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霉菌702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微波诱变筛选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涂璇 涂晓嵘 +1 位作者 张智平 涂国全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筛选出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方法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建立链霉菌702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通过微波对链霉菌702菌株孢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将诱变处理后... 目的筛选出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高产链霉菌702突变株。方法分别以链霉菌702菌株为试验材料和以庆大霉素为敏感抗生素建立链霉菌702孢子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通过微波对链霉菌702菌株孢子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变处理,将诱变处理后的孢子悬液涂布于含致死浓度的庆大霉素的PDA平板培养基上,获得抗庆大霉素突变株,分别挑取单个抗药性突变菌株进行摇瓶初筛和复筛。生物效价测定采用一剂量法。结果微波处理30s对菌株的致死率可达70.53%,抗药性突变率高达23.13%,获得的抗药性突变株经过摇瓶初筛和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20-29-47菌株,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摇瓶发酵单位达到1478μg/ml,比出发菌株发酵单位986μg/ml提高了49.9%。结论采用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微波诱变筛选模型可以获得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链霉菌702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 微波诱变 菌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素X_2高产菌株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的诱变筛选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平 熊智强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细菌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为了提高其发酵单位,试验采用了林可霉素对放线菌素X2产生菌———链霉菌702孢子致死标志的UV诱变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时链霉菌702林可霉素致死标志的突变率高达20.77%,抗药... 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细菌活性物质为放线菌素X2,为了提高其发酵单位,试验采用了林可霉素对放线菌素X2产生菌———链霉菌702孢子致死标志的UV诱变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紫外作用20 s时链霉菌702林可霉素致死标志的突变率高达20.77%,抗药性突变菌株与产放线菌素X2高产菌株的正突变率达25%,效价提高20%以上达10%,从突变菌株中摇瓶筛选到42-3473菌株,摇瓶发酵生物效价达2 062μg/mL,比初始菌株生物效价提高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UV 放线菌素X2 抗药性致死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702菌株原生质体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NTG诱变筛选研究
3
作者 熊姗薇 孙宇辉 涂国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X期38-40,共3页
采用庆大霉素对链霉菌702原生质体致死突变标志的NTG诱变筛选模型,以提高其所产抗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NTG处理90min时,致死率达71.32%,突变率高达48.58%,突变株经过摇瓶筛选获得高产菌株NTG-20,其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 采用庆大霉素对链霉菌702原生质体致死突变标志的NTG诱变筛选模型,以提高其所产抗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产量。实验结果表明,NTG处理90min时,致死率达71.32%,突变率高达48.58%,突变株经过摇瓶筛选获得高产菌株NTG-20,其所产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生物效价达到1680μg/mL,比出发菌株产量提高了118%,菌株NTG-12和NTG-3的产量也比出发菌株产量相应提高了95%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原生质体 抗药性致死突变标志 诱变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G诱变筛选高产柚苷酶抗药性突变株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玲 涂晓嵘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0-674,共5页
通过筛选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的敏感抗生素最低致死浓度,采用NTG对出发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再结合透明圈法,经过透明圈初筛... 通过筛选柚苷酶产生菌3-54菌株孢子的敏感抗生素最低致死浓度,采用NTG对出发菌株孢子进行诱变处理,将诱变后的孢子涂在含纳他霉素致死浓度(2.0 U/mL)的平板筛选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的抗药性致死突变株。再结合透明圈法,经过透明圈初筛和多次摇瓶复筛,从180个纳他霉素抗性基因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摇瓶发酵单位达770.06 U/mL的3-54-NTG-16号菌株,比出发菌株的产酶能力提高了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苷酶 抗药性致死突变 透明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