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王忠华
贾育林
吴殿星
夏英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09
|
|
2
|
宁夏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和Pi9的检测分析 |
张银霞
张敏
田蕾
杨淑琴
李培富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3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姚姝
刘燕清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赵春芳
于新
王才林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4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共显性分子标记的建立 |
王忠华
Redus MARC
贾育林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5
|
黑龙江省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分子标记检测 |
黄晓群
郭震华
王瑞英
张兰民
王翠
周雪松
赵海新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
2
|
|
6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和Pi54在骨干亲本中的分布以及对穗颈瘟抗性的作用 |
宛柏杰
刘凯
赵绍路
朱静雯
刘艳艳
张桂云
朱国永
王爱民
唐红生
孙明法
严国红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1
|
|
7
|
80份香稻材料BADH2香味基因变异类型分析及稻瘟病抗性基因检测 |
李虎
吴子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朱其南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8
|
粳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km的分布及与稻瘟病抗性的关系 |
刘浩琳
沈文娟
高禹
齐婧怡
刘海瑞
关睿捷
马钰
张恬畅
张银霞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王占春
钟桂涛
张贝贝
谢怡琳
唐定中
王伟
|
《遗传》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粳稻RIL群体抗稻瘟病基因的聚合效应与表达分析 |
苏思荣
关睿捷
张玉智
田蕾
张银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抗稻瘟病杂交稻旱优786的特征特性与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 |
韩金玲
刘开强
齐金岗
陈颖
张雷
沙爱华
郭嗣斌
李孝琼
李明寿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12
|
水稻康丰B抗稻瘟病基因Pi-kf2(t)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韦新宇
曾跃辉
肖长春
黄建鸿
阮宏椿
杨旺兴
邹文广
许旭明
|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育种利用现状综述 |
刘忠贤
刘军化
胡景涛
黄世炎
黄成志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
0 |
|
14
|
华南籼稻骨干亲本稻瘟病基因检测与抗性评价 |
陈睿
陈子强
凌波
农雯
田大刚
陈建民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5
|
10个抗稻瘟病基因在黄淮稻区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 |
陈峰
房文文
刘伟
王沙沙
王海凤
徐建第
朱文银
姜明松
张华
张士永
|
《北方水稻》
CAS
|
2024 |
0 |
|
16
|
利用Pi2改良晚粳品系WPA4的稻瘟病抗性 |
孙娜娜
胡慧
赵明卓
孙铭若
徐俊英
李志新
杨隆维
刘海洋
田雨
邱先进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5 |
0 |
|
17
|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挖掘与利用研究进展 |
杨婕
杨长登
曾宇翔
侯雨萱
陈天晓
梁燕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0
|
|
18
|
江苏太湖地区粳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2、Pita、Pib)的分布及抗病效应 |
于雅洁
曹鹏辉
宋云生
陈飞
乔中英
董明辉
朱勇良
谢裕林
袁彩勇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9
|
94份水稻骨干材料抗稻瘟病基因和恢复基因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
张金霞
张倩倩
王书玉
刘贺梅
孙建权
胡秀明
殷春渊
王和乐
张玉红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水稻中八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杨好
黄衍焱
王剑
易春霖
石军
谭楮湉
任文芮
王文明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