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多囊卵巢综合征抗苗勒管激素诊断阈值及并发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曾婵娟 黄怡飞 +4 位作者 谭安 冯力元 马丹 何敏敏 邹颖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抗苗勒管激素(AMH)诊断阈值,并分析其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中心门诊426例PCOS患者为PCO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验中心205例月经规... 目的:探讨成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抗苗勒管激素(AMH)诊断阈值,并分析其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中心门诊426例PCOS患者为PCOS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验中心205例月经规律健康的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入组年龄均在20~39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AMH诊断阈值;根据PCOS代谢特点进一步分为PCOS合并MS组(MS-PCOS组)和未合并MS组(UMS-PCO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OS并发MS的危险因素。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明显高于对照组(8.42±3.71 ng/ml vs.2.99±0.94 ng/ml,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MH截断值为4.87 ng/ml,诊断PCOS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94.6%,曲线下面积为0.981。PCOS患者中并发MS 78例(18.3%),亚组分析显示,与UMS-PCOS组患者相比,MS-PCOS组代谢相关指标如腹围、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异常、高血压(BP>130/85 mmHg)显著增高;激素相关指标如雄激素水平明显增高,AMH相对较低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OR 39.17,95%CI 9.33~164.48)、BMI≥24 kg/m^(2)(OR 3.72,95%CI 1.86~7.45)、高雄激素血症(OR 2.56,95%CI 1.34~4.89)是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较低AMH水平与MS的发生相关,PCOS患者中AMH每增加1 ng/ml,其风险可能降低17%(OR 0.83,95%CI 0.73~0.95,P=0.006)。结论:成人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明显增高,AMH最佳诊断阈值为4.87 ng/ml;除代谢相关因素外,高雄激素、低AMH水平预示着更高的M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阈值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患者体外受精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兰 张莹 +2 位作者 曾艳如 曹祺 唐恬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3-939,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治疗的931例(1184个周期)血清AMH&... 目的:探讨低水平抗苗勒管激素(AMH)患者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中妊娠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IVF/ICSI治疗的931例(1184个周期)血清AMH<1.1 ng/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3例(525个周期)患者进行了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组193例(193个周期)和临床未妊娠组310例(332个周期);对所有患者根据年龄<35岁、35~<40岁、40~51岁分组,AMH水平<0.06 ng/ml、0.06~<0.20 ng/ml、0.20~<0.50 ng/ml、0.50~<0.80 ng/ml、0.80~<1.10 ng/ml分组,分析年龄、AMH与妊娠结局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低水平AMH患者IVF/ICSI后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①与临床妊娠组相比,临床未妊娠组患者的年龄更大,AMH水平和窦卵泡数(AFC)更低,成熟卵母细胞(MⅡ)数、双原核(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更少,取卵时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年龄组间的AMH水平、AFC数、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总量、MⅡ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低水平AMH不同范围间的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每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每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是影响低水平AMH患者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P=0.002)。ROC曲线示,预测临床妊娠的年龄最佳截断值为35.5岁,曲线下面积为0.634(95%CI 0.586~0.682,P<0.001)。结论:对于低水平AMH(<1.1 ng/ml)的患者在IVF/ICSI治疗后仍有妊娠的机会,年龄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主要因素,而不是AMH的微小差异。患者实际年龄低于35.5岁时,即使AMH水平较低也可能有较好的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蓉 田春花 +7 位作者 田进石 兰生学 王飞苗 贾韶彤 张晓梅 李彩艳 杨海燕 姜银芝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39-742,共4页
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PCOS不同AMH基因型患者体重指数(BMI)、性激素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基因水平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 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及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PCOS不同AMH基因型患者体重指数(BMI)、性激素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从基因水平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正、反向测序方法,检测94例PCOS患者(PCOS组)及94例正常排卵患者(对照组)AMH和AMHRⅡ基因型,同时将两组AMH、AMHRⅡ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年龄、BMI及性激素水平分别进行比较。结果:①两组AMH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MH等位基因频率、AMHRⅡ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PCOS组不同AMH基因型患者中,BMI、LH、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分布类型与BMI、LH、T有关(P<0.05),而与年龄、FSH、E2、PRL无关(P>0.05);对照组年龄、BMI、性激素水平与AMH基因型分布无关(P>0.05)。③对照组和PCOS组年龄、BMI、性激素水平与AMHRⅡ基因型分布无关(P>0.05)。结论:AMH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PCOS的发病相关;PCOS患者AMH基因型中G/T表型可能是引起患者肥胖、高雄激素血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春花 胡蓉 +6 位作者 贾韶彤 兰生学 田进石 王飞苗 李彩艳 杨海燕 姜银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方法,检测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94例正常排卵女性及3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AMH和AMHRⅡ基因型及等...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基因多态性与卵巢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方法,检测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94例正常排卵女性及3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患者AMH和AMHRⅡ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AMH、AMHRⅡ基因型不同与其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3组研究对象AMH、AMHRⅡ基因型及AMH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均P<0.05),而AMHR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差异(均P>0.05);②PCOS患者AMH基因型与BMI、LH、T水平相关(均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POF患者AMH基因型与年龄、BMI、FSH、LH、T、E2、PRL水平无关(均P>0.05);③POF患者AMHR基因型与BMI、T及E2水平相关(均P<0.05),而正常组和PCOS患者AMHRⅡ基因型分布与其年龄、BMI、FSH、LH、T、E2、PRL水平均无关(均P>0.05)。结论 AMH及AMHRⅡ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卵巢储备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及其Ⅱ型受体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蕾 路平 +2 位作者 尹善德 夏松云 王蔼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观察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不同分化级别(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0例)... 目的:观察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其Ⅱ型受体(AMHR-Ⅱ)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二者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9例不同分化级别(高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0例)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进行AMH及AMHR-Ⅱ的检测,并对其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分化级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均有AMH及AMHR-Ⅱ的阳性表达,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腺癌细胞质内,细胞核阴性。AMH在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30.0%)低于高分化腺癌(87.5%)和中分化腺癌(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R-Ⅱ在低分化腺癌的阳性表达率(20.0%)低于高分化腺癌(81.3%)和中分化腺癌(6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H及AMHR-Ⅱ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而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二者的表达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抗苗勒管激素Ⅱ型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内膜样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雄激素和非高雄激素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分泌特点及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57
6
作者 李轶 李瑞岐 +4 位作者 欧颂邦 张宁峰 陈向红 张清学 杨冬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比较抗苗勒管激素(AMH)在高雄激素和非高雄激素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分泌特点和诊断效能,对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具有排卵障碍的PCOS患者131例(高雄组62例,非高雄组69例),另外纳入61例输卵管或男方因素不孕的患者... 目的:比较抗苗勒管激素(AMH)在高雄激素和非高雄激素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分泌特点和诊断效能,对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具有排卵障碍的PCOS患者131例(高雄组62例,非高雄组69例),另外纳入61例输卵管或男方因素不孕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AMH、性激素、糖脂代谢等生化指标,采用ROC曲线评估AMH对PCOS患者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man's相关法分析高雄和非高雄型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其他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①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雄组又显著高于非高雄组(P<0.05)。②AMH诊断高雄组PCOS患者的AUC为0.82,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64%。AMH诊断非高雄组PCOS患者的AUC为0.66,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62%。③高雄组PCOS患者AMH与FSH呈负相关(r=-0.42,P=0.05),与LH呈正相关(r=0.46,P<0.05)。非高雄组PCOS患者AMH与HDL呈负相关(r=-0.28,P<0.05),与BMI、空腹血糖和LDL呈正相关(r=0.26;r=0.27;r=0.29,P<0.05)。结论:AMH适合于诊断某种特定亚型如高雄激素型PCOS,对非高雄激素型PCOS的诊断准确性较低,由此也反映出两种亚型患者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高雄激素血症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与抑制素B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虎生 阮祥燕 +7 位作者 李雪 赵越 李扬璐 谷牧青 杜娟 宋菁华 金凤羽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病人与对照组的抑制素B(inhibin B,INHB)、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各项内分泌指标,探讨INHB、AMH对PCOS的临床预测价值及比较两组内分泌指标的特...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病人与对照组的抑制素B(inhibin B,INHB)、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各项内分泌指标,探讨INHB、AMH对PCOS的临床预测价值及比较两组内分泌指标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病人567例为研究组,取同期就诊的年龄、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病人或正常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身高、体质量,空腹抽血查INHB、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分析PCOS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NHB、AMH质量浓度及内分泌指标特点。结果 PCOS组的血清AMH质量浓度、LH、T、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E2、FSH/LH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的INHB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FSH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MH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最佳分界值(cut-off)值为4.84μg/L,敏感度为84.48%,特异度为69.81%。INHB预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cut-off值为70.8 ng/L,敏感度为53.97%,特异度为67.92%,AMH与INHB联合预测(并联试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敏感度为90.29%,特异度为54.92%。结论 AMH预测PCOS的cut-off值为4.84μg/L,INHB预测PCOS的cut-off值为70.8 ng/L,且AMH与INHB的联合检测(并列试验)敏感度高于AMH单项检测,这对临床PCOS的预测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B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卵泡期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在预测卵巢低反应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泽星 朱琼媛 +2 位作者 赵富鲜 王华伟 唐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低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胚胎移植(I...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低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受精/单精子卵母细胞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205个周期的患者,其中包括卵巢低反应患者70例(获卵数<5个)和卵巢正常反应患者135例(15个>获卵数≥5个)。在患者月经第二天或第三天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b 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 LH)及基础雌二醇(b E2)水平,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结果:年龄、AMH、AFC、b FSH及b FSH/b LH和获卵数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AMH相关性最强(r=0.597,P=0.000),其余相关性由强到弱为:AFC>b FSH水平>b FSH/b LH比值>年龄。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AMH最大,其余次序和相关性一致。预测卵巢低反应的AMH水平界值<1.275μg/L(ROC曲线下面积0.823,灵敏度0.786,特异度0.852)。结论:血清AMH水平是反映卵巢储备能力的理想指标,可预测COH中卵巢低反应,用于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储备功能 卵巢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利娟 阮祥燕 +5 位作者 崔亚美 赵越 杜娟 李扬璐 易迎春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serum 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及内分泌和代谢指标的特点,并评估AMH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 目的分析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serum 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浓度及内分泌和代谢指标的特点,并评估AMH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PCOS患者174例为研究组,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指南推荐的分型方法将其分为4组,组1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y morphology,PCO)+稀发排卵或无排卵(oligo-anovulation,OA)+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HA)]45例;组2(PCO+OA)39例;组3(PCO+HA)42例;组4(OA+HA)48例。另选41例同期就诊的年龄及体质量匹配、基础体温双相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或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参与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等一般情况,空腹抽血查AMH、性激素、血糖、胰岛素等。超声测量卵巢的长径、横径、前后径及每侧卵巢内的卵泡直径和数量。分析不同PCOS表型组及对照组的血清AMH质量浓度及内分泌和代谢指标特点。结果血清AMH质量浓度:组1(8.54±2.40)ng/m L〉组2(6.95±1.96)ng/m L〉组3(5.64±1.79)ng/m L〉组4(4.36±1.74)ng/m L〉对照组(2.55±1.15)ng/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MH与PCOS患者的睾酮、卵巢体积和2~9 mm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与雌二醇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AMH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AMH在不同表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是影响AMH浓度的最显著因素。血清AMH浓度与PCOS患者的睾酮浓度、卵巢体积和2~9mm窦卵泡数正相关,与雌二醇水平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分型 抗苗勒管激素 卵巢多囊样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及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叶云 欧建平 +4 位作者 吴日然 林秀峰 廖月婵 杜静 杜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低反应组67例、卵巢正常反应组319例、卵巢高反应(OHSS)组30例。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OHSS分为OHSS组12例,非OHSS组404例。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AMH(无月经周期限制)和FSH、LH、E2水平(月经第2~5天抽血),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是AMH水平、AFC、FSH/LH比值、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0.414、-0.310、-0.261、0.233(P<0.01)。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除年龄外的前3项为AMH水平0.901、AFC0.889、FSH/LH比值0.734;AMH水平界值≤1.795μg/L,其Youden指数为0.629,高于其他指标。预测卵巢高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FC0.882、AMH水平0.828、FSH/LH比值0.759;AMH水平界值≥3.725μg/L,其Youden指数0.558,仅次于AFC的0.661。预测OHSS时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MH水平0.879、AFC0.838、FSH/LH比值0.716;AMH水平界值≥5.690μg/L,其Youden指数0.655,高于其他指标。AMH水平、年龄和总促排剂量与获卵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获卵数(个)=5.802+1.080×AMH(μg/L)。【结论】血清AMH水平能反应卵巢的储备力,可以在COH前预测卵巢反应和获卵数,是良好的卵巢反应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反应性 卵巢过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和抑制素B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1
11
作者 李莹 杨晓庆 杨晓葵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正常组4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39例,卵巢功能减退(DOR)组38例,卵巢早衰(POF)组30... 目的:探讨血清基础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正常组4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39例,卵巢功能减退(DOR)组38例,卵巢早衰(POF)组30例。检测4组患者的血清基础AMH、INHB、卵泡刺激素(FSH)、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催乳激素(PRL)、睾酮(T)水平及窦卵泡数(AFC),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MH和INHB水平在PCOS组最高,在POF组最低,AMH和INHB水平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AMH和INHB与AFC、E2、T呈正相关(P<0.001),与FSH、LH呈负相关(P<0.001)。AMH和INHB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AMH和INHB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密切相关,结合窦卵泡计数及基础内分泌指标的检测能更准确地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B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功能减退 卵巢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对不同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巧利 杨晓葵 +4 位作者 贾婵维 刘艳君 贾朝霞 王丽 王树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51例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18.5 kg...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51例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92例、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90例、肥胖组(BMI≥28 kg/m^(2))69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控制性超促排卵和OHSS发生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AMH对PCOS患者OHSS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1)3组PCOS患者的BMI、AMH、基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用量、绒促性素(HCG)扳机日雌二醇(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18.48%)明显高于超重组(5.56%)和肥胖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BMI是PCOS患者发生OHSS的保护因素(OR 0.58,P<0.05),高水平的AMH是OHSS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23,P<0.05)。(3)正常组AMH阈值12.06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70.32%,特异度为88.96%,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1;超重组AMH 10.25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85.36%,特异度为45.57%,AUC为0.53;肥胖组AMH 10.38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73.26%,特异度为56.78%,AUC为0.80。结论:可以采用AMH联合BMI评估PCOS患者发生OHSS的风险,其中AMH对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OHSS的预测效果最佳,阈值为12.06 ng/ml,而对肥胖和超重的PCOS发生OHSS的预测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体质量指数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促性腺激素剂量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戴善军 杨杰 +6 位作者 王芳 刘艳 史昊 杨庆岭 刘金豪 金海霞 梁玉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的7050例...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助孕的70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MH水平分为3组:<1μg/L 857例,1~4μg/L 4547例,>4μg/L 1646例,比较3组的基线资料和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AMH水平、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AMH水平、Gn剂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随着AMH水平增加,年龄、不孕时间、体重指数、基础FSH、Gn剂量呈下降趋势,获卵数与妊娠率呈上升趋势,移植胚胎数在AMH>4μg/L组最少,AMH 1~4μg/L组最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AMH水平升高,妊娠率呈上升趋势(P<0.05);在AMH<1μg/L组、AMH 1~4μg/L组,随着Gn剂量的增加妊娠率呈下降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AMH<1μg/L组,AUC为0.571(95%CI为0.532~0.610),Gn剂量截断值为4093.73 IU,敏感度为0.495,特异度为0.648;在AMH 1~4μg/L组,AUC为0.618(95%CI为0.601~0.634),截断值为2668.66 IU,敏感度为0.631,特异度为0.447。结论:血清AMH水平与妊娠结局有关,在AMH<1μg/L与1~4μg/L时,Gn剂量与妊娠率有关,且对预测临床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促性腺激素 临床妊娠率 控制性促排卵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和窦卵泡计数对卵巢功能正常患者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14
作者 贺玲 刘霓 +2 位作者 王婷 徐杰伟 黄永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8-501,506,共5页
目的探讨对于卵巢功能正常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和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患者567例,根据... 目的探讨对于卵巢功能正常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和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的患者567例,根据卵巢反应性分为低反应组(n=35)、正常反应组(n=421)和高反应组(n=11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MH和AFC与卵巢反应性的关系,并判断其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截点值。结果血清AMH和AFC可以作为预测卵巢反应性的独立指标,AMH和AFC预测卵巢低反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796,截点值分别为2.51 ng/mL、11个。AMH和AFC预测高反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6、0.740,截点值分别为4.755 ng/mL、15个。结论对于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血清AMH和AFC是卵巢反应性的有效独立预测因子,应根据本中心数据得出其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截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计数 卵巢反应性 截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新鲜/冷冻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小兰 黄睿 +2 位作者 方丛 李晶洁 梁晓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探讨基础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新鲜周期和冷冻周期活产率的关系及血清AMH水平对胚胎移植的活产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5月在我生殖中心进行第一次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不孕患者共2 942例进行回... 【目的】探讨基础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新鲜周期和冷冻周期活产率的关系及血清AMH水平对胚胎移植的活产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5月在我生殖中心进行第一次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周期的不孕患者共2 9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根据不孕患者的血清AMH水平分为低AMH水平组(<1.1 ng/m L,485例),中AMH水平组(1.1~7.0 ng/m L,1 989例)及高AMH水平组(>7.0 ng/m L,468例)。再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不同的年龄亚组:A组:≤29岁,B组:30~34岁,C组:35~39岁及D组:40岁以上。比较同一年龄组内不同血清AMH水平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基础血清AMH对活产率的影响。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评估血清AMH对活产率的预测价值。【结果】(1)在新鲜胚胎和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基础血清AMH水平均与临床妊娠结局相关,血清AMH水平越低,种植率越低,同样临床妊娠率越低,活产率越低,而流产率则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年龄亚组分析显示,在新鲜及冷冻周期,A、B及C组的患者的基础血清AMH与活产率相关,AMH越低,活产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的基础血清AMH与冷冻周期的活产率相关(P<0.05),与新鲜周期的活产率无关(P=0.09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纳入了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移植胚胎数、内膜准备方案等影响结局的因素后,血清AMH对活产率的影响仍保持有统计学意义。(3)基础血清AMH预测新鲜周期及冷冻周期胚胎移植活产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647、0.633。【结论】基础血清AMH是反映卵巢储备的良好指标之一,与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基础血清AMH水平越低,活产率越低。基础血清AMH是影响胚胎移植周期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活产率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新鲜胚胎移植周期 冷冻胚胎移植周期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唐玲丽 史颖莉 朱晓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0-515,共6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主要临床特征的分布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门诊收集符合鹿特丹标准的PCOS患者404例,排除导致高雄激素血症(HA)的其他疾病,根据主要临床特征如HA、胰岛素抵抗(IR)、肥胖、卵巢多囊样...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主要临床特征的分布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门诊收集符合鹿特丹标准的PCOS患者404例,排除导致高雄激素血症(HA)的其他疾病,根据主要临床特征如HA、胰岛素抵抗(IR)、肥胖、卵巢多囊样改变(PCOM)进行比较,并分析AMH对这些主要临床特征的诊断价值。结果:(1)经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校正后,高AMH水平组与低AMH水平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月经周期、多毛症状、腰围及内分泌指标[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和除了OGTT(3小时)外的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OS患者合并有肥胖、HA、非IR、PCOM的AMH水平明显升高(P<0.05)。(3)AMH与LH、LH/FSH、T、PCOM呈正相关性(P<0.05)。(4)AMH对HA(AUC=0.799,95%CI 0.742~0.855)和PCOM(AUC=0.931,95%CI 0.891~0.972)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PCOM的诊断,当AMH=7.55 ng/ml时,其诊断PCOM的最高灵敏度为85.50%,最高特异度为92.20%。结论:具有高AMH水平的PCOS患者内分泌异常及其脂质代谢紊乱更为突出,AMH对PCOM和HA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PCOM,也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AMH水平评估PCOS状态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卵巢多囊样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测定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庚香 刘倩 杨菁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567,共3页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女性仅由卵巢分泌,由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产生,是目前外周血中能检测到的最早的卵泡产生的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在性腺分化过程中抑制副中肾...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在女性仅由卵巢分泌,由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产生,是目前外周血中能检测到的最早的卵泡产生的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在性腺分化过程中抑制副中肾管(即苗勒管)发育。AMH最初表达于初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层,血清中AMH水平与发育的卵泡数成一定的比例。许多研究表明,AMH水平在自然周期各阶段均无明显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初级卵泡 性腺分化 颗粒细胞层 窦卵泡 副中肾管 卵巢储备 苗勒管 卵泡数 主要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谭嘉琦 陈晓莉 +3 位作者 李予 张清学 王文军 杨冬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83-587,共5页
目的: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48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获卵数≤3个和>20个界定卵巢低和高反应,比较AMH和其他卵巢储备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时的受试者... 目的:评价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48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获卵数≤3个和>20个界定卵巢低和高反应,比较AMH和其他卵巢储备评估指标预测卵巢反应性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面积(ROCAUC)。结果:预测卵巢低反应或高反应时,AMH和窦卵泡计数(AFC)的ROCAUC均相当(分别为0.867和0.860,P=0.319;0.772和0.753,P=0.287),且明显大于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基础雌二醇(E2)的ROCAUC(分别为0.685、0.723和0.600,P均<0.001;0.679、0.650和0.501,P均<0.001)。AMH≤8.5 pmol/L或AFC≤9时可较好地预测卵巢低反应,而AMH>29.77 pmol/L或AFC>16时则可较好地预测卵巢高反应。结论:AMH独立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与AFC相当,二者均明显优于年龄、基础FSH和基础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计数 卵巢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在女性的产生及一生中的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敬 韩雪 石玉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1-562,共2页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类似于抑制素和激活素。AMH最初被称为苗勒管抑制物质(mü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MIS)。自20世纪40年代其在早期胚胎发育的... 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类似于抑制素和激活素。AMH最初被称为苗勒管抑制物质(müllerian-inhibiting substance,MIS)。自20世纪40年代其在早期胚胎发育的男性性分化过程中的作用被人们所认识,早在妊娠8周时睾丸即可以产生AMH,诱导苗勒管的退化,使中肾管(wolffian)在雄激素的作用下发育为男性生殖道。在缺乏AMH的情况下,胚胎将向雌性发育,苗勒管分化成阴道上1/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苗勒管 男性生殖道 抑制物质 抑制素 中肾管 早期胚胎发育 超家族 性发育 inhibi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叶云 吴日然 +5 位作者 林晓丽 廖月婵 杜彦 吴嘉齐 林秀峰 杜静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 【目的】探讨两种剂型(长效/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是否相同。【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9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共869个治疗周期,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进入长效组(使用长效GnRH-a)128例患者128周期;短效组(使用短效GnRH-a)116例患者116周期。降调前月经来潮第3天和降调第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AMH,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清AMH变化。【结果】①长效组血清AMH降调后略下降,但P>0.05;短效组降调后下降约0.63μg/L,P<0.05。②两组基础血清AMH降调后均呈现归中趋势。以上升或下降为标准的ROC曲线,寻找切割点。长效组基础血清AMH切割点是2.15μg/L,短效组切割点是2.16μg/L。③长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2例,降调后AMH(μg/L)由1.39±0.54上升为2.73±1.83,P<0.01;切割点以上组76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为4.40±1.95下降为3.27±1.78,P<0.01。短效组切割点以下组51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1.21±0.50上升为1.96±1.57,P<0.01;切割点以上组65例,降调后血清AMH(μg/L)由4.26±1.93下降为2.55±1.48,P<0.01。④长效切割点以下组内,血清AMH上升者与下降者基础AMH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上升者获卵数多于下降者(13.4±5.1 vs 7.4±2.5,P<0.05);长效切割点以上组内,血清AMH上升者基础血清AMH均值小于下降者,但获卵数上升组反而多于下降组(17.73±6.13 vs 13.79±4.60)个(P<0.05)。短效组按切割点分组后,结果类似。【结论】无论是使用长效还是短效GnRH-a,降调节前后血清AMH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基础AMH低于切割点的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切割点的呈现下降趋势。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患者获卵数的预期结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垂体降调节 控制性超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