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世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替格瑞洛抗血小板降阶治疗的临床转归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子乾 邹宇婷 +6 位作者 都日娜 吴阳勋 王观筠 刘海萍 王语嫣 王绪云 尹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2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由替格瑞洛降阶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连续募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替格...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由替格瑞洛降阶为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转归。方法连续募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于住院期间或出院后1年内将替格瑞洛降阶为氯吡格雷的ACS或PCI术后患者746例。根据替格瑞洛降阶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急性期组(≤1个月,n=212)和非急性期组(1~3个月,n=262;3~6个月,n=156;6~12个月,n=116)。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分析各组患者降阶治疗原因,比较各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靶血管重建及出血学会研究会(BARC)定义的2、3、5型出血事件构成的复合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心血管缺血事件和BACR 2、3、5型出血事件)发生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不同时间段行替格瑞洛降阶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结果急性期组降阶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造影未见严重狭窄(23.1%),非急性期组降阶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无法获取替格瑞洛(41.9%)。急性期组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非急性期1~3个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6%和12.2%;HR=0.72,95%CI 0.41~1.26;P=0.252)。非急性期1~3个月组的1年内净临床不良事件显著低于3~6个月组(12.2%和19.2%;HR=1.90,95%CI 1.07~3.37;P=0.029)及6~12个月组(12.2%和21.6%;HR=1.48,95%CI 1.10~2.00;P=0.010)。各组间1年内心血管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急性期1~3个月组的1年内出血事件显著低于6~12个月组(9.2%和15.5%;HR=1.42,95%CI 1.01~2.00;P=0.044)。结论真实世界中ACS或PCI术后患者在非急性期1~3个月内进行替格瑞洛抗血小板降阶治疗能够获得最佳的临床净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降阶治疗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