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杂交种的抗逆性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卫星 赵致 +3 位作者 朱德峰 柏光晓 付芳婧 曹绍书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4,共8页
通过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不同杂交种抗旱耐瘠性的试验研究,选择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9个性状的抗逆系数、抗逆指数为指标,以各指标隶属度为评定标准,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黔玉3号、黔2599、遵玉3号、黔2411、贵毕302、中单2... 通过水分和N胁迫下玉米不同杂交种抗旱耐瘠性的试验研究,选择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9个性状的抗逆系数、抗逆指数为指标,以各指标隶属度为评定标准,分析评价参试品种的抗逆性。结果表明:黔玉3号、黔2599、遵玉3号、黔2411、贵毕302、中单2号和兴黄单89-2的抗逆性表现较好,黔单10号、黔西4号、安单136、黔2451和黔玉1号表现较差。以产量抗逆系数、产量抗逆指数、各性状抗逆系数隶属度及各性状抗逆指数隶属度4个参数进行综合鉴定评价,均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果,表明这些参数指标可以作为玉米抗逆性的有效评价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旱耐瘠性 系数 抗逆指数 模糊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干热风抗性鉴定及热胁迫相关基因TaHSPs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美玲 孙爱清 +6 位作者 杨敏 张杰道 王振林 陈蕾太 陈路路 马雪丽 尹燕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为鉴定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干热风抗性以及不同抗性品种热激蛋白(TaHSPs)基因的表达差异,以9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花后10~20d进行人工模拟干热风处理,通过测定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收获后的千粒重与籽粒品质,评价不同品种干... 为鉴定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干热风抗性以及不同抗性品种热激蛋白(TaHSPs)基因的表达差异,以9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花后10~20d进行人工模拟干热风处理,通过测定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收获后的千粒重与籽粒品质,评价不同品种干热风抗性;对筛选出的干热风抗性不同的品种在出苗15d进行热胁迫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热胁迫0~4.5h内TaHSP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热风处理后,供试小麦品种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均降低,高抗干热风品种降幅较小,热敏感型品种降幅较大;供试小麦品种的千粒重均降低。山农23号等3个品种达到高、中抗干热风等级,且抗性比较稳定,师栾02-1为热敏感型品种。干热风处理后籽粒蛋白质含量升高,总淀粉含量降低,抗干热风小麦品种总淀粉相对含量降幅较小。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在热胁迫0~4.5h期间,TaHSPs基因表达量均为抛物线趋势,抗干热风品种在热胁迫1h时TaHSP16.9基因表达上调幅度大于热敏感型品种。对于TaHSP17.8基因,抗干热风品种在热胁迫期间,上调表达反应时间均早于热敏感型品种;在热胁迫0.5h时,山农23号、周麦18与泰山9818三个抗干热风品种基因表达均上调至590倍以上,而师栾02-1与济南17号的上调幅度在300倍以下。对于TaHSP23.6基因,山农23号的上调表达峰值远高于其他品种。对于TaHSP26.6基因,热敏感型品种在热胁迫后期的上调倍数高于抗干热风品种,师栾02-1与济南17号两个热敏感型品种在热胁迫4.5h时上调幅度均在4 000倍以上,而抗干热风品种山农23号、周麦18与泰山9818上调幅度均在3 000倍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千粒重 抗逆指数 热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主推品种(系)干热风抗性鉴定 被引量:24
3
作者 仪小梅 孙爱清 +6 位作者 韩晓玉 张杰道 王振林 王春微 杨敏 王琳琳 尹燕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84,共11页
为了确立黄淮麦区小麦干热风抗性评价指标,并筛选出抗干热风的品种(系),以黄淮麦区推广的91个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于灌浆期对其设置温室模拟干热风处理,探讨干热风对小麦植株冠层形态特征、旗叶功能期、产量性状及籽粒主要营养成分... 为了确立黄淮麦区小麦干热风抗性评价指标,并筛选出抗干热风的品种(系),以黄淮麦区推广的91个小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于灌浆期对其设置温室模拟干热风处理,探讨干热风对小麦植株冠层形态特征、旗叶功能期、产量性状及籽粒主要营养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干热风处理后,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系)冠层黄化程度不尽相同,而所有小麦品种(系)冠层的绿光标准化值下降,旗叶功能期缩短,千粒重下降,蛋白质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淀粉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确定了旗叶功能期和千粒重抗逆指数共同作为小麦干热风抗性的评价指标,并鉴定出山农19等高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及济南17等敏感品种。利用旗叶功能期和千粒重抗逆指数能够鉴定出小麦干热风相对抗性,可为小麦品种布局以及抗干热风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千粒重 旗叶功能期 抗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灌浆速率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松 黄岩 +2 位作者 杨战峰 张天海 孙君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8-93,共6页
为了解高温对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同时筛选耐热小麦种质资源,为豫南稻茬麦区小麦耐热育种提供试验支撑,选用豫南稻茬麦区主栽的5个小麦品种,即扬麦13、扬麦15、郑麦113、泛麦8号、信麦1168,在灌浆中后期进行人工扣棚模拟高... 为了解高温对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同时筛选耐热小麦种质资源,为豫南稻茬麦区小麦耐热育种提供试验支撑,选用豫南稻茬麦区主栽的5个小麦品种,即扬麦13、扬麦15、郑麦113、泛麦8号、信麦1168,在灌浆中后期进行人工扣棚模拟高温胁迫环境,以自然环境为对照,高温胁迫下每日最高平均温度为43.1℃,正常环境下每日最高平均温度为37.9℃,研究了高温胁迫处理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小麦灌浆速率受高温胁迫影响的起始时间不同,高温胁迫影响小麦的灌浆速率从而降低小麦的千粒质量和产量。千粒质量热感指数小于1的品种为扬麦15(0.3)、郑麦113(0.8)、泛麦8号(0.6);产量热感指数小于1的品种是扬麦13(0.7)和郑麦113(0.6);千粒质量抗逆指数大于100%的品种是扬麦13(102.99%)、扬麦15(103.21%)和泛麦8号(100.78%),综合热感指数和抗逆指数,耐热性最好的品种是扬麦15。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显示,与自然环境相比,高温胁迫处理使供试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有明显提高;除扬麦15外,扬麦13、郑麦113、泛麦8号、信麦1168的籽粒硬度在高温胁迫处理下分别增加了0.7%、0.8%、36.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温胁迫 灌浆速率 热感指数 抗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