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单碱基基因编辑技术创制OsALS抗除草剂水稻种质资源
1
作者 陈晓军 惠建 +4 位作者 马洪文 白海波 钟楠 李稼润 樊云芳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目的】以宁夏耐盐品种宁粳56为实验材料,定点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耐盐水稻新种质资源。【方法】以ALS基因171和190两个位点为靶位点,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构建单碱基编辑载体OsALS171-SpG-eBE3和OsALS... 【目的】以宁夏耐盐品种宁粳56为实验材料,定点编辑乙酰乳酸合酶ALS基因,创制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耐盐水稻新种质资源。【方法】以ALS基因171和190两个位点为靶位点,利用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构建单碱基编辑载体OsALS171-SpG-eBE3和OsALS190-SpG-eBE3,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受体材料的基因转化获得基因编辑植株,采用靶位点测序的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建立了除草剂耐受系统并对其除草剂的耐受程度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经T1代靶位点测序验证,获得ALSP171F 2个突变纯合株系;ALS^(E187K R190H)、ALS^(E187K)、ALS^(V188I)、ALS^(R190H)、ALS^(D201N)5种突变类型纯合株系各1株。相对野生型受体材料,ALSP171F 2个突变纯合株系对双草醚有较强的耐受力,而ALS^(E187K R190H)、ALS^(E187K)、ALS^(V188I)、ALS^(R190H)、ALS^(D201N)5种突变纯合植株虽然对双草醚有一定的耐受,但耐受程度不显著。【结论】利用SpG胞嘧啶碱基编辑器BE3获得具有抗草剂特性的基因编辑材料,且能够稳定遗传,ALSP171F位点突变对双草醚除草剂表现较强抗性,是培育抗除草剂水稻的优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碱基基因编辑 除草剂 乙酰乳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棉花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文斌 焦灰敏 +3 位作者 王者勋 付艳 于江野 邓晓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32-36,46,共6页
棉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棉花集约化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连作年限的延长,虫害和草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创制出... 棉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棉花集约化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连作年限的延长,虫害和草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棉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创制出具有突出抗虫、耐除草剂性状的棉花新种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综述了国内外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棉花的研究历程与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并展望了未来抗虫、耐除草剂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 除草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bar基因与EPSPS基因在转基因甘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治 杨本鹏 +6 位作者 蔡文伟 熊国如 冯翠莲 王俊刚 武媛丽 沈林波 张树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78,共6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将bar基因和EPSPS基因导入到甘蔗中,分别获得了抗草铵膦和草甘膦两种除草剂的转基因甘蔗。通过直接喷洒田间施用浓度的草铵膦和草甘膦除草剂,证明了转基因甘蔗T0、T1代、宿根1代和宿根2代外源基因遗传稳定,且均具...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将bar基因和EPSPS基因导入到甘蔗中,分别获得了抗草铵膦和草甘膦两种除草剂的转基因甘蔗。通过直接喷洒田间施用浓度的草铵膦和草甘膦除草剂,证明了转基因甘蔗T0、T1代、宿根1代和宿根2代外源基因遗传稳定,且均具有稳定的耐除草剂的功能。因此转耐除草剂基因的甘蔗,可以与转耐除草剂基因的玉米、大豆、油菜和棉花一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甘蔗 除草剂 BAR基因 epsps基因 草铵膦 草甘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姜莹 王柏凤 +3 位作者 周琳 贾博 冯树丹 宋新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45,共7页
综合利用手捡法、干漏斗法和巴氏罐诱捕法3种方法,以群落组成、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参数,系统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喷施除草剂处... 综合利用手捡法、干漏斗法和巴氏罐诱捕法3种方法,以群落组成、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参数,系统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喷施除草剂处理还是不喷施除草剂处理,转基因玉米‘CC-2’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在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群落结构参数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可初步认定,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土壤动物群落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除草剂玉米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尚 王柏凤 +4 位作者 严杜升 王军 武奉慈 席景会 宋新元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背景】转基因手段已成为改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诸多优点的转基因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转基因玉米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背景】转基因手段已成为改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诸多优点的转基因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转基因玉米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对种植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的田间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主要类群动态。【结果】转基因玉米CC-2无论是喷施除草剂还是不喷施除草剂处理,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以及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动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初步认为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节肢动物多样性无安全风险,为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的推广提供一定生态安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除草剂玉米 节肢动物 种群动态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明伟 王秀丽 +6 位作者 张超 陈莹 姜辉 王家宝 柴启超 王永翠 赵军胜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种质为父本,以不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普通陆地棉种质为母本,实施不去雄直接授粉配置杂交组合,并继而对其F1代杂交种苗期进行除草剂筛选鉴定,据此探讨出一种简化制种方法。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 以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棉花种质为父本,以不具有除草剂抗性的普通陆地棉种质为母本,实施不去雄直接授粉配置杂交组合,并继而对其F1代杂交种苗期进行除草剂筛选鉴定,据此探讨出一种简化制种方法。SSR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100%纯度的杂交种。该方法进一步改良后可以结合营养钵育苗在棉花杂交制种中推广,在简化制种技术上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epsps基因 除草剂 赤霉素 简化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与非转基因棉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3 位作者 张天玉 李捷 杨兆光 乔艳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成铃至吐絮期株高增长显著(超速6.6~9.1 cm);... 以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成铃至吐絮期株高增长显著(超速6.6~9.1 cm);在盛铃期之前成铃变缓极显著(少10.7个铃);花铃期至盛铃期果枝层生成慢显著(少1层);果枝角度变大极显著(大2.1°);主茎节距拉长极显著(长0.6 cm);叶色加深显著;衣分率降低极显著(低1.7%);籽指升高极显著(高1.77 g);纤维整齐度指数升高显著(高1.325%);纺纱均匀指数增加显著(增7.5);籽棉、皮棉、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均减产极显著。初步评价: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的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纤维纺纱性状较好,推广种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除草剂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c基因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的检测技术与生存竞争能力研究——基于草甘膦压力和对靶标害虫不防治环境下
8
作者 李捷 张兴华 +2 位作者 马艳 杨兆光 乔艳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7,12,共5页
此研究为国家转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建立而设。在草甘膦压力和对靶标害虫不防治环境下的检测技术,以杂交抗虫棉赣棉杂1号和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2个对照,来检测评价转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 此研究为国家转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建立而设。在草甘膦压力和对靶标害虫不防治环境下的检测技术,以杂交抗虫棉赣棉杂1号和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2个对照,来检测评价转抗虫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的生存竞争能力。结果:转Cry1Ac+EPSPS棉与两个对照相比不显示抗虫优势;株高增长无竞争力;覆盖度有不显著的弱竞争力;单株成铃、单铃籽棉重、单铃皮棉重、衣分率、脱落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与赣棉杂1号比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竞争优势,与赣棉11号比无竞争优势;果枝层数前期与两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负竞争优势,后期与赣棉杂1号比无竞争优势,与赣棉11号比有显著的负竞争优势。结论:转Cry1Ac+EPSPS棉推广种植可行性较差。本项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除草剂基因 草甘膦压力 靶标害虫 不防治环境 检测技术 评价方法 生存竞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vip3Af 2和cp4-epsps基因的抗虫耐除草剂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思雨 林朝阳 +1 位作者 叶雨轩 沈志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3-1833,共11页
为培育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本研究将抗虫融合基因cry1Ab-vip3Af 2与耐草甘膦基因cp4-epsps构建在同一T-DNA中,并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导入秀水134水稻。对获得的转化体的分子特征及抗虫耐除草剂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从众... 为培育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本研究将抗虫融合基因cry1Ab-vip3Af 2与耐草甘膦基因cp4-epsps构建在同一T-DNA中,并利用农杆菌侵染法导入秀水134水稻。对获得的转化体的分子特征及抗虫耐除草剂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从众多转化体中筛选得到优良转化体VB3。High efficiency TAIL-PCR(Hi-Tail PCR)的分析结果表明,VB3转化体中外源T-DNA的插入位点未编码已知或预测的功能基因。DNA杂交印迹结果显示,VB3转化体的外源T-DNA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在水稻基因组中。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T_(1)、T_(2)代VB3转化体的不同组织中均检测到较高的外源蛋白表达量,且不同世代之间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室内生测结果显示,VB3转化体对大螟(Sesamia infer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性。三种靶标昆虫的幼虫取食VB3植物组织后,48 h的死亡率达到90%左右,72 h内全部死亡。草甘膦耐受性能测定结果表明,VB3转化体能够耐受20、40和80 mL·hm^(-2)的草甘膦。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的VB3转化体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害虫防治 虫水稻 除草剂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跳虫对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种植的响应
10
作者 范春苗 王柏凤 +2 位作者 周蕾 尹俊琦 宋新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3-1210,共8页
为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探讨土壤跳虫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采用土漏斗法收集2014年5月至10月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样品,分析其群落组成、形态特征值... 为研究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的影响,探讨土壤跳虫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采用土漏斗法收集2014年5月至10月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样品,分析其群落组成、形态特征值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跳虫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与其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田间土壤跳虫群落组成基本一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形态特征值(眼睛数量、体长、体色、弹器发达程度、触角长度)均无显著差异;两种玉米材料田间土壤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个体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表明,玉米根部生物量和样地含水量对土壤跳虫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而玉米材料则未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初步结论为,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的种植对土壤跳虫群落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除草剂玉米 跳虫 冗余分析 形态特征值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示范种植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峰 纪玉忠 +4 位作者 包格格 宋丽 李季 牛磊 于大伟 《中国种业》 2024年第9期127-129,共3页
2021年国家启动了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将试点种植范围扩大到部分农户;2023年试点种植范围扩大到5个省区20个县。其中赤峰市翁牛特旗和宁城县作为2023年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旗县,承担着6.3万hm^(2... 2021年国家启动了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将试点种植范围扩大到部分农户;2023年试点种植范围扩大到5个省区20个县。其中赤峰市翁牛特旗和宁城县作为2023年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旗县,承担着6.3万hm^(2)国家转基因玉米的试点任务。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在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过程中,在试点县建立了多个展示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品种比对及种植技术比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宜全市转基因玉米栽培管理的技术,为全市转基因玉米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以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玉米 除草剂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源打破国外抗除草剂基因专利垄断
12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3期17-17,共1页
控制杂草危害是世界级作物生产难题,草害可使油菜籽产量减产50%以上。化学除草是控制农田杂草生长危害的有效手段,但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缺少抗除草剂油菜优异种质,无法培育抗性品种,致使油菜生产化学除草手段非常有限,草害严重影响油菜... 控制杂草危害是世界级作物生产难题,草害可使油菜籽产量减产50%以上。化学除草是控制农田杂草生长危害的有效手段,但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缺少抗除草剂油菜优异种质,无法培育抗性品种,致使油菜生产化学除草手段非常有限,草害严重影响油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草 性品种 农田杂草 除草剂基因 油菜生产 优异种质 杂草危害 草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才林 赵凌 +4 位作者 宗寿余 吕川根 邹江石 何小兰 朱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05,共1页
本研究以转 bar基因水稻“HR”为供体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优势组合“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为受体 ,经过 3次回交转育成了对 Basta除草剂具有抗性的 9311近等基因系“9311HR”,经 PCR分析确认已导入 bar基因。比较试验表明 ,9311H... 本研究以转 bar基因水稻“HR”为供体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优势组合“两优培九”的恢复系“9311”为受体 ,经过 3次回交转育成了对 Basta除草剂具有抗性的 9311近等基因系“9311HR”,经 PCR分析确认已导入 bar基因。比较试验表明 ,9311HR及其与“培矮 6 4 S”配制的杂种的产量、米质、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分别与 9311和两优培九十分相似。表明通过回交将 bar基因转育到其它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基因bar 转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草甘膦EPSPs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的整合与定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晓波 蒋凌雪 +7 位作者 魏利 刘林 陆伟 李文欣 王俊 陶波 常汝镇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5-375,共11页
通过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和免疫层析试纸法分别对转基因大豆中外源EPSPs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PSPs基因不仅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而且EPSPs蛋白可以正常表达。利用染色体步移法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序列... 通过基因特异引物扩增和免疫层析试纸法分别对转基因大豆中外源EPSPs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PSPs基因不仅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而且EPSPs蛋白可以正常表达。利用染色体步移法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序列比对表明35S上游的大豆DNA序列起始于Gm02:7912740,NOS下游的大豆DNA序列起始于Gm02:7777705。在本研究检测序列范围内发现插入位点两侧不同位置有3个不同的未知片段、2个大豆基因组序列倒位,同时发现2个大豆基因组片段丢失。外源基因不是以点插入方式整合,而是导致大豆基因组约135kb片段的移位;NOS下游大豆基因组序列发生重排,导致一个编码HEC1和HEATrepeat两个功能域的基因(Glyma02g09790)结构受到影响,首次发现该基因在ABA和PEG处理时下调表达,推测该基因通过ABA信号通路参与胁迫应答。本研究通过对抗除草剂EPSPs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分析,明确了外源EPSPs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的整合、定位及其侧翼序列,为转基因大豆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大豆 插入位点 基因 epsps 草甘膦 定位 侧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培矮64S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傅亚萍 朱正歌 +4 位作者 肖晗 胡国成 斯华敏 于永红 孙宗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共4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技术 ,成功地将 Bar基因转入两系杂交稻的不育系培矮 6 4S。转基因植株具有明显的 Basta抗性 ,分子检测进一步证明 Bar基因已整合到水稻染色体上。模拟制种的成功 ,表明机械化制备杂交水稻种子是可行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BAR基因 除草剂基因 农杆菌介导 制种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抗除草剂基因从栽培种向其近缘野生种漂移的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天宇 赵治海 +6 位作者 闫洪波 黎裕 朱学海 石云素 宋燕春 马峙英 H.Darmency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 (基因流 )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的重要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显性抗除草剂 (拿捕净 )谷子种质作为花粉供体材料 ,以青狗尾草作为花粉受体材料进行了栽培种向其主要近缘野生种基因漂移的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一般认为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是自花授粉植物 ,栽培谷子的性状基因仍可向周围 60 m范围内的青狗尾草漂移 ,其基因流的频率随着距花粉供体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花粉供、受体植株相邻 0 .0 3m时基因流频率最高 ,平均达 1.14%,基因流锐减的陡坡发生在 0 .5 m以内 ,与花粉供体植株相距 2 0 m时基因流频率开始趋向于零 ,但某些方向 60 m时仍可检测到基因漂移。气候因素中影响基因流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风 ,在本试验条件下顺、逆风基因漂移的频率相差 2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除草剂基因 栽培种 近缘野生种 基因 漂移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漂移 被引量:23
17
作者 浦惠明 戚存扣 +5 位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高建芹 陈新军 陈松 赵祥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0-916,共7页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远缘杂草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油菜为父本,十字花科杂草荠菜、碎米荠、播娘蒿、诸葛菜、风花菜...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Q3为花粉供体材料,油菜远缘杂草为花粉受体材料,在自然传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杂草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油菜为父本,十字花科杂草荠菜、碎米荠、播娘蒿、诸葛菜、风花菜、遏蓝菜和菜为母本,杂交高度不亲和,基因漂移率为0 % ,无生态风险,但对野芥菜的基因漂移率高达0 .885 %。野芥菜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常见杂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野生芥菜的基因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除草剂油菜 十字花科杂草 基因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8
作者 梁雪莲 王引斌 +1 位作者 卫建强 缑建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21,共5页
综述了抗除草剂基因研究的意义、研究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方法的优缺点 。
关键词 作物 除草剂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稳定系TR4的获得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明国 黄大年 +4 位作者 林建荣 汪晓玲 华志华 章善庆 薛锐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用Bar基因通过基因枪法轰击京引119未成熟胚,得到抗除草剂Basta的转基因植株,经加代和选择得到抗除草剂的稳定系TR4,其基本农艺性状与京引119相仿。用TR4与4个粳稻品种杂交进行遗传分析表明,TR4的抗除草剂特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用Bar基因通过基因枪法轰击京引119未成熟胚,得到抗除草剂Basta的转基因植株,经加代和选择得到抗除草剂的稳定系TR4,其基本农艺性状与京引119相仿。用TR4与4个粳稻品种杂交进行遗传分析表明,TR4的抗除草剂特性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该外源基因可通过有性杂交转育,在杂交稻和常规直播稻的选育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基因植株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对近缘作物的基因漂移 被引量:24
20
作者 浦惠明 戚存扣 +5 位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高建芹 陈新军 陈松 赵祥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1-588,共8页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Q3和 HCN- 19为花粉供体材料 ,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 ,油菜对芸薹属 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 Q3和 HCN- 19为花粉供体材料 ,油菜近缘作物为花粉受体材料 ,在自然授粉条件下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近缘作物间的基因漂移频率。结果表明 ,油菜对芸薹属 6个种甘蓝、黑芥、埃芥、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的基因漂移率分别为 0、0 .0 2 4 %~ 0 .2 4 3%、 0 .0 2 8%~ 0 .0 92 %、 0 .10 9%~ 0 .95 1%、 0 .4 79%~ 0 .879%、 1.2 5 2 %~2 .191%。且基因漂移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与杂交亲和性、花期同步率、种植面积等高度相关。通过花粉将抗除草剂基因漂移给近缘作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除草剂油菜 近缘作物 基因漂移频率 杂交亲和性 花期同步率 种植面积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