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肺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苑颖 叶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随着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呈多元化趋势。近10年来,多个抗肺纤维化药物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因疗效不佳而终止,其中7种为单一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而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作为多靶点药物成功上市,并展现出良好的临... 随着肺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深入,抗肺纤维化药物的研发呈多元化趋势。近10年来,多个抗肺纤维化药物的Ⅱ/Ⅲ期临床试验因疗效不佳而终止,其中7种为单一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而尼达尼布和吡非尼酮作为多靶点药物成功上市,并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已有研究表明,直接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的药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目前正在Ⅲ期临床试验的并非直接作用于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溶血磷脂酸受体1拮抗剂和磷酸二酯酶4B抑制剂有望成功上市。单一靶点药物亦可能存在疗效不足的风险,因此未来药物开发将更倾向于多靶点、多靶细胞策略,并探索协同作用的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抗纤维化药物临床试验进展,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药物 纤维 特发性肺纤维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组织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谢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纤维化是许多眼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用抗纤维化药物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如 :5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已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 ,本文重点提出转化生长因子 - β抑制剂核心蛋白多糖 (Decorin)
关键词 眼组织纤维 抗纤维化药物 手术 丝裂霉素C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5-氟尿嘧啶 生长因子 -β抑制剂 核心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家族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天翼 廖浩乾 +3 位作者 乔成治(综述) 白琳 何晶 卜歆(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3-1006,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一个以因再生障碍和炎症反应而刺激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纤维增生、沉积为特点的慢性损伤和修复过程。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可与多种胶原特异性结合。DDRs家族的两大成员DDR1和DDR2在肝纤维化发展中具... 肝纤维化是一个以因再生障碍和炎症反应而刺激细胞外基质(ECM)胶原纤维增生、沉积为特点的慢性损伤和修复过程。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可与多种胶原特异性结合。DDRs家族的两大成员DDR1和DDR2在肝纤维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以DDRs为靶点可能在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现就盘状结构域受体DDRs家族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盘状结构域受体 抗纤维化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4
作者 王淑梅 张晓岚 王琳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1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纤维 中医药疗法 纤维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维持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夏丹 孙红 +1 位作者 刘溢 袁志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1背景眼外滤过手术一直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而其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和安全的抗瘢痕药物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HCPT对结膜... 1背景眼外滤过手术一直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术式,而其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有效和安全的抗瘢痕药物是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HCPT对结膜下滤过泡的抗增生作用及其最佳剂量。方法12~16周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制作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丝裂霉素C(MMC)组、0.3g/LHCPT组及1.0g/LHCPT组,每组10只,均取右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在不同组兔眼巩膜表面及巩膜瓣下分别放置含生理盐水、0.3g/LMMC、0.3g/LHCPT及1.0g/LHCPT的棉片5min。于术后l、4、7、14、21、28d用Icare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术眼滤过泡情况以评价各种药物的疗效,球结膜、角膜、前房炎症反应、虹膜周边切口及晶状体混浊情况,加前置镜后观察视网膜情况,以评估药物不良反应。于术后7、14、28d分别处死3、3、4只动物,取术眼5mm×5mm手术区组织,包括球结膜、结膜下组织及巩膜,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三重染色,比较各种药物的抗纤维组织增生效果。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各组兔术眼功能性滤过泡的生存时间。结果各组伺实验兔术眼的眼压随着时间的变化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0.79,P=0.00;F时间=85.34,P=0.00;F交互作用=2.13,P=0.01),其中MMC组和1.0g/LHCPT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和0.3g/LHCPT组仅能分别维持低眼压至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后生理盐水组、MMC组、0.3g/LHCPT组及1.0g/L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分别为(11.3±2.8)、(19.5±2.4)、(13.3±2.2)和(20.2±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11.92,P〈0.01),1.0g/LHCPT组术眼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术后7d内,各组术眼滤过泡面积和高度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7、14、28d,生理盐水组和0.3g/LHCPT组较1.0g/LHCPT组与MMC组的滤过泡面积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表明,MMC组与1.0g/LHCPT组术区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膜下组织中纤维细胞增生量下降,胶原纤维染色减少。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局部应用1.0g/LHCPT能抑制术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胶原纤维的增生,有效降低眼压,且功能性滤过泡维持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衍生物 羟基喜树碱 抗纤维化药物/用法 剂量 青光眼/手术 药物疗法 高眼压 组织病理学技术/苏木精一伊红染色 Masson三重染色 小梁切除术/滤过泡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in anti-renal fibrosis drugs 被引量:1
6
作者 HUANG Hanwei PENG Zhangzhe YUAN Qiongji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3-1362,共10页
Renal fibrosis 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leadi... Renal fibrosis 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leading to renal tissue damage and impaired renal function,and ultimately progressing to kidney failure.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CKD mainly focus on managing the primary diseases,with no specific drugs targeting renal fibrosis.The pathogenesis of renal fibrosis is complex,and there are currently no drugs available to reverse it.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of renal fibrosis,alongside a summary of current anti-fibrotic therapies,including some that are already used clinically to slow renal function progression,new drugs in clinical trials,and emerging targeted therapies,could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nal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fibrosis anti-renal fibrosis drug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苦参素和丹参对肝脏星形细胞株IG12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曹芝君 邱德凯 +1 位作者 沈敏 陈颖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rALR)。苦参素和丹参对大鼠肝脏星形细胞(HSC)株IG12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以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利用DNA重组、转导、诱导及纯化等一系列方法制备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蛋白,利用胶... 目的 通过观察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rALR)。苦参素和丹参对大鼠肝脏星形细胞(HSC)株IG12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以研究其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利用DNA重组、转导、诱导及纯化等一系列方法制备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蛋白,利用胶原酶灌注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星形细胞,用有限稀释法建立大鼠HSC株IG12;于体外观察rALR、苦参素和丹参作用于IG12后IG12酸性磷酸酶活力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改变。结果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可显著抑制IG12的增殖,并选择性地抑制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结论rALR、苦参素和丹参均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IG12对于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肝脏星形细胞株 苦参素 丹参 重组肝再生增强因子 疗效 纤维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