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中医证候学聚类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国玲 崔岩飞 +3 位作者 韩颖 胡钦 李凫坚 牟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61例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进行调查,证候分型的判定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对证候学初步量表进行聚... 目的:探讨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对261例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患者进行调查,证候分型的判定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结果:对证候学初步量表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抗结核化疗药物造成肝损伤的5个常见证型,恰好反映了临床相应证型的内涵。结论:采用中医证候调查表的形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中医证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疗法 药物损害 中医证候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谭守勇 林兆原 +4 位作者 关玉华 李嫣红 潘爱华 黎燕琼 粱敏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住院治疗,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初治肺结核患者137例,采用标准规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以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治肺... 目的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5月住院治疗,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初治肺结核患者137例,采用标准规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观察药物性肝损害情况。并以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11例为对照。结果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初治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第l个月出现药物性肝损害较对照组高(χ2=4.614,P=0.032,RR=1.5);在治疗第l个月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较治疗第2个月高(χ2=15.191,P=0.001)。女性和HBsAg(+)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率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和肺结核病灶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无关(P<0.05)。结论在肺结核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患者治疗过程中,较容易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注意监测其肝功能变化以及注意改善其营养状态,减少药物性肝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结核 损害 蛋白质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8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庆枫 宋艳华 +3 位作者 高孟秋 李华 刘荣梅 陈红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状况。方法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单纯HBsAg(+)、HBsAg(+)和HBeAg(+)、HBsAg(+)和HBeAb(+)以及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病毒阴性患者之间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368例病例中,肝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状况。方法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单纯HBsAg(+)、HBsAg(+)和HBeAg(+)、HBsAg(+)和HBeAb(+)以及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炎病毒阴性患者之间经过抗结核治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368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16.4%(59/358),乙肝HBeAg(+)、乙肝HBeAb(+)及丙肝病毒感染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乙肝病毒阴性组和单纯HBsAg(+)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情况统计学上无差异。同时还发现,大于60岁年龄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年龄组。结论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老年、是抗结核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用抗结核药物时,针对此类病人需密切关注其肝功能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结核 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基转移酶2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安慧茹 吴雪琼 王仲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N-乙酰基转移酶2(NAT2)、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DILI)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CR-DS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N-乙酰基转移酶2(NAT2)、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DILI)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PCR-DS方法分析101例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组)及107例无ATDILT的结核病患者(对照组)的NAT2及MnSOD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它们与ATDILT之间的关系。分析NAT2基因多态性及MnSOD基因多态性联合作用与ATDILT的关系。结果肝损害组患者中,39.6%(40/101)为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对照组中,12.2%(13/107)为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风险系数(OR)为4.74(95%CI:2.42~9.28;Z2=20.62,P〈0.05)。肝损害组中,MnSOD基因47位C/C基因型占9.9%(10/101);对照组MnSOD47位C/C基因型占1.9%(2/107),两组比较MnSOD基因47位C/C基因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OR值为5.77(95%CI:1.23~27.02;Х^2=6.165,P〈O.05)。根据患者NAT2基因型及MnSOD基因型检测结果,患者可分为4组,A组为同时具有NAT2快中乙酰化基因型及MnSOD基因47位T/T或T/C基因型的患者,B组为同时具有NAT2快中乙酰化基因型及MnSOD基因47位C/C基因型的患者,C组为同时具有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及MnSOD基因47位T/T或T/C基因型的患者,D组为同时具有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及MnSOD基因47位C/C基因型的患者。A组患者发生ATDILT的占36.8%(53/144),B组患者发生ATDILT的占66.7%(6/9),C组患者发生ATDILT的占74.5%(38/511,D组患者发生ATDILT的占100%(4/4),后3者与第1者比较,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几率分别为无统计学差异(Х^2=3.188,P〉0.05),有统计学差异(Х^2=21.512,P〈0.05),有统计学差异(Х^2=4.166,P〈0.05)。结论NAT2基因的慢乙酰化基因型及MnSOD基因47位C/C基因型可能是发生ATDILT的分子机制。同时具有NAT2慢乙酰化基因型和MnSOD基因型的患者发生ADTILI的几率显著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损害 药物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与药物代谢酶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瑜 高瑞 +3 位作者 陈昱 陈琳 夏春华 邓国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关ATDH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关ATDH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深入探讨肝损害发生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抗结核药在体内经各种代谢酶及转运体作用形成毒性较低的产物,而这些酶的基因多态性很可能是影响ATDH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相关酶的基因多态性与ATDH致病原因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所致损害 抗结核 药物代谢酶 转运体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127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毕经瑞 苏华田 +1 位作者 程莹 金玉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损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安慧茹 吴雪琼 王仲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I0001-I0004,共4页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方法分析101例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及107例无抗... 目的研究药物代谢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的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关系,阐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PCR-DS)方法分析101例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及107例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结核病患者(对照组)的MnSOD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它们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结果与MnSOD编码基因47位碱基T/T基因型(OR:0.68,P>0.05)、T/C基因型(OR:1.03,P>0.05)比较,47位碱基C/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OR值为5.77(P<0.05)。结论 MnSOD编码基因的47位碱基CC基因型有可能是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损害 MNSOD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被引量:17
8
作者 卢水华 王琳 肖和平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67-769,共3页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肝损害频率高的药物有利福平、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基水杨酸等;导致肝损害频率低的药物有异烟肼;基本不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紫霉素、乙胺丁醇、环丝氨酸.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关键的是停用并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早期清除和排泄体内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卧床休息,密切检测肝功能等指标.应尽快确立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识别、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损害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启江 汪慧兰 +1 位作者 李敏 张春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结核治疗 甘草酸二胺 疗效观察 损害 药物所 大剂量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预防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连福 刘亮平 吴世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为降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 ,观察螺旋藻预防肝脏损害的作用。方法 螺旋藻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 ,螺旋藻胶囊 3粒口服 ,每日 3次 ,服用 6个月。结果 螺旋藻治疗组 6个月末肝损害发生率为 2 .4 % ,对照组为 15.5% ,两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 为降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 ,观察螺旋藻预防肝脏损害的作用。方法 螺旋藻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 ,螺旋藻胶囊 3粒口服 ,每日 3次 ,服用 6个月。结果 螺旋藻治疗组 6个月末肝损害发生率为 2 .4 % ,对照组为 15.5%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螺旋藻无毒副作用。结论螺旋藻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可显著降低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抗结核药物 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志余 林宪和 +1 位作者 李国俊 林隆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0-401,共2页
关键词 抗结核 药物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冬林 席云 吴雪琼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4,178,共4页
结核病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之一。据WHO估计,我国2006年发病人数达131万,其中涂阳肺结核60万,位居世界第2位,为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为核心的... 结核病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之一。据WHO估计,我国2006年发病人数达131万,其中涂阳肺结核60万,位居世界第2位,为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采用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为核心的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损害 易感基因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短程化疗方案 涂阳肺结核 结核 发病人数 吡嗪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红艳 朱红辉 胡光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铵、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铵、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静滴qd疗程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能较快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比单独应用甘草酸二铵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草酸二铵 抗结核药物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启江 朱绍咏 +1 位作者 李敏 汪慧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草酸二胺 疗效观察 损害 药物所 抗结核 治疗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401例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华钧 沈琦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749-750,共2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出现肝损害的时间、损害持续时间及程度.方法对1990年2月~2003年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40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23.4%;含异烟肼和利...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出现肝损害的时间、损害持续时间及程度.方法对1990年2月~2003年1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40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发生率为23.4%;含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化疗方案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肝损害多出现在使用抗结核药后2个月内,持续时间多在1个月内.结论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但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化学药物治疗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芝糖肽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柏刚 曲会君 张雪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04-305,共2页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细胞损害的疗效。方法肝功能无异常的肺结核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给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辅以薄芝糖肽注射液2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辅以护肝片4片,tid,po,疗程均为6个月...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细胞损害的疗效。方法肝功能无异常的肺结核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给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辅以薄芝糖肽注射液2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辅以护肝片4片,tid,po,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肝功能异常例数及发生时间,并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4例(5.0%),对照组出现肝损害12例(1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出现肝损害时间相对较晚且程度相对较轻,主要在治疗的第2~3个月,而对照组主要在治疗的第1~2个月即出现,且受损程度相对较重。结论薄芝糖肽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细胞损害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芝糖肽 抗结核药物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肝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琰 万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损害 临床观察 预防 结核病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水飞薊宾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德云 潘建中 +2 位作者 瞿志珍 张玉芳 吴衍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281-,共1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中医药疗法 @水飞蓟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肝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瑞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损害 临床分析 防治 化疗期间 结核患者 功能损害 中途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68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荣国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3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0.4 g+肌苷0.4 g+维生素C ...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3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注射液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0.4 g+肌苷0.4 g+维生素C 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3%和62.9%(P<0.0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普罗宁 损害 药物 抗结核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