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胃泻火汤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牙周指标、龈沟液TNF-α、sICAM-1、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广庆 马晨麟 蒋晓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清胃泻火汤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一氧化氮(nitr... 目的研究清胃泻火汤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对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抗菌液组各58例。抗菌液组予以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联合组采取清胃泻火汤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均治疗1个月。以疗效、牙龈肿痛程度、牙周指标、龈沟液TNF-α、sICAM-1、NO水平、不良反应、1年复发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91.38%,53/58)高于抗菌液组(74.14%,43/58)(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17%,3/58)与抗菌液组(1.72%,1/5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牙龈肿胀、疼痛程度较抗菌液组低(P<0.05);联合组治疗1个月后SBI、PLI、GI评分、龈沟液TNF-α、sICAM-1、NO水平均低于抗菌液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1.75%,1/57)与抗菌液组(12.50%,7/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5.26%,3/57)低于抗菌液组(23.21%,13/56)(P<0.05)。结论清胃泻火汤联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治疗口腔正畸所致牙龈炎可明显降低龈沟液TNF-α、sICAM-1、NO水平,减轻牙龈肿痛程度,加速牙龈健康状态恢复,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泻火汤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口腔正畸 牙龈炎 牙周指标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抗菌液及其防腐保鲜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弘 熊光权 陆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29-31,共3页
蚯蚓的有机溶剂浸提液对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霉菌、酵母菌有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它的活性pH范围是4.5~7.8;100C热处理仍有96.4%的抗菌活性;在肉品中的防腐保鲜时间是山梨酸最大使用量时的一倍。
关键词 蚯蚓抗菌液 防腐 保鲜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护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春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疾患的效果。方法将70例有口腔疾患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干预10d后观... 目的观察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疾患的效果。方法将70例有口腔疾患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干预10d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牙龈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可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症状,清除口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口腔溃疡 牙龈炎 口臭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抗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3
4
作者 毕振飞 宋明珠 +3 位作者 刘宗瑛 周毅洁 李迪强 茆灿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以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初步研究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通过倍比稀释法确定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动力学、小鼠创口抗感染作用,综合评价... 以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初步研究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及机理。通过倍比稀释法确定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合抑菌动力学、小鼠创口抗感染作用,综合评价PAMs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合细菌培养液可溶性总糖浓度与电导率的变化、细菌超显微结构观察,初步阐明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PAMs处理1 min时,抑菌率即达到100%,其MIC与MBC分别为32%与36%;处理15 d时,小鼠抗感染及伤口愈合率高达99.54%±0.42%,极显著高于酒精对照(88.58%±1.29%);PAMs处理后,菌液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值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部分菌体细胞膜发生破裂。结论:PAMs可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内容物外泄及菌体死亡,呈现较强抑制作用及具促进实验小鼠感染创口愈合功能,作为天然植物源抗菌液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抗菌液 PAMs 金黄色葡萄球 作用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毅洁 豆荣昆 +6 位作者 毕振飞 杨亚蓝 刘宗瑛 邬怡然 邱槿怡 向飞丹州 茆灿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18,共7页
初步研究一种天然植物抗菌液(YAMS)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抗肿瘤分子作用机制。MTT法确定PAMs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具有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O-EB双染、Annexin-FITC/PI流式细胞仪染色观察显示PAM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与... 初步研究一种天然植物抗菌液(YAMS)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抗肿瘤分子作用机制。MTT法确定PAMs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具有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O-EB双染、Annexin-FITC/PI流式细胞仪染色观察显示PAMS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与细胞凋亡相关,这也被进一步的分子水平与酶活力检测所证实。FQ-PCR基因表达检测发现,PAMs处理后,K562细胞株中caspase-3、caspase-9、bax等促凋亡相关基因有所上升,而抑制凋亡基因bcl-2表达下降,Western blot法检测到PAMs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同时下调抑制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这也与caspase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PAMs处理后的K562,其caspase-3、9活性均有所上升。所有这些结果一方面揭示PAMs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具有强的杀伤作用,同时在形态和分子水平揭示其抗肿瘤抑制作用途径与诱导细胞凋亡的密切相关性,为PAMs作为抗白血病抗肿瘤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 白血病 K562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的条件 被引量:1
6
作者 阮关强 沈燕 +1 位作者 韦荣编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利用美拉德反应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与葡萄糖反应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条件中葡萄糖添加量、反应初始p 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 [目的]利用美拉德反应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与葡萄糖反应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条件中葡萄糖添加量、反应初始p 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当葡萄糖添加量为3%,反应液初始p H为9.0,加热时间为100 min,加热温度为120℃,在此条件下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美拉德反应能够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蛋白抗菌液 葡萄糖 美拉德反应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潜在抗SARS-CoV-2活性成分及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蕾 敖智广 +4 位作者 项坤 何佳萌 常苗 李栋 茆灿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39,共6页
为探寻云南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可能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应用TCMSP、BATMAN和YaTCM数据库查找PAMs中植物药材来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 为探寻云南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潜在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可能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应用TCMSP、BATMAN和YaTCM数据库查找PAMs中植物药材来源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状病毒靶点;Cytoscape作图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潜在的靶点PPI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PAMs的作用机制,并将PAMs主要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蛋白进行分子模拟与对接。最后,以M13噬菌体为病毒模型,测定PAMs对噬菌体病毒的抑制作用。共得到166种PAMs中的药材活性成分、1007个药物靶点,调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作用靶点73个。构建的药材-成分-靶点-疾病网络中,靶点度数大于10的有PTGS2、PTGS1、PPARG、DPP4、CALM1、CASP3、RELA、BAX等。GO富集分析共得到2109个条目,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蛋白磷酸化、免疫调节等;KEGG共富集到144条信号通路,排名前5的依次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TNF、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甲型流感以及乙型肝炎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槲皮素、黄芩素与SARS-CoV-2的3CL水解酶(Mpro)、S刺突糖蛋白均呈现出强的结合能力;黄芩素、杨梅素、槲皮素与血管受体紧张素转化酶(ACE2)的结合能力强。PAMs对M13噬菌体的抑制测定显示,20%的PAMs对其抑制作用达到99%以上。PAMs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于SARS-CoV-2,并且红花、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黄芩素以及木犀草素与Mpro、ACE2以及S刺突糖蛋白均有较低的结合自由能,揭示其可能直接对COVID-19产生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 M13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气管切开伤口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陈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30-1330,共1页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气管切开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0.5%碘伏进行伤口换药。结果:清洁消毒后即取样,表明两组间致病菌生长没有... 目的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在气管切开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0.5%碘伏进行伤口换药。结果:清洁消毒后即取样,表明两组间致病菌生长没有显著差异;24 h后取样,表明两组间致病菌生长及伤口周围皮肤不良症状如红肿、渗出、皮疹比较,观察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能够显著抑制和杀灭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气管切开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抗菌液的制备研究
9
作者 文光科 《福建林业》 2017年第3期40-43,共4页
采用茶树油为原料,制备抗菌液,并对其杀菌试验和皮肤的刺激性试验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油抗菌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致病菌和真菌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而对皮肤只有轻微的刺激作用。
关键词 茶树油(TTO) 抗菌液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对紫苏精油抗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文翔 都龙 +3 位作者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100,共11页
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不同种类蛋白共价结合对蛋白结构和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PEO)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TA与不同种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与乳... 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不同种类蛋白共价结合对蛋白结构和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PEO)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TA与不同种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的结合位点最多(n=1.65),能够形成稳定的蛋白-TA复合物,利用其制备的乳液具有高稳定性。通过比较不同超声功率和油水比例制备的乳液,发现超声功率675 W、油水比1∶9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粒径最小((292.3±1.96)nm)、电位绝对值较大((-62.50±0.29)mV)、包埋率最高((74.51±0.35)%)。WPI-TA复合物与PEO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稳定乳液结构,乳液在4℃贮藏28 d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乳液包埋能显著降低PEO的损失,相同条件下乳液中PEO的损失率仅为纯精油的1/3。本研究为蛋白-TA二元复合物的合成和易挥发物质的包埋提供了思路,拓宽了纳米乳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结合 蛋白结构 纳米乳 紫苏精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加工副产物抗菌型水解液制备条件优化及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萝 宋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0,共9页
目的:为了探究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用于抗菌型水解液制备,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本文以南美白对虾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 of Penaeus vannamei,PV-SSOs)为实验用菌,采用虾加工副产物制备抗菌型水解液(Antibacterial hydrolysa... 目的:为了探究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用于抗菌型水解液制备,并研究其抑菌作用,本文以南美白对虾优势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 of Penaeus vannamei,PV-SSOs)为实验用菌,采用虾加工副产物制备抗菌型水解液(Antibacterial hydrolysate from shrimp processing by-products,SPPH),考察对PV-SSOs的抑菌作用。方法:以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分别采用5种蛋白酶水解,测定水解液对PV-SSOs的抑菌作用。以抑菌效果最强酶为实验用酶,研究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料液比对PV-SSOs的抑菌效果影响,然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SPPH酶解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SPPH中肽段分子量分布,采用膜渗漏法测定SPPH对PV-SSOs的细胞膜渗透性影响,进一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PPH作用后PV-SSOs菌体微观结构变化。结果:选用胃蛋白酶为水解用酶,在酶解反应pH2.0和料液比(1:2,w/v)条件下,经响应面Box-Behnke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确定抑制PV-SSOs的SPPH最佳制备条件为:胃蛋白酶添加量700 U/g,酶解2.3 h,酶解温度33℃。经测定SPPH对PV-SSOs的抑菌直径达到24.10±0.43 mm。SPPH中分子量小于3000 Da肽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接近70%。PV-SSOs经SPPH作用2~12 h菌体细胞膜渗透性均显著高于菌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下PV-SSOs经SPPH处理12 h可见部分菌体发生扭曲、皱缩,细胞膜表面形成凹陷、孔洞及内容物渗出。结论:中华管鞭虾加工副产物可用于制备抗菌型水解液,SPPH通过膜损伤方式抑制PV-SSOs,本研究为SPPH进一步用于南美白对虾保鲜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加工副产物 酶解 南美白对虾优势腐败 响应面优化 型水解 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学习的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以“柴胡抗菌洗手液的研制”为例
12
作者 费嘉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柴胡抗菌洗手液的研制”为例,介绍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基于项目学习的特点和形式,从校情学情出发,采用精心设计、提供支架、创设充裕的自主及合作学习时空等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肩负任务,不断学习、历练,尝试用自己... 以“柴胡抗菌洗手液的研制”为例,介绍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教学中,基于项目学习的特点和形式,从校情学情出发,采用精心设计、提供支架、创设充裕的自主及合作学习时空等方法,引导、鼓励学生肩负任务,不断学习、历练,尝试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挑战和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实验课程 柴胡洗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蒙托土改性水性抗菌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顾生玖 朱开梅 +1 位作者 黄耀峰 白先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共3页
采用Ag+-MMT改性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通过对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中Ag+-MMT的用量、热贮存稳定性,抗菌活性测试,确定的最佳的加入量为3%,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并用SYNBIOSIS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进行抗菌性能表征,实验表明... 采用Ag+-MMT改性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通过对含羟基苯丙抗菌乳液中Ag+-MMT的用量、热贮存稳定性,抗菌活性测试,确定的最佳的加入量为3%,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进行表征,并用SYNBIOSIS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进行抗菌性能表征,实验表明,抗菌乳液有较好的乳液温度储存稳定性,较强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Ag^+-MMT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在抗抑菌洗衣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心建 王泽云 +3 位作者 贾彦瑜 景素琴 刘晓 段慰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6-579,590,共5页
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应用于洗衣液配方制备抗抑菌洗衣液,参照行业相关标准与市售抗抑菌洗衣液对比,全面考察了1227对产品感官和理化指标、去污力以及泡沫性能等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复配1227自制抗抑菌洗衣液的抗抑菌性能及... 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应用于洗衣液配方制备抗抑菌洗衣液,参照行业相关标准与市售抗抑菌洗衣液对比,全面考察了1227对产品感官和理化指标、去污力以及泡沫性能等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复配1227自制抗抑菌洗衣液的抗抑菌性能及其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结果表明,在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方体系中,1227同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良好,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复配1227自制抗抑菌洗衣液泡沫低,更易漂洗;复配1227质量分数为2%的自制抗抑菌洗衣液,其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0 min的抗抑菌率均达到100%,具有较强的抗抑菌作用,远优于市售抗抑菌洗衣液对2菌种的抗抑菌效果,而且还具有较长时效的抗抑菌能力;复配1227质量分数为2%的自制抗抑菌洗衣液对人体皮肤无明显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洗衣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抗菌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15
作者 张炜栋 李朝晖 顾振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1,共6页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A)和溴代十四烷(TTDB)为原料,制备了可聚合阳离子抗菌单体,并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得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抗菌乳液。探讨了抗菌单体用量、硬单体种类、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性能以及整理棉织物抗菌性能的... 以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A)和溴代十四烷(TTDB)为原料,制备了可聚合阳离子抗菌单体,并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得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抗菌乳液。探讨了抗菌单体用量、硬单体种类、交联单体种类和用量对乳液性能以及整理棉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627)与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E1309)的质量比为1∶1,质量分数为1%;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与硬单体苯乙烯(ST)物质的量比为4∶1,质量分数为24.5%;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质量分数为1%;交联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抗菌单体质量分别为软硬单体总质量的3.6%和20%时,所制得的乳液性能稳定,用其整理的棉织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水洗10次后,抑菌率分别为93.0%和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 聚合 聚丙烯酸酯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刷牙结合冲洗法对减少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细菌黏附的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翟荣霞 苖京亚 +1 位作者 陈燕 武元丽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减少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口咽部细菌黏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8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牙膏刷牙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法进... 目的探讨减少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口咽部细菌黏附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8例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牙膏刷牙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棉球擦拭法进行口腔护理。采集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口腔护理后即刻2、h、4 h、6 h的口咽部标本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观察组口腔护理后即刻2、h、4 h口咽部的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牙膏刷牙结合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冲洗法能有效减少颅脑损伤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的细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昏迷 口腔护理 牙膏刷牙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9
17
作者 韩珮莹 沈小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3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传统口腔护理与改良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7月在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 目的比较传统口腔护理与改良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7月在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口腔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口腔护理方法,即在常规口腔护理后,用止血钳缠绕20cm×30cm的无菌纱布环形擦拭咽喉部,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的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及SAP的发生率。结果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80例患者发生SAP 19例,其中观察组5例,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S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口咽部细菌生长,降低S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 改良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咽拭子细培养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条件下采用不同种类或不同处理方式的垫料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垫料质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显仁 瞿明仁 H. Khosravinia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热应激条件下,在树叶和碎玉米芯两种肉鸡垫料代用品的表面喷洒抗菌液或油,或者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后,对肉鸡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效果。将675羽1日龄混合性别Arian肉鸡随机分入45个圈(饲养密度为0.09平方米/羽),饲养...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热应激条件下,在树叶和碎玉米芯两种肉鸡垫料代用品的表面喷洒抗菌液或油,或者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后,对肉鸡生产性能产生的影响效果。将675羽1日龄混合性别Arian肉鸡随机分入45个圈(饲养密度为0.09平方米/羽),饲养在半开放式、部分条件可控的鸡舍内。鸡舍使用木刨花(WS)、碎玉米芯(GCC,长1.5厘米)和树叶3种垫料;选择一定数量鸡圈,在其垫料的表面喷洒动物食用级葵花油(0.4升/平方米)、抗菌液(浓度为3%),或者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采集试验肉鸡的生产性能、胸部和足垫病变情况以及垫料的特性数据,并采用适当的析因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试验肉鸡56日龄体重、1~14日龄的采食量、28日龄时垫料含水量、14日龄时垫料pH值以及14及56日龄时的垫料温度,受垫料种类的显著影响(P<0.05);垫料处理可显著影响了试验肉鸡28、42及56日龄的体重、29~42日龄及1~42日龄的采食量、至56日龄的死亡率、28及56日龄时垫料温度和28及56日龄时垫料pH。研究表明,树叶和碎玉米芯可以作为合适的肉鸡垫料代用品。在垫料表面喷洒抗菌液、油以及同时喷洒这两种液体并不是促进肉鸡健康和提高其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肉禽饲养者和大型联合企业是本研究成果主要的受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垫料 树叶 玉米芯 抗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