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阴北艾抗神经炎症药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作用机制
1
作者 陈基铭 刘涛 +3 位作者 戴明辉 任哲 王一飞 王治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9-554,共16页
目的:探究汤阴北艾抗神经炎症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北艾抗神经炎症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放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北艾中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化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 目的:探究汤阴北艾抗神经炎症的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北艾抗神经炎症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开放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北艾中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化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和构型;利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Griess法检测细胞中NO的含量,利用RT-q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的分泌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和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从北艾抗神经炎症活性部位中分离鉴定出了19个化合物。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artemvulactone U(AU)对BV-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不明显,Griess法检测结果表明AU对NO的抑制能力最为显著。RT-qPCR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AU能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和分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AU可通过下调INOS和COX-2表达而缓解神经炎症,且其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影响PI3K/AKT/mTOR和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的。结论:北艾石油醚部位中的化合物artemvulactone U具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艾 抗神经炎症 萜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凡 雷鸣 +2 位作者 龙隆 龚其海 高健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3-606,共4页
近年来,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 5,PDE5)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其抑制剂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PDE5后产生的抗中风、抗氧化、抗神经炎症及改善认知障碍等作用有关。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系... 近年来,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 5,PDE5)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其抑制剂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抑制PDE5后产生的抗中风、抗氧化、抗神经炎症及改善认知障碍等作用有关。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报道,系统地综述了PDE5抑制剂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神经保护 中风 抗神经炎症 氧化 改善认知障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最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穆峣 赵慧敏 +1 位作者 刘昊晨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825,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涉及到多种病理过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障碍。AD的病理过程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存在多种假说如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Tau蛋白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涉及到多种病理过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缺失和认知功能障碍。AD的病理过程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存在多种假说如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和神经元突触丢失等,研究人员以此为基础开展药物研发。2021年之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均以调节神经递质为靶点,然而疗效非常有限。近几年来,两款抗Aβ单抗药物的获批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临床获益,但仍没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AD药物研发仍亟待探索新的机制和靶点。目前针对AD的新机制和新靶标药物研发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向:抗Aβ药物、抗Tau蛋白药物、抗神经炎症免疫药物、改善线粒体功能药物、促进神经发生药物以及突触保护类药物。本文对这几个方向近10年来进入临床试验的AD新药进行概述,详细介绍了部分代表药物,并结合本课题组研究内容给出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研发 临床试验 Aβ药物 Tau蛋白药物 抗神经炎症免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胶菊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华 王素娟 +1 位作者 李红霞 张贵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61-765,780,共6页
研究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inn.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和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银胶菊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5),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将它们的结构分... 研究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inn.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ODS和半制备型HPLC等色谱技术,从银胶菊地上部分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5),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将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7S,8S,7′E)-4,9,9′-三羟基-3,5,7,3′,5′-五甲氧基-8,4′-氧新木脂素-7′-烯(1)、丁香脂素(2)、杜仲树脂酚(3)、松脂素(4)、五味子醇甲(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银胶菊中分离得到。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IC_(50)为21.10±1.97μmol/L,其余化合物均无活性,且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均不影响细胞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胶菊 木脂素 小胶质细胞 抗神经炎症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