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TPO及抗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维娟
方璇
+4 位作者
厉小梅
汪国生
陶金辉
王钢
李向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5-1790,共6页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36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11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36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11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TPO、抗TPO抗体、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血清TPO在A组明显高于C组; SLE患者中抗TPO抗体总阳性率为41. 9%,抗TPO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5. 6%、23. 1%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 <0. 05);抗体阴性者易出现抗核小体抗体(P <0. 05);抗体阴性组较抗体阳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血小板计数、血清TPO、补体C3及C4、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抗β2糖蛋白1(β2-GP1)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SLE患者中抗c-mpl抗体总阳性率为25. 8%,抗c-mpl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26. 9%和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抗c-mpl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抗c-mpl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 <0. 05);(3) SLE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与抗c-mpl抗体呈正相关。结论血清抗TPO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升高,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可能在SLE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
血小板
生成素
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
抗
血小板
生成素
受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TPO及抗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维娟
方璇
厉小梅
汪国生
陶金辉
王钢
李向培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5-17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373186)
文摘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生成素(TPO)抗体及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c-mpl)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36例(A组)、无血小板减少患者26例(B组)和健康对照者11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TPO、抗TPO抗体、抗c-mpl抗体水平,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血清TPO在A组明显高于C组; SLE患者中抗TPO抗体总阳性率为41. 9%,抗TPO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5. 6%、23. 1%和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 <0. 05);抗体阴性者易出现抗核小体抗体(P <0. 05);抗体阴性组较抗体阳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抗TPO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血小板计数、血清TPO、补体C3及C4、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率、抗β2糖蛋白1(β2-GP1)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 SLE患者中抗c-mpl抗体总阳性率为25. 8%,抗c-mpl抗体在A组、B组和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5%、26. 9%和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抗c-mpl抗体阳性率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抗c-mpl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易出现皮疹(P <0. 05);(3) SLE血小板减少患者抗TPO抗体阳性率与抗c-mpl抗体呈正相关。结论血清抗TPO抗体在SLE血小板减少患者中升高,抗TPO抗体及抗c-mpl抗体可能在SLE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
血小板
生成素
抗血小板生成素抗体
抗
血小板
生成素
受体
抗体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lood platelet
thrombopoietin
anti-thrombopoietin antibody
anti-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ntibody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TPO及抗c-mpl抗体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王维娟
方璇
厉小梅
汪国生
陶金辉
王钢
李向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