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菁菁 孙铁英 胡云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 目的探讨体外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感染的杀菌能力,寻求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方法收集20株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PDRPA,进行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MCBT),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PDRPA对多黏菌素B单药最敏感;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活性增强最显著(P<0.05);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头孢他啶与氨曲南、头孢他啶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表现出对部分菌株抗菌活性增强。结论对PDRPA进行个体化的MCBT可能有助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PDRPA的选择。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或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联合杀菌试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
2
作者 陈邬锦 张森 +8 位作者 董娟娟 周静茹 倪萍 李琴 张旭华 陈立闯 杨威 莫慕淞 迪拉热·力迪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对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使用最佳感染复数的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生理盐水等,分别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观察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对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使用最佳感染复数的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生理盐水等,分别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合并烫伤模型组、对照组、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组、鸡尾酒噬菌体治疗组及抗菌药物治疗组实施不同的干预,并在感染7 d后,观察小鼠的生理状态、细菌计数并进行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等检查。结果成功建立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模型,经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治疗后的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内的病原菌可能部分被清除,小鼠皮肤和肝脏病理结果显示经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其组织结构较完整,炎症反应程度较轻,治疗效果良好,并且显著性降低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而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各组织小鼠皮肤组织中细菌总数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鸡尾酒噬菌体组、抗菌药物组、联合治疗组细菌总数均明显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皮肤组织细菌总数降低更显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效果更佳,对皮肤和肝脏组织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烧伤动物模型 体治疗 小剂量鸡尾酒噬联合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粘菌素联合多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赛 唐建华 +1 位作者 吴俊伟 杨利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多粘素E 硫酸敌素 药物 试验 大肠杆 药物治疗 感染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妮娜 王红宁 +1 位作者 廖德惠 赵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7-8,共2页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敏试验钟妮娜王红宁廖德惠赵红(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鸡败血支原体病是由禽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RD)。该病在世界范...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敏试验钟妮娜王红宁廖德惠赵红(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鸡败血支原体病是由禽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RD)。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许多国家因此而造成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药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氧苄氨嘧啶与抗菌药物联合增效作用的试验
5
作者 郭振江 喻华英 李培兰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三甲氧苄氨嘧啶 药物 增效剂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标准(2010年版)部分变更内容 被引量:39
6
作者 杨沙沙 王喜仁 +1 位作者 韩杰 黄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2010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更新了M100-S20文件,现将其中主要更新内容作简要介绍,供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工作者在常规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 药物 CLSI 标准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菌药物对95株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和联合药物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怡群 徐修礼 +3 位作者 陈潇 樊新 程晓东 郝晓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9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金属β-内酰胺酶、诱导型和质粒型AmpC酶检测,并对其中的29株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95株鲍曼不...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9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金属β-内酰胺酶、诱导型和质粒型AmpC酶检测,并对其中的29株进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95株鲍曼不动杆菌金属β-内酰胺酶、诱导型AmpC酶和质粒型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95.79%、24.21%和47.37%。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8.95%和73.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与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分别为51.72%、27.59%、37.9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产酶率和耐药性高,临床应慎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如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可使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 药物 最低抑浓度 联合浓度 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用和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防突变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聂大平 董枫 石宏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用及其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防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使用对8株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MPC,并计...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用及其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联合使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防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使用对8株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铜绿假单胞菌的MPC,并计算耐药频率。结果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用对上述8株铜绿假单胞菌MPC/MIC分别为8~32、8~16;两药分别与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联合使用,MPC/MIC则降为2~8、2~4、1~2、1~2、4~8和1~8,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MPC/MIC下降2~16倍,且其耐药频率也大幅下降。结论联合用药能使耐药突变选择窗变窄,使MPC/MIC降低,减少耐药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防突变浓度 联合用药 耐药频率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及联合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修礼 张建芳 +4 位作者 王静 樊新 孙怡群 程晓东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绿脓杆菌(MDRP)的产酶状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MDRP感染提供联合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规进行。结果从临床感染的标本...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绿脓杆菌(MDRP)的产酶状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MDRP感染提供联合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按CLSI法规进行。结果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101株绿脓杆菌,MDRP23株占22.77%(痰标本占86.96%)。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MDRP占91.3%,产诱导型AMPC酶和质粒型AMPC酶的MDRP分别为52.17%和21.74%。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的占34.78%。多黏菌素B和亚胺培南对MDRP抑菌率为零,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的抑菌率为4.35%,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抑菌率为43.38%,帕珠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抑菌率为21.74%和26.07%。美罗培南的抑菌率为47.83%。联合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与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分别为65.2%、47.8%、43.5%。结论MDRP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其耐药性与多种耐药机制并存有关,临床应高度重视MDRP的防治,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多黏菌素B来治疗MDRP引起的感染,并密切结合病情和感染特征及根据感染菌的耐药表型、药敏结果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杆 Β-内酰胺酶 药物 最低抑浓度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修礼 陈潇 +4 位作者 刘家云 张建芳 樊新 孙怡群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机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最佳药物联合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根据C...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的耐药机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PAE感染提供最佳药物联合应用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根据CLSI规定标准进行。结果从临床感染病例标本中分离出92株PAE,主要来自呼吸道感染标本(占88.04%)。92株PAE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48.91%(45/92),产AmpC酶的菌株占27.17%(25/92),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MIC比值≥1的菌株占18.48%(17/92)。多黏菌素B和美罗培南对PAE的抑菌率分别为95.65%和80.43%,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对PAE的抑菌率在48.91%~71.74%,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PAE的抑菌率为36.9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为60.87%和58.7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米诺环素的协同作用为44.57%和43.4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多黏菌素B的协同作用为28.26%和7.61%。结论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感染标本,其耐药性与多重耐药机制并存有关。对于PAE感染的治疗,临床应首选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米诺环素来治疗,同时应密切结合患者病情及感染菌的耐药表型、药敏试验结果和经验用药的药物疗效等综合情况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 铜绿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未来抗菌药物研发的趋势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静 杨靖亚 +1 位作者 杨怡 李会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33-637,共5页
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菌株出现耐药性,耐药性的出现给人类和现代医学造成巨大威胁。几十年来,抗菌药物新药的开发十分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组合药物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和具有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的组合,不仅延长了老抗菌药物的使用寿... 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菌株出现耐药性,耐药性的出现给人类和现代医学造成巨大威胁。几十年来,抗菌药物新药的开发十分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组合药物不断发展,抗菌药物和具有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的组合,不仅延长了老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引入的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也有效应对抗菌药物新药开发困难的局势。组合的应用为解决广泛出现的耐药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菌药物组合的发展,详细介绍了抗菌药物与非抗菌药物活性化合物组合的实例以及对抗菌药物新药研发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耐药性 药物新药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和正交试验设计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消毒剂和抗抑菌产品中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萍 李梦琦 +2 位作者 赵丽媛 杨屹 丁晓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1-937,共7页
为防止消毒剂与抗抑菌产品中违规添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同时分离测定消毒剂与抗抑菌产品中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新方法。通过3因素7水平均匀试验设计和4因素4水平的正交... 为防止消毒剂与抗抑菌产品中违规添加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同时分离测定消毒剂与抗抑菌产品中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新方法。通过3因素7水平均匀试验设计和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二氢钠(NaH_2PO_4)及硼砂(Na_2B_4O_7)在分离缓冲液中的浓度,最大限度地实现了3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在短时间内的有效分离。以30.2cm×50μm(有效长度为20 cm)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以25 mmol/L NaH_2PO_4+10 mmol/L Na_2B_4O_7(pH 7.41)+140 mmol/L(SDS)为分离缓冲溶液,分离电压为10 kV;进样压力为0.003 Pa,进样时间为4 s;检测波长为250 nm。3种抗病毒药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小于0.999 5。3种抗病毒药物的检出限均为2.0 mg/kg,定量限均为7.0 mg/kg。低、中、高浓度加标回收率为85.4%~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0%。该方法简便,快速,适于检测消毒剂与抗抑菌产品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均匀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 核苷类病毒药物 消毒剂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抗菌药物最小杀菌浓度试验
13
作者 王占森 刘昌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5-16,共2页
国内养鸡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盲目用药,滥用药物,大剂量用药等不合理问题,鸡群药物蓄积中毒和耐药菌株频繁发生。为解决养鸡生产盲目用药,滥用药,以大剂量药物控制细菌性传染病而造成的巨额经济浪费和药物蓄积中毒问题,笔者在常规药敏试验... 国内养鸡生产上普遍存在着盲目用药,滥用药物,大剂量用药等不合理问题,鸡群药物蓄积中毒和耐药菌株频繁发生。为解决养鸡生产盲目用药,滥用药,以大剂量药物控制细菌性传染病而造成的巨额经济浪费和药物蓄积中毒问题,笔者在常规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敏感抗菌药物最小杀菌浓度试验(M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试验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华 程道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9-1051,共3页
为了解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1年数据,以生物被膜和抗菌药物为主题检索词,检索和筛选相关的临床疗效观察或实验研究论著。文献提示,大环内酯类药物... 为了解近年来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作用的研究进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1年数据,以生物被膜和抗菌药物为主题检索词,检索和筛选相关的临床疗效观察或实验研究论著。文献提示,大环内酯类药物能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减少细菌黏附,增强其他药物渗透性,但不能杀灭生物被膜内的病原菌,且目前无文献报道实验与临床应用和疗效研究直接相关。因此认为,体外实验的研究条件有限,其目前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待临床实践进一步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 生物被膜 联合用药 药物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几种致病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光伟 梁眷衡 +3 位作者 尹烨华 陈天杰 王秉红 罗庆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18,共1页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据养禽场反映,很多抗菌药物对细菌病的防治效果不佳,甚至无效。为了给养禽场的兽医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自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初,我们对广州、深圳、惠州、新兴、三水、清远、增城、花都、东莞、开平... 随着养禽业的发展,据养禽场反映,很多抗菌药物对细菌病的防治效果不佳,甚至无效。为了给养禽场的兽医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自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初,我们对广州、深圳、惠州、新兴、三水、清远、增城、花都、东莞、开平等地养鸡场进行调查,并从中分离了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 药物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志刚 王本兴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7-13,共7页
试验了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96h半数耐受浓度(96TLM=96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氯霉素45.4×10-6、4.5×10-6;红霉素53.0... 试验了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96h半数耐受浓度(96TLM=96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氯霉素45.4×10-6、4.5×10-6;红霉素53.0×10-6、5.3×10-6;呋喃西林64.1×10-6,6.4×10-6土霉素、百炎净、硫酸链霉素、青霉素G钠均大于100×10-6及10×10-6。但若以幼虫活力、摄食率、日生长率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则这些药物的96TLM及安全浓度分别落在下述区间内:土霉素(38~67)×10-6、(3.8~6.7)×10-6;百炎净(52~67)×10-6、(5.2~6.7)×10-6;硫酸链霉素(25~38)×10-6、(2.5~3.8)×10-6;青霉素G钠仍大于100×10-6及10×10-6。下列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幼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青霉素G钠,百炎净(13~38)×10-6;呋喃西林1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药物 马氏珠母贝 D型幼虫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试验检测4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民 罗燕萍 +2 位作者 张有江 赵莉萍 白立彦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探讨体外试验如何更准确检测该菌耐药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42株临床分离菌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分别于培... 目的: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探讨体外试验如何更准确检测该菌耐药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42株临床分离菌株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性,分别于培养24h和48h记录结果。结果:无论培养24h还是48h,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哑、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药敏试验延长至48h判读结果,部分在24h敏感的菌株抑菌区内可见小的耐药菌生长。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所试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性,治疗时应采用联合用药。延长药敏培养时间可检出更多生长缓慢的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试验 检测 嗜麦芽窄食单胞 药物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用抗菌药物对鸡毒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伟娜 毕丁仁 +4 位作者 郭锐 李自力 胡思顺 肖运才 许青荣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病 药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 慢性呼吸道病 饲料利用率 产蛋率下降 医疗费用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与其它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凌天翼 唐俊杰 《经济林研究》 1994年第S1期53-56,共4页
本文测定了桉叶油对5种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并对桉叶油与丹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的联合抗菌作用做了初步实验研究.通过对小数杀菌浓度指数的测定和平板纸条法联合抗菌作用,证实桉叶油除有广泛... 本文测定了桉叶油对5种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并对桉叶油与丹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等的联合抗菌作用做了初步实验研究.通过对小数杀菌浓度指数的测定和平板纸条法联合抗菌作用,证实桉叶油除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外,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增强剂,与丹参和抗生素都有协同作用,可增强丹参和抗生素的抗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联合作用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与甲氧苄啶联合抗菌作用的测定 被引量:11
20
作者 孙红祥 许英雷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评价甲氧苄啶 (trimethoprimum,TMP)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增效作用 ,确定其与抗菌药物最佳配伍比例。本试验以棋盘格法 (checkboard test)测定 1 2种抗菌药物和 TMP单独试验及其联合试验时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以各药的小数... 评价甲氧苄啶 (trimethoprimum,TMP)对不同抗菌药物的增效作用 ,确定其与抗菌药物最佳配伍比例。本试验以棋盘格法 (checkboard test)测定 1 2种抗菌药物和 TMP单独试验及其联合试验时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以各药的小数抑菌浓度 (fractional inhibitoryconcentration,FIC)及小数抑菌浓度指数 (FIC index)判断各药与 TMP联合作用效应。测定结果表明受试药物与 TMP配伍使用均产生协同作用 ,使各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增强 2~ 8倍 ,不同抗菌药物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苄啶 药物 大肠杆 温和气单胞 联合作用 最抵抑浓度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