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莎豆5-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eEPSPS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邹智 肖艳华 +1 位作者 张丽 赵永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4,共9页
起源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的油莎豆以适应性广、产油量高而成为我国的新型油料作物。为促进该物种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油莎豆及代表性单子叶植物的EPSPS基因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类似,油莎豆仅含有1... 起源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的油莎豆以适应性广、产油量高而成为我国的新型油料作物。为促进该物种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油莎豆及代表性单子叶植物的EPSPS基因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与大多数植物类似,油莎豆仅含有1个EPSPS基因,其包含7个内含子,命名为CeEPSPS;RT-PCR分离到的CeEPSPS编码区序列为1584 bp,预测编码514个氨基酸,其N端的前70个残基为叶绿体信号肽,77~508位残基为高度保守的EPSP合酶结构域(PF00275);与EPSP合酶结构域相比,信号肽在不同植物中变异较大;CeEPSPS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7.32 kDa,等电点为5.49,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069,脂肪族指数为93.76,不稳定系数为31.73,与其他物种相近,均属于稳定的疏水型酸性蛋白;进化分析支持油莎豆划归为禾本目莎草科。序列比对和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56份油莎豆种质不存在已报道的草甘膦抗性变异。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eEPSPS主要在成熟叶片和块茎中表达,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芽、幼嫩叶片、衰老叶片和芽茎。此外,本研究还构建了CeEPSPS的植物过表达载体,这为下一步的草甘膦抗性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油料作物 5-烯醇丙酮酰草酸-3-磷酸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Halomonas sp.抗草甘膦EPSPS的克隆、鉴定及应用
2
作者 丁宁 何云浩 +2 位作者 吴琳绯 李婵娟 吴高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6,共9页
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作物以应对草甘膦杂草进化,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1株高抗草甘膦的盐单胞菌属菌株(Halomonassp.),通过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EPSPS基因,在Escherichiacoli(DE3)中对fHoEPSPS、mfHoEPSPS(G384A位点突变)... 为培育高抗草甘膦作物以应对草甘膦杂草进化,从海洋细菌中筛选到1株高抗草甘膦的盐单胞菌属菌株(Halomonassp.),通过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该菌株的EPSPS基因,在Escherichiacoli(DE3)中对fHoEPSPS、mfHoEPSPS(G384A位点突变)和mHoEPSPS(mfHoEPSPS N端缺失PDT)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并运用自切割肽LP4/2A介导的基因聚合策略,将抗草铵膦的酶(Repat)置于mHoEPSPS的N端,构建了双抗草甘/铵膦酶(RLH),将其编码基因导入烟草后赋予草甘/铵膦复合抗性。结果显示,该菌株的EPSPS基因(fHoEPSPS)可编码一个N段融合了预苯酸脱水酶(PDT)的双功能酶。草甘膦抗性分析显示mfHoEPSPS的抗性比fHoEPSPS提高了19倍,将mHoEPSPS基因导入烟草后可赋予烟草3倍推荐剂量的草甘膦耐受性,转RLH基因的烟草能够耐受3~5倍推荐剂量的草甘/铵膦复合除草剂。结果表明,源于Halomonas sp.的抗草甘膦EPSPS是一种新型草甘膦耐受酶,通过G384A的位点突变可提高酶活;利用自切割肽介导的基因堆叠策略获得的转RLH基因烟草表现出较高草甘/铵膦复合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作物 抗草甘膦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 乙酰转移酶 剂作物 基因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抗草甘膦转基因棉花及相关抗性基因研究概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霞 马燕斌 +4 位作者 吴霞 梁爱华 马冬菊 王华 李燕娥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796-799,共4页
详细概述了国内对抗草甘膦基因的发掘、棉花育种中抗草甘膦基因的利用以及研究方法等。我国抗草甘膦的品种培育与专利申请等发展趋势较快,在不同科研单位的合作背景下,积极开展了有关抗草甘膦棉花等作物方面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 详细概述了国内对抗草甘膦基因的发掘、棉花育种中抗草甘膦基因的利用以及研究方法等。我国抗草甘膦的品种培育与专利申请等发展趋势较快,在不同科研单位的合作背景下,积极开展了有关抗草甘膦棉花等作物方面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利用方面,有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转基因作物在生物安全性、商业化竞争方面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烯醇丙酮酸草酸-3-磷酸合成酶 转基因作物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宏基因组中抗草甘膦新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验证
4
作者 马建 王云鹏 +3 位作者 韦正乙 孙康泰 邢少辰 王呈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2,共7页
【目的】从土壤宏基因组中克隆新的抗草甘膦新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为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被草甘膦污染的土壤建立宏基因组文库,经筛选从中成功克隆了一个新的具有草甘膦抗性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 【目的】从土壤宏基因组中克隆新的抗草甘膦新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为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被草甘膦污染的土壤建立宏基因组文库,经筛选从中成功克隆了一个新的具有草甘膦抗性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命名为soilA)。构建了Prrn启动子驱动soil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SYTH-soilA,将其导入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草甘膦抗性试验,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soil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330E,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并对经PCR和胶体金试纸条鉴定的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草甘膦耐受能力检测。【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soilA基因长1 347bp,编码448个氨基酸,经BLAST分析,结果表明其属于ClassⅡ型EPSPS基因家族。原核表达soilA可使受体菌具有耐受1 200mmol/L草甘膦。构建soilA植物表达载体pC330E,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烟草,经PCR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共获得107株阳性烟草植株,经过喷洒试验获得了3株高耐受草甘膦植株,这3株转基因烟草最高可耐受200mmol/L草甘膦。【结论】新克隆的编码EPSPS的soilA基因能够提高受体材料的草甘膦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烯醇丙酮草酸-3磷酸合酶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质体中表达EPSPS赋予烟草草甘膦抗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凡 路史展 +3 位作者 刘羽鑫 林拥军 吴高兵 周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在烟草质体中应用来源于玉米的复合型顺式表达元件驱动来源于Isoptericola variabilis的新型耐草甘膦EPSPS基因AroA_(I.va*)的表达,使其在叶片及非绿色组织中同时高效表达。对获得的同质化质体转化植株进行转录及蛋白水平分子检测,结果... 在烟草质体中应用来源于玉米的复合型顺式表达元件驱动来源于Isoptericola variabilis的新型耐草甘膦EPSPS基因AroA_(I.va*)的表达,使其在叶片及非绿色组织中同时高效表达。对获得的同质化质体转化植株进行转录及蛋白水平分子检测,结果表明:AroA_(I.v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叶片及根部组织中均得到有效表达;达到同质化的烟草转基因植株pLSZ3#2和pLSZ3#3的T_(0)代种子可耐受高于12 mmol/L(2000 mg/L)的草甘膦处理,在温室中培养的转基因植株可耐受1800 mg/L剂量的草甘膦喷施处理。野生型与转基因植株的正反交实验证实通过质体转化获得的草甘膦抗性转基因植株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转化 AroA I.va* 5-烯醇丙酮酰草酸-3-磷酸合酶 转基因 母系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抗性菌株假单胞菌P818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冰 杜锦 +2 位作者 向春阳 王松文 曹高燚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5-磷酸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是除草剂草甘膦的靶标酶,转基因抗草甘磷作物主要通过转入外源EPSPS编码基因或者对外源EPSPS定点突变来获得。为了扩充草甘膦抗性基因资源,筛选新型草甘膦抗性基因,本研究分离筛选并获得... 5-磷酸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是除草剂草甘膦的靶标酶,转基因抗草甘磷作物主要通过转入外源EPSPS编码基因或者对外源EPSPS定点突变来获得。为了扩充草甘膦抗性基因资源,筛选新型草甘膦抗性基因,本研究分离筛选并获得了一株新型草甘膦抗性菌株,16sr DNA鉴定显示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该菌株被命名为假单胞菌818。该菌株的获得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草甘膦抗性相关基因提供了可靠保障,丰富了草甘膦抗性基因资源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草甘膦抗性基因有利于应对国外生物技术公司对该领域的垄断,有利于我国遗传改良作物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磷酸烯醇丙酮酰-草酸-3-磷酸合成酶 假单胞菌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中不同除草剂作用靶标酶的miRNA前体克隆
7
作者 陶波 刘洋 +2 位作者 李向勇 金龙国 邱丽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7,共4页
对前人已预测的大豆miRNA的4个茎环结构进行引物设计、克隆miRNA前体,先将设计好的接头与大豆小RNA的3'末端连接,然后利用与接头序列互补的引物对小RNA进行反转录,即可得到加接头的第1链cDNA,再用基因特异引物GSP和通用接头引物的组... 对前人已预测的大豆miRNA的4个茎环结构进行引物设计、克隆miRNA前体,先将设计好的接头与大豆小RNA的3'末端连接,然后利用与接头序列互补的引物对小RNA进行反转录,即可得到加接头的第1链cDNA,再用基因特异引物GSP和通用接头引物的组合,经PCR扩增后即可捕获位于已知序列区和接头之间的3'端RNA序列。结合3'端引物的测序结果,初步预测成熟miRNA可能的6个组合是同一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EPSPS(5-烯醇丙酮酰草酸-3-磷酸合成酶) 基因序列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转基因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降解作用
8
作者 颜晶莹 倪亮 +1 位作者 沈星宇 李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9-2088,共10页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处理转基因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未经处理的转基因秸秆中的重组蛋白和重组DNA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很长时间,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寻找一个既节约成本又对环境无...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处理转基因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未经处理的转基因秸秆中的重组蛋白和重组DNA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很长时间,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寻找一个既节约成本又对环境无害的秸秆处理方法非常重要。高温处理是降解转基因秸秆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对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试纸条、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水平。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水稻的秸秆在50℃处理3 h后,其体内的抗除草剂蛋白草胺膦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 PAT)等重组蛋白基本降解;但相同温度下,重组DNA的降解则需要4 d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降解所需的时间。50℃处理4 d的条件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堆肥就能实现。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转基因秸秆处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秸秆 重组蛋白 重组DNA 乙酰转移酶(PAT) 5-烯醇丙酮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p4-EPSPS) B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oA基因的克隆和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鸣 曾海燕 +1 位作者 徐培林 叶长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9,共4页
除草剂草甘膦 (glyphosate ,N_phosphonomethylglycine )的靶标酶是由aroA基因编码的EPSP (5_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_3_磷酸 ,5_enolpyruvylshikimate_3_phosphate)合成酶。采用先进的基因优化技术 ,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EPSP合... 除草剂草甘膦 (glyphosate ,N_phosphonomethylglycine )的靶标酶是由aroA基因编码的EPSP (5_烯醇式丙酮酰莽草酸_3_磷酸 ,5_enolpyruvylshikimate_3_phosphate)合成酶。采用先进的基因优化技术 ,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EPSP合成酶基因为模板 ,通过随机结合 ,交错延伸的PCR扩增过程 ,克服定点突变的局限性 ,使基因获得多位点突变 ,并使之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对纯化后的表达产物的酶动力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 ,获得了与作为模板的野生型相比 ,具有高得多的酶活力 (降低的Km (PEP) )和大大增强的草甘膦抗性 (升高的Ki(glyphosat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稀醇丙酮酰草酸-3-磷酸 EPSP合成酶 基因克隆 基因优化 转基因作物 aroA基因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