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HPLC法分离合欢皮中抗血管新生的活性组分 被引量:2
1
作者 蔡维维 施建军 +2 位作者 冯磊 杜斌 邱丽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从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中分离得到若干个组分,再用HMEC-1细胞活性检测以及HPLC分析鉴定,筛选得到具有较高抑制新生血管活性的组分II-4(IC50=1.45±0.11μg/mL),且组成较简单。本法简... 应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SPE-HPLC),从合欢皮乙醇提取物-正丁醇相中分离得到若干个组分,再用HMEC-1细胞活性检测以及HPLC分析鉴定,筛选得到具有较高抑制新生血管活性的组分II-4(IC50=1.45±0.11μg/mL),且组成较简单。本法简单快速,可以为中药材有效组分的快速分离提供新的方法,也为后续进一步分离得到细胞活性有效单体化合物提供组成比较简单的合欢皮活性组分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抗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提高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功效(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欣坚 马小超 +2 位作者 邓辉 张婷 屠曾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的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效果。方法 血管样管腔形成实验用来测定体外血管新生程度。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检测体内血管新生程度。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 ,治疗 1 2d后测量肿瘤重量。结果 内皮抑制素...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的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效果。方法 血管样管腔形成实验用来测定体外血管新生程度。通过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检测体内血管新生程度。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 ,治疗 1 2d后测量肿瘤重量。结果 内皮抑制素在体外抑制了管腔形成数 (抑制率 33.5 % ) ,在体内减少了血红蛋白含量 (抑制率 38.8% ) ;然而在这两个实验中 ,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与单用内皮抑制素相比均显著提高了抑制率 (P <0 .0 5)。接受内皮抑制素的小鼠肿瘤重量减少了 46 .3% ;而接受共同治疗的小鼠肿瘤重量减少了 65 .7%。结论内皮抑制素与巴马司他合用提高了抗血管新生和抗肿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制素 巴马司他 血管生成 Lewis肺 药物合用 抗血管新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管道形成实验筛选不同药物抗血管新生
3
作者 张波 吴国豪 +2 位作者 靳大勇 吴肇汉 秦新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采用内皮细胞管道形成技术体外实验筛选不同药物浓度单药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在含生长因子的胶原(Matrigel)上能自行组装成管道结构,在... 目的采用内皮细胞管道形成技术体外实验筛选不同药物浓度单药抑制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能力。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在含生长因子的胶原(Matrigel)上能自行组装成管道结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低浓度不同药物单药,观察HUVEC细胞组装管道的能力,计算管道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①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Doxycycline)在0.1~10μg/mL、PI3K抑制剂西罗莫司(Rapamycin)在1~10ng/mL(24~48h预处理)、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100μg/mL^1mg/mL以及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商品名Avandia)在0.1~1μmol时无抑制内皮细胞管道形成作用。②NS398在0.5~50μg/mL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50μg/mL时可抑制56%的内皮细胞管道形成能力。③抗寄生虫药舒拉明钠(Suramin)在20~50μg/mL时具有很强的抑制内皮细胞管道形成能力(30μg/mL浓度可抑制57%管道形成,当浓度达到40μg/mL时内皮细胞管道形成被完全抑制);④紫杉醇在1~10ng/mL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紫杉醇浓度1、2、5和10ng/mL时,HUVEC细胞形成的管道总长度分别为对照组的57%、51%、34%和27%)。结论低浓度多西环素、西罗莫司、NAC或罗格列酮单药无抑制血管新生能力;NS398有中等度抑制血管新生作用;而低浓度舒拉明钠或紫杉醇单药具很强的抑制血管新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新生 管道形成实验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藻中一种硫酸半乳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严君 施松善 +2 位作者 王顺春 王峥涛 胡之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5-1759,共5页
为了寻找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我们以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均一多糖(GFP15).采用HPGPC、糖组成分析、绝对构型测定、甲基化分析... 为了寻找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我们以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均一多糖(GFP15).采用HPGPC、糖组成分析、绝对构型测定、甲基化分析、IR和NMR等技术对GFP15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GFP15为一琼胶和卡拉胶中间型的硫酸半乳聚糖,主要由1,3连接的β-D-半乳糖和1,4连接的2,3位硫酸基双取代的α-D-半乳糖交替组成,1,3连接β-D-半乳糖的4位和6位上分别有少量的硫酸基取代,1,4连接的半乳糖有少量是α-L-半乳糖,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木糖、3,6-脱水半乳糖和6-甲基-半乳糖.利用鸡胚尿囊膜法(CAM)对GFP15进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评价,结果显示,GFP15(100μg/egg)能抑制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提示GFP15作为一种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硫酸半乳聚糖 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bFGF与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竞荷 向军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1-585,共5页
1血管新生与肿瘤 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实体瘤要超过2mm3以上,必须要有新生血管的支持才能与肿瘤宿主的血管系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而且肿瘤的转移和转移部位的生长也有赖于肿瘤组织血管新生.
关键词 VEGF BFGF 肿瘤血管新生治疗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勇 钟裕国 +1 位作者 沈怡 刘绍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0-264,共5页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物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 ECV30 4 )增殖有显著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序列 沙利度胺 1 3-二氢-1 3-二氧-2H-异吲哚 衍生物 合成 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婧研(综述)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素(Ang)/含免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发布了3个Ang/Tie通路阻断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靶向VEGF-A和Ang-2的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抗体faricimab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并达到终点,faricimab的2种延长治疗间隔(12周和16周)的给药方案均被证实有效。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调控Ang/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总结分析Ang/Tie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疾病 新生血管生成 Ang/Ti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皮中抗肿瘤新生血管高效低毒组分的筛选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易清清 刘玲艳 +1 位作者 冯磊 邱丽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6-1051,共6页
从合欢皮中提取分离组分1—24,SRB法测定IC50,LDH试剂盒评价毒性,筛选出乙醇回流正丁醇萃取的组分23为抗肿瘤新生血管高效低毒组分,化学定性其主要成分为皂苷,HMEC.1细胞上的IC50为4.18±0.37p,g·mL-1,LDH阳性药物浓... 从合欢皮中提取分离组分1—24,SRB法测定IC50,LDH试剂盒评价毒性,筛选出乙醇回流正丁醇萃取的组分23为抗肿瘤新生血管高效低毒组分,化学定性其主要成分为皂苷,HMEC.1细胞上的IC50为4.18±0.37p,g·mL-1,LDH阳性药物浓度为40p,g·mL-1。细胞迁移、成管实验表明组分23对细胞迁移、成管均有抑制作用。急性毒性实验测得最小致毒量和最小致死量分别为100mg·kg-1,4000mg·kg-1。建立肿瘤小鼠模型进行组分23的体内药效学研究:中剂量4mg·(kg·d)-1,高剂量组8mg·(k·d)-1CD31蛋白标志肿瘤血管数明显降低,低剂量2mg·(kg·d)-1、中剂量、高剂量组肿瘤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肿瘤新生血管 高效低毒组分 药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制素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而抑制血管新生(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欣坚 马小超 +2 位作者 邓辉 张婷 屠曾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9-394,共6页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处理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三维胶原模型研究bF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 ;用明胶电泳和蛋白印迹法研究分泌于培养基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 目的 研究内皮抑制素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处理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用三维胶原模型研究bF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 ;用明胶电泳和蛋白印迹法研究分泌于培养基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和含量 ;RT PCR法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mRNA水平。结果 内皮抑制素显著抑制bFGF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新生能力 ;抑制内皮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2的表达及其mRNA的水平。结论 内皮抑制素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制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脐静脉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抗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位肽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鑫 王宏 +3 位作者 向军俭 朱中松 宋其芳 邓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7-412,共6页
目的:研究筛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不同表位肽抗肿瘤及抗血管新生效用。方法:构建4种不同的pCANTAB5-E/VEGF表位肽载体,将VEGF表位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于噬菌体表面,MTT法检测VEGF噬菌体表位肽对黑色素瘤细胞(B16)、人脐静... 目的:研究筛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不同表位肽抗肿瘤及抗血管新生效用。方法:构建4种不同的pCANTAB5-E/VEGF表位肽载体,将VEGF表位肽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展示于噬菌体表面,MTT法检测VEGF噬菌体表位肽对黑色素瘤细胞(B16)、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对B16F10细胞迁移的影响,ECMgel检测其对HUVEC成管的影响。结果:筛选出VEGF的4种(VSB、VNB、VEB、VTB)表位肽中,VNB对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到64.8%,VEB、VTB对B16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7%和66.5%。4株表位肽对高转移细胞B16F10迁移抑制率均超过80%。结论:筛选得到的4株VEGF表位肽对黑色素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有抑制作用,通过分析其表位区段后可制备成小分子多肽,为今后抗肿瘤多肽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表位肽 肿瘤 抗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苍术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君 王桁杰 胡国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71-3276,共6页
目的研究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方法北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 目的研究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化学成分及其血管新生抑制活性。方法北苍术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eco-愈创木酮(1)、gibberodione(2)、junipercamphor(3)、2-one-3,4-dehydro-4,15-dihydrocostic ester(4)、7α-hydroxycostol(5)、elema-1,3,11(13)-trien-12-oic acid(6)、atractylenolid I(7)、atractylenolidⅢ(8)、atrchiterpene B(9)、olean-12-ene-3,11-dione(10)、δ-amyrione(11)。化合物1~2、5对HUVE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50.5±1.1)%、(47.3±0.9)%、(45.2±1.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6、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具有一定程度的HUVEC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苍术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血管新生活性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面临的临床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36
12
作者 赵明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79,共3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差,很多患眼最终丧失视功能。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NVG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以降眼压为目的还是以保留视功能为目的?(2)如何创造条件对NVG的原发病变进行治疗?(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差,很多患眼最终丧失视功能。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NVG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以降眼压为目的还是以保留视功能为目的?(2)如何创造条件对NVG的原发病变进行治疗?(3)究竟何种手段是NVG治疗的关键?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应用、抗青光眼手术还是严格控制导致视网膜缺血因素的全视网膜光凝(PRP)?(4)如何建立治疗NVG的综合策略?本文中提出以保留视功能为核心治疗目的、以完成PRP为目标、以抗VEGF治疗和抗青光眼手术为关键手段的NVG综合治疗策略,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 缺血/并发症 视网膜疾病/并发症 病理性新生血管 高眼压/ 治疗 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疗法 全视网膜光凝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立度胺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施有琴 王荣 +3 位作者 谢华 贾正平 郭志强 郭立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93-996,共4页
沙立度胺最初作为一种镇静止吐剂用于治疗妊娠呕吐,但由于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被禁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沙立度胺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并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及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 沙立度胺最初作为一种镇静止吐剂用于治疗妊娠呕吐,但由于其严重的致畸作用被禁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沙立度胺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及免疫调节等活性被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研究,并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及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该文就沙立度胺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抗肿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立度胺 肿瘤 作用机制 抗血管新生 免疫调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陆金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8-820,共3页
青蒿素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抗疟疾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铁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由于青蒿素类化合物对正常组织细胞毒性小,且... 青蒿素类化合物是一类有效的抗疟疾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铁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由于青蒿素类化合物对正常组织细胞毒性小,且对多药耐药的肿瘤细胞仍然有效,因此,开发该类化合物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氧化应激 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抗血管新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武彩萍 刘欣 +1 位作者 李庆伟 王继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富组氨酸糖蛋白(HRG)为一种多结构域血浆糖蛋白,可与多种配体结合而行使多种功能.HRG配体包括锌离子、肝素和硫酸肝素、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素、原肌球蛋白、IgG、FcγR及补体.在锌离子存在或在低pH的环境中(如组... 富组氨酸糖蛋白(HRG)为一种多结构域血浆糖蛋白,可与多种配体结合而行使多种功能.HRG配体包括锌离子、肝素和硫酸肝素、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素、原肌球蛋白、IgG、FcγR及补体.在锌离子存在或在低pH的环境中(如组织损伤或肿瘤生长),HRG的富含组氨酸结构域与配体的结合能力加强.HRG的多结构域特点及其与多种配体结合的性质表明,其可以作为细胞外衔接蛋白衔接细胞表面的不同配体.除了细胞表面分子,HRG还可以结合IgG,从而阻止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产生.HRG与大多数细胞发生结合的功能是在锌离子存在或低pH环境下,通过与细胞表面硫酸肝素蛋白聚糖相互作用实现的.HRG还具有加强凋亡细胞、坏死的吞噬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抗血管新生、细胞的粘附和迁移、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血凝固、补体激活等生理活动调节等功能.本文针对HRG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组氨酸糖蛋白 肝素 生物学功能 抗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血小板因子4基因或其片段在动物体内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
16
作者 杨龙江 姜华 +1 位作者 邹剑峰 侯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72-1176,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其17-70片段转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对其在动物体内生长的影响。构建含有人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17-70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筛选并检测稳定表达转染基因蛋白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用稳定... 本研究旨在观察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其17-70片段转染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对其在动物体内生长的影响。构建含有人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17-70片段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筛选并检测稳定表达转染基因蛋白的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株。用稳定表达转染基因蛋白的U266细胞建立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动物模型。每2周检测小鼠血清中人轻链蛋白的含量,每4周测量小鼠血清中人VEGF及PF4蛋白含量。并检测肿瘤的体积和肿瘤内血管密度以及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血小板因子4蛋白和其17-70肽段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筛选后各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上清液内VEGF含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应用转染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建立小鼠多发性骨髓瘤模型发现,和转染空载体组相比较,转染血小板因子4基因组小鼠血清中人VEGF及人轻链蛋白含量降低,在转染17-70片段组的降低更加明显(p<0.05)。各组小鼠肿瘤平均体积及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空载体组小鼠与其它两组小鼠之间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血小板因子4小鼠与转染血小板因子4片段组小鼠之间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染血小板因子4cDNA全长或其17-70片段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受到抑制,小鼠生存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因子4 多发性骨髓瘤 抗血管新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2SPECT显像用于胰腺癌荷瘤裸鼠动物实验及临床转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晓娜 郑堃 +6 位作者 石希敏 贾兵 董诚岩 郑连芳 杜延荣 霍力 李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6,I0003,共7页
本工作探讨了新型示踪剂99 Tcm-HYNIC-3PEG4-E[c(RGDfK)]2(99 Tcm-3PRGD2)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转化可行性。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将PANC-1胰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肩部,... 本工作探讨了新型示踪剂99 Tcm-HYNIC-3PEG4-E[c(RGDfK)]2(99 Tcm-3PRGD2)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转化可行性。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将PANC-1胰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肩部,建立合格的动物模型。以联肼尼克酰胺(HYNIC)作为双功能连接剂,采用无亚锡一步法制备99 Tcm-3PRGD2。在0.5~6.0h,每隔0.5h行一次荷瘤鼠99 Tcm-3PRGD2全身平面显像,观察全身分布情况,于肿瘤及健侧勾画感兴趣区(ROI,region of interest),计算肿瘤与本底(T/NT)的比值。对6例胰腺肿瘤患者行99 Tcm-3PRGD2单光子发射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评估对胰腺癌的检出率。结果表明: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整合素αvβ3。99 Tcm-3PRGD2标记率大于99%。荷瘤鼠显像显示肿瘤对示踪剂摄取好,0.5h时即可见肿瘤显影,1.5h时T/NT达最大值,6.0h时肿瘤仍可清晰显示。99 Tcm-3PRGD2SPECT显像可检出6例患者的胰腺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检出率为100%。99 Tcm-3PRGD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示踪剂,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vβ3,99 Tcm-3PRGD2SPECT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 SPECT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胰腺癌基质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18
作者 周新源 刘楠 +1 位作者 张盼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3-662,共10页
胰腺癌基质在肿瘤进展、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纯的靶向肿瘤细胞治疗策略已无法满足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靶向胰腺癌基质治疗与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联合用药方案的开发。胰腺癌复杂... 胰腺癌基质在肿瘤进展、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纯的靶向肿瘤细胞治疗策略已无法满足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靶向胰腺癌基质治疗与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联合用药方案的开发。胰腺癌复杂的基质成分、互相串扰的信号通路和畸形增生的新生血管给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机遇。本文主要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血管3个方面,综述了近期靶向胰腺癌基质治疗策略研究进展并加以分析讨论,以期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靶向基质 细胞外基质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抗血管新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崔晓霞 宋鹏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5-362,共8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难治性癌症。在过去的30余年中,SCLC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传统治疗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需求的有效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难治性癌症。在过去的30余年中,SCLC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传统治疗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需求的有效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揭示了SCL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故其诊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指日可待。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治疗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CLC治疗的疗效,并且有涌现出更多的关于SCLC诊疗方式的研究,从而开辟了SCLC治疗的新领域,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针对SCLC分子病理的靶向治疗、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治疗方面新的研究崭露头角,本文对SCLC新的诊疗方式进行综述,以示读者,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分子生物学 新生血管生成药物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汝欣 黄敏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84-1187,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20-74岁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早期的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后期新生血管形成。米诺环素作为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除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20-74岁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早期的神经细胞凋亡以及后期新生血管形成。米诺环素作为一种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除了具有抗菌、抗炎症反应外还有抗新生血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着重于米诺环素对DR的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米诺环素抑制DR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米诺环素在DR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保护神经细胞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