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许锐 郭倩倩 +2 位作者 杨乐平 赖米林 佟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57-1159,1168,共4页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时选择88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总补体)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自身抗体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组蛋白抗体(AHA)阳性的有28例,占36.00%(28/7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IgA、IgM因子,C4、总补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体ANA、AHA阳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陶洪群 李小龙 +1 位作者 温怀凯 郑兴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 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SLE患者、2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抗双链D N A(dsD N A)抗体,用德国IM TE 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A nuA、抗Sm D1...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 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0例SLE患者、2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及25例健康人血清中抗双链D N A(dsD N A)抗体,用德国IM TE C公司抗核抗体谱线性印迹法检测A nuA、抗Sm D1、抗组蛋白抗体。结果:A nuA、抗组蛋白、抗Sm D1、抗dsD N 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0%、32.0%、82.0%、44.0%,特异性分别为90.0%、85.0%、85.0%、100%,诊断效率分别为77.1%、48.6%、82.9%、60.0%。C3、C4在SLE中A nuA阳性组和A nuA阴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免疫球蛋白在SLE中A nuA阳性组和A nuA阴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 nuA与SLE的活动性相关;A nuA在SLE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高,尤其适用于诊断抗组蛋白、抗dsD N A抗体阴性的S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体 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核小体抗体 双链DNA(dsDNA)抗体 抗体测定 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SLE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肖征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抗体 测定 分类 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雌二醇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小云 吕昌龙 +1 位作者 张晓莉 李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模型诱导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卵巢摘除后用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5×107)免疫3次,同时肌注不同剂量苯...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对BALB/c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模型诱导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卵巢摘除后用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5×107)免疫3次,同时肌注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6周后以ELISA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组蛋白抗体(AHA)及血清和肾组织匀浆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H.E、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透射电镜检查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直接荧光法检查IgG类免疫复合物的沉积。结果:经同系小鼠ConA活化的脾细胞免疫的BALB/c小鼠均发生红斑狼疮样改变,但不同剂量苯甲酸雌二醇组小鼠的自身抗体的产生及肾脏病理损害差异显著(P<0.05)。结论:机体不同的雌二醇水平与SLE的病变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