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灰质体积变化的神经影像-转录分析
1
作者 张素贞 蒯新平 +4 位作者 高天昊 李旋 卓恺明 项琼 刘登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0-545,共6页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 目的探索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及神经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根据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体质量变化分为体质量增加组(weight gain,WG)(体质量较基线增加≥7%)和体质量稳定组(weight stable,WS)(体质量较基线变化<3%)。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体质量并采集大脑MRI结构像。应用艾伦人脑图谱进行灰质体积改变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空间相关分析,并进行基因注释分析。结果纳入33例体质量增加患者和27例体质量稳定患者。与基线比较,WG组治疗后右侧海马、左侧基底节、右侧顶下小叶等脑区灰质体积减小,双侧丘脑灰质体积增加(P<0.05);WS组治疗后双侧眶回、双侧额下回和双侧海马等脑区灰质体积较基线减小(P<0.05),未发现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神经影像-转录分析显示354个与WG组灰质体积改变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特异性富集在库欣综合征、神经炎症和谷氨酸信号等通路,特异性表达在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患者丘脑灰质体积增加,且与库欣综合征、表达孤咖啡肽前体的神经元等有关,这为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质量增加 灰质 丘脑 艾伦人脑图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遗传易感基因(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吴仁容 赵靖平 +2 位作者 邵平 欧建君 常麦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组胺1(H1)受体基因多态性、瘦素基因-2548G/A及脂联素基因+45T/G和+276G/T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匹配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携带HTR2C-759C,HTR2C-697G,瘦素基因-2548A和脂联素基因+276G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瘦素基因+2548A/G和脂联素基因+276G/T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组胺1受体glu349asp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 瘦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关联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平 赵靖平 +2 位作者 陈晋东 吴仁容 何益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的:探讨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HTR2C)基因-759C/T和-697G/C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方法:用病例匹配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为85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体质量增加<7%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和治疗时间上与研究组匹配。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对170例患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759C/C型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G半合子和女性患者中携带HTR2C-697CG/GG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羟色胺2C受体基因启动子区-759C/T和-697G/C多态性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质量增加 5-羟色胺2C受基因-759C/T多态性 5-羟色胺 2C受基因-697G/C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研究现状
4
作者 邹海欧 李峥 +2 位作者 王凤 胡丽丽 程艮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3期89-91,共3页
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质量增加的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筛查及监测代谢问题、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饮食及运动干预、综合干预,并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此类研究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提示。
关键词 精神病 质量增加 物干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丹丹 汪也微 +3 位作者 方新宇 陈艳 余玲芳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以及PubMed、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 目的·系统评价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以及PubMed、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收集关于托吡酯减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关联的体质量增加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篇随机对照研究,共有10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托吡酯能够有效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4.09,95%CI-5.74^-2.44,P=0.000];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有明显的改善(WMD=-2.42,95%CI-3.02^-1.82,P=0.000)。结论·托吡酯能有效改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及BMI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吡酯 非典型精神病 质量 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与体重增加 被引量:32
6
作者 喻东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79-480,共2页
何谓体重增加?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定义为比原体重增加7%以上。长期服抗精神病药引起50%的病人体重增加[1]。本文就此展开综述。1体重增加的生化基础1.1 5-羟色胺(5-HT)1.1.1 5-HT1受体①5-HT1A受体:激活引起厌食。在全身和脑... 何谓体重增加?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定义为比原体重增加7%以上。长期服抗精神病药引起50%的病人体重增加[1]。本文就此展开综述。1体重增加的生化基础1.1 5-羟色胺(5-HT)1.1.1 5-HT1受体①5-HT1A受体:激活引起厌食。在全身和脑干缝际核群注射8-OH-DPAT,使任意进食的大鼠引起贪食,使剥夺进食的大鼠引起厌食。因为该药是突触后膜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任意进食时5-HT水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机制 生化基础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在抗精神病药导致体重增加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青 李红娜 陈大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率,治疗方法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体重增加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的常见副作用,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1]。脂联素(adiponectin,APN)由脂肪细胞分泌,具... 精神分裂症具有高致残率,治疗方法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体重增加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second 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的常见副作用,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1]。脂联素(adiponectin,APN)由脂肪细胞分泌,具有减轻体重、调控炎症、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众多研究发现,脂联素在抗精神病药导致体重增加中发挥重要作用[2],炎症、基因多态性、DNA甲基化、性激素等影响APN对体重增加的作用,但目前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其机制也尚不明确。本文对APN在抗精神病药导致体重增加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求为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风险、探索药源性肥胖的病理机制、早期预测体重增加及研究干预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 增加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体重增加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君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77-678,共2页
所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疗效上相似,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对临床风险的评估。例如与药物安全性相关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心脏传导损害和内分泌异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来体重增加已成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最棘手的问... 所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疗效上相似,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对临床风险的评估。例如与药物安全性相关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心脏传导损害和内分泌异常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近来体重增加已成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许多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有研究表明33%的患者由于体重增加导致治疗中断,大大增加了疾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 增加 迟发性运动障碍 物安全性 内分泌异常 心脏传导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阴潜阳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照研究
9
作者 杨程青 闵茗 +6 位作者 俞华芳 胡昊 张建明 王宇 白丽 吴海苏 朱丽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育阴潜阳汤2次/d,150 m L/次;盐酸苯海索... 目的:探讨育阴潜阳汤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育阴潜阳汤2次/d,150 m L/次;盐酸苯海索安慰剂,2次/d,2 mg/次。对照组服用盐酸苯海索2次/d,2 mg/次,育阴潜阳汤安慰剂2次/d,150 m L/次。治疗时间12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末、8周末和12周末采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评估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并在基线和3月末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疗效等同于对照组,组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F=0.241,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80.844,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0.712,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育阴潜阳汤组优于安坦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F=0.992,P〉0.05),但不同的观察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F=14.029,P〈0.05),不同时间点与组别间交互作用显著(F=14.459,P〈0.05).结论:育阴潜阳汤可以用来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疗效与盐酸苯海索相当,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外不良反应 育阴潜阳汤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紊乱与血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三红 付燕 +4 位作者 张晋碚 黄兴兵 刘伟忠 彭红军 曾俏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55-757,共3页
目的观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患者组分为奥氮平组(20例)、喹硫平组(31例)和利培酮组(25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体... 目的观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患者组分为奥氮平组(20例)、喹硫平组(31例)和利培酮组(25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量体重,并检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①总的患者组体重、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联素、抵抗素水平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②奥氮平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较利培酮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喹硫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血脂、血抵抗素和脂联素变化值在3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体重增加>7%和<7%的两组患者比较,组间治疗前甘油三酯及抵抗素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甘油三酯异常组和正常组间治疗后体重、治疗前胆固醇和治疗后脂联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甘油三酯与胆固醇(r=0.39,P=0.01)和抵抗素(r=0.42,P=0.02)正相关,而与脂联素负相关(r=-0.51,P=0.002)。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5,P=0.03)。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可导致体重增加和脂代谢紊乱,而脂联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可能参与药源性体重增加和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精神病 脂联素 增加 糖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功能多态性与抗精神病药源性肥胖的核心家系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牟晓冬 张志珺 +2 位作者 张向荣 史家波 孙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功能多态性是否与首次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agents,APS)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患者急性期体质量增加相关。方法:APS(利培酮或氯丙嗪)单药治疗10周,治疗前后测量体质量并...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功能多态性是否与首次抗精神病药物(antipsychotic agents,APS)治疗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患者急性期体质量增加相关。方法:APS(利培酮或氯丙嗪)单药治疗10周,治疗前后测量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84例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包含完整核心家系70个)瘦素基因-2548 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PS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与瘦素-2548G/A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及核心家系关联分析,采用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数量性状传递不平衡检验(QTDT)。结果:治疗后患者体质量增加是基础体质量的(8.00±6.13)%。体质量增加≥7%和<7%患者组间瘦素基因-2548G/A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P=0.045)。核心家系分析采用TDT发现,在体质量增加≥7%组患者组存在传递不平衡,等位基因A更多的由杂合子父母传递给体质量增加≥7%的患者。结论:瘦素基因启动子区-2548G/A功能多态性与APS急性期治疗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增加相关,-2548A等位基因可能是APS治疗所致肥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功能基因多态性 质量增加 精神病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痴呆症药中加兰他敏对映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及药物质量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颜流水 赵基源 +3 位作者 罗国安 孙命 王义明 杨学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建立了以 α-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分离治疗老年性痴呆病药物加兰他敏手性异构体的方法 ,测定了加兰他敏对映体与 α-环糊精包结物的键合常数和手性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通过计算机模拟构象分析 ,探讨了分离机理 .... 建立了以 α-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分离治疗老年性痴呆病药物加兰他敏手性异构体的方法 ,测定了加兰他敏对映体与 α-环糊精包结物的键合常数和手性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通过计算机模拟构象分析 ,探讨了分离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对映异构体最大分离度为 3 .60 ,R和 S对映异构体与α-环糊精的键合常数分别为 KR- CD=3 3 .98L/ mol和 KS- CD=2 3 .90 L/ mol.将该方法用于加兰他敏原料药分析 ,分离出 1 0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 ,测得非药效成分 R型异构体含量为 0 .82 %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 .0 1 5~ 1 .0 mmol/ L,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度分别为 0 .2 0 %和 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症 加兰他敏 对映异构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 质量控制 代动力学 Α-环糊精 键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征对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13
作者 郑华胜 黄赛仙 纪家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软体征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对住院具有软体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1例与无软体征精神分裂症患者 61例 ,通过用CGI、TESS、SANS等量表 ,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 ,副反应情况及阴性精神症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软... 目的 探讨软体征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对住院具有软体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1例与无软体征精神分裂症患者 61例 ,通过用CGI、TESS、SANS等量表 ,对两组病人临床疗效 ,副反应情况及阴性精神症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软体征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二联以上用药及用药剂量与对照组比较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软体征组病人药物副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震颤、肌张力障碍较对照组病人明显。 (P >0 0 5)。而两组病人阴性症状 ,软体征组较严重 (P <0 0 1 )。结论 具软体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临床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和预后不良 ,而药物的耐受性差、副反应、阴性精神症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疗效 物疗法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药物对体质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锦秋 王民 +1 位作者 丰艳梅 梁维薇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抗癫药物对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收集癫患者中BMI>15kg.(m2)-1的患者共74例,比较BMI与患者年龄、所用药物、食欲以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常用的抗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均可导致患者食欲及体质量增加,而... 目的研究抗癫药物对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收集癫患者中BMI>15kg.(m2)-1的患者共74例,比较BMI与患者年龄、所用药物、食欲以及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常用的抗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均可导致患者食欲及体质量增加,而且年龄越小越明显。结论癫患者使用抗癫药物时要注意控制食欲和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 质量指数 质量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与性功能障碍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增杰 梁木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84-1888,共5页
精神疾病患者常伴随性功能障碍(SD),很多患者SD会随着精神疾病的好转而好转,但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症状却会一直存在,如服用抗抑郁症药物、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以及情绪稳定剂引起的性欲减退、高潮障碍、唤起障碍等。由于文化因素以及专... 精神疾病患者常伴随性功能障碍(SD),很多患者SD会随着精神疾病的好转而好转,但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症状却会一直存在,如服用抗抑郁症药物、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以及情绪稳定剂引起的性欲减退、高潮障碍、唤起障碍等。由于文化因素以及专业性等问题,精神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SD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但SD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因此,本文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介绍3种常见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治疗对SD的影响,以期为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 精神病 性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2C受体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也微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1-804,共4页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 随着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者近年来开始将关注点投向治疗精神分裂的新靶点——5-羟色胺2C受体(5-HT2C受体)。一方面,有研究表明激动5-HT2C受体具有降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作用,推测其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另一方面,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对5-HT2C受体的拮抗作用是其引起患者体质量增加的重要因素,反之激动5-HT2C受体则可能具有降低体质量的效应。该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就5-HT2C受体的抗精神病效应和与之相关的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2C受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基因多态性 戊卡色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所致体质量降低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垚 薛永 +4 位作者 汪昕 陈雪菲 张旭 姚应水 沈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88-295,共8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方法:调查并随访1 516例首发SZ患者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奥氮平、奋乃静治疗2至7...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的关联。方法:调查并随访1 516例首发SZ患者使用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奥氮平、奋乃静治疗2至7周后的体质量变化。使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POE基因变异与SZ患者药物治疗所致体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利培酮药物治疗患者中,rs7412位点相加模型增加体质量降低风险,HR(95%CI)为1.78(1.01-3.14),P=0.045。在使用利培酮药物治疗患者中,rs405509位点AC/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A基因携带者体质量降低的风险升高,HR(95%CI)为1.75(1.02-2.98),P=0.04。在除利培酮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患者中,未发现rs769450,rs7412和rs405509不同基因型(相加模型、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与体质量增加、体质量降低的发生风险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体质量正常组以及基线体质量超重或肥胖中,rs7412和rs405509不同基因型(相加模型、显性模型和隐性模型)与体质量降低的发生风险无异质性,P值均>0.05。结论:APOE基因rs7412和rs405509位点变异增加了SZ患者服用利培酮所致体质量降低的风险;临床应关注基线体质量正常患者APOE基因rs7412 C>T、rs405509A>C变异与利培酮所致体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载脂蛋白E基因 精神病 质量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体外给药方法及生物活性差异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静波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35-2842,共8页
目的:建立扶正化瘀方体外给药方法,观察不同批次间药效差异,为中药复方生物活性的质控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人肝细胞L-02、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分别建立肝细胞过... 目的:建立扶正化瘀方体外给药方法,观察不同批次间药效差异,为中药复方生物活性的质控奠定基础。方法:选择人肝细胞L-02、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分别建立肝细胞过氧化损伤模型和巨噬细胞活化模型,首先通过考察溶媒、作用浓度等因素对细胞效应的影响,基于扶正化瘀体外给药的最佳保肝抗炎效果,建立扶正化瘀浸膏体外配置给药方法;再比较不同批次的扶正化瘀浸膏对肝细胞损伤和巨噬细胞活化药效差异。结果:扶正化瘀浸膏以二甲基亚枫溶解不过滤,不同批次扶正化瘀的化学指标成分不同,但在细胞生物活性总体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批号171005与其他批次的部分生物活性略有不同。结论:确立了扶正化瘀方体外给药方法,发现其化学成分质控与细胞生物活性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生物活性 扶正化瘀方 肝纤维化 外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Cushing综合征的垂体细胞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定荣 周炜洵 马文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6-557,共2页
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46岁。因罹患高血压5年,向心性肥胖2年,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服药后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100~110/70~80mmHg(1mmHg=0.133kPa),近5年来体质量增加15kg,尤以... 病例介绍 患者 女性.46岁。因罹患高血压5年,向心性肥胖2年,于2007年4月12日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具体不详),服药后可控制在正常值范围100~110/70~80mmHg(1mmHg=0.133kPa),近5年来体质量增加15kg,尤以最近2年增加明显,主要以腹部、颈后部、面部为主,四肢变细,并出现脸圆、脸红.皮肤容易起瘀斑等症状及体征.其他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HING综合征 细胞瘤 向心性肥胖 正常值范围 质量增加 血压升高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20
作者 王斌坤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4期33-33,共1页
有关吸烟对茶硷在血中动态的影响的报告较多。众所周知吸烟会促进茶硷在肝脏的代谢。吸烟使茶硷在血中的半衰期(T1/2)缩短,而清除率增加。所以吸烟者血中茶硷的消失较非吸烟者快。对局麻药利多卡因的影响:吸烟者经口服给药时的生物学利... 有关吸烟对茶硷在血中动态的影响的报告较多。众所周知吸烟会促进茶硷在肝脏的代谢。吸烟使茶硷在血中的半衰期(T1/2)缩短,而清除率增加。所以吸烟者血中茶硷的消失较非吸烟者快。对局麻药利多卡因的影响:吸烟者经口服给药时的生物学利用率比非吸烟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卡因 生物学利用率 清除率 苯二氮 口服给 诱导 去甲 催眠作用 精神病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