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一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英良 闫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8-340,共3页
继发性肺结核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直至今日仍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据世界卫生组织调研数据显示,尽管过去几十年间全球范围内均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不管是结核病患者的数量还是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是结核病特别是继发性肺结... 继发性肺结核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直至今日仍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1]。据世界卫生组织调研数据显示,尽管过去几十年间全球范围内均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不管是结核病患者的数量还是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是结核病特别是继发性肺结核依然是临床治疗和防控的一种大难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病患者 临床分析 抗结核药物治疗 全球范围 世界卫生组织 临床治疗 调研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TB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红细胞系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舒远路 杨翠先 +3 位作者 张米 李健健 邓雪媚 董兴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6-402,共7页
目的分析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不同ART方案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HIV/AIDS-TB)患者在强化期内血液学红细胞系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7年某传染病专科医院确诊为HIV/AIDS-TB... 目的分析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及不同ART方案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HIV/AIDS-TB)患者在强化期内血液学红细胞系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7年某传染病专科医院确诊为HIV/AIDS-TB的患者,分为在ART基础上接受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组(A组),抗结核药物治疗8周内开始ART联合治疗组(B组),抗结核药物治疗8周后开始ART治疗组(C组);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基线(0周)和治疗后1、2、4、8周等红细胞系参数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变化的差异。结果共选取180例HIV/AIDS-TB患者,其中A组71例、B组75例、C组34例;共85.00%(153例)的患者发生轻度贫血,其中A、B、C组分别为84.51%(60/71)、85.33%(64/75)和85.29%(29/34)。抗结核药物治疗后,A、B和C组患者RBC绝对值增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HGB增加均高于基线(均P<0.05);A、B和C组患者MCV和RDW-CV在治疗后均较基线上升(均P<0.05),但C组治疗8周时RDW-CV恢复至基线水平。A、B两组患者中TDF/3TC/EFV方案在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4周时,HGB均较基线增高(均P<0.05),其他方案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V/AIDS-TB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应尽快启动ART治疗,最好8周内开始ART治疗,不同ART方案联合抗结核治疗患者的红细胞系参数变化有差异,TDF治疗方案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结核 抗结核药物治疗 红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药物治疗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建中 张泽华 +5 位作者 万东勇 周强 廖传玉 赵小莉 何清义 代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26-1928,共3页
目的实施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化疗,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6例脊柱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收集脓液、干酪样组织,常规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使用BACT/ALERT3D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培养阳性者接... 目的实施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化疗,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6例脊柱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收集脓液、干酪样组织,常规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使用BACT/ALERT3D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培养阳性者接种至改良罗氏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进行11种药物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4-5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定期(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1次)随访,观察血沉、平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培养阳性率41.3%(19/46),全程平均耗时42d(30~58d)。耐药率21.7%,其中异烟肼耐药10.8%,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耐药2.1%,链霉素耐药6.52%,力克肺疾耐药4.34%,左氧氟沙星耐药17.39%。除4例明显胃肠道反应、1例药物型肝炎患者完成12个月疗程,其余18个月。随访18~44个月,平均25个月,切口均2周内愈合。椎间植骨均获Ⅰ级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12个月。结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组成脊柱结核12~18个月个体化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耐药 药敏试验 个体化抗结核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潘静洁 黄晋 +2 位作者 刘堂营 黎仁彬 刘文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002-3006,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以50例TBM系统治疗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以50例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应用中医症候积分、肢体功能FMA...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以50例TBM系统治疗联合通督调神针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组,以50例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应用中医症候积分、肢体功能FMA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昏迷程度GCS评分和脑脊液压力及其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计数(WBC)、蛋白定量(PRO)、葡萄糖(GLU)、氯化物(Cl-)等生化检测为观察指标,以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程度分级考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分别为22%、36%、32%、10%和10%、20%、56%、14%,总有效率分别为90%、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P=0.043);治疗前两组间中医症候积分和FMA、NIHSS、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脑脊液细胞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04),治疗后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治疗前两组间脑脊液压力、NGF、蛋白质、葡萄糖和氯化物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GF、氯化物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项脑脊液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对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通过改善脑脊液生化成份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为其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通督调神针刺法 抗结核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院内结核感染和发病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颖 肖和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关键词 结核感染 医护人员 抗结核药物治疗 发病 职业危害 地区经济发展 卫生工作者 不住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儿童结核病诊治的认识并加快规范化进程 被引量:6
6
作者 孙琳 申阿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17-1019,共3页
儿童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儿童结核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困难,存在很大比例的漏诊和误诊。同时由于儿童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社会经济问题,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接受率和完成度也不理想。尽管近年来儿童... 儿童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儿童结核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困难,存在很大比例的漏诊和误诊。同时由于儿童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社会经济问题,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接受率和完成度也不理想。尽管近年来儿童结核病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内外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南、规范和共识等用于提高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当前全社会甚至医护人员对儿童结核病诊治的认识水平和规范程度都有待加强。因此,组织撰写了本期关于儿童结核病诊治的一组论文,呼吁大家重视儿童结核病,提高对疾病和儿童人群的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结核 儿童患者 社会经济问题 症状不典型 抗结核药物治疗 完成度 医护人员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