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变轴力下墩柱剪切模型评估及抗震性能分析
1
作者 李翠华 陈锋威 孟珂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1,共11页
近断层强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墩柱中产生的显著变轴力可能会削弱墩柱的抗剪性能,甚至导致墩柱发生剪切脆性破坏。然而,目前国内外常基于纤维模型研究竖向地震动对RC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忽略了墩柱的剪切退化性能;或基于定轴力假设得出... 近断层强竖向地震作用下,桥梁墩柱中产生的显著变轴力可能会削弱墩柱的抗剪性能,甚至导致墩柱发生剪切脆性破坏。然而,目前国内外常基于纤维模型研究竖向地震动对RC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忽略了墩柱的剪切退化性能;或基于定轴力假设得出的剪切模型研究强竖向地震下复杂变轴力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导致采用不同剪切模型得出的结论差别较大。为此,基于已有定轴力和变轴力墩柱拟静力试验结果,评估3种代表性剪切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建议,包括基于强度的剪切失效模型和两种基于变形的剪切失效模型。另外,设计一组定/变轴力作用下墩柱拟静力对比模拟工况,分析变轴力对RC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剪切模型研究墩柱的抗震性能将产生较大区别,变轴力作用下这一差别更加明显;变轴力对墩柱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墩柱更早地发生剪切失效,且发生更严重的抗剪性能退化。本文为变轴力作用下墩柱剪切性能模拟提供了合理建议,为近断层RC墩柱的抗震性能评估及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力 RC墩柱 剪切失效模型 拟静力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转换层的某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2
作者 田轲 郝晋升 +1 位作者 李艳敏 张勃伦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2,共12页
中铁丝路中心为8度区132m的超限高层,该结构具有楼板不连续、高位转换、结构高度超限、软弱层、穿层柱等结构超限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塔楼进行多遇地震性能分析、设防地震性能分析、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楼板应力分析、转换节... 中铁丝路中心为8度区132m的超限高层,该结构具有楼板不连续、高位转换、结构高度超限、软弱层、穿层柱等结构超限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塔楼进行多遇地震性能分析、设防地震性能分析、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楼板应力分析、转换节点有限元分析、穿层柱屈曲稳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遇地震下结构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构件配筋设计时采用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包络值可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构件的弹塑性损伤、钢筋和钢材的塑性变形、构件的性能等级均在合理范围;不连续楼板可以可靠传递地震力、转换节点安全可靠、穿层柱的计算长度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分析 弹塑性时程分析 损伤 屈曲稳定分析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桂荣 郭恩栋 朱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72,共5页
本文根据我国古建筑在历次地震作用下的结构破坏状况,总结了古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介绍了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方法,结合泰安市古建筑实例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并给出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
关键词 古建筑 加速度峰值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进水塔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杰 杨杰 李晓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4-1250,共7页
进水塔结构作为水电站的进水建筑物,其抗震性能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以沙牌水电站的高耸独立进水塔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3条耐震时程曲线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估,并将计算结果与天然地震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进水塔结构作为水电站的进水建筑物,其抗震性能对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以沙牌水电站的高耸独立进水塔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3条耐震时程曲线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估,并将计算结果与天然地震动下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进水塔塔顶位移、基底剪力及地震损伤历程。实例研究表明:耐震时程法可以较好地分析结构的抗震响应,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的均值相匹配。耐震时程法可以利用较少的时程分析得到不同动力强度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且计算结果精度好、效率高,为进水塔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震时程法 进水塔 抗震性能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梁岩 李庆贺 +2 位作者 罗小勇 曹阳 张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2-1501,共10页
为研究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依托某高速铁路桥墩,分别建立现浇墩(MRC)和预制节段拼装桥墩(PSBC)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对比分析MRC和PSBC抗震性能,研究在设计地震、罕遇地震及极大地震作用下,预制... 为研究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在高烈度区的应用,依托某高速铁路桥墩,分别建立现浇墩(MRC)和预制节段拼装桥墩(PSBC)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增量动力分析,对比分析MRC和PSBC抗震性能,研究在设计地震、罕遇地震及极大地震作用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耗能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筋布置位置等主要设计参数对其墩顶位移、残余位移、接缝张开相对位移和弯矩曲率等抗震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RC在各地震动作用下的弯矩-曲率滞回曲线较为饱满,地震波能量较大时,PSBC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显著,与MRC区别较大,以极大地震动为例,MRC墩底最大弯矩约比PSBC大15%,最大曲率约为PSBC的3倍。在地震作用下,PSBC墩顶位移大于MRC,残余位移、弯矩和曲率小于MRC。增大耗能钢筋配筋率、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分散布置预应力筋,均可有效减小PSBC墩顶位移、残余位移和墩底接缝张开相对位移。提高混凝土强度对残余位移影响较大,对墩顶位移、墩底接缝张开相对位移及弯矩影响较小。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各抗震指标变化不明显。罕遇地震作用下,耗能钢筋配筋率由1%提高到1.68%,墩顶位移、残余位移和接缝张开相对位移分别减少6%,13%,14%。混凝土强度提高20%,残余位移减少约44%。相对于集中布置,预应力筋分散布置的墩顶位移和接缝张开相对位移分别减少6%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 抗震性能分析 现浇墩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腰复杂截面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甘丹 张敬书 +2 位作者 莫庸 王尔昌 周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9,共4页
使用PMCAD软件,通过某模型工程对细腰复杂截面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细腰的程度越大,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越差。认为细腰平面做为组合平面的一种,在所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高层建筑做为其中一项进行控制,而不单独... 使用PMCAD软件,通过某模型工程对细腰复杂截面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细腰的程度越大,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越差。认为细腰平面做为组合平面的一种,在所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高层建筑做为其中一项进行控制,而不单独做为一项进行控制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腰截面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分析 超限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海宝塔动力特性测试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毛筱霏 李献 +1 位作者 张艳艳 张卫喜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2-1269,共8页
为了给银川市海宝塔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其动力特性及结构损伤状况开展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对海宝塔的材料强度进行测试和计算,得出塔砌体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然后对该塔进行环境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测试,得到塔东西... 为了给银川市海宝塔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其动力特性及结构损伤状况开展测试和数值模拟分析。首先对海宝塔的材料强度进行测试和计算,得出塔砌体的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然后对该塔进行环境激励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测试,得到塔东西和南北方向的1阶频率;最后建立数值模型并分析其模态与抗震性能,得到海宝塔的动力特性与地震作用下塔体各层的层间位移角,并基于砖石古塔破坏状态位移准则以及损伤指标开展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海宝塔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1阶频率较为接近,但不同楼层的振动频谱曲线差异较大,尤其是峰值点数量;楼层越高,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角越大,受损也越严重;结构总体刚度退化较为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开展深入分析并采取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动力特性 抗震性能分析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无黏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双重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丁玉坤 张耀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85-391,共7页
通过对钢框架-无黏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支撑墙板)双重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的探讨和抗震性能分析,考察钢框架部分抗侧承载力的调整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时程分析表明:总体上,随框架的调整加强,结构层间侧移及构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减小,... 通过对钢框架-无黏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支撑墙板)双重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的探讨和抗震性能分析,考察钢框架部分抗侧承载力的调整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时程分析表明:总体上,随框架的调整加强,结构层间侧移及构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减小,人字形支撑承受的楼层重力减小,有益于支撑墙板的受力,拉、压支撑的滞回曲线关于原点较对称,但结构用钢量和楼层剪力增大。推覆分析表明:结构最大层间侧移角达1/50时,调整加强的框架塑性发展减幅不明显。综合分析结果,建议双重体系设计中框架的调整加强,宜按照删除支撑后的框架能独立承担结构底部总剪力的25%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支撑墙板结构 双重体系 无黏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 抗震设计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水风电基础地震动参数选取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曾迪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176-180,共5页
响水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响水沿海滩涂地区,是国内目前单体较大的风电项目。本风电场是Ⅳ类场地条件对抗震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抗震性能进行验算。首先选取不同地震动参数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表明根据风电场场区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 响水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响水沿海滩涂地区,是国内目前单体较大的风电项目。本风电场是Ⅳ类场地条件对抗震不利,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抗震性能进行验算。首先选取不同地震动参数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表明根据风电场场区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条件确定的地震动参数,考虑土层特性后,地震作用放大较多。然后针对在多遇地震和基本烈度地震两种情况下,综合考虑波浪力、风荷载的联合作用,对风电基础进行抗震验算,计算表明多遇地震烈度时,可满足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规范的要求。基本烈度地震时,结构的应力、内力及其墩台处位移均满足抗震要求,但泥面处位移超过限制要求,泥面位移控制是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水风电基础 地震动参数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分析
10
作者 杜秉旋 刘英利 赵金龙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9,共6页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阐述了碳纤维的优良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加固的适用范围,并以某幼儿园加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设计为背景,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及其原理,并对框架结构中框架梁和碳纤维加固梁通过SAP2000软件计算进行了...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阐述了碳纤维的优良特性,分析了碳纤维加固的适用范围,并以某幼儿园加固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设计为背景,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及其原理,并对框架结构中框架梁和碳纤维加固梁通过SAP2000软件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碳纤维加固的框架梁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提高了构件的延性,延长了结构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框架梁 结构设计 承载能力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一级楔形双闸板闸阀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学莲 廖佳敏 +2 位作者 张聪林 赵雄 费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核电设备的抗震性能是衡量其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一种大型核电站用楔形双闸板闸阀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首先,基于ANSYS平台对该阀门的基频进行分析,确定了抗震分析的方法,即等效静力法;其次,基于所采用的方法,对其在承... 核电设备的抗震性能是衡量其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针对一种大型核电站用楔形双闸板闸阀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首先,基于ANSYS平台对该阀门的基频进行分析,确定了抗震分析的方法,即等效静力法;其次,基于所采用的方法,对其在承受工况载荷、地震载荷以及自身重力情况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阀门的等效应力应变,在该过程中,为减少单纯载荷反应产生的叠加误差,采用了将各个方向的振型进行综合开方的方法;最后,根据ASME应力评价规范,在阀门组件危险点处划定路径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所划定的3条危险路径应力分布均未超过阀门所能承受的应力极限值,即所设计的阀门符合设计规范,能够满足工况要求。论文分析结果为该类核一级电站阀门的抗震分析以及进一步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双闸板 闸阀 核电 抗震性能分析 等效静力法 应力评价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计算方法的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12
作者 陈瑞敏 郭佳奇 徐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0,55,共5页
我国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仍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各种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方面。针对这种情况,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背景,采用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法3种抗震设计方法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得出... 我国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仍相对滞后,特别是在各种抗震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的对比研究方面。针对这种情况,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背景,采用惯性力法、反应位移法及动力时程分析法3种抗震设计方法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得出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矩形车站结构的柱、板、墙各构件内力分布特征。结果显示:3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各内力分布规律较为一致,其最大受力部位在底板与柱子交接处,但对于同一个内力而言,内力值有所差别。重点分析了3种抗震设计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抗震性能分析 惯性力法 反应位移法 时程分析 差异性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研
13
作者 荣超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68,共1页
作为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工作一直被收重视。然而,由于其结构形式复杂、且易产生损害等特征,致使其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以及信息记录工作,还停留在原始的二维图纸状态。BIM技术的出现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根据测绘... 作为我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工作一直被收重视。然而,由于其结构形式复杂、且易产生损害等特征,致使其结构安全性能评估以及信息记录工作,还停留在原始的二维图纸状态。BIM技术的出现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根据测绘结果建立古建筑三维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推动古建筑保护工作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记录 安全性能评估 二维图纸 抗震性能分析 数字化发展 建筑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侵蚀作用下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梁桥时变抗震性能分析
14
作者 尹康帅 冯克岩 李建中 《振动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2192-2204,共13页
为研究氯离子侵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梁桥抗震性能的退化规律,基于Duracrete模型和现有材料劣化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纵筋、箍筋、保护层混凝土和核心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时变劣化模型;以一座三跨RC连续梁桥为例,采用O... 为研究氯离子侵蚀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梁桥抗震性能的退化规律,基于Duracrete模型和现有材料劣化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纵筋、箍筋、保护层混凝土和核心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时变劣化模型;以一座三跨RC连续梁桥为例,采用OpenSees建立了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梁桥分析模型,比较不考虑钢筋极限拉应变劣化和采用3种不同的劣化关系模型考虑钢筋极限拉应变劣化的情况,分析了氯离子侵蚀作用对梁桥结构抗震能力和地震需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侵蚀作用下,钢筋极限拉应变的劣化明显比钢筋屈服强度的劣化更为严重;考虑钢筋极限拉应变劣化时,桥墩截面的极限曲率退化更加显著,同时曲率地震需求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墩柱曲率能力与需求比进一步减小,梁桥结构的抗震性能受到变形能力劣化的显著影响,因此若不考虑钢筋极限拉应变劣化,会使得对梁桥结构全寿命周期内抗震性能的评价结果偏于不安全;此外,3种劣化关系模型的适用性各不相同,墩柱曲率能力与需求比的退化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研究应用的场景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性能分析 非线性时程分析 材料劣化 氯离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卿 张佳慧 黄金慧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177-180,共4页
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节点形式,制作了两类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即栓焊连接和全对焊连接。建立同时考虑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高强螺栓连接的面—面接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等三重非线性因素的有限元... 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节点形式,制作了两类带内隔板的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即栓焊连接和全对焊连接。建立同时考虑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高强螺栓连接的面—面接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等三重非线性因素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低周反复加载有限元分析,研究两类节点的抗震性能,并对两类节点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延性及耗能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栓焊连接节点由于螺栓的滑移致使节点的刚度较全对焊连接节点小,螺栓的滑移导致节点的屈服荷载较全对焊节点低,且全对焊节点与栓焊连接节点相比,承载力较大;两类节点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由滞回曲线分析得出的耗能指标均满足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且全对焊连接节点的耗能能力大于栓焊连接节点的耗能能力,抗震性能优于栓焊连接节点。为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 滞回曲线 节点延性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与抗倾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信 胡雪瀛 +1 位作者 黄兆纬 廖红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共9页
为确保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安全,应对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和结构抗倾覆能力分析。针对强震区某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结构,基于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开展不同地震水准下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基于延性设计对中震作用下底部加强... 为确保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安全,应对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和结构抗倾覆能力分析。针对强震区某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结构,基于抗震性能分析方法开展不同地震水准下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基于延性设计对中震作用下底部加强区剪力墙进行等效拉应力分析,同时对桩基性能以及提高结构抗倾覆能力的技术措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小震作用下结构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大高宽比剪力墙结构增大结构中下部刚度可有效提高结构的抗侧能力;中震作用下大高比高层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等效拉应力较大,为提高结构延性应对墙肢采取增加配筋或设置型钢;大震作用下结构塑性发展明显区域位于结构底部,结构达到大震性能点后仍能保持承载能力;中震作用下部分桩基抗拔力较大,提出了在结构地下室短向增加剪力墙和桩基的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结构整体抗倾覆能力。本文分析可为大高宽比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抗倾覆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抗震性能分析 高层剪力墙结构 高宽比 抗倾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耸塔台结构抗震性能及推覆模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信 李毅 +1 位作者 齐麟 陈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32,47,共8页
为明确机场高耸塔台结构抗震性能,保障高耸塔台抗震安全,有必要研究高耸塔台结构强震损伤分布以及推覆模式影响。利用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遇地震下塔台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推覆分析方法研究了罕遇地震作用下高耸塔台结构... 为明确机场高耸塔台结构抗震性能,保障高耸塔台抗震安全,有必要研究高耸塔台结构强震损伤分布以及推覆模式影响。利用反应谱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多遇地震下塔台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推覆分析方法研究了罕遇地震作用下高耸塔台结构的塑性发展,并分析了推覆侧向力模式及地震烈度对高耸塔台地震响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多遇地震作用下塔台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塔台上部悬挑层斜柱未进入塑性,而筒体剪力墙在底部和中部均出现明显刚度退化,在抗震设计时应予以加强;在塔台底部采用倒三角模式进行推覆得到的结构刚度退化最明显,在塔台中部采用4种推覆模式获得的结构刚度非常接近,在塔台上部采用实时模式进行推覆得到的结果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较为接近,建议在塔台底部区域采用倒三角模式进行推覆、在塔台中部及顶部采用实时模式进行推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塔台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罕遇地震作用 结构塑性铰分布 推覆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保温形式装配式复合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增科 黄炜 张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6,共6页
我国城市建筑即将施行75%的第四步节能标准,而围护结构的能耗是建筑节能的主控部品,本文通过1榀标准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和3榀不同保温形式(保温砂浆外保温、XPS夹心保温、发泡水泥外保温)处理的节能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 我国城市建筑即将施行75%的第四步节能标准,而围护结构的能耗是建筑节能的主控部品,本文通过1榀标准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和3榀不同保温形式(保温砂浆外保温、XPS夹心保温、发泡水泥外保温)处理的节能装配式复合墙体试件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了带有保温功能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受力机理,通过与普通装配式复合墙进行对比,重点研究了设有保温层的装配式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和破坏机制,分析了承载力、强度退化、延性、刚度退化、滞回特性和耗能等抗震性能,为装配式复合墙结构的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的工业化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复合墙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墙对轻型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连光 杜月 王春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9-459,共11页
目的研究开洞墙体在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找出开洞墙体的破坏方式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填充墙钢框架进行拟静力分析,框架的主要变化参数为窗洞口的面积.结果 4个模型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有... 目的研究开洞墙体在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找出开洞墙体的破坏方式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填充墙钢框架进行拟静力分析,框架的主要变化参数为窗洞口的面积.结果 4个模型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有明显下降,当开洞率为42%时,模型承载力约为无开洞框架承载力的46.5%,此时结构的刚度和极限位移接近于纯钢框架.结论洞口对结构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影响较大,随着洞口面积的增大,承载力和刚度随之降低,极限位移增大,结构的延性性能较好.结构洞口面积的设计不宜超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钢框架结构 填充墙 抗震性能分析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地震动及其对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金钢 贾宏宇 占玉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51,共19页
工程结构旋转地震效应的观测已有几百年历史,但是直至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旋转地震动微弱,旋转地震动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多种高灵敏度旋转地震仪的研制,成功地观测并证实了旋转地震波的存在,此... 工程结构旋转地震效应的观测已有几百年历史,但是直至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旋转地震动微弱,旋转地震动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多种高灵敏度旋转地震仪的研制,成功地观测并证实了旋转地震波的存在,此外学者们还研究推导了采用平动地震波合成旋转地震波的理论计算方法,实测和合成旋转地震波促进了旋转地震动作用下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开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可知,旋转地震动对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有必要考虑旋转地震动对工程结构动力响应的不利影响。尽管当前对基于旋转地震的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文中分别从旋转地震仪研制、旋转地震波合成方法和旋转地震动对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总结,综述旋转地震动及其对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和焦点进行展望,期望能够对旋转地震动及其作用下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和规范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地震动 旋转地震仪 合成旋转地震波 工程结构 抗震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