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清县中稻新组合大田抗稻瘟病鉴定试验
1
作者 陈明章 郑家鸣 +1 位作者 吴尔炮 曾大旺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52-54,共3页
对引进11个中稻杂交新组合在金沙镇云际村进行抗稻瘟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各个新组合对叶瘟的抗性水平均为抗(R)以上,差异不显著。对穗瘟的抗性差异较大,新组合川香优561、丰优315、天优2076、8两优1128、金农3优3为抗(R),最... 对引进11个中稻杂交新组合在金沙镇云际村进行抗稻瘟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各个新组合对叶瘟的抗性水平均为抗(R)以上,差异不显著。对穗瘟的抗性差异较大,新组合川香优561、丰优315、天优2076、8两优1128、金农3优3为抗(R),最高发病级数1~5级;兴优07R08为中抗(MR),兴优94为中感(MS),最高发病级数均为7级;其他新组合均为感(S),其中最高发病级数除金农2优1为7级外,其余组合均为9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区试组合 抗稻瘟病鉴定 鉴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品种鉴定和应用
2
作者 李宪 夏景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S2期56-57,60,共3页
对10000余份水稻品种和资源进行抗稻瘟病鉴定。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淘汰一大批感病品种,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更换,将可资利用的试验材料,提供给育种部门进行抗病育种和应用。根据抗病鉴定、病菌生理小种和品种抗谱测定结果,... 对10000余份水稻品种和资源进行抗稻瘟病鉴定。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淘汰一大批感病品种,用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更换,将可资利用的试验材料,提供给育种部门进行抗病育种和应用。根据抗病鉴定、病菌生理小种和品种抗谱测定结果,推广抗病品种,结合综合防治技术配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稻瘟病鉴定 生理小种 品种 病品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及利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成艳 李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9,共3页
1992~1997年通过稻瘟病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2种方法,共鉴定寒地水稻新品种(系)632份(次),鉴定出抗稻瘟病新品种(系)52份,在黑龙江省先后推广普粘七号、藤系137等12个,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系) 稻瘟病鉴定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1993年湖北省水稻品种区域(预备)试验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鉴定总结
4
作者 李桂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69-79,共11页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鉴材料参鉴品种(系、组合)共计35组次,264份,均由湖北省种子公司统一组织,各供种单位提供: 1.2 鉴定方法 1) 稻白叶枯病鉴定。分别于分蘖期及孕穗期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接种。接种菌株为白叶枯菌Ⅱ致病型的代表菌株KS...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鉴材料参鉴品种(系、组合)共计35组次,264份,均由湖北省种子公司统一组织,各供种单位提供: 1.2 鉴定方法 1) 稻白叶枯病鉴定。分别于分蘖期及孕穗期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法接种。接种菌株为白叶枯菌Ⅱ致病型的代表菌株KS-6-6和Ⅳ致病型的代表菌株浙173(均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病圃设在枝江县问安镇宜昌市农科所水稻病鉴圃内。稻白叶枯菌采用胁本哲氏培养基于26~28℃的条件下培养2d,于下午4~6时分别用浓度为3×10~8Cell/ml的菌悬液剪叶30~40片。接种21d后,每品种调查记载20片接种叶的叶长及病斑长度,观察、记载、评级均按全国统一标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鉴定 稻白叶枯病 白叶枯病 致病型 湖北省 综合 孕穗期 病斑 品种调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四川省主要水稻品种(组合)抗稻瘟病性鉴定
5
作者 赵兰 杨力 杨天智 《四川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23-23,共1页
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是世界稻区主要的真菌病害,稻瘟病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的抗性品种,增强了对病菌的选择压力,从而导致侵染该品种的优势小种的形成或病原菌产生变... 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Hebert)Barr.]是世界稻区主要的真菌病害,稻瘟病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面积种植单一的抗性品种,增强了对病菌的选择压力,从而导致侵染该品种的优势小种的形成或病原菌产生变异,在气候适宜于病害流行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四川省 1998年 病品种 稻瘟病鉴定 雅安地区 性品种 性表现 叶面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