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冬青不同叶期碳氮磷化学计量及其抗逆生理特性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杨谨源 李芳玉 +4 位作者 李晨 陈圆圆 王佳玮 邓晓娟 刘建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测定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叶期、盛叶期、老叶期Ⅰ和老叶期Ⅱ等4个叶生长期的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 测定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叶期、盛叶期、老叶期Ⅰ和老叶期Ⅱ等4个叶生长期的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C)、脯氨酸(Pro)含量等抗逆生理指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对月平均温度(MMT)、月降水量(MP)、月光照时间(MIT)、月平均相对湿度(MMRH)等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片C、N、P含量均值分别为591.50、25.61、1.32 g·kg^(-1),SC、Pro含量,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值分别为7.21 mg·g^(-1)、236.99μg·g^(-1),619.22 U·g^(-1)、21.17μmol·min-1·g^(-1)、8018 U·g^(-1),18.38 nmol·g^(-1)。C含量随叶期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N含量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86 g·kg^(-1);P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盛叶期达最大值1.44 g·kg^(-1);C∶N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降低达20.92;N∶P先无显著变化至老叶期Ⅱ显著增高达23.95;C∶P先降低后升高,在盛叶期达最小值413.64,老叶期Ⅱ达最高值500.27。SC、Pro含量和SOD活性均先降低后增高,且最低值都在盛叶期,分别为3.76 mg·g^(-1)、191.14μg·g^(-1)、237.57 U·g^(-1),最高值在老叶期Ⅱ分别为11.69 mg·g^(-1)、303.54μg·g^(-1)、892.03 U·g^(-1)。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盛叶期最低,达11.35μmol·min-1·g^(-1);老叶期Ⅰ最高,达31.39μmol·min-1·g^(-1)。POD活性一直升高至老叶期Ⅱ,最高值达9572 U·g^(-1)。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最高值于盛叶期为30.908 nmol·g^(-1),最低值于老叶期Ⅱ为7.69 nmol·g^(-1)。变异分析显示,沙冬青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随叶期变化较为稳定,而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生长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化学计量指标和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T、MP、MIT对所有化学计量指标均影响不显著(P>0.05),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中,MMT只对Pro含量影响不显著,MP只对SC、MDA含量,SOD、CAT活性影响显著,MIT只对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影响显著;MMRH对膜脂过氧化产物、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影响不显著(P>0.05),化学计量指标中只对P、C∶P、N∶P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叶期 化学计量生态学 抗逆生理特性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南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如意 宋希梅 +4 位作者 沈健 贾蓝溪 程永安 马建祥 张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5-813,共9页
以南瓜品种‘永安2号’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0、100、150、200和300μmol·L^(-1))褪黑素(MT)后进行低温(10℃/7℃)胁迫处理,考察幼苗生长指标以及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以南瓜品种‘永安2号’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0、100、150、200和300μmol·L^(-1))褪黑素(MT)后进行低温(10℃/7℃)胁迫处理,考察幼苗生长指标以及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外源褪黑素缓解南瓜幼苗低温冷害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南瓜幼苗出现叶片萎蔫失水、边缘失绿褪色、向内卷曲等冷害症状;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干重和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显著升高50%以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也大多显著升高。(2)与低温胁迫处理相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褪黑素后,南瓜幼苗叶片冷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并以100μmol·L^(-1) MT处理生长状态最好,植株形态表型与对照已没有明显差异;幼苗生长指标以及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6种抗氧化酶活性、3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并随着MT浓度升高均先升后降,且均在100μmol·L^(-1) MT处理最高。研究发现,外源褪黑素能通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显著降低低温冷害造成的膜质过氧化程度,有效减轻低温胁迫对南瓜幼苗的伤害,增强其抵抗低温能力,恢复幼苗的正常生长,且喷施浓度为100μmol·L^(-1)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低温胁迫 褪黑素 生长特性 抗逆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