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感染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希 陈进伟 +7 位作者 彭佑铭 高洁生 田静 凌光辉 杜金烽 毛妮 吴佩君 李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2-736,共1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3种国内常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致结核等感染的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有效减少抗TNF-α生物制剂相关感染事件。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系统评价受体型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单克...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3种国内常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致结核等感染的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选择,有效减少抗TNF-α生物制剂相关感染事件。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系统评价受体型生物制剂依那西普、单克隆抗体型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3种常用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RA过程中发生感染、重症感染以及结核感染等的风险。结果:抗TNF-α治疗组与未用抗TNF-α生物制剂的对照组比较,结核风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增高(0.5%vs 0.07%;P=0.27,OR=1.85,95%CI:0.62~5.52),但从临床角度分析,依那西普治疗组1393例,无结核发生报道,而英夫利西单抗2050例,共11例结核报道,阿达木单抗722例,共3例结核报道,提示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治疗相关的结核发生率有增高。抗TNF-α治疗组总感染风险、重症感染风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种类抗TNF-α致感染风险不一,依那西普致感染风险及重症感染风险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英夫利西单抗及阿达木单抗致感染风险及重症感染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使用抗TNF-α生物制剂致重症感染风险高于对照组(6.0%vs2.8%,P=0.04,OR=1.68,95%C:I1.02~2.78)。结论:单克隆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所致感染风险较受体型抗TNF-α生物制剂高,抗TNF-α治疗相关结核风险值得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高结核感染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生物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 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述岭 于立新 +5 位作者 马俊杰 曾方银 刘小友 孙煦勇 单海涛 袁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B组(非治疗组)和C组(假手术组),其中A、B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anti-TNF-αmAb(0.1 mg/kg·b.w.);B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仅作麻醉、开腹,不阻断血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HE染色、TUNEL法及电镜分别测定或观察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肾组织病理改变、肾细胞凋亡情况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A组血肌酐、尿素氮、血浆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肾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结论anti-TNF-αmAb能有效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肾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抑制剂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希 孙旭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80,共5页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内炎症性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NIU的发病机制暂不明确,目前主要认为是由T淋巴细胞驱动的自身免疫过程,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包括IL-6、IL^(-1)2、IL^(-1)7、IL-22、IL-23等,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靶向抑制药物的研发及一系列临床研究。本文对抗TNF-α制剂、IL抑制剂应用于NIU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的建立及效果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邵顺儒 杨冬芝 +4 位作者 侯盛 陶静 袁秀珍 张慧勇 张蕙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77-83,共7页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 旨在建立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膜过滤工艺去除病毒验证结果表明,膜过滤后的蛋白质回收率在98%以上,分子排阻色谱纯度在膜过滤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经测试,膜过滤后小鼠白血病病毒、小鼠微小病毒、呼肠孤病毒滴度的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低pH值孵放灭活病毒验证工艺结果表明,低pH值孵放前后蛋白质含量、分子排阻色谱纯度没有明显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室温处理时间≥0.5 h,小鼠白血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滴度降幅均大于4 lg TCID 50/0.1 mL。该去除/灭活效果均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建立的工艺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抗肿瘤坏死因子-α人鼠嵌合单克隆 膜过滤病毒去除 低pH值孵放病毒灭活 分子排阻色谱纯度 蛋白质回收率 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Ⅲ期临床试验中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的急救与护理
5
作者 刘兰芬 王世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3-3,共1页
关键词 严重不良反应 Ⅲ期临床试验 急救与护理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性关节炎 迟发性过敏反应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结核与TNF-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林春燕 杨玉芳 +1 位作者 方菊飞 杨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7-429,共3页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好发于脊柱及长骨骺端,其中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并且有高达10%的截瘫率[1]。研究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治疗可增加结核感染率或复发风险[2],而TNF-...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好发于脊柱及长骨骺端,其中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并且有高达10%的截瘫率[1]。研究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治疗可增加结核感染率或复发风险[2],而TNF-α基因在不同种族存在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基因 骨关节结核 基因多态性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脊柱结核 结核感染率 肺外结核 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