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肾小球基底膜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建敏 王荣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
随着放射免疫显像应用技术的进展,放射免疫显像除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外,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大量生产的任何一种相应半抗原和抗原的抗体片段,与RII技术联合,已应用于临床免疫诊断和科学研究。它不仅能确定... 随着放射免疫显像应用技术的进展,放射免疫显像除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外,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也日趋增多。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大量生产的任何一种相应半抗原和抗原的抗体片段,与RII技术联合,已应用于临床免疫诊断和科学研究。它不仅能确定病灶的大小、范围、位置,还有助于早期发现原发病灶,提示病变组织学和病理学的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基底膜单克隆抗体 放射免疫显像 肾小基底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牟利军 陈丽萌 +8 位作者 左来孟 王海云 陶建瓴 文煜冰 叶文玲 秦岩 李航 李雪梅 李学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了解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伴肾功能损害的29例抗GBM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5例患者中6例(17.1%)肾... 目的了解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长期保持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伴肾功能损害的29例抗GBM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35例患者中6例(17.1%)肾功能一直保持正常。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肾脏受累,1例仅有肺出血,3例表现为肺肾出血综合征。6例均行肾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荧光:4例表现为IgG 2+~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线样沉积;光镜差异较大,从肾小球轻微病变到新月体肾炎伴大量毛细血管襻坏死,但大多数患者病变轻微。5例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和(或)血浆置换治疗。6例肾功能正常者与同期肾功能异常的29例抗GBM病相比,贫血轻[血红蛋白(99.67±19.80)比(77.97±20.62)g/L,P=0.024]、抗GBM抗体滴度低[(80.23±85.73)比(224.34±145.79)EU/ml,P=0.027]、肾小球新月体比例低(0.17±0.27比0.58±0.29,P=0.005)。平均随访12~133个月,6例肾功能正常者4例完全治愈,2例遗留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结论肾功能正常的抗GBM病并不少见,多数患者肾脏临床病理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功能正常 肺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韦凤美 金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41-445,共5页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分为Ⅰ型抗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和Ⅲ型微量免疫复合物型,代表性的动物模型分别是实验性自体免疫肾小球肾炎、肾毒血清肾炎和实验性自体免疫脉管炎。本文就这些模型的造模方法、免疫机制和应用...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分为Ⅰ型抗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和Ⅲ型微量免疫复合物型,代表性的动物模型分别是实验性自体免疫肾小球肾炎、肾毒血清肾炎和实验性自体免疫脉管炎。本文就这些模型的造模方法、免疫机制和应用范围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中性粒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