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霍邱县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及抗逆增产技术示范试验
1
作者 罗士良 尹维松 +1 位作者 冯晓霞 陈贵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55-58,共4页
通过示范“抗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防治+药肥协同+抗逆增产”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对小麦病害进行全程综合防控,分析了试验过程中不同处理对主要病害(茎基腐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小麦植株素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情况。结果表明,... 通过示范“抗性品种+药剂拌种+适期防治+药肥协同+抗逆增产”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对小麦病害进行全程综合防控,分析了试验过程中不同处理对主要病害(茎基腐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小麦植株素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情况。结果表明,播种前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 mL拌1 kg种子,拔节初期施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5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水剂750 mL/hm^(2),扬花期(第1次)施用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5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水剂750 mL/hm^(2),扬花期(第2次)施用27%戊唑·噻霉酮悬浮剂450 mL/hm^(2)+51%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水剂750 mL/hm^(2)处理对灌浆中后期小麦茎基腐病的病指防效仍达90.11%,对拔节期药后30 d小麦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为89.02%,对扬花期第2次药后20 d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达94.44%,病指防效均较其他处理好。该处理理论产量达7188.0 kg/hm^(2),增产率为27.20%,同时在拔节期还可以促进小麦幼穗分化,促使后期形成大穗,增加穗实粒数,提高千粒重。该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及抗逆增产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害 综合防控 增产技术 防效 产量 安徽霍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艳 庄克章 +3 位作者 吴荣华 李新新 李龙 孔玮琳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75-78,共4页
为了明确不同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郑单958和郑单309为材料,研究了宽窄行种植、基施缓控释肥料、追施微肥(锌肥+钾肥)及施用化控剂4项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 为了明确不同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郑单958和郑单309为材料,研究了宽窄行种植、基施缓控释肥料、追施微肥(锌肥+钾肥)及施用化控剂4项抗逆减灾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能降低株高和穗位,改善穗部性状,减少秃尖,郑单958和郑单309产量分别提高4.4%和10.5%;基施缓释肥能显著提高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百粒重,增加产量;追施微肥(锌肥+钾肥)对植株性状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穗长,减少秃尖,降低倒折率;施用化控剂能显著降低株高和穗位,株高降低15.3~28.5cm,增加植株抗倒性,与对照相比降低倒伏率4个百分点左右,增加产量。各处理均能有效改善夏玉米生长性状、提高抗病抗逆性,增产1.1%~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减灾技术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涟水县晚茬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孝卫 薛大忠 嵇娟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5期61-61,70,共2页
该文依照涟水县晚茬小麦生产现状以及基本生育特征,拟定抗逆高产栽培技术。补充完善基础生产设施,对种植品种杂乱现象进行调控,全面优化粗放化种植管理模式。整合晚播小麦生产中存有的各项问题,做好品种选取与种子处理,适时早播,全面推... 该文依照涟水县晚茬小麦生产现状以及基本生育特征,拟定抗逆高产栽培技术。补充完善基础生产设施,对种植品种杂乱现象进行调控,全面优化粗放化种植管理模式。整合晚播小麦生产中存有的各项问题,做好品种选取与种子处理,适时早播,全面推广应用生长调节剂,实现稻草大范围覆盖,高效化施肥操作,注重病虫害综合防控,提高小麦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茬 小麦 生产现状 栽培技术 涟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地区稻麦生产抗逆调控种植技术及应用效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健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52-53,共2页
近几年,江苏省淮安市稻麦生产中受大风多雨天气影响,中后期易出现倒伏,严重影响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该文结合当地实际,阐述了稻麦抗逆调控种植要求,分别介绍了小麦与水稻的抗逆调控种植技术要点,并论述了该技术应用产生的显著效益。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调控技术 产量 节本增效 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射阳县2017年水稻生产抗逆调控技术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爱瑞 黄萍霞 孙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195-196,共2页
利用江苏稻麦生产抗逆调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平台,总结2017年水稻生产特点、产量结构、品种布局、稻作方式、气候条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不同稻作方式对比,提出2018年水稻生产上重点需要做到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 利用江苏稻麦生产抗逆调控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平台,总结2017年水稻生产特点、产量结构、品种布局、稻作方式、气候条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不同稻作方式对比,提出2018年水稻生产上重点需要做到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加强良种良法相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控技术 生产特点 气候条件 模式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与小麦抗逆应变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朵业 王长年 《现代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32-33,共2页
通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气象三要素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对小麦栽培中一些应用成功的抗逆应变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气候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因素及抗逆性应变栽培技术,为江苏地区小麦生长期间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应变栽培技术 气候条件 自然灾害 温度 降雨量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提高引进梨品种抗逆性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盛龙 《落叶果树》 2010年第3期52-53,共2页
针对引入的西洋梨、东方梨品种在高海拔地区表现抗逆性差、腐烂病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嫁接栽培试验,以当地品种酸果梨作基砧,皮胎果梨和白果梨作中间砧,高位嫁接引进品种和以酸果梨作基砧,高位嫁接引进品种表现较好,未发现感染腐烂病,抗... 针对引入的西洋梨、东方梨品种在高海拔地区表现抗逆性差、腐烂病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嫁接栽培试验,以当地品种酸果梨作基砧,皮胎果梨和白果梨作中间砧,高位嫁接引进品种和以酸果梨作基砧,高位嫁接引进品种表现较好,未发现感染腐烂病,抗逆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引进品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地区适宜青椒设施构型优化选择及其配套抗逆栽培技术研究
8
作者 黄建华 韦运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90-91,共2页
苏北沿海地区适宜青椒设施构型优化选择及其配套抗逆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跨度和3层以上覆盖方式栽培使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得到保障,可作为大丰市重点推广的越冬青椒栽培覆盖方式;开展多个青椒品种的引进栽培试验,筛选出杭辣2号... 苏北沿海地区适宜青椒设施构型优化选择及其配套抗逆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跨度和3层以上覆盖方式栽培使安全越冬的基本条件得到保障,可作为大丰市重点推广的越冬青椒栽培覆盖方式;开展多个青椒品种的引进栽培试验,筛选出杭辣2号和苏椒5号等产量、商品性、综合效益等突出的品种进行推广;通过大棚肥水一体化应用和植保综合防治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 设施构型 优化选择 栽培技术 品种引进 苏北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技术解析
9
作者 喻菊霞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8期23-24,共2页
苏椒17是一种早熟长灯笼形辣椒,适宜在皖西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为了推动苏椒17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关农业部门提出了大棚冬春特早出抗逆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苏椒17的产量,对皖西南苏椒17种植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 苏椒17是一种早熟长灯笼形辣椒,适宜在皖西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为了推动苏椒17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关农业部门提出了大棚冬春特早出抗逆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苏椒17的产量,对皖西南苏椒17种植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对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椒17 大棚栽培技术 冬春特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神东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C00期41-47,共7页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煤田大规模开发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神东公司通过保护、建设矿区整体生态环境,使矿区整体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得以加强和完善,从而解决矿区内局部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 神东矿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煤田大规模开发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神东公司通过保护、建设矿区整体生态环境,使矿区整体生态系统与环境功能得以加强和完善,从而解决矿区内局部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不可避免的影响与危害,达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治理中,通过积极的研究、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成功的完全符合神东矿区的生态建设技术,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合理解决环境与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生态建设 抗逆技术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建设 神华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丘岗地区不同施肥结构对水稻养分吸收总量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高菊生 黄晶 +1 位作者 刘淑军 张杨珠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2:009年在湖南省祁阳县板页岩发育的高岸田和低垄田开展了湘南丘岗区水稻抗逆稳产轻简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在施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早晚稻稻谷、稻草的产量均以水稻专用肥为最高... 2:009年在湖南省祁阳县板页岩发育的高岸田和低垄田开展了湘南丘岗区水稻抗逆稳产轻简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在施用等量N、P、K养分条件下,早晚稻稻谷、稻草的产量均以水稻专用肥为最高;(2)无论是排田还是垄田,施用水稻专用肥,都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有效穗多,结实率高,千粒重增加;(3)湘南板页岩丘岗区的排田和垄(冲)田,一次性施用水稻专用肥("湘珠牌"水稻专用肥),能够增加排田、垄田早稻稻谷和垄田晚稻稻谷、稻草的吸氮、吸磷、吸钾总量,对晚稻而言,垄田一次性施用水稻专用肥后,其稻谷、稻草吸收养分总量的优势比排田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丘岗地区 水稻 稳产轻简技术 集成研究与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