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薪 尹敏娜 +2 位作者 叶德盛 何于夏 陈士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治疗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临床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行IVF-ET患者共64例。分为两组,第1组为PCOS患者(共30例),第2组为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超促排卵治疗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临床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行IVF-ET患者共64例。分为两组,第1组为PCOS患者(共30例),第2组为对照组患者(共3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后的黄体期长方案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基础窦状卵泡数、基础性激素水平、Gn的用量、获卵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与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AMH水平的关系。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AMH的测定采用美国DSL公司ELISA试剂盒。结果 PCOS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基础性激素水平、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基础窦状卵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Gn的用量少于对照组、获卵率低于对照组,卵泡液与血清中的AMH水平PCO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妊娠患者血清与卵泡液中的AMH水平显著增高,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AMH水平能预测PCOS患者的IVF周期超促排卵结果,但是不能预测PCOS患者IVF-ET后的妊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人工授精预测价值的评估 被引量:23
2
作者 谢言信 赵雅男 +3 位作者 林海燕 潘萍 张清学 李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7,共8页
【目的】评估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IUI周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 【目的】评估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促排卵治疗、人工授精(IUI)妊娠结局、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IUI周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因PCOS的不孕症患者行IUI助孕数据,按获得临床妊娠、未妊娠、因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周期分为3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各血清AMH、基础FSH及基础窦卵泡(AFC)等卵巢功能评价指标,并根据ROC曲线计算AMH预测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周期及获得累积临床妊娠结局的cutoff值。【结果】PCOS患者中原发或继发性不孕、单纯排卵障碍或合并盆腔因素的临床妊娠率为15.9%~17.1%,而重复周期(≤3个周期)中,累积临床妊娠率上升为21.6%,较第1周期平均临床妊娠率(16.7%)显著升高。临床妊娠组、非妊娠组及取消周期组之间AMH、基础FSH、基础窦卵泡数(AFC)、外源促性腺激素(Gn)的刺激时间及Gn总剂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取消周期组的AMH水平显著高于未取消周期组[(14.1±6.5)vs(10.3±4.3)ng/mL,(14.1±6.5)vs(9.3±4.3)ng/mL,P<0.025]。临床妊娠组、取消周期组和未妊娠组比较,前两者AFC平均值均显著增高[(34.5±11.4)vs(30.7±11.3),(7.8±10.8)vs(30.7±11.3),P<0.025]。另外,女方年龄、基础FSH与重复IUI周期累积妊娠率呈负相关,女性基础BMI、AFC以及AMH、HCG日成熟卵泡数与累积妊娠率呈正相关。AMH与HCG日成熟卵泡数可能是影响患者IUI累积临床妊娠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AMH较AFC更适合预测IUI周期取消风险及累积妊娠结局。【结论】重复实施IUI可提高PCOS不孕夫妻的IUI累积妊娠率,AMH作为衡量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于预测IUI的临床妊娠、周期取消率:当AMH≥6.56 ng/mL时IUI的累积妊娠率增高,但当AMH≥14.72 ng/mL时,IUI因多卵泡发育或无优势卵泡发育而取消促排卵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控制性促排卵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检测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卵巢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海英 梁洁玲 +4 位作者 毕燕玲 张仁礼 罗怀钦 蒋洲梅 闻安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检测新的卵巢功能评价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价值,阐明子宫切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45岁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组)和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未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各35例,于... 目的:探讨检测新的卵巢功能评价指标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价值,阐明子宫切除术对于年轻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45岁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组)和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未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各35例,于不同时间点检测患者血清AM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同时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分析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激素水平及卵巢动脉血流RI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2d及3个月AM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2d及3个月血清AMH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子宫切除组患者术后1和3个月卵巢动脉血流RI较术前和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子宫切除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FSH和L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影响年轻患者卵巢功能,术后3个月AMH水平下降,卵巢血流阻力增高。以血清AMH水平评估卵巢功能的改变优于传统的FSH和LH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子宫切除术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与干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飞苗 罗艳 +2 位作者 马会明 吴昕 胡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均小于35岁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02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卵泡液中AMH和SCF的蛋白水平,...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均小于35岁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02例,正常对照组9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卵泡液中AMH和SCF的蛋白水平,分离并培养颗粒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AMH和SCF mRNA的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AMH的相对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SC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AMH与SCF的表达均呈极为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中AMH与SC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干细胞因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琳 翁梅英 +3 位作者 陈晓莉 陈亚肖 钟俊敏 杨冬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在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47例PCOS患者(研究组)和年龄匹配的4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在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47例PCOS患者(研究组)和年龄匹配的4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MH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清AM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9.85±4.93ng/mlvs7.13±3.02ng/ml,P=0.002)。血清AMH的曲线下面积在总体人群为0.664(P=0.008),以血清AMH8ng/ml为相对最佳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61.7%,特异度为70.0%。结论:PCOS患者的血清AMH水平明显增高,血清AMH测定对于PCOS的诊断效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氏管激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长富 郝薇薇 +4 位作者 仇雪梅 孔德荣 孟雪松 包玉龙 王秀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为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各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肾脏、脑、心脏、脾脏、肝脏、精巢和... 为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各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肾脏、脑、心脏、脾脏、肝脏、精巢和卵巢等组织进行了amh基因的表达分析以及不同发育时期(23、30、40、60、80日龄及2龄和3龄鱼)红鳍东方鲀个体水平上amh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3龄成鱼脾脏、肾脏和肝脏中的am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精巢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巢和脑(P〈0.01),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红鳍东方鲀23日龄、30日龄、2龄和3龄鱼中,雄鱼amh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同期雌鱼(P〈0.01),而60日龄和80日龄时雌鱼表达量显著高于雄鱼(P〈0.05),40日龄时雌、雄鱼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龄时雌、雄个体性腺中amh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龄鱼(P〈0.05);雄性幼鱼amh基因的表达量从23~30日龄呈增长趋势,且在30日龄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而雌鱼整体amh基因的表达量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0日龄时雌鱼amh基因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实时定量PCR 抗苗勒氏管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研究新进展及对IVF-ET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苍荣 夏天 王宝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428-3430,共3页
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iillerian hormone.AMH)是一种有两个72kDa的二聚体单体通过二硫键连接组成糖蛋白,它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在男性.AMH是南睾丸的支持细胞分泌直至青春期后期缓慢下降至最低水平,参与精子的生成。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IVF-ET 转化生长因子-Β 青春期后期 细胞分泌 糖蛋白 二硫键 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琳 杨冬梓 +3 位作者 莫亚勤 陈晓莉 何英明 黄宇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37-204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人颗粒细胞激素产生分时段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MH,分时段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细胞培养液中E2、P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人颗粒细胞激素产生分时段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原代培养,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AMH,分时段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细胞培养液中E2、P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升高幅度渐下降。随着AMH浓度的增加,颗粒细胞的E2和P分泌明显降低,AMH5μg/L组到20μg/L组间有剂量依赖性,AMH 50μg/L组与20μg/L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AMH可以降低体外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的雌、孕激素分泌,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提示AMH可以影响颗粒细胞的激素合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粒层细胞 激素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海波 宋晖 于月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共1页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氏管激素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1977-197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临床及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特征性,从而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150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非痰湿组、痰湿组,其中非痰湿组99例,痰湿组51例,...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临床及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特征性,从而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50例正常育龄妇女为对照组,150例PCOS患者分为两组:非痰湿组、痰湿组,其中非痰湿组99例,痰湿组51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及AMH水平,同时比较3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BMI、腰围、SBP、DBP等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各组间临床特征比较:月经周期PCOS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MI、腰围PCOS痰湿组与对照组及非痰湿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各组间性激素及AMH的比较:LH、T、AMH值PCOS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MH值PCOS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在BMI、腰围、AMH等水平具有特征性表达,提示痰湿证有胰岛素抵抗的倾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痰湿 胰岛素抵 抗苗勒氏管激素 高雄激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及其在选择供体牛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凤俊 薛建华 +1 位作者 吕小青 张佳谊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第6期3-6,共4页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又称苗勒管抑制物质(MIS),是转化生长因子(TGF)超家族成员之一,在卵巢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在调控卵泡生长和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AMH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牛超数排卵供体牛选择上的应用研究结果。结果...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又称苗勒管抑制物质(MIS),是转化生长因子(TGF)超家族成员之一,在卵巢生长卵泡的颗粒细胞中表达,在调控卵泡生长和发育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AMH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牛超数排卵供体牛选择上的应用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牛胚胎生产能力具有可重复性,而且是可能遗传的性状,测定供体母牛血液AMH含量,对确定母牛生产可用胚胎内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促卵形成 超数排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秀萍 丁利军 丁家桐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1期15-15,14,共2页
关键词 苗勒氏管 抗苗勒氏管激素 TGFβ超家族 糖蛋白 基因 受体 雄性动物 生殖细胞 分化 发育 卵泡发育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抗苗勒氏管激素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希雅 陈艺璐 +4 位作者 曾琳 闫丽盈 乔杰 李蓉 智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7-17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血清25(OH)D水平与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间的关系及二者对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间756例应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助孕的不孕女性,根据体... 目的:探讨不孕女性血清25(OH)D水平与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间的关系及二者对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间756例应用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助孕的不孕女性,根据体内维生素D水平将入组人群分为3组(血清25(OH)D≤10μg/L为A组,10μg/L<血清25(OH)D<20μg/L为B组,血清25(OH)D≥20μg/L为C组),检测患者血清AMH水平,分析组间差异并探讨各不孕类型[输卵管/男方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排卵障碍(非PCOS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明原因不孕、其他]中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AMH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全部不孕女性中血清25(OH)D水平和血清AMH水平对妊娠结局的独立/协同预测作用。结果:(1)87.7%的入组研究对象处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状态;(2)A、B、C三个不同维生素D水平组的血清AMH分别为1.960(1.155,3.655)μg/L、2.455(1.370,4.403)μg/L、2.360(1.430,4.780)μg/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25(OH)D和AMH水平呈现季节性变化(P<0.05);(4)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各不孕类型女性的血清AMH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5)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所有不孕女性中,血清AMH水平是预测生化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25(OH)D无法单独预测妊娠结局(P>0.05),但能够与血清AMH协同预测生化妊娠结局(P<0.05)。结论:按照目前诊断标准,不孕女性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较为普遍,但未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相关。血清25(OH)D无法独立预测不孕女性妊娠结局,但AMH能够独立或与血清25(OH)D共同预测不孕女性的生化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抗苗勒氏管激素 不孕女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对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卵巢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宁宁 唐毅 +4 位作者 岑东芝 黎璞 苏榕 黄隽 熊之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等对出现化疗诱导闭经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卵巢功能衰竭(ovarian failure,OVF)的预测价值,以优化辅助治疗策略及保护生育功能。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等对出现化疗诱导闭经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卵巢功能衰竭(ovarian failure,OVF)的预测价值,以优化辅助治疗策略及保护生育功能。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60例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含环磷酰胺化疗方案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监测化疗前后血清中的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变化。根据化疗结束后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时,E2、FSH是否维持在绝经后参考范围内,分为OVF组和卵巢功能恢复(ovarian recovery,OVR)组,分析对化疗后OVF的预测价值。结果:化疗前AMH预测化疗后24个月卵巢功能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7(95%CI为0.719~0.920),年龄联合化疗前血清AMH等预测的AUC为0.924(95%CI为0.826~0.977)。化疗前的AMH≤1.05 ng/mL,1个疗程化疗后AMH≤0.56 ng/mL,化疗结束后3~6个月FSH>25.01 U/L及诊断年龄>37岁的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血清AMH联合E2和FSH检测对鉴别绝经前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是否OVF有重要价值,可将AMH纳入化疗前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抗苗勒氏管激素 化疗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莹莹 胡鹏 +2 位作者 刘新富 黄滨 刘滨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5-566,共12页
为探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nti-Müllerian hormone receptorⅡ,Amhr2)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amhr2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通过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技术,克隆出... 为探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nti-Müllerian hormone receptorⅡ,Amhr2)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amhr2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通过设计简并引物扩增及RACE技术,克隆出暗纹东方鲀amhr2完整的CDS区,分析其相应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期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mhr2序列cDNA全长为1 868 bp(NCBI登录号:MH218814),编码513个氨基酸,与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同源性最高,达99%。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Amhr2氨基酸序列中的近C-末端区域序列较为保守;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暗纹东方鲀Amhr2与红鳍东方鲀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暗纹东方鲀amhr2仅在性腺中表达,且卵巢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精巢;并且在性腺早期发育过程中,amhr2在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量均呈现出先降低再迅速升高的表达趋势。研究结果表明,amhr2在暗纹东方鲀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性别分化和性别维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 克隆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和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蕾 刘鑫丽 +2 位作者 夏松云 王蔼明 路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观察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MH2R)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克隆分析其序列。方法取实验SD大鼠4只,腹腔麻醉后切取下颌下腺及胃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AMH2R在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 目的观察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AMH2R)在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并克隆分析其序列。方法取实验SD大鼠4只,腹腔麻醉后切取下颌下腺及胃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AMH2R在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分别从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PCR克隆获得AMH2R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颗粒曲管上皮细胞,胃小凹上皮细胞和胃壁细胞显示AMH2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细胞核为阴性。上述细胞同样含有AMH2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序列分析发现,从大鼠下颌下腺及胃组织中扩增的AMH2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与文献报道的大鼠胚胎苗勒氏管组织中的AMH2R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结论大鼠下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胃小凹上皮细胞和胃壁细胞均能够表达AMH2R,说明这些细胞可能是AMH作用的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Ⅱ型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颌下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马属动物中的应用
17
作者 于雪 卢丽婷 +2 位作者 郝金娟 吕延飞 夏冬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第10期62-65,共4页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睾丸间质细胞、卵母细胞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作为马属动物隐睾、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可靠内分泌标记物,可用于评估成年马生殖寿命和卵巢卵泡储备的情况,以及在对马属动物纳入胚胎生产计...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睾丸间质细胞、卵母细胞发育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作为马属动物隐睾、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的可靠内分泌标记物,可用于评估成年马生殖寿命和卵巢卵泡储备的情况,以及在对马属动物纳入胚胎生产计划之前作为可靠的标记之一来选择优秀的供体,这些方面的应用将对马属动物的生产将产生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氏管激素 隐睾 卵巢储备 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在IVF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惠敏 吴惠华 +4 位作者 孟庆霞 邹琴燕 李建芬 王玮 李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6,共9页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基础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分析AMH与PCOS...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基础血清及卵泡液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分析AMH与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IVF结局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MH在IVF治疗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本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69例PCOS患者和95例排卵正常非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血清AMH水平、取卵日卵泡液AMH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对相应的IVF结果进行比较.使用t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PCOS组血清AM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LH/FSH比值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基础窦卵泡数(antralfolliclecount,AFC)、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获卵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中,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总获卵数及MⅡ成熟卵数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PCOS组血清基础AMH水平与基础窦卵泡数呈正相关(P<0.05),但与总获卵数、MⅡ成熟卵数及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血清AMH水平均与垂体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呈负相关(P<0.05);(3)两组患者卵泡液AMH水平与血清基础AM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低于异常受精者(P<0.05);对照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与异常受精者无差异,但低于PCOS组正常受精的卵母细胞卵泡液中AMH水平(P<0.05);(4)两组卵泡液AMH水平均与相应的胚胎质量无相关性(P>0.05).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与AFC数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在PCOS患者血清基础AMH水平及AFC明显升高的情况下,采用相对较低的Gn起始剂量,对减少PCOS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及获得理想的卵泡数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另外PCOS患者卵泡液AMH水平升高可能会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潜能及其正常受精,为预测卵母细胞能否正常受精提供了新的指标.但卵泡液AMH水平并不能预测相应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抗苗勒氏管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形态及性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郭银华 谈勇 邹奕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3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卵巢形态的影响,探讨补肾促排卵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补肾促排...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卵巢形态的影响,探讨补肾促排卵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补肾促排卵汤作用于以脱氢表雄酮诱导的PCOS大鼠模型,对卵巢进行形态学分析并检测血清性激素、AMH。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卵巢弥漫性囊性重度扩张,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粒层细胞被挤压呈扁平或立方形,黄体及各种发育阶段卵泡稀少。补肾促排卵汤能明显改善PCOS模型大鼠成熟卵泡个数、黄体个数、性激素及AM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促排卵汤能改善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血清AMH及恢复卵巢排卵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 补肾促排卵汤 激素 抗苗勒氏管激素 卵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H联合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 毛文军 白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6,共7页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不同年龄的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和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的预测价值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不同年龄的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和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的变化,分析其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的预测价值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 968名育龄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性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 AFC)、卵巢总体积、卵巢皮质体积、卵巢髓质体积、卵巢总面积、卵巢皮质面积、卵巢髓质面积,分析不同年龄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对POI的预测价值,采用AMH联合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建立预测POI的模型。结果 1 968名研究对象中POI患病率为3.10%,30~39岁年龄组POI的患病率显著高于20~29岁年龄组(P<0.05)。30~34岁组血清AMH水平显著低于20~24岁组和25~29岁组(P<0.05),35~39岁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水平显著高于30~34岁组(P<0.05),而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和AMH水平、AFC、卵巢体积、卵巢皮质体积、卵巢面积、卵巢皮质面积均显著低于30~34岁组(P<0.05)。POI组患者的血清FSH、LH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女性卵巢功能正常者(P<0.05),而血清E2、AMH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女性卵巢功能正常者(P<0.05)。POI组患者的AFC、卵巢体积、卵巢皮质体积、卵巢髓质体积、卵巢面积、卵巢皮质面积和卵巢髓质面积均显著低于同龄女性卵巢功能正常者(P<0.05)。对POI的预测价值分析结果显示,激素水平中AMH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57),其次为E2(AUC=0.840)。超声影像学参数中AFC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67),其次为卵巢皮质体积(AUC=0.835)。AMH联合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建立的模型对PO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灵敏度为94.86%,特异度为91.23%,AUC为0.960,截断值为12分。结论 育龄期女性中30~39岁年龄组POI的患病率较高,AMH联合卵巢超声影像学参数建立的模型对PO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特别对隐匿期女性获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女性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超声影像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