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基因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志明 耿妙苗 +3 位作者 温树敏 闫桂军 王睿辉 刘桂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93,共15页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选育和使用抗虫品种是降低虫害损失最安全有效的途径,利用抗虫性连锁或功能标记对提高小麦抗虫分子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从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抗虫性主效...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选育和使用抗虫品种是降低虫害损失最安全有效的途径,利用抗虫性连锁或功能标记对提高小麦抗虫分子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前期从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抗虫性主效QTL(QSm.hbau-4A)6个相关差异基因的基础上,依据这些基因序列中存在的InDel和SNP,分别开发了2个EST标记和6个KASP标记,并在抗虫性不同的一套重组近交系(RIL)和一套小麦品种中进行了标记的有效性验证。所开发的8个标记在抗、感虫小麦亲本间均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RIL株系中的检测有效率均达到90%左右;除E10-10外,这些标记在供试高抗(56.3%~86.7%)和高感(85.7%~100.0%)小麦品种中的检测有效率均较高,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虫性筛选。同时发现,11个具备所有抗虫标记位点的抗虫小麦品种,多为审定时间较早或已停止使用的品种,这使得结合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鉴定和创新小麦抗虫种质资源的工作日益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红吸浆 抗虫相关基因 功能标记 SNP EST K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