,设计时必须考虑颤振、抖振、涡激振动等空气动力问题 .通过风洞模型试验来确定桥梁风荷载和抗风性能是大跨度柔性桥梁抗风研究的... 桥梁应具有抵抗风作用的能力 ,风对桥梁的作用不单纯是平均风的静力作用 ,特别是大跨度桥梁 ,其柔性较大 ,设计时必须考虑颤振、抖振、涡激振动等空气动力问题 .通过风洞模型试验来确定桥梁风荷载和抗风性能是大跨度柔性桥梁抗风研究的主要手段 .风洞试验主要包括桥梁节段模型静力试验、节段模型动力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风荷载 颤振 节段模型 风洞试验 抗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湖大桥抗风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世忠 欧阳永金 郄才富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对国内首次采用环氧全涂平行钢绞线的独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和抗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必须避开当地台风期,成桥状态,虽然拉索不能提供抗扭刚度,由于部分斜拉桥主梁刚度大的特点,表现出良好的抗台风能力。
关键词 部分斜拉桥 抗风稳定性 动力特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0 m级琼州海峡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的抗风研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文平 秦韬睿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58,共7页
研究目的:以5000 m级琼州海峡超大跨径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平行钢丝缆索悬索桥的基础上,增加双曲抛物面碳纤维缆索网,形成超大跨径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的新结构体系,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动力模态特性分析研究,验证双... 研究目的:以5000 m级琼州海峡超大跨径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平行钢丝缆索悬索桥的基础上,增加双曲抛物面碳纤维缆索网,形成超大跨径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的新结构体系,建立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动力模态特性分析研究,验证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是否具有良好的抗风稳定性。研究结论:(1)平行钢丝缆索承担竖向荷载,双曲抛物面碳纤维空间缆索提高超大跨径海峡悬索桥的空间刚度,两组缆索混合使用,优势互补;(2)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的扭转频率和扭弯频率比显著提高,平行钢丝缆索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23.35 m/S,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为78.34 m/S;(3)设置临时性附加抗风缆索后,其颤振临界风速可以达到104.6 m/S;(4)双曲抛物面空间混合缆索体系和临时性附加抗风缆索两种技术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5000 m级琼州海峡超大跨径悬索桥的抗风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州海峡 5000 m悬索桥 双曲抛物面 空间混合缆索 抗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人行悬索桥抗风缆经济化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自然 何旭辉 +1 位作者 朱朝银 乔秋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0-627,共8页
空间抗风缆是提高大跨度人行悬索桥刚度的常用结构,其用钢量较高(普遍超过主缆用钢量的30%,甚至超过60%),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为设计经济合理的抗风缆结构,依据国内现行规范分析结构强度、刚度、抗风稳定性等静动力特性控制指标要求,... 空间抗风缆是提高大跨度人行悬索桥刚度的常用结构,其用钢量较高(普遍超过主缆用钢量的30%,甚至超过60%),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为设计经济合理的抗风缆结构,依据国内现行规范分析结构强度、刚度、抗风稳定性等静动力特性控制指标要求,从结构总体布置参数拟定、静力分析选型、抗风稳定性验证等方面普适性地阐述满足静动力指标要求的抗风缆设计流程,并深入研究抗风缆总体布置中理论倾角及矢跨比选取、结构选型中初始截面尺寸及初张拉力拟定、抗风稳定性中动力特性参数影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为详细展示实际工程中经济合理的抗风缆设计过程,以某峡谷景区300 m主跨人行悬索桥为工程实例,按普适性设计流程初拟多种抗风缆结构方案,经全桥有限元理论分析及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比选验证后选出经济性相对较好的抗风缆布置方案;抗风缆系统理论斜面水平夹角为30°,理论矢跨比为:1/12,单侧抗风主缆采用7根直径D52 mm钢丝绳(6×55SWS+IWR),用钢量约为主缆的58%,抗风缆强度及全桥整体结构刚度满足静力设计指标要求,全桥结构的静风稳定性及颤振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后期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悬索桥 抗风 经济化设计 设计流程 静力验算 抗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纤维索的大跨度斜拉桥静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苟昌焕 谢旭 +1 位作者 高金盛 黄剑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为了验证碳纤维拉索在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应用可能性,以跨度1400m的钢斜拉桥设计模型为对象,用三维非线性计算理论分析了碳纤维拉索斜拉桥的承载能力、静力抗风特性以及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与同跨度钢索斜拉桥比较,讨论了碳纤... 为了验证碳纤维拉索在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应用可能性,以跨度1400m的钢斜拉桥设计模型为对象,用三维非线性计算理论分析了碳纤维拉索斜拉桥的承载能力、静力抗风特性以及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通过与同跨度钢索斜拉桥比较,讨论了碳纤维拉索对大跨度斜拉桥静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拉索没有屈服点,在极限状态下可以分担比较多的竖向荷载,桥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有所提高;(2)具有同样的抗风稳定性;(3)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不利压缩应力基本上一致;(4)竖向变形刚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碳纤维索 极限强度 抗风稳定性 静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