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青山 邹江 +1 位作者 赵丹 陆宝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9-693,共5页
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简要综述了氯吡格雷的药理学特性、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比较 ,以及国内外对其各种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氯吡格雷 研究进展 血栓性疾病 安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抗血小板药物致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球部大出血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夏风飞 张成德 +3 位作者 张泽栋 李洪福 张同军 黄平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4-705,共2页
高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可致胃肠道损伤,其中严重消化道出血率达2.2%[1-2]。因高龄患者多伴心、肺等重要脏器慢性疾病,无论内镜止血还是手术治疗均较为棘手。本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5例因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大出血... 高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可致胃肠道损伤,其中严重消化道出血率达2.2%[1-2]。因高龄患者多伴心、肺等重要脏器慢性疾病,无论内镜止血还是手术治疗均较为棘手。本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5例因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大出血的高龄患者,现将治疗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十二指肠 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抗血小板药对大鼠肝酪蛋白激酶Ⅱ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康铁邦 黄才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用DEAE-纤维素和肝素-Sepharose4B层析法部分纯化了大鼠肝酪蛋白激酶Ⅱ(CKⅡ);研究了5种抗血小板药对CK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素对CKⅡ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88mm·L-1;蝙蝠... 用DEAE-纤维素和肝素-Sepharose4B层析法部分纯化了大鼠肝酪蛋白激酶Ⅱ(CKⅡ);研究了5种抗血小板药对CK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肝素对CKⅡ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88mm·L-1;蝙蝠葛碱、川芎嗪对CK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但较肝素的作用弱得多;汉防己碱对CKⅡ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而潘生丁能使CKⅡ活性明显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可能对研究CKⅡ是否在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中起某些作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激酶Ⅱ 肝素 蝙蝠葛碱 抗血小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现状、挑战及趋势 被引量:27
4
作者 丁忠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动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危害极大,为人类健康的首位杀手,抗血小板药效果肯定,但现有抗血小板药存在疗效不稳定、不满意、有出血副作用等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抗血栓效果更好、出血副作用更小的抗血小板药。研发具有新的作用机... 动脉血栓性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风危害极大,为人类健康的首位杀手,抗血小板药效果肯定,但现有抗血小板药存在疗效不稳定、不满意、有出血副作用等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抗血栓效果更好、出血副作用更小的抗血小板药。研发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研究血小板激活的机制、发现新的抗血小板药的靶点有助于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新药。本文拟就现有的抗血小板药、正在研发阶段的抗血小板药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冠心病 血栓形成 反向激动剂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单青 婷方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21-3123,共3页
自1990—2010年.全球脑卒中所致的病死率已达26%.占所有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19%。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和致残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共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患... 自1990—2010年.全球脑卒中所致的病死率已达26%.占所有疾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19%。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的第一位死亡和致残原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共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约占60%-80%,故对IS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进行有效、及时的防治,对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药 防治 伤残调整寿命年 脑血管疾病 应用 老龄化社会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专家指出抗血小板药不宜与银杏叶萃取物并用 被引量:1
6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8-718,共1页
日本药剂师协会常务理事井上章治在《产经新闻》上撰文指出,抗血小板药不宜与银杏叶萃取物并用。
关键词 日本 抗血小板药 银杏叶萃取物 物相互作用 华法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专家指出抗血小板药不宜与银杏叶萃取物并用 被引量:1
7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0-520,共1页
关键词 日本 抗血小板药 银杏叶萃取物 物相互作用 华法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新药——硫酸沃拉帕沙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玲红 安富荣 +2 位作者 王淑萍 孙黎 金冠钦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72-73,共2页
硫酸沃拉帕沙(vorapaxar sulfate)是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拮抗药,口服有效,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014年5月,硫酸沃拉帕沙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有心肌梗死或外周动脉疾病史患者以减少血栓性... 硫酸沃拉帕沙(vorapaxar sulfate)是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拮抗药,口服有效,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抑制由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014年5月,硫酸沃拉帕沙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有心肌梗死或外周动脉疾病史患者以减少血栓性心血管事件。该文对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研究及安全性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拉帕沙 硫酸 抗血小板药 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治疗对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钦宗 金征宇 +6 位作者 王志伟 潘杰 李晓光 石海峰 张晓波 刘巍 杨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术后出血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PCN治疗的196例患者(244个肾脏),根据术后PCN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PCN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CN术后23例患者27... 目的评价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术后出血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CT引导PCN治疗的196例患者(244个肾脏),根据术后PCN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分析患者PCN术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PCN术后23例患者27个(27/244,11.07%)肾脏发生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与未出血组除抗血小板药物外,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双药抗血小板是发生出血风险的高危因素(OR=12.381,P=0.002)。结论单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并未增加PCN术后出血风险,而双药抗血小板治疗PCN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正常的凝血功能也是预防术后出血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出血 抗血小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PT评分系统指导ACS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延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柯 王珍 +2 位作者 王强 杨大春 李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评分系统,指导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延长治疗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6年4-12月到西部战区总医院随访的患者中,选取既往... 目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评分系统,指导并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延长治疗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6年4-12月到西部战区总医院随访的患者中,选取既往诊断为ACS并成功完成PCI术后满1年,且DAPT评分≥2分的患者共2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每天1次;观察组A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联合氯吡格雷片75mg/d,每天1次;观察组B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联合氯吡格雷片50mg/d,每天1次。延长治疗1年后,比较3组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同程度的出血事件发生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弹力图中血小板功能(MA)的变化。结果在12个月的观察期内,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总体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vs. 5.3%vs. 5.3%,P<0.05),对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A和观察组B(P<0.05),而观察组A和观察组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的轻度出血(1+2型)发生率(2.6%vs. 12.0%vs. 3.9%)和总出血事件发生率(2.6%vs. 13.3%vs. 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的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B(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弹力图MA值[分别为55.4%±15.2%、(53.8±4.8)mm]均较治疗前[分别为33.2%±11.3%、(44.8±4.2)mm]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A和观察组B治疗前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弹力图M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A和观察组B治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弹力图M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CS患者使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缺血风险后,对于DAPT评分≥2分的患者,延长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以降低其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氯吡格雷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药 DAPT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抗血栓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丘岳 钟小斌 +3 位作者 刘滔滔 万瑞融 黄捷 唐双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2009~2011年抗血栓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收集该院2009~2011年抗血栓药使用的相关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金额排序/DDDs排序(B/A)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2009~2011年抗血栓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收集该院2009~2011年抗血栓药使用的相关数据,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金额排序/DDDs排序(B/A)值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血药的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溶栓药用药频度有所下降。DDDs阿司匹林连续3年排序第1位,金额排序首位的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华法林DDC值低而B/A值高。抗凝血药物当中,普通肝素的DDDs排序第一,其次是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结论由于药物品种变化及一些新型抗凝血药的引进,使金额排序产生了波动,但总体呈合理性增长。该院住院患者抗栓药物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基本符合国家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各种指南及药物说明书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溶栓 物利用 合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葆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1988年第1期2-6,共5页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病症,其主要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下称动粥)的防治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来对动粥病因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的研究,均有较大的进展,抗动粥病的研究,也有...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病症,其主要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下称动粥)的防治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近来对动粥病因学、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的研究,均有较大的进展,抗动粥病的研究,也有许多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L 脂蛋白受体 调血脂 血浆脂蛋白 LDL 抗血小板药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TXA 动脉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经PI3K/Akt/PKC通路对血小板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芳 田晓云 +5 位作者 熊秀琴 袁兆伟 张力 袁语静 刘涛 刘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8-1255,共8页
目的 探讨斑蝥素(Cantharidin,CTD)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聚集仪检测CTD(2.5、5、10μmol·L^(-1))对胶原、凝血酶、ADP和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 目的 探讨斑蝥素(Cantharidin,CTD)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提取洗涤血小板,聚集仪检测CTD(2.5、5、10μmol·L^(-1))对胶原、凝血酶、ADP和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PKC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对ATP释放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拍照观察CTD对纤维蛋白原表面的血小板扩展功能和对血小板斑块回缩的影响。检测CTD联用740Y-P(PI3K特异性激动剂)对胶原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率,Western blot检测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小鼠腹腔注射CTD(0.35、0.7 mg·kg^(-1))和阿司匹林(30 mg·kg^(-1)),观察胶原诱导各组离体血小板聚集率,检测PI3K、Akt和PKC蛋白磷酸化水平,检测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小鼠断尾流血时间。结果 CTD抑制胶原、凝血酶和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抑制ATP释放,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CTD抑制血小板扩展和斑块回缩,740Y-P处理能够减弱CTD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CTD抑制离体血小板聚集功能和PI3K、Akt和PKC磷酸化水平,延长APTT和小鼠尾巴出血时间。结论 CTD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扩展、斑块回缩和影响止血功能,其机制与调控PI3K、Akt和PKC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血小板聚集 斑块回缩 抗血小板药 PI3K/AKT PKC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防治减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程 李志勇 +1 位作者 张彦洁 郭美丽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减压病是由于环境压力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由溶解于体内的惰性气体在血管或组织中形成气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以威胁生命安全。目前,再加压吸氧治疗是减压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并不能满足重症减压病的治疗需求,仍需... 减压病是由于环境压力下降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由溶解于体内的惰性气体在血管或组织中形成气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可以威胁生命安全。目前,再加压吸氧治疗是减压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但并不能满足重症减压病的治疗需求,仍需药物辅助治疗。防治减压病的可选药物有限,尚未发现特效药物。多年来,学界不断探索用于治疗减压病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抗炎药、抗氧化药、气泡消融药及中药等。其中,应用中药防治减压病可能会是减压病防治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本文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至今减压病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病 抗血小板药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对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选择的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帮健 曲忠森 +2 位作者 赵玉武 孙晓江 杨嘉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对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以BNP=912.5 pg/m L(第95分位数)为分界值,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再根据不同的抗栓治疗,...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对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4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以BNP=912.5 pg/m L(第95分位数)为分界值,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再根据不同的抗栓治疗,分为抗血小板组和抗凝组。比较入院时和治疗后21 d 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同时比较2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再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对于BNP>912.5 pg/m L的患者,抗凝治疗组的NIHSS评分(P=0.015)及m RS评分(P=0.031)改善比显著高于抗血小板治疗组;抗血小板治疗组病死率和脑梗死再发率高于抗凝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BNP≤912.5 pg/m L的患者,两治疗组之间NIHSS评分及m RS评分改善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血小板治疗组病死率和脑梗死再发率高于抗凝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所有出血、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NP>912.5 pg/m L的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其疗效可能优于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房颤动 B型钠尿肽 抗血小板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用药前后血浆生物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丽君 顾青 +1 位作者 汪维乐 沈立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浆生物分子的变化及服用蚓激酶与阿司匹林(ASA)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AC I患者按用药分为蚓激酶组、ASA组、蚓激酶与ASA联合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P-选择素、D-二聚体(D-D)、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血浆生物分子的变化及服用蚓激酶与阿司匹林(ASA)对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AC I患者按用药分为蚓激酶组、ASA组、蚓激酶与ASA联合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P-选择素、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凝血酶可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比较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的变化;通过ROC曲线比较各检验指标对AC I的诊断价值。结果AC I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D-D与t-PA、PAI-1、P-选择素、TAT、PAP呈正相关。治疗后ASA组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蚓激酶组PAP有显著变化(P<0.05);蚓激酶与ASA联合组PAP和PAI-1有显著变化(P<0.05)。D-D、TAFI活性(TAFI:a)和抗原(TAFI:Ag)比其他血浆生物分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论t-PA、PAI-1、P-选择素、TAT、PAP、D-D、Hcy、TAFI:a、TAFI:Ag均可以作为AC I的诊断指标,D-D、TAFI:a、TAFI:A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其他项,在判断AC I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在临床用药方面,ASA与蚓激酶同时给药对血浆生物分子的影响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降纤酶 抗血小板药 凝血酶可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药物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文 楼燕 +2 位作者 邱宸阳 李栋林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6,共6页
近年来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或压迫已有普及趋势,但支架治疗术后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选择尚无共识。针对非血栓性、急性血栓性和慢性血栓性髂静脉狭窄或压迫这三种不同情况,患者术后用药方案和预后也不尽相同。非血栓性患者无论采... 近年来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或压迫已有普及趋势,但支架治疗术后抗凝血药和抗血小板药的选择尚无共识。针对非血栓性、急性血栓性和慢性血栓性髂静脉狭窄或压迫这三种不同情况,患者术后用药方案和预后也不尽相同。非血栓性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抗凝、抗血小板策略,支架通畅率均较满意;急性血栓性患者以抗凝为基础,联用抗血小板药能否额外获益有待进一步探讨;而慢性血栓性患者在不同用药策略下预后均较差。本文就患者术后不同用药方案作一综述,以期为最佳用药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 支架 手术后 凝血 抗血小板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动脉夹层药物治疗前后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帅 李凘纯 +8 位作者 张雪凤 彭雯佳 田冰 田霞 陈录广 侯雨希 刘崎 陆建平 邵成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9-685,共7页
目的分析自发性未破裂头颈动脉夹层(CC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在药物治疗前后行HR-MRI检查的30例CCAD患者... 目的分析自发性未破裂头颈动脉夹层(CC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在药物治疗前后行HR-MRI检查的30例CC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上夹层血管管腔狭窄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减轻1个级别及以上的患者)与未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加重1个级别及以上或无变化的患者)。分析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HR-MRI管腔及管壁特征差异。结果30例CCAD患者共计30处夹层,其中改善组14例(11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管腔狭窄程度改善)、未改善组16例。改善组患者的年龄小于未改善组[(37.86±9.83)岁vs(56.94±9.86)岁,P=0.001],其余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善组患者中基线壁内血肿比例高、管腔狭窄程度相对较轻,而未改善组患者的基线管腔狭窄程度较严重,内膜瓣与双腔征、假腔内血栓形成更常见(P均<0.05)。治疗后随访时,改善组患者壁内血肿、管腔狭窄程度均改善,未改善组患者壁内血肿、内膜瓣与双腔征、假腔内血栓形成仍有较多残留(P均<0.05)。两组基线夹层血管壁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时改善组患者血管壁强化程度较未改善组降低(P<0.001)。结论HR-MRI可对CCAD药物治疗前后管腔及管壁形态学特征变化进行评估,年龄小、基线管腔狭窄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夹层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动脉夹层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凝剂 抗血小板药 预后 青年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和围手术期及长期抗血栓治疗策略解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琪楠 韩丽珠 +5 位作者 边原 黄雪飞 郑星月 宋玉洁 罗维楠 童荣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52-1757,共6页
2023年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栓工作组发布了其在2022年更新的老年人急性、围手术期和长期抗血栓治疗共识文件。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器官变化及多种疾病,出血性和血栓性事件风险增加,常服用多种药物,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因此为临床抗... 2023年1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栓工作组发布了其在2022年更新的老年人急性、围手术期和长期抗血栓治疗共识文件。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器官变化及多种疾病,出血性和血栓性事件风险增加,常服用多种药物,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因此为临床抗栓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该文对如何评估血栓及出血风险,口服抗血栓药物的治疗策略,胃肠外抗血栓药物的治疗策略,围手术期抗血栓治疗方案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抗血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 栓策略/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志旋 曹胜华 +3 位作者 陈林 李江红 石克金 丁小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以2-丙硫基-4,6-二氯-5-氨基嘧啶(3)、2-[((3aR,4S,6R,6a S)-6-氨基-2,2-二甲基四氢-3a H-环戊基[d][1,3]二氧-4-基)氧]-1-乙醇L-酒石酸盐(4)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环合、与(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D-扁桃酸盐(2)发生亲核取代... 以2-丙硫基-4,6-二氯-5-氨基嘧啶(3)、2-[((3aR,4S,6R,6a S)-6-氨基-2,2-二甲基四氢-3a H-环戊基[d][1,3]二氧-4-基)氧]-1-乙醇L-酒石酸盐(4)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环合、与(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D-扁桃酸盐(2)发生亲核取代、稀盐酸脱保护制得抗血小板药替格瑞洛,所得目标经1H NMR及MS确证,总收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