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炎肾脏风险评分对儿童患者的预测价值初探
1
作者 陈宵宇 万俊丽 +7 位作者 谭力文 焦佳 杨琴 钟诚 张高福 阳海平 李秋 王墨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AAGN)肾脏风险评分(ARRS)对中国AAGN儿童肾脏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单中心诊断为AAGN的22例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是否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5期(即...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肾炎(AAGN)肾脏风险评分(ARRS)对中国AAGN儿童肾脏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单中心诊断为AAGN的22例患儿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是否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5期(即终末期肾脏病)作为分组依据,分为终点组及非终点组,对导致肾脏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根据ARRS标准,将患儿分为低、中、高风险组,比较3组患儿肾脏实际生存情况。结果:22例AAGN患儿男女比例为1∶2.67,高峰起病年龄为6~12岁。肾脏受累以蛋白尿最多见,54.55%患儿确诊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 m2)。16例患儿行肾脏病理检查,肾小球病变以新月体形成为主,其中细胞纤维性新月体最多见;肾间质病变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肾外脏器受累按发生率排序依次为肺、皮肤、鼻、黏膜/眼、神经系统等。具备随访资料的20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10.1个月。随访1、2、5、7年时肾脏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56%、50.00%、37.50%、28.13%。诊断初期低eGFR水平为AAGN儿童患者进展为CKD 5期的高危因素(P=0.019)。14例患儿采用ARRS评分进行评估,随访36个月时,低、中、高风险组肾脏累积存活率分别为100.00%、75.00%、25.00%,3组患儿肾脏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3.252,P=0.197)。结论:儿童AAGN肾脏损害程度严重,诊断时eGFR水平较低者更易进展为CKD 5期。当前ARRS系统对中国AAGN儿童肾结局的预测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亟待构建更有效的预测模型,以提升对中国AAGN儿童肾脏预后预测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伏邪致病”理论治疗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1例
2
作者 李茜 陈志刚 +2 位作者 薛静 高芳 任珊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 本文分享1例以延髓极后区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病例。近年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介导的神经免疫性疾病病例被临床所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其具有免疫性疾病共有的难治性和易复发等特点。中医药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的效果良好。该病例属中医“呃逆”范畴,具有“伏邪致病”特点。其病位深入,不易祛除,蛰伏体内,伺机而发,表现为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且发病时常有郁热之象。因正气不足,邪气藏匿蓄积,与体内痰饮、瘀血等实邪互结,形成毒邪,由于情志不舒或饮食劳倦等诱因引触发病,治疗时当重视风、痰、瘀、痹与毒邪的相互关系,该病病位在脾胃、脑络,病性本虚标实,在外表现为以呃逆不止为特点的胃气上逆,实则病机关键在于邪气内伏、瘀滞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极后区综合征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 “伏邪致病”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渗滤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 被引量:2
3
作者 侯瑜 张菊 +3 位作者 李质馨 田洪艳 刘晓冬 徐冶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7-357,共1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DIGFA)。方法 采用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血清...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DIGFA)。方法 采用枸橼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血清中抗CagAIgG与金标记SPA及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固相抗原结合后 ,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结果 用DIGF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32 6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抗体 ,两法符合率为 96 .6 %。结论 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抗体特异性强 ,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渗滤法 检测 幽门螺杆菌 抗体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抗体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4
作者 侯瑜 张菊 +3 位作者 李质馨 田洪艳 刘晓冬 徐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0-520,共1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DIGFA)。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制...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检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的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DIGFA)。方法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 ,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 (SPA) ,将重组的CagA抗原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 ,制成免疫渗滤试剂盒。血清中抗CagA抗体与试剂盒上金标记物及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固相抗原结合后 ,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结果 用DIGF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试剂盒对比检测了 32 6份血清标本中抗CagA抗体 ,本方法的特异性为 95 .8% ,敏感性为 97.3% ,两种方法符合率为 96 .6 %。结论 DIGFA检测血清中的抗CagA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抗体 胶体金免疫渗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病人特异性IgE和IgG抗体、相关细胞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2
5
作者 乔海灵 田鑫 +4 位作者 郜娜 杨静 赵永星 张跃文 温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青霉素过敏病人 特异性IGE 相关细胞因子 IGG抗体 基因多态性 过敏反应机制 青霉素类生素 过敏性休克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
6
作者 蒋满凤 张四芳 +1 位作者 陈颖 彭利芬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513-518,共6页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包括:成立个案护理小组,重点关注患者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造口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 总结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小肠切除术后并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病例的护理要点包括:成立个案护理小组,重点关注患者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护理,积极预防感染,并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造口护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在多科室医护共同诊疗、悉心护理后,患者病情稳定,骶尾部4期压力性损伤伤口创面较之前明显好转缩小,最终转归出院。后续随访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伤口经创面修复及积极换药后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压力性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华蔓 田茂良 邓治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隐匿地引起间质性肺病(ILD),甚至发展成快速进展型ILD,后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而且MDA5+DM-ILD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MDA5+DM)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隐匿地引起间质性肺病(ILD),甚至发展成快速进展型ILD,后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而且MDA5+DM-ILD的临床表现、疾病进展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DA5+DM-ILD疾病中抗MDA5抗体的作用和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症状、治疗等临床特点的相关研究展开综述,重点阐述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预测预后的模型,以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该疾病特点,提高诊断水平,同时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并对患者预后做出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病 皮肌炎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合成酶综合征与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鹏飞 郭倩 +1 位作者 江小鹏 段炜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83-288,共6页
目的:探讨抗合成酶综合征(ASS)和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ASS患者和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临床资料(11... 目的:探讨抗合成酶综合征(ASS)和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5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住院的ASS患者和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的临床资料(116例),进一步筛选出合并ILD的患者,将其分为ASS-ILD组和MDA5+DM-ILD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结果:MDA5+DM患者ILD发生率高于ASS患者,MDA5+DM-ILD组Gottron征、呼吸困难症状和快速进展性ILD发生率高于ASS-ILD组,ASS-ILD组肌无力症状较MDA5+DM-ILD组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玻璃影、网格影是两组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MDA5+DM-ILD组磨玻璃影和纵隔气肿较ASS-ILD组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5+DM-ILD组病死率明显高于ASS-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5+DM-ILD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及另外一种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或托法替布)的三联治疗后,病死率较两联治疗有所下降。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ILD发生率高于ASS患者,MDA5+DM-ILD患者皮肤受累和呼吸困难症状较ASS-ILD患者重,而肌炎症状较ASS-ILD患者轻。磨玻璃影和纵隔气肿是MDA5+DM-ILD重要的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临床特征 影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探讨
9
作者 谭婕 邓毅 +3 位作者 高羽 蔡江晖 陈美华 张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药学监护的切入点、侧重点,为临床药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2021-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25例MOGAD患儿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设置...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MOGAD)药学监护的切入点、侧重点,为临床药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以2021-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25例MOGAD患儿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个体化药学服务,设置重点监护患儿,评估疗效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结果:25例患儿中,男12例,年龄(6.3±3.0)岁,体质量21.0(18.0,33.3)kg;女13例,年龄(7.7±3.3)岁,体质量25.0(17.9,33.9)kg。所有患儿均符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指征,7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5例(20.0%)高眼压,1例(4.0%)肝酶异常,1例(4.0%)呕吐,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2例复发患儿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患儿药物治疗存在相互作用。结论:临床药师作为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全程参与药物治疗管理,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服务,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体现了药师工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相关疾病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阳性皮肌炎胸部CT特征定性及定量分析
10
作者 王蕾 徐妍妍 +3 位作者 黄振国 任雁宏 舒晓明 刘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3,571,共6页
目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胸部CT特征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7例MDA-5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分析胸部CT特征与短期不良... 目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胸部CT特征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7例MDA-5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分析胸部CT特征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9例患者1年内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间质性肺疾病(ILD)影像学类型(χ^(2)=9.964,P=0.025)和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U=103.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合并ILD影像学类型主要为机化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种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OR 4.208,P=0.002)是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合并ILD患者发生死亡的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大部分伴ILD,其中以机化性肺炎为主要特征。1年内不良预后患者ILD类型不同,但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是MDA-5阳性皮肌炎合并ILD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 皮肌炎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脂肪细胞膜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向阳 郝慧芳 +3 位作者 丁淑燕 丁伟 朱玉良 邵建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猪脂肪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cDNA文库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E.coliTG1。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用猪脂肪细胞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3轮亲和富集,筛选出... 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从猪脂肪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mRNA中构建出单链抗体(scFv)cDNA文库。cDNA文库克隆到噬菌粒载体pCANTAB5E,转化E.coliTG1。通过噬菌体表面展示,用猪脂肪细胞对表达的重组噬菌体单链抗体文库进行3轮亲和富集,筛选出了猪脂肪细胞膜scFv,为今后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脂肪细胞 单链抗体 基因构建 鉴定技术 动物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霞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目前AAV仍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指南。临床处理AAV患者时需要从疾病分期、疾病活动和(慢性)损害的区别和生活质量3个方面进行评估。文中就血管炎最新分类、疾病分期和严重性的关系、活动性和永久性损害之间区别的重要性、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分类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气温病辨治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探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辰 韦子卓 +1 位作者 方吕贵 饶向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种抗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浆颗粒中抗原的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种与ANCA相关的血管炎症,ANCA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对该病的发生、病程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1].目前临床上按受累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种抗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浆颗粒中抗原的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是-种与ANCA相关的血管炎症,ANCA对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对该病的发生、病程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1].目前临床上按受累血管大小及是否存在肉芽肿形成分为显微型多动脉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 伏气温病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活动期血清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琳琳 帅宗文 +1 位作者 胡子盈 张铭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致死性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为ANCA识别的主要抗原...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致死性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为ANCA识别的主要抗原之一。文中通过检测活动期MPO-AAV患者外周血中MPO、活化补体C5a片段及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索上述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MPO-AAV患者132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病例组的p-ANCA及MPO-ANCA;ELISA法检测并比较2组的MPO、C5a及Cp水平;根据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 BVAS)量表,记录患者的BVAS,分析病例组中MPO、C5a、Cp及MPO-ANCA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上述各指标与BVAS的关系。结果外周血MPO、C5a、Cp水平在病例组中分别为400.7(333.5~506.1)IU/L、336.7(277.6~403.5)ng/mL、481.1(387.9~535.9)ng/mL,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86.9(225.5~329.1)IU/L、236.8(204.2~304.1)ng/mL、326.9(177.1~405.5)ng/mL,病例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PO与Cp呈显著正相关( r=0.663,P<0.001);C5a与MPO、C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0.637,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01);MPO-ANCA与总BVAS、肾BVAS及肺BV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339、0.191,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p-ANCA与肾BVAS呈正相关( r=0.208,P<0.05);C5a与肾BVAS呈负相关( r=-0.207,P<0.05)。结论活动期MPO-AAV患者周围血中MPO、Cp及C5a水平均明显升高,相互之间及与ANCA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MPO-AVV的临床损害,其中,MPO-ANCA存在较明显影响,C5a对肾损害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铜蓝蛋白 相关性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合并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婷 徐强 邢广群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V)合并血栓栓塞事件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AAV患者177例,其中28例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149例未合并动静脉血栓栓塞。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V合并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结果栓塞组发生在AAV活动期23例(82.1%),发生在缓解期5例(17.9%),50.0%发生在疾病诊断后2个月。栓塞组合并急性感染率、BVAS评分、血清肌酐、ESR水平高于未栓塞组,但血小板计数、C3水平低于未栓塞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急性感染、ESR、C3水平是AAV合并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V患者活动期,尤其在疾病诊断后的2个月,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合并急性感染、ESR升高、C3降低的AAV患者可能更易合并血栓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例韦格纳肉芽肿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盛梅笑 易岚 王永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0-91,共2页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其中上呼吸道、肺和肾脏为主要病变器官,90%的患者血清中针对蛋白酶3(PR3)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呈阳性...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其中上呼吸道、肺和肾脏为主要病变器官,90%的患者血清中针对蛋白酶3(PR3)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呈阳性结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经治疗的wG患者预后很差,而早期诊断、力争在肾功能损害之前给予积极治疗,可使本病预后明显改善。兹就1例WG患者的诊治经过,谈谈中西医结合治疗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格纳肉芽肿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相关性小血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李周 郑红 +1 位作者 薛东鹰 李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 目的总结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68~85岁,中位年龄70岁。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或胸闷、喘息、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5例均有肺部受累,单纯肺部受累2例;3例肾脏受累,均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肾功能不全1例;1例心脏受累,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和心包积液;1例肌电图证实周围神经受累。初诊易误诊为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或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ANCA)阳性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例。肺穿刺证实肉芽肿性炎1例。胸部CT表现为多发结节或实变伴或不伴小空洞形成、片状渗出浸润影、肺动脉高压、间质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纤维条索影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单纯激素治疗1例均好转,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AAV起病年龄较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累及肺部时易误诊为肺炎、IPF等,从查体和检查化验中发现多系统受累的证据,结合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肺穿刺病理证据等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CTLA-4基因多态性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艳 肖林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结果SLE患者中CTLA-4第一外显子+49 GG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2例SLE患者ANA阳性率87.0%,抗dsDNA阳性率为44.6%;A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26例(63.4%),抗dsDNA阴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仅14例(27.5%),2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CTLA-4第一外显子+49A/G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CTLA-4+49A/G多态性与SLE患者ANA无关联,与抗dsDNA抗体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原-4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ANA DSDNa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佳盈 沈世忠 万建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的影响。方法:13例活动期AAV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1岁~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的影响。方法:13例活动期AAV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1岁~76岁,BVAS评分(21.8±4.9)分,其中11例p/MPO-ANCA阳性,2例c/PR3-ANCA阳性,ANCA水平(295.78±52.76)RU/m L。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其冲击疗法等治疗基础上,辅以血浆置换。分别留取血浆置换治疗前空腹(TO)、治疗开始后2 h(T1)、血浆置换停止后12 h(T2)患者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的HMGB1。结果:本组患者行血浆置换后2 h血清HMGB1水平(3.67±0.93)ng/ml,较血浆置换前血清HMGB1水平(7.8±1.26)ng/ml显著下降,血浆置换后12 h血清HMGB1水平(5.18±0.93)ng/ml稍有回升,但仍低于血浆置换前浓度(P〈0.05);血管炎活动指标(ESR、CRP、BVAS评分)较血浆置换前均降低。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AASV患者外周血清HMGB1,可明显降低疾病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晶 王学军 +2 位作者 贲睿 张树明 李怀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抗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成年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颗粒组及仙附温阳通络饮低、中、高剂量组。以股... 目的观察仙附温阳通络饮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模型大鼠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相关抗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成年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宁颗粒组及仙附温阳通络饮低、中、高剂量组。以股动脉注射月桂酸钠溶液方法造模。造模后次日开始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15 d后取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股动脉及周围组织中蛋白酶3(PR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PO活性及PR3、LAMP-2蛋白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PO活性及PR3、LAMP-2蛋白表达降低,其中仙附温阳通络饮中剂量组下降最明显。结论仙附温阳通络饮可能通过降低ANCA相关抗原水平,进一步抑制体液免疫功能亢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附温阳通络饮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中性粒细胞抗体 髓过氧化物酶 蛋白酶3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 体液免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