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例组合指数校正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模型拟合研究
1
作者 张钰 周典 +5 位作者 田帝 周苑 吕曼辰 薛同斌 吴烨 周睿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价进行调整,对其综合考量。方法:收集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21-2023年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相关指标,首先通过线性模型、二次曲线等8种模型拟合探索病例组... 目的:探究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价进行调整,对其综合考量。方法:收集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21-2023年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相关指标,首先通过线性模型、二次曲线等8种模型拟合探索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随后通过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不同科室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重新评价。结果: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关联性较弱,但病例组合指数与同期出院人数的乘积与抗菌药物使用累积数存在较强关联,以此为基础进行的秩和比综合评价结果前后出现较大波动。结论:病例组合指数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存在间接关联,在后续抗菌药物使用的模型运算时应考虑校正,以增强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组合指数 抗菌药物使用 模型拟合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方法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珮 王宸 +1 位作者 徐兴星 邹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方法,选择更适合的AUD纳入监控及管理,实现AUD合理化考核。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实时监控AUD和出院患者AUD的计算模型,统计某院2023年1—5月13个住院科室和全院分别用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AUD,比... 目的比较两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方法,选择更适合的AUD纳入监控及管理,实现AUD合理化考核。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建立实时监控AUD和出院患者AUD的计算模型,统计某院2023年1—5月13个住院科室和全院分别用两种计算方法产生的AUD,比较离散度,评估适用性,测算两种计算方法对科室考核影响。从2023年6月开始利用实时监控AUD系统实现对科室、医生、药物的三重监控,7月开始纳入考核,比较管控后两种计算方法2023年AUD的趋势变化。结果实时监控AUD较出院患者AUD科室月度离散度更小,全院无明显差异,考核更合理。利用实时监控AUD管理后,2023年6月下降了4.54限定日剂量数(DDDs),2023全年下降了2.75 DDDs。结论实时监控AUD更能体现实际用药水平,更具适用性,有利于科学管理A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计算方法 实时监控 合理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田帝 周典 +4 位作者 周苑 张钰 吕曼辰 薛同斌 吴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关系。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2年7个临床科室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整理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 目的 探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关系。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1—2022年7个临床科室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整理数据,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以次均药品费用、患者平均住院日为门限变量,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测算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门限值。结果 次均药品费用存在单一门限值,门限值为6 334.69(F=21.98,P<0.05);患者平均住院日存在双重门限值,门限值分别为6.74和8.20 (F=160.53、15.99,P<0.1)。两门限变量中协调发展水平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间的统计值均为正数。结论 DRG和临床路径协调发展水平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非线性关系,且在各门限变量区间内均呈大小不同的正向促进作用。医疗机构应重视非线性关系,善用医院信息与询证管理手段,基于精准的监测与分析开展抗菌药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临床路径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门限回归模型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 被引量:39
4
作者 郑伟 茅一萍 +5 位作者 韩方正 周宏 翟仁旭 曹剑梅 赵新忠 姜新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二者相关性。方法统计2013—2015年所有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二者相关性。方法统计2013—2015年所有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株的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评估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有关(r=0.61,P=0.0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上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强度上升有关(r=0.78,P<0.01)。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因此,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减缓细菌耐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 肺炎克雷伯 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管理工具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丽 马云霞 +3 位作者 周媛 马悦 张松 何琴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DCA循环、追踪方法学、根本原因分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决策树等管理工具,寻找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质量管理...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DCA循环、追踪方法学、根本原因分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决策树等管理工具,寻找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并控制在每百人天40 DDDs以下。结论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能有效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工具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 被引量:17
6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 目的基于CMI指数调整DDD评价南京市第一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水平。方法收集2017—2019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出院病案首页数据,对科室CMI及DDD采用非整秩次方式编秩、计算秩和比、回归方程及分档排序。结果对28个科室采取CMI指数调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秩和比法评价发现:①28个被评科室中仅有18个科室评价结果相同,占比64.29%;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比DDD单一评价下调级别的科室有5个;③CMI调节下DDD评价比单一评价上调级别的科室5个。结论①秩和比法可以通过区分高优和低优指标统一不同的指标量纲,形成综合评价;②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考虑到疾病收治因素、搁置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为抗菌药物DDD的管控迅速提供管理线索;③通过CMI调节DDD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提升管理效率,更加集中有效地对DDD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病例组合指数(CMI)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病种管理在降低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晨红 张剑峰 +1 位作者 李碧 卞志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按病种管理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妇科4个病区5个常见病种(子宫平滑肌瘤、卵巢囊肿、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宫颈恶性肿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存在问题进行... 目的探讨按病种管理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妇科4个病区5个常见病种(子宫平滑肌瘤、卵巢囊肿、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宫颈恶性肿瘤)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42DDD下降到38DDD,达到国家标准。结论按病种管理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种管理 妇科手术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蒙光义 王冬晓 +3 位作者 彭评志 周丽娟 梁河 钟丽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2—2017年某院住院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以及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2—2017年某院住院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率,以及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革兰阴性菌23 994株,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 331株(占5.55%),主要来源于痰(54.02%),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21.49%)。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1.79%、7.66%和13.37%,其中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现年度升高的趋势(P<0.0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恶唑烷酮类的使用强度呈正相关(均P<0.05);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的使用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变化与某些常用类别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现正相关,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耐药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策略及述评 被引量:6
9
作者 叶青 冯佳佳 +9 位作者 孔维华 罗万军 吴安华 杨永弘 曾红兰 张交生 张瑜 林丽开 申昆玲 国家卫生健康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儿科工作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3-1147,共5页
梳理中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进展,探讨顶层设计、多学科协作、抗菌药物管理的具体专项要求,以及评价体系建立中的难点,并思考应对策略,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策略,提升遏制细菌耐药治理效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儿童 抗菌药物使用 管理策略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5年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尹畅 陈江芸 +2 位作者 闵锐 张旭东 方鹏骞 《中国医院》 201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国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相关制度的推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比较2011-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心成员单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情况,... 目的:了解国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相关制度的推进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通过比较2011-2015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中心成员单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情况,比较分析不同药物类别的使用量、使用强度以及不同省、市、自治区的使用强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用药频度最大的抗菌药物类别始终是三代头孢菌素、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等;三代头孢菌素和二代头孢菌素年消耗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抗菌药物使用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药物消耗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使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士顿矩阵对2017—2019年某三级综合医院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伟伟 赵太宏 +1 位作者 肖雨龙 业海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985,共5页
目的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管控的现存问题,引入CMI指数并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试图从医院层面为科室DDD管控做出迅速评价和判断。方法绘制波士顿矩阵,分别以CMI指数、DDD值作为横、纵坐标,确定界值... 目的基于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管控的现存问题,引入CMI指数并基于波士顿矩阵模型试图从医院层面为科室DDD管控做出迅速评价和判断。方法绘制波士顿矩阵,分别以CMI指数、DDD值作为横、纵坐标,确定界值和焦点,以各科室的CMI、DDD值作为坐标,得到波士顿矩阵图。结果28个科室中7个科室(大部分为手术科室)分布在第II象限(严管区)、5个科室分布于第I象限(放任区)、7个科室分布于第IV象限(表扬区)、其他科室分布于第III象限(鼓励区)。结论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管理DDD,通过放任区、严管区、鼓励区及表扬区分别予以不同管理策略,为抗菌药物重点管控提供线索,节约医院管理成本,同时强调动态管理,旨在推动变化,以奖代罚,促进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矩阵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项整治对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崔世怡 吴乃中 +2 位作者 韩瑾 李晓卿 刘腾飞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某综合性医院在实施专项整治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累...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某综合性医院在实施专项整治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项整治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累计AUD值,大环内酯类等药物AUD明显下降,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和不同管理级别抗菌药物AUD均下降。但还存在用药集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AUD下降不明显等问题。结论专项整治有效降低了综合医院住院患者AUD,但与卫生行政部门标准仍存在差距,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整治 综合医院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药物临床应用 用药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赵琪 李霆 +5 位作者 姜子楠 张纯萍 丁晓妍 张璐 王鹤佳 徐士新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对2019年国内兽用抗菌药物销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兽用抗菌药销售量等同于使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发现,国内兽药使用总量为37159.12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四环素类,占比36.56%;促生长用抗菌药的用量为14871.05吨,占比48.12%;每吨... 对2019年国内兽用抗菌药物销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兽用抗菌药销售量等同于使用量的评价指标,结果发现,国内兽药使用总量为37159.12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四环素类,占比36.56%;促生长用抗菌药的用量为14871.05吨,占比48.12%;每吨动物产品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为160 g。与2018年相比,兽用抗菌药物使用量略有上升,每吨动物产品使用的抗菌药物量也同比增加,这提示我国兽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不能放松,减抗政策需继续实施,久久为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用抗菌药物使用 耐药性 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益管理的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芝萍 李磊磊 +1 位作者 陈淑敏 唐秋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417,共3页
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及时使用可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及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1-3],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中明确规定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为划皮前0.5 h^1 h,最大限度增加组织部位药物浓度[4]。但在临床... 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及时使用可以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及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1-3],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中明确规定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为划皮前0.5 h^1 h,最大限度增加组织部位药物浓度[4]。但在临床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 精益化管理 巡回护士 体位安置 接台手术 术前准备 病房护士 精益管理 手术室 应用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抗菌药物使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青梅 《卫生经济研究》 2010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 效果评估 综合干预 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不合理应用 行政干预 卫生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子焕 范翠琼 +2 位作者 王恬 林冠文 林茂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0年7月开始对血培养的送检模式实施干预措施。通过设置血培养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等10个血培养相关质控指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考核,观察10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 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6 246瓶,其中对照组7 512瓶,干预组8 734瓶。干预组2套及以上送检比率(24.91%)高于对照组(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平均送检时间18.56 min(达到质控目标),平均上机时间18.83 min(达到质控目标),报阳结果平均报告临床科室时间148.28 min,未达到质控目标(≤1 h)。干预组的平均送检时间、上机时间、报阳结果报告临床科室时间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血培养采集时机正确率(98.33%VS 74.67%)、采集方法正确率(82.67%VS 67.67%)、报阳临床科室处理正确率(70.67%VS 62.00%)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高(9.43%VS 6.56%);污染率较对照组低(0.77%VS 1.28%);不合格率较对照组低(1.19%VS 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环比分别下降2.78%、42.36%、27.82%、39.4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环比上升8.10%。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率 多部门协作 标本送检 重点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地区15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耐药的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书程 张蕊 +3 位作者 李晓霞 冀晓鹏 郭茜 段金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4-952,共9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山西地区抗菌药物使用、耐药和院感情况,以期为细化抗菌药物管理和耐药控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山西省11个地市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采用全球-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point prevalence survey,PPS... 目的调查并分析山西地区抗菌药物使用、耐药和院感情况,以期为细化抗菌药物管理和耐药控制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山西省11个地市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采用全球-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point prevalence survey,PPS)方法收集各医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和细菌分离及耐药情况,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HAI的危险因素。结果被调查的15家医院共6664名患者计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06%,单一用药占比为67.20%,联合用药占比为32.80%,其中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用药占比最高,分别为72.97%和44.27%,均高于ICU的66.54%和40.22%。感染类型以社区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infection,CAI)为主,占91.59%;治疗CAI经验性用药的比例为89.96%,高于HAI的67.17%。肺炎或下呼吸道感染比率最高37.46%,其次是胃肠感染11.54%。调查当日,抗菌药物医嘱应用前3位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和依替米星。1259例手术患者,手术类型以Ⅱ类切口最多占51.7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钠为手术预防用药的主要药物;术后预防用药疗程大于1 d的比例为67.43%。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类型、入院前住院史、入住重症医学科为HA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微生物种类前5位为革兰阴性菌,肠杆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比率为10%。结论被调查各医院之间抗菌药物使用存在差别,整体呼吸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用药率较高,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后疗程偏长,需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S 抗菌药物使用 外科预防 药物管理 医院获得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雪梦 沈兴蓉 王德斌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农村居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75.8%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其中47.2%找医生就诊,32%自...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农村居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卫生服务利用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运用SPSS16.0软件分析调查数据。结果:75.8%的受访者在过去的一年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其中47.2%找医生就诊,32%自行购药或服药,8.8%采取自我保健,12.0%未采取任何措施。结论:是否就诊受居民特征因素影响,"需方"原因不是抗菌药物过度使用的主要原因,"供方"原因可能是优化抗菌药物使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卫生服务利用 抗菌药物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管理项目对减少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使用的质量改进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孟瑶 丁翊君 +1 位作者 王晓玲 齐宇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75,共4页
背景抗菌药物是NICU频繁使用的药物类别。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促进NICU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目的 探讨实施ASP减少新生儿肺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新生儿肺炎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 背景抗菌药物是NICU频繁使用的药物类别。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能促进NICU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目的 探讨实施ASP减少新生儿肺炎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效果。设计质量改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新生儿肺炎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ASP时点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由主治医师基于抗菌谱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特殊病原或药物经感染科医师会诊后使用;干预组以MDT-ASP团队实施NICU特色的ASP,MDT-ASP团队包括新生儿科医师、临床药师、感染科医师、微生物室检验科医师和放射科医师等,进行定期查房、用药评估和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干预组样本量与对照组满足1∶1时截止纳入。主要结局指标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结果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回顾性纳入对照组229例,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前瞻性纳入干预组229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和母亲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分别为24.5%(56/229)和7.0%(1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67,P<0.001)。对照组较干预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由12(3~60)d缩短至8(0~35)d(P<0.001),住院时间由10(7~33)d缩短至9(5~46)d(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后出现NEC以及在院死亡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P可减少新生儿肺炎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管理项目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中心 多学科团队 药物联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半年后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德芳 程昌会 +2 位作者 付春静 曹哲伟 席祖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对半年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及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HA-SA)耐药率的影响。方法以半年为单位,统计2012—2015年各类AUD、MRSA检出率和HA-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相关分析和多...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对半年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及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HA-SA)耐药率的影响。方法以半年为单位,统计2012—2015年各类AUD、MRSA检出率和HA-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A-SA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同期上半年度各类AUD的相关性。结果 2012年上半年—2015年下半年,总AUD从128.2下降至49.0,除碳青霉烯类AUD上升外,其他类别AUD均下降。2012年下半年—2015年下半年,收治住院患者104 249例,从40 884份病原学标本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1 008株,其中社区感染857株(85.02%),医院感染151株(14.98%)。HA-MRSA分离率从2012年下半年的31.25%下降至2015年下半年的12.50%;社区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分离率从7.08%上升至16.08%,HA-SA的耐药率普遍高于CA-SA。HA-SA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持平,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对其他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下降;CA-SA对苯唑西林、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下降;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SA。HA-SA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AUD相关,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与氨基糖苷类AUD相关,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大环内酯类AUD和总AUD相关。结论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仍然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降低AUD可减少HA-MRSA检出,降低HA-SA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 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耐药性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