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线大豆齐农30的育成与栽培要点
1
作者 袁明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8期2-4,共3页
齐农30属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新品种。2019~2021年参加大豆区域试验(抗线虫区),平均产量2854.3kg/hm^(2),较对照齐农5号增产14.5%。2021年参加大豆生产试验(抗线虫区),6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833.8kg/hm^(2),较对照齐农5号增产10.0%。... 齐农30属抗大豆胞囊线虫病新品种。2019~2021年参加大豆区域试验(抗线虫区),平均产量2854.3kg/hm^(2),较对照齐农5号增产14.5%。2021年参加大豆生产试验(抗线虫区),6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833.8kg/hm^(2),较对照齐农5号增产10.0%。2019~2021年品质分析平均蛋白质含量39.53%,平均脂肪含量20.49%。齐农30品种具备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一致性,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3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农30 抗线大豆 大豆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主栽抗线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杜志强 田中艳 +6 位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王明泽 师臣 唐金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437,共4页
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 采用裂区设计,以黑龙江省主栽的3个抗线品种(抗线4号、6号和8号)为主区,5个密度(20、23、26、29和32万株.hm-2)为副区,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单株产量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以及群体产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5个密度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百粒重和单荚粒数无显著影响;而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抗线4号适宜密度是26万株.hm-2,抗线6号适宜密度是23万株.hm-2,抗线8号则表现出较强的耐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志强 田中艳 +5 位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高国金 唐金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1,共4页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在102-123 d之间,其中112-120 d的占供试材料的80%;(2)生育后期、全生育期R8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3)单株粒数与百粒重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生育期结构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与百粒重、产量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志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4-717,共4页
选取33份抗线大豆品种(系)分成早熟、中熟、晚熟3组进行生育期结构与百粒重、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生育前期所占的比例缩小,生育后期所占比例增加;越晚熟类型的品种百粒重、产量越高;(2)早熟、中熟品种间生... 选取33份抗线大豆品种(系)分成早熟、中熟、晚熟3组进行生育期结构与百粒重、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生育前期所占的比例缩小,生育后期所占比例增加;越晚熟类型的品种百粒重、产量越高;(2)早熟、中熟品种间生育阶段与百粒重、产量相关不显著,晚熟品种生育期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荚鼓粒持续时间与百粒重、小区产量均显著正相关;(3)总体样本内全生育期、生育后期对小区产量、单株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全生育期与小区产量相关系数最大,为0.496 7;(4)生育后期与百粒重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显著水平,为0.409 4。综上可知,全生育期、生育后期是影响百粒重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生育期结构 百粒重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荚习性抗线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杜志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4-7,共4页
为了有针对性地选育抗线大豆新品种,选取16个抗线大豆品种,分成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两组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两组的产量基本持平,但无限组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 为了有针对性地选育抗线大豆新品种,选取16个抗线大豆品种,分成亚有限、无限结荚习性两组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无限结荚习性与亚有限结荚习性两组的产量基本持平,但无限组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倒伏级别的均值均高于亚有限,而亚有限组的百粒重均值大于无限类型。无限类型大豆株高与倒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4 4,而亚有限类型这种相关不显著。两种结荚习性的大豆单株粒重均与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 3和0.706 1;在亚有限大豆中百粒重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9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线大豆 结荚习性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图法综合评价抗线虫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以2020-2021年抗线虫大豆品种(系) 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5点试验数据均值为评价指标,利用雷达图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最大、单株粒重最高、SCN指数与倒伏级别最低的品系为17-665... 为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以2020-2021年抗线虫大豆品种(系) 11个主要农艺性状的5点试验数据均值为评价指标,利用雷达图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最大、单株粒重最高、SCN指数与倒伏级别最低的品系为17-665,其综合评价和产量数据排名均为第1,说明该品系抗病性、抗倒性、丰产性较其他品种(系)突出;产量排名第2位(2020年)和第4位(2021年)的品系为17-555,因SCN指数偏高,单株粒重低,其他性状中等偏上,在综合评价分析中排名均较产量排名下降;而2年产量排名第8位的品系为17-474,倒伏级别最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重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在综合评价分析中排名第3位(2020年)和第2位(2021年);各农艺性状表现较差的品系17-388产量及综合评价排名均为第10位;对照品种齐农5号在2年5点试验中产量与综合评价排名较小,说明在不同年际间、不同试验地点齐农5号表现稳定,适宜作为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分析法 线大豆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冰 朱洪德 +4 位作者 李肖白 任翠梅 崔洪秋 刘德福 杨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抗线虫9号的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增产明显,品质最好;适合抗线虫322865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线大豆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国金 田中艳 +3 位作者 杜志强 周长军 王明泽 周连昌 《大豆通报》 2004年第2期11-11,共1页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主产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 ,结合近几年来抗线虫大豆品种在东部地区大面积试验示范的经验 ,对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 黑龙江 线大豆 品种 施肥 病虫草害防治 轮作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孢囊线虫大豆齐茶豆2号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欣先 蒋惠兰 +1 位作者 徐冉 王彩洁 《大豆通报》 2004年第3期12-12,共1页
“齐茶豆 2号”为夏播中早熟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 1、3、5号生理小种 ,抗病毒病 ,较抗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内 4年试验 ,平均hm2 产量 3 3 60 9kg ,比“鲁豆 11”增产 11 5 1%。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 “齐茶豆 2号”为夏播中早熟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 1、3、5号生理小种 ,抗病毒病 ,较抗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内 4年试验 ,平均hm2 产量 3 3 60 9kg ,比“鲁豆 11”增产 11 5 1%。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hm2 产量3 3 0 3 0kg ,比“鲁豆 11”增产 8% ,生产试验平均hm2 产量 2 83 2 0kg ,比“鲁豆 11”增产 7 8%。“齐茶豆 2号”籽粒蛋白质含量 43 98% ,脂肪含量 2 1 2 6% ,为抗孢囊线虫脂肪、蛋白、产量三高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囊线大豆 齐茶豆2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的抗源利用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辉 李肖白 潘红丽 《大豆通报》 2000年第6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孢囊线大豆 育种 源性种质资源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土大豆抗线品种(系)主要性状的分析
11
作者 王囡囡 于忠和 +6 位作者 贾会斌 张春峰 孟庆英 朱宝国 李于 宋英博 赵明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对在碳酸盐草甸土上种植的9个大豆抗线品种(系)主要性状关联度的计算及关联序的排列,研究了在此种土壤上影响大豆抗线品种(系)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在大豆抗线品种(系)中对产量的作用居所有性状之首,其次是株高>有... 通过对在碳酸盐草甸土上种植的9个大豆抗线品种(系)主要性状关联度的计算及关联序的排列,研究了在此种土壤上影响大豆抗线品种(系)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在大豆抗线品种(系)中对产量的作用居所有性状之首,其次是株高>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株高>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生育日数>主茎节数>百粒重>脂肪含量>蛋白含量;因此在碳酸盐草甸土上进行大豆抗线品种种植时可以选用多荚型(或多粒型)品种,提高品种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草甸土 大豆线品种(系)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抗线虫10号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2
作者 田中艳 周长军 +5 位作者 李建英 杨柳 吴耀坤 杜志强 王明泽 高国金 《大豆科技》 2011年第3期51-51,54,共2页
抗线虫10号原代号安02-354,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抗旱,耐盐碱,丰产性好。需≥10℃活动积温25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上限风沙、干旱、线虫病区种植。
关键词 线虫10号 大豆胞囊线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抗胞囊线虫大豆的分子遗传和相关基因挖掘(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崃 王伟威 +5 位作者 于志远 李云辉 王家军 喻德跃 盖钧镒 刘丽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3-853,875,共12页
大豆胞囊线虫是世界大豆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原,为解析抗胞囊线虫大豆种质的分子遗传特征,挖掘相关基因,采用田间试验、接种鉴定和SLAF-se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推的抗线虫品种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遗传特性进行解析,并应用关联... 大豆胞囊线虫是世界大豆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原,为解析抗胞囊线虫大豆种质的分子遗传特征,挖掘相关基因,采用田间试验、接种鉴定和SLAF-seg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主推的抗线虫品种的遗传性状和基因组遗传特性进行解析,并应用关联分析方法确立抗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相关基因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抗线品种的抗原来源于Franklin和Peking小黑豆;抗线2、抗线6、抗线10的遗传距离较近,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 24和0. 213,抗线2与丰豆3的遗传距离为0. 799,亲缘关系较远.抗线2号及其抗线品种的进化SNP位点有105 563个,而品种间遗传保守位点4 352个,占进化标记位点的4. 12%;品种间相同等位变异在不同品种和不同染色体上存在差异;相同等位变异为56%~96. 3%;抗线2对抗线4和抗线6的遗传贡献表现在不同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在65%以上,在4号染色体上,抗线2与抗线4、抗线6比较的相同等位变异比例达95%以上,在10号染色体上相同等位变异比例超过91%,推测抗线虫大豆在4、10号染色体上有一些特殊与主要农艺性状、胞囊线虫抗性、疫霉菌抗性、抗旱性、病毒病1号抗性、根系形态、脐色、百粒重等相关基因位点的遗传成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抗线大豆的生态遗传基础。在11号染色体上找到了抗胞囊线虫3号小种的关联位点4个,其中Glyma11g 35700. 1的增效作用较大,可用于大豆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囊线大豆 等位变异 遗传贡献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抗大豆胞囊线虫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巧 刘倩 简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大豆胞囊线虫对大豆生产的危害连年加重,以轮作等农业措施和化学农药为主的传统防治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常规的抗性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RNAi技术的应用为大豆胞囊线虫功能基因组研究及抗线基因工程带来新... 大豆胞囊线虫对大豆生产的危害连年加重,以轮作等农业措施和化学农药为主的传统防治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常规的抗性育种和转基因育种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RNAi技术的应用为大豆胞囊线虫功能基因组研究及抗线基因工程带来新的突破。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潜在的候选靶标基因,合成dsRNA或构建RNA干扰载体,靶基因的dsRNA或siRNA经线虫口针取食被导入体内,进而引发线虫的系统性RNA干扰反应,导致其出现寄生、发育、代谢、运动、繁殖等障碍甚至致死,从而实现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尽管影响RNAi表型变化的因素众多(如dsRNA的剂量、序列长度及结构差异等),但对其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修正,做好生态风险评估,RNAi仍是当前线虫基因功能分析和植物抗线虫基因工程方面的重要手段。小RNA测序、amiRNAi技术等都将加快RNAi技术的发展。本文介绍了RNAi在植物寄生线虫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抗大豆胞囊线虫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I 大豆胞囊线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引起大豆根系发育受阻和群体产量严重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理分化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机制,对大豆胞...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引起大豆根系发育受阻和群体产量严重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机制,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综述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生理分化以及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机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研究及品种选育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 性遗传机制 大豆胞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孢囊线虫与生理小种鉴定及抗源品种的筛选
16
《现代农业科技》 1996年第7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 生理小种鉴定 源品种 大豆品种资源 大豆孢囊线 农艺性状 安徽淮北地区 黄种皮 性鉴定 病基因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