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1
作者 冼淑连 贾竑晓 +4 位作者 李雪 王娣 宋明康 尹冬青 姜海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0,共8页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使用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信息,并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专家意见...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使用标准化的中医证候调查表,采集1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信息,并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网络分析,结合文献资料、专家意见判定证型分布。结果通过频率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贝叶斯网络分析,判断出了5个中医证型,其中气虚痰湿证占比最高(30%),其次为脾虚痰热证(23.75%)、气阴两虚证(21.88%)、阴虚湿热证(17.50%)、胃热炽盛证(6.88%)。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的病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心。病性有气虚、阴虚、湿、热、火、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综合征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贝叶斯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社区治疗获益:基于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被引量:5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1 位作者 李茜 司天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 精神分裂症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社会和职业功能,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在社区管理模式中,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证据梳理。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获益情况,包括有效性和安全性、依从性、使用态度、社会功能恢复及社区康复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下,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中可发挥比口服药物更卓越的疗效,不仅体现在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也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降低肇事率等方面有优秀的表现。但我国依然存在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整体处方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机构与基层社区信息共享不足,社区医疗服务治疗率较低,患者随访率低,社区精神康复开展较少等。本文可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探索更多的社区治疗方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长效制剂 长效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物 社区治疗 获益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灰质体积变化的神经影像-转录分析
3
作者 张素贞 蒯新平 +4 位作者 高天昊 李旋 卓恺明 项琼 刘登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体质量较基线增加≥7%)和体质量稳定组(weight stable,WS)(体质量较基线变化<3%)。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体质量并采集大脑MRI结构像。应用艾伦人脑图谱进行灰质体积改变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空间相关分析,并进行基因注释分析。结果纳入33例体质量增加患者和27例体质量稳定患者。与基线比较,WG组治疗后右侧海马、左侧基底节、右侧顶下小叶等脑区灰质体积减小,双侧丘脑灰质体积增加(P<0.05);WS组治疗后双侧眶回、双侧额下回和双侧海马等脑区灰质体积较基线减小(P<0.05),未发现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神经影像-转录分析显示354个与WG组灰质体积改变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特异性富集在库欣综合征、神经炎症和谷氨酸信号等通路,特异性表达在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丘脑灰质体积增加,且与库欣综合征、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等有关,这为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体质量增加 灰质体积 丘脑 艾伦人脑图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代谢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向荣 张志珺 +5 位作者 姚志剑 刘文 牟晓冬 方群 孙静 侯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对 4 6例入选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 ,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 (APS)治疗 10周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 (BMI)和血脂 ,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测定其中 4 ...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对 4 6例入选患者采用自身配对设计 ,给予单一抗精神病药物 (APS)治疗 10周 ,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 (BMI)和血脂 ,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测定其中 4 0例患者治疗前后体脂指标 ,包括腹部皮下脂肪 (SUB)和内脏脂肪 (IAF)。结果 APS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0 0 1) ,体脂指标差异有显著性 (PSUB<0 0 5、PIAF<0 0 0 1) ,男性体脂指标变化值明显高于女性 ;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P <0 0 0 0 1) ;治疗后体重指数(BMI)与甘油三酯 (TG)呈正相关 (r=0 391;P =0 0 14 ) ;体脂指标中IAF与低密度脂蛋白 (LDL)呈正相关 (r =0 4 38;P =0 0 1)。结论 APS治疗急性期体脂分布具腹型肥胖特征 ,男性更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脂分布 血脂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任明芬 何艳 +1 位作者 杨培灵 吕路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影响,并观察心肌损伤后给予保护心肌治疗的疗效。方法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心电图及心肌酶,比较不同药物及是否联合用药时患者的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并分析药物剂量及服药时间与心肌酶的关系及观察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后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53例患者心电图均有不同的病理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ST-T的降低最常见,其中以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及合并氟哌啶醇者常见,其中38例资料完整的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护心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逆的,经保护心肌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1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房茂胜 李乐华 +21 位作者 赵靖平 陈红辉 叶萌 国效峰 陆铮 孙学礼 王传跃 谢世平 胡斌 郭田生 马崔 汪波 吕路线 刘娜 邓红 陈琦 尚晓芳 龚发金 张喜艳 何小林 周建初 张迎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0-855,共6页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基线、... 目的:比较氯丙嗪、舒必利、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7种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服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 227例病程小于5年服用7种药物之一作为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在基线、随访12个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与基线相比,7组药物1年末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不同药物对躯体疼痛、精力和精神健康因子的改善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能不断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奥氮平和喹硫平,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要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生活质量 SF-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倪尉 周和平 +2 位作者 项光亚 黄胜堂 戴畅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期342-346,共5页
查阅近年来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国内外文献。从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面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系列:①具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的非典型抗精神... 查阅近年来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国内外文献。从药物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面综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三大系列:①具有代表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已经进入临床研究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③潜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在精神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设计的研究方向。随着分子药理学和组合化学的发展、药物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应用于临床,更好地服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 精神分裂症 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 被引量:9
8
作者 蚁丽芬 李雪影 +2 位作者 王汉婵 蚁舒 朱少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改变。方法对22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肝胆B超检查,抽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年以上患者250例(研究组),服药5年以下患者250例(对照组1),并对同期未患精神疾病的常规体检者250名(...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胆改变。方法对225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常规肝胆B超检查,抽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年以上患者250例(研究组),服药5年以下患者250例(对照组1),并对同期未患精神疾病的常规体检者250名(对照组2)行B超检查。结果研究组与两个对照组间的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在各组中的发生率最高。研究组中不同病程、年龄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精神分裂症的类型不同肝胆B超异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5年以上者肝胆异常、特别是脂肪肝发生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肝脏 胆囊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伍海姗 赵丽萍 +1 位作者 赵靖平 陈晋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和奥氮平,能够引起体重增加,并大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研究发现服用抗精... 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和奥氮平,能够引起体重增加,并大大增加了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2],研究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苏宗荣 金卫东 赵汉清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8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新型 情感性疾病 药物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邹海欧 王凤 +3 位作者 李峥 姚秀钰 张梁 封砚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运动干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 体重 运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柔肝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海苏 朱丽萍 +7 位作者 肖泽萍 卢卫红 于文娟 龙彬 陈美娟 王华阳 刘燕 徐一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使用滋肾柔肝汤和安慰剂治疗,疗程12周...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使用滋肾柔肝汤和安慰剂治疗,疗程12周,在基线、4周、8周和12周末时,对两组血清催乳素(PRL)、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评分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随治疗时间延长,PRL浓度逐渐下降,组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PRL浓度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585)。两组患者PRL浓度在基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722),在第4、8、12周末时,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2,0.000,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结论: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柔肝汤 高催乳素血症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喻妍 赵靖平 吴仁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体重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与研究组服用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1年但体重增加<7%的患者。采用高温连接酶检...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年体重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与研究组服用相同的抗精神病药物1年但体重增加<7%的患者。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测定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结果2组患者瘦素基因-254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A型明显增高,GG型明显降低,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对照组。A/A型患者体重增加的危险性较A/G和G/G基因型者高1.71倍(OR=1.71),而前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增加量明显高于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04)。结论瘦素基因-2548A/G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体重增加 瘦素 基因 -2548G/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洪祥 王琦 翟淑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0-210,共1页
关键词 文拉法辛 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疗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速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谈艳 张少平 陈银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i003-i005,共3页
1963年首次报道2例患者在分别接受甲硫哒嗪1 500 mg/d和3600 mg/d治疗时发生猝死,以及26例服用剂量低于200 mg/d患者的T波改变,在死亡病例中,心电图显示心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此后相关的报道不断增加,大量研究发现精神科患者在应... 1963年首次报道2例患者在分别接受甲硫哒嗪1 500 mg/d和3600 mg/d治疗时发生猝死,以及26例服用剂量低于200 mg/d患者的T波改变,在死亡病例中,心电图显示心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此后相关的报道不断增加,大量研究发现精神科患者在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和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可发生不能解释的猝死,由于使用这些药物后的心脏电生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因此认为可能是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所致.本文对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QT间期(QTc)延长和扭转型室速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药 抗精神病药物 QT间期延长 尖端扭转型室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糖代谢影响的差异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莉 徐乐平 +3 位作者 纪菊英 施辉 仲爱芳 金卫东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间关系。方法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HbA1c正常和异常分组后,随机接受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周的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AP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间关系。方法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HbA1c正常和异常分组后,随机接受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周的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值(2HPG)。结果HbA1c异常组,治疗后2HPG为氯氮平(9.45±0.96)mmol.L-1,利培酮(8.13±0.89)mmol.L-1,氯丙嗪(6.98±0.87)mmol.L-1(分别P<0.01,P<0.01,P<0.05);HbA1c正常组,治疗后2HPG在各药物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HbA1c异常组2HPG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组。结论HbA1c异常时,不同APS对糖代谢影响存在差异,HbA1c正常时,药物间差异不显著,可能与HbA1c异常者存在糖代谢功能的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糖化血红蛋白 糖代谢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遗传易感基因(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仁容 赵靖平 +2 位作者 邵平 欧建君 常麦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匹配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携带HTR2C-759C,HTR2C-697G,瘦素基因-2548A和脂联素基因+276G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瘦素基因+2548A/G和脂联素基因+276G/T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组胺1受体glu349asp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体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D6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个体化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冰 蔡卫民 杨婉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67-1074,共8页
CYP2D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多态性。CYP2D6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的个体间变异存在着密切联系,检测CYP2D6基因型有助于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 CYP2D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多态性。CYP2D6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的个体间变异存在着密切联系,检测CYP2D6基因型有助于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综述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药动学、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探讨了CYP2D6基因型检测在抗精神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D6 基因多态性 抗精神病药物 药动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丽梅 李海林 喻东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49,255,共3页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0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以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0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并进行对照研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周评定疗效,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和单独治疗均有明显疗效,联合治疗在第1、2、4周时比单独治疗疗效要好,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种治疗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比单用帕罗西汀起效快、显效迅速,尤其在焦虑、激越、自杀症状突出的老年抑郁症治疗中可做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联合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老年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男性患者性激素及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海苏 朱丽萍 +3 位作者 徐一峰 张建明 易正辉 龙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男性患者性激素以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51例服用滋肾柔肝汤为研究组,59例服用安慰剂为对照组,治疗疗程共12周,在基线、4周、8周和12周时,对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黄...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男性患者性激素以及体重的影响。方法: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51例服用滋肾柔肝汤为研究组,59例服用安慰剂为对照组,治疗疗程共12周,在基线、4周、8周和12周时,对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黄体生成激素、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进行评定。结果:滋肾柔肝汤组在治疗12周后与基线比较催乳素较前降低(t=-3.602,P<0.01),体质指数较前降低(t=-6.259,P<0.01),而雌二醇较前升高(t=5.520,P<0.01),卵泡生成激素较前升高(t=3.090,P<0.01),睾酮较前升高(t=10.004,P<0.01)。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各性激素水平以及体质指数与基线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滋肾柔肝汤可以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催乳素水平,提高体内睾酮、雌激素和卵泡生成激素水平,可以减轻患者体质指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柔肝汤 高催乳素血症 性激素 体质指数 抗精神病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