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倪子寒 许晓燕 +1 位作者 李芳 余梦瑶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毛木耳粗多糖。以粗多糖得率、总糖含量、生物活性评价为权重指标计算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125mm、提取溶液pH9、提...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毛木耳粗多糖。以粗多糖得率、总糖含量、生物活性评价为权重指标计算综合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毛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径0.125mm、提取溶液pH9、提取1次、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0(g/mL)、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毛木耳粗多糖的综合评分为64%。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毛木耳粗多糖明显降低了4T1乳腺癌小鼠的肿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表明其在抗肿瘤活性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粗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 生物活性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研究
2
作者 戴君昂 张乐苒 +8 位作者 赵晶 邓兴梅 闫梦阳 韩馨馨 刘雪峰 赵天艺 张旭 孙志华 张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3-2709,共7页
目的优化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 目的优化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菌活性,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滤纸圈法、滤纸包法评价对图兰扇头蜱的驱杀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率为0.077%。精油对粪肠球菌、链球菌、库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链球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532、0.344 mg/mL;对4T1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15.3(24 h)、49.80(48 h)、24.00(96 h)μg/mL;对图兰扇头蜱的有效驱避时间为50 min,触杀LC_(50)值分别为4.5830(幼蜱)、22.442(若蜱)、45.441(成蜱)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较强,抑菌活性较弱的核桃叶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 精油 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 抑菌活性 氧化活性 肿瘤活性 驱杀蜱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筛选中MTT法和SRB法的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谭卫东 金红 +4 位作者 罗弟祥 钟绍东 苏芝 彭旭东 高小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22,共6页
在抗肿瘤药物的体外筛选中 ,MTT法和 SRB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我们用MTT法和 SRB法分别测定 3种已知植物抗癌药对 2 2株人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分析两种方法测出的细胞存活率 ( T/ C)的差异分布和相... 在抗肿瘤药物的体外筛选中 ,MTT法和 SRB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我们用MTT法和 SRB法分别测定 3种已知植物抗癌药对 2 2株人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 ,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分析两种方法测出的细胞存活率 ( T/ C)的差异分布和相关系数以及 IC50 的二变量分布 ,比较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异同 ;通过两种方法重复测定 3种药物对 7株人癌细胞的抗癌活性 ,比较了两种方法的重复性 ;通过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 T/ C值随时间变化的程度 ,比较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 :MTT法和 SRB法的相关性较好 ,都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体外筛选 ,SRB法更适合于大规模筛选 ,3种抗癌药物的测定结果与临床资料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SRB 肿瘤药物 体外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平阳霉素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活性研究
4
作者 苏金华 颜江华 杨善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0-341,共2页
本文选用两种细胞株:人肝癌BEL7402和肺腺癌L-34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平阳霉素对两株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探讨。将每毫升含10^5个细胞的培养液胺(1/2)^n(n=0~7)梯度稀释,种于96孔板(100μl/孔),5%CO2,37℃,培养34h,加MTT20μl(... 本文选用两种细胞株:人肝癌BEL7402和肺腺癌L-342细胞,利用MTT法检测平阳霉素对两株细胞药物敏感性的探讨。将每毫升含10^5个细胞的培养液胺(1/2)^n(n=0~7)梯度稀释,种于96孔板(100μl/孔),5%CO2,37℃,培养34h,加MTT20μl(母液2mg/ml);再37℃培养4h,加DMSO100μl溶解,测570nmO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平阳霉素 药物活性 肿瘤细胞 BEL7402 人肝癌 肺腺癌 母液 DMSO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方法对灵芝菌丝体胞内三萜产量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骆军鑫 张劲松 +5 位作者 贾薇 冯娜 杨炎 唐庆九 刘艳芳 章慧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液体震荡-静置两阶段培养法进行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与液体震荡培养法相比,灵芝菌丝体胞内总三萜含量提高了1.7倍左右,总三萜产量提高了2.5倍左右。研究表明:在静置过程中,上层为白色菌丝体,下层为黄色菌球;上层菌丝体总三萜含量... 采用液体震荡-静置两阶段培养法进行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培养,与液体震荡培养法相比,灵芝菌丝体胞内总三萜含量提高了1.7倍左右,总三萜产量提高了2.5倍左右。研究表明:在静置过程中,上层为白色菌丝体,下层为黄色菌球;上层菌丝体总三萜含量是下层菌丝体的3倍,总三萜产量是下层菌丝体的4倍。另外在静置阶段采用培养瓶不会影响灵芝菌丝体总三萜含量,且上层菌丝体的生物量提高了50%,从而大大提高了上层菌丝体总三萜产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上层菌丝体中含有的三萜组分种类比下层菌丝体多;细胞试验表明:上层菌丝体的醇提取物在作用体积浓度为5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率达到6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三萜产量 培养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龙葵中澳洲茄边碱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淑曼 付志飞 +3 位作者 张培育 李玥嬴 管华诗 刘红兵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21-25,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龙葵中澳洲茄边碱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澳洲茄边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龙葵中澳洲茄边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龙葵中澳洲茄边碱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澳洲茄边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龙葵中澳洲茄边碱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2.1h、料液比1∶12(g∶mL)、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澳洲茄边碱提取率为0.721mg·g-1,与理论值(0.712mg·g-1)相符,表明工艺可行,预测性较好。从龙葵中提取的澳洲茄边碱能明显抑制K562、HL-60、BGC-823、MCF-7、Hela等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澳洲茄边碱 响应面 提取工艺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燕 胡万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对S180和Hep-2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评价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抗肿瘤效果.结果:实验证明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对S180细胞的IC50为37.44±1.021ug/mL,对Hep-2细胞的IC50为83.84±0.... 目的:研究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对S180和Hep-2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MTT法评价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抗肿瘤效果.结果:实验证明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胶囊对S180细胞的IC50为37.44±1.021ug/mL,对Hep-2细胞的IC50为83.84±0.952ug/mL.结论:一定浓度的实验药物对肿瘤细胞S180和Hep-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S180细胞 HEP-2细胞 大果木姜子 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T-2毒素脂质体处方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媛 张馨月 +5 位作者 李玉杰 李雅雅 王虹霞 潘娅楠 梁兰馨 王会岩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1-176,共6页
用薄膜超声法制备T-2毒素脂质体(LP-T2),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测定方法的线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和重复性;用单因素法考察有机溶剂、磷脂种类、m(药)∶m(脂)、水合体积、m(磷脂)∶m(胆固醇)对包封率的影响及响应... 用薄膜超声法制备T-2毒素脂质体(LP-T2),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包封率,并考察测定方法的线性、加样回收率、精密度和重复性;用单因素法考察有机溶剂、磷脂种类、m(药)∶m(脂)、水合体积、m(磷脂)∶m(胆固醇)对包封率的影响及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用高压均质法对脂质体整粒,并测定粒径分布;用噻唑蓝(MTT)法检测T-2毒素和LPT2对5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P-T2最佳制备工艺为以蛋黄卵磷脂(EPC)为膜材,薄膜超声法制备,m(药)∶m(脂)=3.5,m(磷脂)∶m(胆固醇)=3.74,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20mmol/L,pH=7.4)水合,水合体积11.8mL,超声10min;高压均质整粒后平均粒径为267nm;LP-T2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丝裂霉素相当,对正常细胞的IC_(50)值(1 881.54ng/mL)高于T-2毒素(1 427.83ng/mL),即毒副作用减小;LP-T2的包封率和粒径均符合药剂标准,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毒素 脂质体 薄膜超声 响应面 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海藻抗肿瘤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50
9
作者 徐年军 范晓 +2 位作者 韩丽君 严小军 曾呈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于 1 997年 4月和 2 0 0 0年 5月对山东沿海海藻进行较系统的采集 ,对其中 39种海藻的 96个样品采用高通量方法进行选择性细胞毒筛选。结果表明 ,小粘膜藻 (Leathesiadif formes)、多管藻 (Polysiphoniaurcedata)、萱藻 (Scytosiphonlom... 于 1 997年 4月和 2 0 0 0年 5月对山东沿海海藻进行较系统的采集 ,对其中 39种海藻的 96个样品采用高通量方法进行选择性细胞毒筛选。结果表明 ,小粘膜藻 (Leathesiadif formes)、多管藻 (Polysiphoniaurcedata)、萱藻 (Scytosiphonlomentarius)、海萝 (Gloiopeliisfur cata)、叉开网翼藻 (Dictyopterisdivaricata)、点叶菜 (Punctarialatifolia)等对KB细胞或HT -2 9细胞具有选择性抑制活性。乙醇、氯仿的提取效率较高 ,多管藻的乙醇、氯仿提取物 ,萱藻的乙醇提取物和叉开网翼藻的正己烷提取物都有强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肿瘤活性 筛选 mtt 乙醇 氯仿 山东 多管藻 萱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CPC白首乌C_(21)甾体苷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红梅 郑威 +1 位作者 徐佳丽 张如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70-2371,共2页
目的:从白首乌块根中提取纯化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从白首乌总苷中分离纯化C21甾体苷,提取物通过HPLC分析,并利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在PC-3,SGC-7901,BGC-82... 目的:从白首乌块根中提取纯化C21甾体苷类化合物,建立相关检测方法,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从白首乌总苷中分离纯化C21甾体苷,提取物通过HPLC分析,并利用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在PC-3,SGC-7901,BGC-823,BEL-7402和KB细胞株上进行的测试表明,提取物对PC-3和SGC-7901具有抗肿瘤作用,IC50分别为(29.58±1.65)μg/mL和(66.55±2.73)μg/mL。结论:运用高效离心分配色谱分离纯化白首乌中的C21甾体苷类化合物,操作简单,成分明确,提取物表现出一定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首乌 C21甾体苷 高效离心分配色谱 肿瘤活性: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系杂多、同多配合物抗肿瘤活性(Ⅱ)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术侠 刘彦勇 +2 位作者 刘杰 李白涛 王恩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4-106,共3页
钼系杂多、同多配合物抗肿瘤活性(Ⅱ)刘术侠,刘彦勇,刘杰,李白涛,王恩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4)关键词MTT法,钼系杂多配合物,抗肿瘤活性多阴离子是一类多核配合物,可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迄今发现,钼... 钼系杂多、同多配合物抗肿瘤活性(Ⅱ)刘术侠,刘彦勇,刘杰,李白涛,王恩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4)关键词MTT法,钼系杂多配合物,抗肿瘤活性多阴离子是一类多核配合物,可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迄今发现,钼系同多配合物具有较优秀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肿瘤活性 杂多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菌株筛选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家明 宋亚琼 +5 位作者 刘宏亮 刘迪洲 杨泓喆 李乃怡 张朝正 孙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5-148,共4页
目的:从雷公藤根(Tripterygium wilfordii)茎及叶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微生物纯化方法分离雷公藤植物的内生真菌,根据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选用HCT-8(人结肠癌细胞)、... 目的:从雷公藤根(Tripterygium wilfordii)茎及叶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微生物纯化方法分离雷公藤植物的内生真菌,根据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选用HCT-8(人结肠癌细胞)、Bel-7402(人肝癌细胞)、BGC823(人胃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为指标,采用MTT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雷公藤不同器官中分离得到6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3目,5科,11属。其中5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显著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论:雷公藤内生真菌种类多样,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生真菌 肿瘤活性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蹄层孔菌化学成分及不同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陆勇芹 周文明 +1 位作者 王琦 李玲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对木蹄层孔菌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运用MTT比色法对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对Hela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抑制... 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对木蹄层孔菌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运用MTT比色法对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对Hela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在同一测定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不如氨仿提取物,其中石油醚提取物抑制作用最弱。化学预试表明,木蹄层孔菌中存在酚性成分,有机酸,糖、多糖和苷类,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植物甾醇、萜类化合物,蒽醌及其苷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蹄层孔菌 肿瘤活性 提取物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楼成华 王明艳 +3 位作者 杨欢 杨光明 童丽 蔡宝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对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的13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SMMC-7721、Hela、A549、MGC-803、MDA-MB-231、LOVO 6种人癌细胞株的影响。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癌细胞... 目的对从镰形棘豆中分离得到的13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黄酮类化合物对SMMC-7721、Hela、A549、MGC-803、MDA-MB-231、LOVO 6种人癌细胞株的影响。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癌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镰形棘豆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黄酮类化合物 癌细胞株 肿瘤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检测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并与MTT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童善庆 张希衡 +4 位作者 朱佑明 胡宝瑜 丁建青 陆德源 钟晓松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本文根据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机制,采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AFS)分别检测了卵巢癌细胞株(3AO)、部分肺癌患者分离的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并和传统的ATT法进行比较.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3AO凋亡、两种方法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 本文根据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的机制,采用细胞凋亡荧光染色法(AFS)分别检测了卵巢癌细胞株(3AO)、部分肺癌患者分离的癌细胞药物敏感性,并和传统的ATT法进行比较.用不同浓度的顺铂诱导3AO凋亡、两种方法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但用于肺癌患者分离的肿瘤细胞进行药物的筛选时,有显著性差别(P<O.05);AFS避免了MTT多种影响因素,比MTT快速、准确、敏感、重复性好,同时能观察凋亡、坏死及活细胞,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用于肿瘤化疗药物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 细胞凋亡 荧光染色 mtt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抗肿瘤活性的北极细菌的筛选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14
16
作者 曾润颖 李根 林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 ,从北极海域采集了水体 ,沉积物等样品 ,从中分离得到一批嗜冷细菌 ,采用MTT法对这些北极海洋细菌进行了细胞毒活性物质的筛选 ,得到一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菌株 .采用
关键词 肿瘤活性 北极细菌 mtt分析 细胞毒活性物质 分子鉴定 菌株筛选 海洋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杰 程虹 +1 位作者 王炜 胡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利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羟基保护、酰化、重排、成环、脱保护5步反应全合成白杨素。以白杨素为骨架,再利用7位羟基的活性,在C-7位引入水溶性基团——烷胺基,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1种白杨素系... 利用Baker-Venkataraman重排法,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羟基保护、酰化、重排、成环、脱保护5步反应全合成白杨素。以白杨素为骨架,再利用7位羟基的活性,在C-7位引入水溶性基团——烷胺基,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21种白杨素系列衍生物8a-8u,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确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HCT-116(人体结肠癌细胞系),HeLa(人体宫颈癌细胞系),DU-145(人体前列腺癌细胞系),SGC-7901(人体胃癌细胞系)和HEK-293(人胚肾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7-(2哌-嗪乙氧基)-5羟-基-2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8o)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衍生物 合成 肿瘤活性 mtt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蜂窝菌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浩华 陈玉婵 +4 位作者 陶美华 李冬利 潘清灵 王磊 章卫民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人肺癌细胞NCI-H460、中枢神经系统癌细胞SF-268及乳腺癌细胞MCF-7为供试细胞株,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毛蜂窝菌(Hexagona apiaria)野生子实体、栽培子实体、培养废料、发酵菌丝体的醇提物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发酵液水相... 以人肺癌细胞NCI-H460、中枢神经系统癌细胞SF-268及乳腺癌细胞MCF-7为供试细胞株,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毛蜂窝菌(Hexagona apiaria)野生子实体、栽培子实体、培养废料、发酵菌丝体的醇提物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发酵液水相部分等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毛蜂窝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三种肿瘤细胞株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0%以上;其它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率在4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蜂窝菌 提取物 肿瘤活性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测定人表皮癌细胞的抗药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江潮 魏东芝 +1 位作者 陈笑岚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研究人表皮癌细胞KB-3-1 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 = 0.0...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研究人表皮癌细胞KB-3-1 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 = 0.02 时最高,w = 0.30 时最低,w = 0.05~0.20 之间波动不大。而不加血清使甲酉尤溶解困难而产生误差。培养基中的血清(常为w = 0.10)不影响MTT法的结果,在完全培养基中用MTT法测定了两株细胞的抗药性。KB-A-1 对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相对抗药性分别为KB-3-1 的176、45 和137 倍。MTT法可简便地用于抗癌药物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 多药 肿瘤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baconol的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Ⅱ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明华 卿晨 +3 位作者 刘吉开 张雁丽 王蕾 纪舒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24-1228,共5页
目的 研究地花菌提取物Albaconol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 37、人胃腺癌细胞株BGC 82 3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 4 9为模型 ,采用MTT法测试Alb... 目的 研究地花菌提取物Albaconol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对DNA拓扑异构酶Ⅱ (TOPOⅡ )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 37、人胃腺癌细胞株BGC 82 3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 4 9为模型 ,采用MTT法测试Albacono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和小鼠移植性肝癌H2 2 为模型 ,检测Al baconol静脉给药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以 pBR32 2DNA为底物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Albaconol对肿瘤细胞DNATOPOⅡ活性的影响。结果 Albaconol对K5 6 2、Bcap 37、BGC 82 3、A5 4 9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2 4 2±1 77)、(1 88± 1 4 1)、(1 0 4± 0 6 4 )、(1 18± 1 10 )mg·L-1;Albaconol0 87、1 73、3 4 6mg·kg-1剂量组对S180 生长的抑制百分率 (抑瘤率 )分别为 2 8 2 %、4 3 2 %、4 7 4 % ;对H2 2 的抑瘤率分别为 15 6 %、2 2 4 %、37 8% ;Albaconol能明显影响DNATOPOⅡ的活性 ,表现为促进其介导的DNA解旋或断裂 ,并抑制其介导的DNA再连接反应。结论 Alba conol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 ,DNATOPOⅡ是其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内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aconol mtt 肿瘤 DNA拓扑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