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重组GS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融合蛋白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严馨蕊 鲍永利 +1 位作者 董学斌 柳忠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制备抗重组GST的单克隆抗体(mAb), 并用来纯化重组GST融合蛋白。方法用含重组GST融合蛋白基因的pGEX4T -1质粒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GST融合蛋白表达,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法分离表达的重组GST融合蛋白。以此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 目的制备抗重组GST的单克隆抗体(mAb), 并用来纯化重组GST融合蛋白。方法用含重组GST融合蛋白基因的pGEX4T -1质粒转化E.coli BL21,IPTG诱导GST融合蛋白表达,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法分离表达的重组GST融合蛋白。以此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传统的杂交瘤技术制备mAb。将抗GST mAb经Protein A纯化后,与Sepharose 4B偶联。结果经3次亚克隆后,获得两株分泌抗GST载体特异性mAb的杂交瘤。采用该mAb对两种不同的GST融合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达到了商品化Glutathione-Resin的亲和层析纯化效果。结论用抗GST蛋白特异性mAb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且可用于Glutathione-Resin亲和层析纯化后的二次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重组gst单克隆抗体 制备 融合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红 胡亚琦 +5 位作者 骆园飞 曾志文 刘庆 黄林如 万利娇 吴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56-659,共4页
目的:比较LY01011(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地舒单抗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共850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比例)至试验组(424名受试者)... 目的:比较LY01011(重组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地舒单抗注射液治疗实体瘤骨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共850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1:1比例)至试验组(424名受试者)或对照组(426名受试者)。试验组接受13剂LY01011治疗,对照组先接受3剂地舒单抗治疗,随后再接受10剂LY01011治疗。结果:主要疗效指标第13周尿肌酐校正的尿I型胶原交联N端肽(urinary N-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corrected by urinary creatinine,uNTX/uCr)相对于基线的自然对数变化值。试验组的变化值为−1.740(0.0420),对照组为−1.745(0.0421)。组间最小二乘均值差为0.005(90%置信区间:−0.088~0.097),表明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包括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LY01011是地舒单抗注射液的生物类似药,整体安全耐受性良好,安全性较高,临床可继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LY01011) 实体瘤骨转移 临床试验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的疗效探讨
3
作者 习剑鑫 陈玉国 +2 位作者 耿笑辰 邱伟 吕国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的79例儿童受者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免疫诱导方案分为全量激素组60例、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19例。全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全量激素诱导,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半量激素诱导, 术后单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对比两组术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等主要结局, 以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移植物存活率、患者存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与全量激素组相比, 术后AR发生率(4/19比16/60)、感染发生率(12/19比40/60)、激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19比24/60)、排斥反应发生时间[(9.00±6.78)d比(8.50±7.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停留时间[7.5(3.0, 11.0)d比3.5(0.0, 12.0)d]、住院花费[18.99(13.13, 41.45)万元比19.54(15.22±29.32)万元]、移植物存活率(18/19比59/60)、患者存活率(19/19比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住院时间[24.0(17.0, 34.0)d比35.0(27.0, 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安全有效, 能够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实现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 但与全量激素诱导相比, 并不能降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组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颖 邹全明 +2 位作者 朱永红 罗萍 毛旭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2-414,417,共4页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目的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小鼠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8(rhIL 18)单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重组hIL 18免疫BALB C小鼠 ,应用杂交瘤技术 ,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经多次克隆化。结果 :建立了 2株小鼠抗hIL 18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 1C7和 1F5 ,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92条和 90条 ,所分泌的抗体分别为IgG2a和IgG1,轻链均为κ型 ,腹水IgG抗体经亲和层析法纯化后纯度达 95 %以上 ,效价为 1× 10 - 4和 1× 10 - 5,Westernblot显示 2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 18 3kD处的rhIL 18蛋白。 1C7单抗的亲和常数Ka=1 7× 10 5,1F5的亲和常数Ka=1 3× 10 5。 2株单抗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结论 :制备的 2株单抗为进一步研究IL 18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 单克隆抗体 制备 特性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红 高春记 +9 位作者 达万明 曹永彬 徐丽昕 吴亚妹 刘蓓 刘周阳 闫蓓 李松威 杨雪良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5-1540,共6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g·d)静脉输注,未达到疗效的病人间隔1周后重复本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完全有效13例(61.9%),其中4例无病生存,8例生存伴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死于白血病髓外复发;6例部分有效(28.57%),其中3例生存伴轻度cGVHD,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无效(9.52%)死亡;总有效率90.5%,总生存率71.48%,尤其在单倍体造血衰竭性疾病的6例患者中,有效率高达100%。该药应用安全,未发现输注相关的毒副作用。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有较好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抗小鼠重组Foxc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艳 邓伟国 +2 位作者 邹积艳 李玉林 Naoyuki MIURA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4-498,共5页
目的 :为了研究叉头框c2 (Foxc2 )在骨骼和主动脉发育上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制作大鼠抗小鼠Foxc2单克隆抗体 (抗 Foxc2mAb) ,并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分析了Foxc2蛋白在小鼠肌胚细胞C2C12的表达和在小鼠胚胎的表达... 目的 :为了研究叉头框c2 (Foxc2 )在骨骼和主动脉发育上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融合蛋白制作大鼠抗小鼠Foxc2单克隆抗体 (抗 Foxc2mAb) ,并利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分析了Foxc2蛋白在小鼠肌胚细胞C2C12的表达和在小鼠胚胎的表达部位。结果 :用小鼠GST Foxc2融合蛋白免疫大鼠制得的抗 Foxc2mAb效价为 1∶5 0 0 0 ,并特异地与转染了CX Foxc2质粒的小鼠L细胞和人膀胱癌HTB9细胞产生的Foxc2蛋白结合。在骨成形蛋白 2 (BMP 2 )的诱导下 ,Foxc2蛋白在C2C12细胞中显著地增加 ,用反义Foxc2序列转染C2C12细胞可以明显地抑制Foxc2蛋白在这个细胞系中的表达。Foxc2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 11 5 dpc小鼠胚胎的生骨节和主动脉周围的间充质组织。结论 :应用大鼠抗小鼠基因重组Foxc2单克隆抗体研究Foxc2的作用 ,结果表明Foxc2蛋白在BMP 2的诱导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鼠重组Foxc2单克隆抗体 制备 检测 叉头框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GS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7
作者 胡珏 傅中滇 张祖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关键词 gst单克隆抗体 制备 应用 基因工程 gst融合系统 外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的建立及效果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邵顺儒 杨冬芝 +4 位作者 侯盛 陶静 袁秀珍 张慧勇 张蕙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77-83,共7页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滴度的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低pH值孵放灭活病毒验证工艺结果表明,低pH值孵放前后蛋白质含量、分子排阻色谱纯度没有明显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室温处理时间≥0.5 h,小鼠白血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滴度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该去除/灭活效果均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建立的工艺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膜过滤病毒去除 低pH值孵放病毒灭活 分子排阻色谱纯度 蛋白质回收率 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多克隆抗体——一类新的治疗制剂 被引量:1
9
作者 乔春霞 沈倍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重组克隆抗体 治疗制剂 多表位 临床应用前景 疾病治疗 单克隆抗体 血清 基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外周血CD34^+细胞动员剂——抗CD49d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刘传芳 杜遵民 张玉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新途径 ,用抗CD4 9d单克隆抗体和rhG CSF及二者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 ,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和CD34+ 细胞数的变化 ,并将各种动员方法所获得的干细胞分别进行干细胞移植。结果发现 ,给予动员剂后小... 为了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新途径 ,用抗CD4 9d单克隆抗体和rhG CSF及二者联合给小鼠皮下注射 ,动态观察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总数和CD34+ 细胞数的变化 ,并将各种动员方法所获得的干细胞分别进行干细胞移植。结果发现 ,给予动员剂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CD34+ 细胞比例明显升高 ,以rhG CSF和抗CD4 9d单克隆抗体联合给药效果最佳。移植后各组小鼠均获造血重建 ,以联合动员组造血恢复速度最快。结论 :抗CD4 9d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动员小鼠外周血干细胞 ,与rhG CSF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9d单克隆抗体 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CD3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Luman募集因子N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11
作者 李晓 兰向莉 +5 位作者 徐晓彬 杨延周 赵宝玉 靳亚平 王爱华 LU Ray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14,共8页
【目的】制备抗Luman募集因子N端(Luman-recruiting factor N terminal,LRF-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LRF-N端的194bp序列,构建LRF-N重组质粒pGEX-LRF-N,转染BL21(DE3)菌,诱导表达并纯化GST-LRF-N融合蛋白,以其作为抗原免疫6... 【目的】制备抗Luman募集因子N端(Luman-recruiting factor N terminal,LRF-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PCR扩增LRF-N端的194bp序列,构建LRF-N重组质粒pGEX-LRF-N,转染BL21(DE3)菌,诱导表达并纯化GST-LRF-N融合蛋白,以其作为抗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免疫4次,每次间隔10d,第4次加强免疫3d后采取小鼠脾脏,分离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用ELISA和Western blot进行阳性细胞株的筛选和鉴定,对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核型、分泌稳定性以及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pGEX-LRF-N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GST-LRF-N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3ku,与预期结果一致。试验共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LRF-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AC9、2AG10和3G7。单抗2AC9、2AG10、3G7能够特异性地识别GST-LRF-N蛋白,亚型鉴定结果显示,其重链分别为IgG2a、IgM和IgG1。【结论】获得的抗LRF-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AC9、2AG10、3G7单抗特异性良好,能够稳定分泌抗体,可用于小鼠LRF蛋白生物学功能及活性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an募集因子 pEGX—LRF—N gst—LRF-N重组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人单克隆抗体在快速竞争抗HIV ELISA中的应用
12
作者 Dpel.SH 欧阳笑梅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65-66,共2页
建立了直接检测抗HIV抗体的ELISA筛选技术。第一代测定法主要是根据夹心法的原理,利用从细胞培养中纯化的病毒,但这样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先前应用的夹心法需要高倍稀释的血清和两步程序,而且只能检出IgG抗体。为了尽早地在感... 建立了直接检测抗HIV抗体的ELISA筛选技术。第一代测定法主要是根据夹心法的原理,利用从细胞培养中纯化的病毒,但这样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先前应用的夹心法需要高倍稀释的血清和两步程序,而且只能检出IgG抗体。为了尽早地在感染后测定IgM抗体,以检出抗HIV的免疫应答,因此;利用吸附在固相的重组HIV囊膜蛋白和酶标人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竞争ELISA法。该法既可检测IgM又能检测IgG抗体,而且不需要预先释稀血清,1小时内可得出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竞争ELISA法 IGG抗体 HIV抗体 IGM抗体 重组HIV 筛选技术 直接检测 免疫应答 囊膜蛋白 测定法 第一代 假阳性 感染后 心法 血清 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层析纯化重组人源性抗HBsAg Fab抗体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宁 陈文吟 +2 位作者 向军俭 饶桂荣 唐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 :纯化酵母发酵产生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 ,建立稳定、适于生产应用的纯化工艺。方法 :以原核表达的重组人源性抗HBsscFv免疫BALB/c小鼠 ,经杂交瘤技术制备大量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14F7。将该细胞株注入小鼠腹腔制备mAb腹... 目的 :纯化酵母发酵产生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 ,建立稳定、适于生产应用的纯化工艺。方法 :以原核表达的重组人源性抗HBsscFv免疫BALB/c小鼠 ,经杂交瘤技术制备大量分泌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14F7。将该细胞株注入小鼠腹腔制备mAb腹水 ,经辛酸沉淀纯化后 ,制备亲和层析柱 ,纯化酵母发酵产生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抗体。结果 :用抗scFvmAb亲和层析柱纯化的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的纯度可达 95 %以上 ,回收率可达 70 %~ 85 %。结论 :人源性抗HBsscFv制备mAb作为亲和层析的介质 ,可有效地从酵母发酵上清中纯化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重组人源性抗HBsAgF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重组Fab scFv单克隆抗体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重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剑峰 康翠洁 +2 位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相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中国对虾素是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抗菌肽。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对虾素(CHP)的功能并为制备特异性抗体作准备,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进行了对虾素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对虾素基因设... 中国对虾素是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抗菌肽。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对虾素(CHP)的功能并为制备特异性抗体作准备,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方法,进行了对虾素原核表达的研究。根据从中国对虾血细胞中克隆得到的对虾素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中国对虾素成熟肽基因(Chp),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E.coliBL21表达融合蛋白GSTCHP。结果表明,不同表达菌株的融合蛋白表达量为30%—34%,同一菌株在诱导5h后能达到最高表达量。利用GS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将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以得到CHP,其分子量约为5.6kDa,N端测序结果与期望的成熟对虾肽序列一致。用液体生长抑制方法检测活性,表明重组GSTCHP蛋白及CHP均表现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重组表达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表达 原核表达载体 E.coli 特异性抗体 特异性引物 外源蛋白 基因设计 层析纯化 抑制方法 抑菌活性 血细胞 表达量 CHP 菌肽 成熟肽 gst 酶裂解 分子量 克隆 菌株 凝血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7-SIRPα阻断剂在实体癌和血液癌中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杨琴 刘晓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CD47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特别是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免疫受体--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相结合,形成CD47-SIRPα信号复合体,该复合体能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 CD47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特别是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肿瘤细胞表面的CD47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免疫受体--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相结合,形成CD47-SIRPα信号复合体,该复合体能抑制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发展。目前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抗CD47抗体抑制CD47-SIRPα信号通路,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提高巨噬细胞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CD47-SIRPα正逐渐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型有效免疫治疗靶标,论文对CD47-SIRPα阻断剂在实体癌和血液癌的研究现进行以综述,以期为实体癌和血液癌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SIRPα阻断剂 肿瘤 CD47单克隆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重组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